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诚信国际]:2023年1-7月跟踪评级调整报告:负面调整占比明显降低,关注弱资质转债主体风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年1-7月跟踪评级调整报告:负面调整占比明显降低,关注弱资质转债主体风险

2023-10-17姚姝冰、翟帅、谭畅、袁海霞中诚信国际等***
2023年1-7月跟踪评级调整报告:负面调整占比明显降低,关注弱资质转债主体风险

www.ccxi.com.cn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2年第9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专题报告 2023年1月1 日—7月31日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翟 帅 shzhai@ccxi.com.cn 姚姝冰 shbyao@ccxi.com.cn 谭 畅 chtan@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执行院长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到期量增加发行高峰将来临,资产荒缓解信用利差或难下,销售恢复下挖掘汽车、电子投资机会--信用债运行半年报】 【2023年上半年债市信用风险回顾与下阶段展望】违约释放趋缓,展期热潮延续,仍需警惕结构性风险 【“蓝盾转债”被提示违约风险,弱资质转债风险或需关注-“蓝盾转债”被提示违约风险事件简评】 【信用资产荒推动指数延续上扬,分化格局高票息短债攻防兼备】经济修复趋缓,尾部风险仍存,关注五大风险点 负面调整占比明显降低, 关注弱资质转债主体风险 ——2023年1-7月跟踪评级调整报告 本期要点 2023年1-7月,债券市场负面评级调整行动次数同比减少,跨级别调整数量也有所减少,主体上调行动次数高于下调次数,可转债为评级下调涉及的主要券种。  主体评级:评级行动以上调为主,跨级、多次下调情况减少  主体调整概况:共发生主体级别调整108次,同比减少26%,级别上调次数占比近6成,负面调整占比明显降低  调整等级分布:下调主体主要集中在AA、AA-、A+、CCC四个级别,合计占比接近70%;上调的主体在调整前的信用等级集中在AA、AA-等级  涉及主体特点:主体级别下调涉及37家发行人,较去年同期的76家明显降低;被多家评级机构或连续多次被下调主体等级的发行人仅3家,较去年的23家亦出现明显降低  主体性质分布:负面调整行动民企占比近8成,正面调整行动地方国企占比超9成;各行业下调次数均同比减少,基投、金融机构上调同比增加;粤、浙、苏上调和下调行动占比均较高  下调驱动因素:经营状况不佳成主要下调原因,同时部分发行人自身或控股股东、关联企业发生被监管处罚、债务展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等负面事件,或财报质量存疑导致下调  债项评级:下调行动减少,连续及跨级下调行动次数均有降低  债项调整概况:债券等级调整次数同比减少73%;下调53次,较去年同期的201次明显降低;上调共计90次,同比增加接近1倍  债券类型分布:可转债等级下调次数31次,占下调总次数的比例上升30个百分点达到接近6成  债项级别分布:上调前级别以AA+、AA等级为主,下调前以AA、AA-为主  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调整方向均为上调,调整次数基本持平 www.ccxi.com.cn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 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 赵 耿 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1 1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2021年下半年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来,债券市场各评级机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评级方法体系,提升评级稳定性,2022年以来评级调整稳定性持续提升。2023年1-7月,评级调整体现出调整次数减少、稳定性继续提升的特点。本文根据公开市场已披露的跟踪评级调整报告,分别从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两方面对2023年1-7月调整情况进行分析,并与2022年1-7月的情况进行对比。主体跟踪评级调整情况主要从级别调整概况、企业性质、所涉及的行业、地区以及调整原因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债项等级调整主要从债券的券种、下调幅度、下调前等级等角度分析,此外还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级别调整情况。我们认为,通过级别调整的次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债券市场风险的变化情况,因而在本文中进行主体和债项级别变动的统计和分析时,如无特别说明均采用调整次数作为单位。  主体评级调整:评级行动以上调为主,跨级下调、多次下调情况明显减少 1.级别调整次数减少,评级下调占比降低 2023年1-7月公募债券市场主体评级行动次数有所减少,评级行动以上调为主。具体来看,1-7月共发生主体级别调整108次,同比减少26%。其中,级别下调行动共计44次,同比减少超过6成,在调整总次数中占比为41%,同比大幅降低46个百分点;主体上调64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6倍。展望调整方面,前7个月主体评级展望被调整为负面1共发生28次,同比降低近3成,列入评级观察名单9次,同比降低超4成。 2.级别下调以AA-级发行人为主,无超过2个子级的跨等级下调 从评级调整前后的级别分布来看,级别下调主体在调整前信用等级分布范围较广, 1 不包括展望维持负面的情形 图1:2022年1-7月主体级别变动分布 图2:2023年1-7月主体级别变动分布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主体下调, 118, 87%主体上调, 18, 13%主体下调, 44, 41%主体上调, 64, 59% 中诚信国际|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2 2 2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共包括14个2子等级,下调主体主要集中在AA、AA-、A+、CCC四个级别,合计占比接近70%,其中AA-主体占比接近30%,AA级接近20%,A+和CCC均在10%左右,其他等级占比均不足5%。跨级调整幅度明显降低,无3个及以上子级跨级调整发生。