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邦咨询]:每日经济总第5223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每日经济总第5223期

2016-08-02安邦咨询小***
每日经济总第5223期

总第5223期 2016年08月02日 标题索引 〖分析专栏〗 【中国投资呈现“内冷外热”格局】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加强信息透明度就是完善市场“基建”】 【形势要点:韩国对“后萨德”时期中国非关税壁垒极为悲观】 【形势要点:上半年亏损严重使中海油深陷危机感】 【形势要点:优步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向滴滴让步?】 【形势要点:央企新兴际化与一重集团的合并传闻开始浮现】 【形势要点:强台风对南方沿海核电站安全是个考验】 【形势要点:多因素导致国内新注册企业开工率低】 【形势要点:东北可立足工业在航空维修产业上做出亮点】 【形势要点:边检事件之后越南首次发布驱逐中国人名单】 【企业竞争:万达“巨无霸影视帝国”计划暂时搁浅】 【形势要点:台湾的竞争力可能在迅速削弱】 【形势要点:TPP争议对美国大选的影响力正急速上升】 【形势要点:美国二季度消费增长的表现抢眼】 【形势要点:市场认为日本新刺激方案规模不足】 【形势要点:全球电信业跨界整合方兴未艾】 【形势要点:出口连跌凸显韩国经济面临的困境】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中国投资呈现“内冷外热”格局】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虽然整体增速在预期之内,但投资增速显示出疲弱,尤其是民间投资明显回落。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www.anbound.com .cn 是安邦公司提供给客户浏览信息、订阅研究产品、购买信息服务的虚拟场所,能让您随时随地看到安邦信息。 声 明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是从事策略分析和风险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简报产品是在研究员研究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产品,不能将其视之为规范的研究报告或结论。有鉴于信息科学的基本属性,更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媒体的新闻传播。有关问题的来源、讨论或争议,请使用 “电话咨询”: (TELEPHONE CONSULTING) 及“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 服务,直接向研究员咨询 在线咨询:research@anbound.com.cn 客户就有关问题如果需要更为规范、详细的研究报告,请与研究部联络,电话010-56763019,研究部主管贺军(高级研究员) 联 系 方 式 增速再创新低,同比仅增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8%,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考虑到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的显著下滑反映了国内投资环境热度降低的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却表现火热。据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威尔森(William T.Wilson)撰文称,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和传统基金会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数据库,中国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在2016年上半年刷新了历史纪录,前六个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900亿美元,超过2013年前其他年头的全年数据,同比增长39%。数据库创建者、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史剑道(Derek Scissors)称,对外直接投资的猛增主要是中国私营企业对外收购推动的。这一数据库记录了所有价值达到或者超过1亿美元的,可验证的投资或者建筑交易。那些经由香港达到目的地的资金动向也被记录在内,因此在总额计算上更加贴近真实情况。 中国国内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冷热不均,并不能完全用经济低迷来解释。中国经济近年来增长减速,如钢铁、水泥、能源等基础工业领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本国和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都出现放缓。不过,全球经济低迷更甚于中国,却没有影响中国投资的蜂拥而出。2015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只增长了6%,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却增长了15%,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 追踪中国对外投资可以发现,有多种变化正在发生:在投资主体上,几年前中国的对外投资几乎全部由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现在中国的私营企业则成为对外投资的生力军。企业研究所认为,中国对外投资猛增主要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这部分占今年上半年51.6%的比例,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投资对象上,过去的对外投资主要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土地、矿产领域的直接投资;现在尽管能源矿产类的直接对外投资依然重要,但不论国企还是私企,正变得越来越重视发达国家的“高级”资产,如制造业、服务业(包括体育、文化创意、旅游、互联网等)的优质公司资产。在投资形式上,过去主要是绿地投资和实物资产收购,现在则转向公司股权并购。在投资目的上,过去的投资主要着眼于满足能源、矿产和高技术产品的实物供应,现在则转向获取技术、品牌、市场以及重要基础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由中国民营企业组建的财团越来越多出现在海外市场上。如由巨人集团领衔的中国财团7月31日宣布,以44亿美元收购以色列棋牌游戏公司PLAYTIKA。这个中国财团包括云峰基金、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中国民生信托、鼎晖投资HF控股以及弘毅投资。不久前,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发布公告称,其领衔的财团将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3%股份,作价86亿美元,腾讯将透过金融工具保持在财团的50%的投票权益。以投资为主业的复星集团,近几年更是在海外市场多次收购各类资产。万达集团近年也在海外大手笔收购电影、文化等资产。从这些中国民间财团巨资收购海外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国国内苦于民间投资没有起来,另一方面,民间财团又在大幅收购国外资产。