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信期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CCER重启如何影响中国碳市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CCER重启如何影响中国碳市场?

2023-10-24朱子悦中信期货静***
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CCER重启如何影响中国碳市场?

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组 研究员: 朱子悦 从业资格号F03090679 投资咨询号Z0016871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669号 中信期货研究|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 重要提示: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中信期货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报告涉及行业分析或上市公司相关内容,旨在对期货市场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论证,列举解释期货品种相关特性及潜在风险,不涉及对其行业或上市公司的相关推荐,不构成对任何主体进行或不进行某项行为的建议或意见,不得将本报告的任何内容据以作为中信期货所作的承诺或声明。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主体依据本报告所进行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中信期货不承担任何责任。 2023-10-24 摘要: CCER正式重启,碳市场开启新阶段。此次管理办法(试行)相较于征求意见稿主要明确了以下几点:1.明确CCER减排量产生时间和项目减排量有效期。2.CCER管理办法对额外性的表述更为精确。3.CCER签发流程简化,项目业主、核查机构将受多方监管。4.CCER管理办法明确旧项目登记及备案减排量。5.未来CCER方法学或更为开放。 从CCER规模来看,目前仅火电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若以我国碳配额总量规模约45亿吨(2013-2019年)、单价50元/吨、CCER抵消上限5%计算,初步估计CCER的市场最大需求量将超2亿吨、经济价值超百亿元。若假设八大行业均纳入全国碳市场,预计控排碳排放量约80亿吨左右,若维持CCER抵消上限5%,预计未来CCER市场需求逾4亿吨。由于CCER签发已经停滞多年,市场预计CCER目前存量不到1000万吨,存在明显的供需缺口,仅靠现存的CCER已明显不足,市场亟待补充新的CCER。 截至8月15日碳配额收盘价报70.07人民币/吨,创全国碳市场成立以来最高碳价。主要因:(1)碳排放配额结转方案落地,留存碳配额出现惜售现象,市场供应量偏紧。控排企业手中的配额结余被正式认定为有价资产。(2)2021-2022年度履约期将至,控排企业有清缴履约需求,市场需求量上行。 预期四季度碳交易量及价格或有进一步提升可能。从首个履约期来看,2021年下半年也出现过碳配额价格及交易量上行的情况。2021年8月-12月,碳价由45人民币/吨提升30%左右至60人民币/吨,交易量在11月及12月集中放量。从节奏来看,11月及12月履约期到来时,成交量及碳价仍将有上行空间。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转向,海外经济衰退。 2023年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暂停6年的CCER项目即将正式重启。本文对该试行办法与数月前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详细对比及解读;结合CCER市场重启,我们也对中国碳市场未来的进展做出了展望。 报告要点 CCER重启如何影响中国碳市场? 中信期货研究|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 2 / 8 目录 摘要: ............................................................................................................................................... 1 一、CCER正式重启,碳市场开启新阶段 ........................................................................................ 4 1、明确CCER减排量产生时间和项目减排量有效期 .......................................................................................... 4 2、CCER管理办法对额外性的表述更为精确 ........................................................................................................ 4 3、CCER管理办法弱化流程,加强监测................................................................................................................ 4 4、CCER管理办法明确旧项目登记及备案减排量 ................................................................................................ 4 5、CCER方法学或更加开放 ................................................................................................................................... 4 二、CCER重启的影响 ....................................................................................................................... 5 1、CCER市场规模或超百亿元,未来或翻倍 ....................................................................................................... 5 2、CCER供需缺口明显,亟待补充新项目 ........................................................................................................... 5 3、CCER重启有望提升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助力碳金融市场创新 ...................................................................... 5 三、全国碳市场交易展望 ................................................................................................................ 6 1、碳排放配额结转方案落地,第二履约周期即将到来 ..................................................................................... 6 2、全国碳配额价格或继续上行 ............................................................................................................................ 7 免责声明 ........................................................................................................................................... 8 中信期货研究|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 3 / 8 图目录 图 1: 全国及各地区CCER价格 .......................................................................................................5 图 2: 中国全国碳市场价格.............................................................................................................6 中信期货研究|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 4 / 8 一、CCER正式重启,碳市场开启新阶段 2023年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标志着暂停6年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即将正式重启。与此前征求意见稿相比,此次试行版本有如下较为重要的变化: 1、明确CCER减排量产生时间和项目减排量有效期 申请登记的项目减排量应当产生于2020年9月22日之后;项目业主可以分期申请项目减排量登记。每期申请登记的项目减排量的产生时间应当在其申请登记之日前五年以内。 2、CCER管理办法对额外性的表述更为精确 额外性强调项目需要克服一些障碍,如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实施时,与能够提供同等产品和服务的其他替代方案相比,在内部收益率财务指标等方面不是最佳选择;存在融资、关键技术等方面的障碍。同时相较于相关项目方法学确定的基准线情景,需要具有额外的减排效果,即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排放量,或者温室气体清除量高于基准线清除量。 3、CCER管理办法弱化流程,加强监测 CCER签发流程简化,项目业主、核查机构将受多方监管。《管理办法》由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弱化行政管理的同时强化了项目业主与第三方机构的核查责任,以提高CCER项目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4、CCER管理办法明确旧项目登记及备案减排量 既有CCER项目需重新申请项目登记,既有备案的减排量继续使用。2017年3月14日前获得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项目登记;已获得备案的减排量,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使用。 5、CCER方法学或更加开放 未来CCER方法学或更为开放。《管理办法》提出“符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项目方法学”,区别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项目方法学,并删除了对“降碳增汇”的举例,不再列举具体项目类型。该表述或意味着未来各类项目纳入CCER机制的态度更加开放。目前来看,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或涵盖4类项目:造林碳汇(含竹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及并网光热发电。同时,《管理 中信期货研究|能源转型与碳中和专题报告 5 / 8 办法》提出方法学应根据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及时修订,有助于市场长足发展。 二、CCER重启的影响 1、 CCER市场规模或超百亿元,未来或翻倍 目前仅火电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若以我国碳配额总量规模约45亿吨(2013-2019年)、单价50元/吨、CCER抵消上限5%计算,初步估计CCER的市场最大需求量将超2亿吨、经济价值超百亿元。 随着碳市场逐步扩容,未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也将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或被优先纳入),因此市场对碳配额及CCER的需求将持续扩张。假设八大行业均纳入全国碳市场,预计控排碳排放量约80亿吨左右,若维持CCER抵消上限5%,预计未来CCER市场需求逾4亿吨。 2、 CCER供需缺口明显,亟待补充新项目 由于CCER签发已经停滞多年,市场预计CCER目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