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首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GLP-1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重点关注制剂和CDMO领域投资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GLP-1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重点关注制剂和CDMO领域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2023-10-16王斌、陈智博首创证券喵***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GLP-1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重点关注制剂和CDMO领域投资机会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Rank] 评级: 看好 [Table_Authors] 王斌 首席分析师 SAC执证编号:S0110522030002 wangbin3@sczq.com.cn 电话:86-10-81152644 陈智博 研究助理 chenzhibo@sczq.com.cn 电话:86-10-81152642 [Table_Chart] 市场指数走势(最近1年)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 [Table_OtherReport]  生命科学上游产业回顾:长期向好,静待花开  医药行业点评:政策预期边际改善,利好院内产品相关公司估值修复  一次性手套行业跟踪研究:边际改善,拐点明确 核心观点 [Table_Summary] ⚫ GLP-1相关靶点创新药研发持续升温,重点关注差异化品种。目前全球有多款GLP-1R激动剂的减重适应症处于不同研究阶段,多靶点激动剂也成为减重适应症研发的热点领域,此外国内多家药企已提前布局司美格鲁肽制剂。从临床数据间接对比来看,在GLP-1R单靶点药物中,司美格鲁肽效果优于利拉鲁肽,多靶点药物减重效果要优于单靶点药物。我们认为,目前GLP-1R等相关靶点药物创新药在研品种较多,远期看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此外目前有多个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处于研究阶段,虽然不同靶点的减重类药物临床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双靶点及多靶点药物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减重药物兼具医疗和消费属性,后一代疗效更好的药物难以前一代药物进行完全替代(例如三代胰岛素无法彻底替代二代胰岛素),预计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上市后仍然会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针对价格敏感的人群进行进口替代),对创新药构成竞争。因此我们认为拥有优良的临床数据(减重幅度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化的分子设计(长效化、口服等)、领先的临床进度(上市顺序靠前,具有先发优势)品种,并具备较强销售能力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相关公司包括华东医药、信达生物、石药集团、恒瑞医药和先为达生物(凯因科技参股公司)等。除了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外,目前GLP-1R相关靶点药物也在积极进行适应症拓展,礼来替尔泊肽针对NASH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处于II期,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针对NASH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处于III期,若GLP1-1药物NASH适应症获批,预计有显著带动器械业务增长,相关公司为福瑞股份。 ⚫ 产业链需求提升,CDMO龙头有望持续受益。目前布局多肽原料药产能的主要有2类企业,一是API行业相关公司,例如诺泰生物、翰宇药业、圣诺生物等,二是CDMO行业龙头,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参考新冠小分子药物产业链历史业绩,我们认为有能力参与到全球创新药龙头产业链之中的CDMO行业龙头有望获得持续稳定的业绩收益。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 ⚫ 风险提示: 创新药放量速度和峰值低于预期,研发失败;全球制药产业链分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CDMO订单低于预期。 -0.2-0.100.10.217-Oct28-Dec10-Mar21-May1-Aug12-Oct医药生物沪深300 [Table_Title] GLP-1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重点关注制剂和CDMO领域投资机会 [Table_ReportDate] 医药生物 | 行业简评报告 | 2023.10.16 行业简评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 1 GLP-1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重点关注制剂和CDMO领域投资机会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人体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够刺激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GLP-1R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此外GLP-1具有中枢神经食欲抑制、延缓胃排空等生理作用,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减少皮下和内脏脂肪进行减重。 图1 GLP-1减重机理 资料来源:仁会生物招股书,首创证券 GIP又叫胃抑制肽,由小肠黏膜的K细胞产生,与GLP1同属肠促胰岛素家族。GIP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激素,发挥多种生理作用,如抑制胃酸分泌、刺激胰岛素释放、抑制胃的蠕动和排空以及促进小肠液的分泌等。胰高血糖素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 GCGR)属于B类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PCRs),在维持人体血糖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GCGR(胰岛血糖素)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中表达,在心脏、脂肪组织、脾脏、胸腺、肾上腺、胰腺、大脑皮层和胃肠道中有少量发现。GCGR的天然配体为胰高血糖素(Glucagon),在体内,GCGR与其配体结合,主要通过激活Gs蛋白行使其功能。激活的GCGR通过与异源三聚体Gs结合,诱导腺苷酸环化酶活化,从而产生cAMP,激活蛋白激酶A,使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加,导致体内血糖升高。