全球化的背景,为中国民间资本的全球配置资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根据中国全球投资追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接受国是美国,单单今年上半年,对美投资额就达350亿美元,同比几乎翻了一番。中国近期在美国进行的收购交易中,获取技术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推动因素。根据美中关系 研究热线 086-10-56763019 订购热线 086-10-56763018 服务热线 086-10-56763028 公关热线 086-10-56763003 电子邮件 research@anbound .com.cn 研究热线 086-10-56763019 订购热线 086-10-56763018 服务热线 086-10-56763028 公关热线 086-10-56763003 电子邮件 research@anbound .com.cn 全国委员会和荣鼎集团发布的一份报告,由中国企业子公司雇用的美国人数量2015年增长12%,达到9万人,而2009年时,这一数字还只有1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之所以在美国有如此庞大的投资,是因为与世界其他众多地方相比,美国的环境都更加理想。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资本过剩的时代,中国经济放缓带来了国内投资显著放缓,但中国资本的对外投资却热火朝天。主要原因是中国资本有机会、有需要在全球配置资产,而且国际上也有很多国内没有的优质资产。其次是综合投资环境的差异,投资环境理想的美国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市场,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这也再次提醒中国,改善投资环境就是去建构生产力!(AHJ)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加强信息透明度就是完善市场“基建”】 中国正在加大破产案件信息公开力度。继深圳中院创设破产信息公开平台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于8月1日开通,该系统由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互联网、企业破产案件法官工作平台、破产管理人工作平台三部分组成。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破产法快讯”公众号总编辑陈夏红认为,此举为法院、破产管理人、债务人等破产案件的参与者提供了信息交换的平台,是中国破产司法的进步,但由于刚刚开通,有待完善还有很多。陈夏红表示,破产程序涉及众多参与方,破产财产更可能遍布不同地区,这种“公共性”使得破产司法程序成为一种特殊法律程序,只有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才能使得破产司法的效益最优化。然而,中国一直缺乏破产案件信息公交流的机制,这在实践中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法院对破产案件的重复受理,降低司法效率;比如债务人易地逃债却得不到有效的司法惩治;传统破产公告依靠官方报纸发布,债权人信息获取不畅,往往错过破产程序的申报时机;破产管理人在收集破产财产时效率不高,最终伤害债权人利益等等。陈夏红表示,这些因素,导致法官和破产管理人在破产案件审理中常常陷入“背靠背”孤军作战的境地。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提高破产司法效率的瓶颈,最高法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建立破产信息发布的专门网站,被认为能有效促进法院与法院之间、破产管理人与破产管理人之间,以及法院与破产管理人之间的交流。另外,最高法在该信息系统设计时特别考虑了投资人的需求,为投资安全和可预期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据最高法相关人士介绍,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是对破产案件各类信息分级进行发布的资讯平台,投资人可在债务人信息披露栏目中获得相关案件债务人企业的信息情况,并可以通过网站开展投资需求发布、债务人企业动态信息订阅。(LHJ) 【形势要点:韩国对“后萨德”时期中国非关税壁垒极为悲观】 在同意美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韩国就进入忐忑的“后萨德”期,担忧中国会采取经济报复。在经过近20天的分析后,韩国副总理柳一镐日前在国会表示,在世贸(WTO)和自贸区框架下,中国采取经济报复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但“有可能会增强非关税壁垒,这将在所难免。在此我只能表示,对于非 关税壁垒,我们正在考虑应对措施。”在韩国政府评估准备期间,对华出口的韩国制造商却表示,他们已经面临中国的非关税壁垒。出口海苔的企业表示,向中国出口的670公斤海苔在今年3月被退货,理由是细菌数(CFU)超标。韩国是全球最大的调味海苔出口国,他们自定的细菌标准通行全球,而唯独在中国碰壁。奶粉制造厂表示,今年上半年对中国出口为3278吨,同比减少13%。这是由于中国更改有关成分标识规定所造成的出口停顿。抱怨最多的是化妆品企业,他们表示,出口中国的化妆品需要事先经过中国的卫生安全检查,检查需要2-6个月时间,而时尚的化妆品往往会在半年的时间里改变风向,待获得许可之后,流行的颜色或商品有可能无人问津。他们指出,一般情况下,一个型号的口红获得卫生安全检查之后,就可以出口。而中国海关却要求对每一个颜色进行个别的卫生安全检查。对此,首尔大学教授李宰民说:“截止今天,贸易协会接到的非关税壁垒共有48起,其中26起有关对中国出口,占了一半以上,这对我们企业的出口造成很大的障碍。”但上述大部分都是今年上半年面临的非关税壁垒,与萨德部署应该没有相关关系。韩国方面担忧,中国如在上述基础上更加严厉,已连12个月减少的对华出口可能会继续恶化。据韩国方面统计,对华出口在2013年达到1458亿美元之后,一路下滑,去年跌到1371亿美元。对华顺差也从628亿美元,去年跌到454亿美元。(LZJX) 【形势要点:上半年亏损严重使中海油深陷危机感】 在低油价的环境下,三桶油之一的中海油亦未能幸免,这家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近年来陷入持续的提质增效、降本扭亏的生死存亡之战。中海油旗下的5家上市公司,有4家业绩预告变脸。最新公告显示,7月28日,中海石油发布盈利预警,今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80亿元,同比盈转亏。去年同期,中海石油盈利147.33亿元。外界注意到,这是中海石油2001年上市以来首度出现亏损。7月25日晚间,中海油服发布公告称,预计上半年亏损约84亿元,其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人民币71亿元。该公司去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95亿元。而在稍早前,6月29日,中海石油化学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录得母公司权益应占净亏损人民币1.5亿元至人民币2亿元,“上半年国内外市场环境严峻,公司主要产品即尿素、磷肥和甲醇的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此外,中海石油化学还将亏损归

你可能感兴趣

hot

每日金融总第5223期

安邦咨询2019-04-01
hot

每日经济总第6001期

安邦咨询2019-09-11
hot

每日经济总第5952期

安邦咨询2019-07-04
hot

每日经济总第5970期

安邦咨询2019-07-30
hot

每日经济总第5399期

安邦咨询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