1-7月共发生19次跨级下调行动,较去年同期的68次明显减少;同时,伴随债券市场实质违约情形的减少,跨级调整幅度未超过2个子级,较去年同期3个及以上子集调整占比超过30%的情况明显改善;此外,1-7月跨级下调涉及发行人中,除远洋资本有限公司(后文简称“远洋资本”)发生过债务展期外,其他主体均为未在境内公开市场发生过债券违约或展期的主体,后续风险释放的可能性或上升。从驱动因素看,跨级别下调发行人主要受盈利能力下降、资本实力削弱、债务压力增加等自身财务因素影响被跨级别下调,同时还有部分发行人在自身财务表现较弱的情况下,其关联方出现负面事件而被跨级别下调。 级别上调的主体在调整前的信用等级集中在AA+、AA、AA-等级。其中,发生级别上调行动次数最多的是调整前级别为AA+等级的发行人,共上调34次,AA等级的上调次数也达到25次,AA-等级上调5次。上调行动中未出现跨级别调整,显示评级稳定性有所增强。 3.多次下调主体数量及占比明显降低 统计期内,被多家评级机构下调或连续多次被下调主体等级的发行人数量及占比明显下降。1-7月主体级别下调涉及37家发行人,较去年同期的76家明显降低。被多家评级机构或连续多次被下调主体等级的发行人仅3家,较去年的23家亦出现明显降低;多次下调主体占比不足10%,较去年的30%明显下降。其中,远洋资本为已展期发行人,其余2家均为可转债发行主体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正 2 AA+、AA、AA-、A+、A、BBB+、BBB、BBB-、BB+、BB、BB-、B+、B、CCC 图3:主体下调前级别分布 图4:主体上调前级别分布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02468101214AAAA-A+BBB+BBBBBB-BB+BBBB-B+BCCC最新主体级别前次主体级别AA-A+AA-BBB-BB+BBBB-B+BB-CCCCC0510152025303540AA+AAAA-最新主体级别前次主体级别AAAAA+AA 中诚信国际|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3 3 3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邦科技”)和上海全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全筑股份”),调整因素涉及业绩亏损、存在票据逾期、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关联方被申请重整等。上调行动方面,统计期内共有61家发行人主体级别被上调,较去年的15家大幅增加,其中3家主体短时间内被多家评级机构上调主体等级。 主体展望调整为负面或被列入观察名单的发行人集中于AA+、AA和AA-等级。前7个月主体评级展望被调整为负面3共发生28次,列入评级观察名单9次,展望由正面调至稳定2次。在展望下调行动所涉及的主体中,调整前级别为AA+、AA和AA-的主体分别有15家、11家和9家,合计占比超过8成。 4.负面调整行动以民营企业为主,正面调整行动以地方国企为主 从企业性质5来看,主体等级下调行动仍以民营企业为主。具体来看,民营企业下调次数为32次,共涉及主体26家,其中2家可转债发行主体被多次下调;国有企业下调次数为6次,共涉及主体6家;其他所有制企业有1家下调,为中外合资企业远洋资本。评级上调行动方面,1-7月主体级别上调共计46次,涉及44家主体。其中地方国有企业上调次数为42次,在上调行动总次数中占比超过9成;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上调家数分别为2家、1家和1家。 3 不包括展望维持负面的情况 4 包括列入观察名单和展望调整为负面 5 此处不包含金融机构 图5:主体级别调整发行人情况(家数) 图6:展望下调4发行人级别分布情况(次)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图7:评级下调行动各类企业性质占比分布(家) 图8:评级上调行动各类企业性质占比分布(家) 336137010203040506070上调下调连续或多个评级机构调整主体数调整主体数31511920246810121416AAAAA+AAAA-A 中诚信国际|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4 4 4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5.基投行业上调发行人数量明显增加,建筑企业下调数量较多 从主体级别下调行业分布来看,1-7月基投行业主体评级下调涉及3家发行人,均为贵州地区主体,同比减少12家。产业类企业发生级别下调的主体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共涉及15个行业。在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振,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与房地产行业关联性较强的建筑行业有7家主体下调,为所有行业最高;信息技术、医药各有3家主体下调,化工、批发与零售、轻工制造、建筑材料和有色金属行业各有2家主体下调,其他涉及行业下调主体数量均为1家。此外,2023年房企通过展期等方式缓释违约风险,且部分出险房企在2022年风险暴露时级别已被下调,因此今年以来房企风险释放普遍未超市场预期。但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行业仍面临需求不振、销售恢复缓慢、出险房企融资不畅等问题,尾部房企风险仍需警惕。金融机构主体级别下调共涉及4家发行人,同比减少12家,具体为保险公司2家以及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1家。 从主体级别上调的行业分布来看,基投企业上调28次,涉及26家发行人,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上调企业中有近6成发行人为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投主体。金融机构上调17次,涉及16家主体,较去年同期的4家明显增加;涉及发行人包括8家城商行或农商行5家租赁公司以及保险、资管和证券公司各1家。产业类级别上调16次,涉及发行人主要为综合类行业主体,共涉及9家发行人,占比超过6成,化工、装备、有色、房地产、交通、电力和建筑行业均有1家发行人评级上调。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数据来源:Wind,中诚信国际整理 图9:评级下调发行人行业分布情况(单位:次) 图10:评级上调发行人行业分布情况(单位:次) 地方国有企业, 6, 18%民营企业, 26, 79%外资企业, 1, 3%地方国有企业, 40, 91%中央国有企业, 2, 5%民营企业, 1, 2%外资企业, 1, 2% 中诚信国际|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5 5 5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6.广东、江苏和浙江省涉及调整主体数量最多 从主体级别下调次数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