因此GIP激动剂和GCGR激动剂成为了减重药物的潜力靶点。 目前全球有多款GLP-1R激动剂的减重适应症处于不同研究阶段,其中司美格鲁肽于2021年6月获得美国批准,2023年6月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于2023年7月在国内获批减重适应症,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也于2023年7月获批减重适应症。杭州先为达生物(凯因科技参股公司)的Ecnoglutide、石药集团的TJ103、甘李药业的GZR18进度处于领先地位。 多靶点激动剂目前也成为减重适应症研发的热点领域,礼来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已经向美国FDA和中国NMPA提交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GLP-1R/GIPR/GCGR三靶点激动剂retatrutide也处于临床III期。国内企业中,信达生物的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玛仕度肽处于临床III期,恒瑞医药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HRS9531处于临床II期,鸿运华宁(中国生物制药获得GMA106国内权益)、博瑞医药、联邦制药、众生药业和华东医药等也均有布局。 行业简评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 表1 GLP-1等靶点药物在减重适应症方面获批、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药物 公司 靶点 给药方式 海外进度 国内进度 利拉鲁肽 诺和诺德/华东医药 GLP-1R 注射 2014年获得FDA批准;2015年获得EMA批准;未在国内获批。 华东医药的生物类似药与2023年7月在国内获批减重适应症。 司美格鲁肽 诺和诺德 GLP-1R 皮下注射 2021年6月获FDA批准上市 2023年6月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 贝那鲁肽 仁会生物 GL1-1R 皮下注射 —— 2023年7月在国内获批 替尔泊肽 礼来 GLP-1R/GIPR 皮下注射 向美国FDA提交上市申请 2023年8月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 司美格鲁肽 诺和诺德 GLP-1R 口服 临床III期 临床III期 Cagrisema(司美格鲁肽+卡格列肽) 诺和诺德 GLP-1+长效胰淀素类似物 注射 临床III期 —— Ecnoglutide 先为达生物 GLP-1R 注射 —— 临床III期 XW004 先为达生物 GLP-1R 口服 临床I期 —— XW014 先为达生物 GLP-1R 口服 临床I期 —— Retatrutide 礼来 GLP-1R/GIPR/GCGR 注射 临床III期 临床III期 玛仕度肽 信达生物 GLP-1R/GCGR 注射 —— 临床III期 Orforglipron 礼来 GLP-1R 口服 临床III期 获批临床 AMG133 安进 GLP-1R/GIPR 注射(长效剂型) 临床I期 申报IND TJ103 石药集团 GLP-1R 注射 —— 临床III期 HRS9531 恒瑞医药 GLP-1R/GIPR 注射 —— 临床II期 GZR18 甘李药业 GLP-1R 注射(长效制剂) 临床I期 临床II期 BGM0504 博瑞医药 GLP-1/GIPR 注射 —— 临床II期 UBT251 联邦制药 GLP-1/GIP/GCGR 注射 —— 获批临床 RAY1225 众生药业 GLP-1/GIPR 注射(长效剂型) —— 临床I期 GMA105 鸿运华宁 GLP-1R 注射 —— 临床II期 GMA106 鸿运华宁 GLP-1/GIPR 注射 —— 临床II期 DR10624 华东医药 GLP-1R/GCGR/FGF21R 注射 临床I期 申报IND HDM1002 华东医药 GLP-1R 口服 —— IND获批 资料来源:相关公司公告,相关公司网站,公开媒体报道,首创证券 从临床数据间接对比来看,在GLP-1R单靶点药物中,司美格鲁肽效果优于利拉鲁肽;多靶点药物减重效果要优于单靶点药物。 行业简评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3 表2 GLP-1相关药物减重适应症临床数据对比(非头对头数据,仅进行间接对比) 药物 临床数据 利拉鲁肽 剂量3mg(QD),入组患者平均基线体重106.2kg,给药24周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体重较基线下降5%。 司美格鲁肽 剂量2.4mg,入组患者平均基线体重96.4kg,给药24周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体重较基线下降6.3%。 司美格鲁肽 剂量2.4mg,入组患者平均基线体重105.6kg,给药24周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体重较基线下降8.0%。 替尔泊肽 剂量15mg,入组患者平均基线体重105.4kg,给药24周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体重较基线下降12.0%。 玛仕度肽 剂量6mg,入组患者平均基线体重89.3kg,BMI31.8,给药24周治疗,与安慰剂相比,体重较基线下降12.6%。 玛仕度肽 剂量6mg,入组患者平均基线体重96.9kg,BMI34.3,给药24周治疗,与安慰剂相比,体重较基线下降15.4%。 Retatrutide 入组患者平均基线体重107.7 kg,BMI为37.3,给药24周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平均体重变化分别为:1mg组-7.2%,4mg组为-12.9%,8mg组为-17.3%,12 mg组为-17.5%。 Ecnoglutide 治疗26周后,Ecnoglutide 1.2 mg、1.8 mg和2.4 mg组的受试者体重分别较基线降低11.5%、11.2%和14.7%(2.4 mg组,P<0.001),而利拉鲁肽3.0 mg组的受试者体重较基线降低8.8%。在本项研究中,Ecnoglutide的总体安全性与其他GLP-1类药物相似。 Orforglipron 第26周的主要终点评估中,orforglipron组(12mg, 24mg, 36mg或45mg)在所有剂量下均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剂量依赖性体重减轻,减重范围为8.6%(19.8磅或9.0公斤)至12.6%(29.3磅或13.3公斤),而安慰剂组为2.0%(4.6磅或2.1公斤)。 资料来源:信达生物公告,医药魔方,丁香园,首创证券 国内多家药企提前布局司美格鲁肽制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原研厂家为诺华制药,中国上市时间为2021年4月,获批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其中国核心专利于2026年到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华东医药、复星医药、齐鲁制药、丽珠集团在内的多家药企在国内专利期到期前,已提前布局司美格鲁肽制剂并处在临床的不同阶段,目前临床进度较快的进入III期的有华东医药、四环医药、联邦制药、齐鲁制药、丽珠集团以及九源基因。 表3 司美格鲁肽制剂临床进展 公司简称 药品类型 申请类型 注册分类 CDE临床承办日期 最新阶段获批临床时间 临床阶段 适应症 备注 翰宇药业 化药 新药 2.2 2023/9/12 / / / 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及口服制剂美国申报正积极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