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电子行业周报:英伟达2Q23收入超指引,国内AI产业链戮力迭代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子行业周报:英伟达2Q23收入超指引,国内AI产业链戮力迭代

电子设备2023-08-28胡剑、胡慧、周靖翔、叶子国信证券邵***
电子行业周报:英伟达2Q23收入超指引,国内AI产业链戮力迭代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8月28日超配电子行业周报英伟达2Q23收入超指引,国内AI产业链戮力迭代核心观点行业研究·行业周报电子超配·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胡剑证券分析师:胡慧021-60893306021-60871321hujian1@guosen.com.cnhuhui2@guosen.com.cnS0980521080001S0980521080002证券分析师:周靖翔证券分析师:叶子021-603754020755-81982153zhoujingxiang@guosen.com.cnyezi3@guosen.com.cnS0980522100001S0980522100003联系人:詹浏洋联系人:李书颖010-880053070755-81982362zhanliuyang@guosen.com.cnlishuying@guosen.com.cn联系人:连欣然010-88005482lianxinran@guosen.com.cn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电子行业周报-晶圆代工下调报价,去库存尾声紧跟需求反转信号》——2023-08-21《电子行业周报-手机销售低于备货预期,3Q23低基数效应下拐点可期》——2023-08-14《电子行业周报-继续推荐周期复苏及AI创新成长两条主线》——2023-08-07《经历二季度调整,各类器件交期逐步企稳》——2023-07-31《电子行业周报-面板、封测、被动件复苏趋势走强》——2023-07-31去库存尾声紧跟需求反转信号,关注周期筑底及AI创新。过去一周上证下跌2.17%,电子下跌3.71%,子行业中元件下跌5.21%,半导体下跌3.24%。同期恒生科技、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指数上涨1.29%、0.54%、1.25%。如之前周报所述,由于618期间终端销售低于备货预期,3Q23电子产业链复苏力度有所减弱。另一方面,由于上游供应资源充裕,此前疫情冲击下的安全备货需求同步下降,叠加消费需求复苏节奏的放缓,下游厂商的订单调整速度加快、能见度缩短。但也正因如此,相较于去年同期,行业的库存水平得到有效去化,需求反转对行业景气的拉动将更加直接,主动补库和销量增长有望同步发生。短期建议关注基本面复苏力度领先的面板、被动件、封测;中长期关注半导体周期反转、产业兼并整合下集中度提升的IC设计龙头;以及今年以来国产替代明显提速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产业链。英伟达2Q23收入及3Q23指引超预期,国内AI产业链戮力迭代。2Q23英伟达实现收入135.07亿美元(YoY101.5%,QoQ87.8%),超出指引区间上限的112.2亿美元,预计3Q23营收环增16.1%至20.8%。与此同时,科大讯飞董事长于亚布力论坛表示,华为的GPU技术已与英伟达A100相当,但由于算子库不全,整体效率仍存在差距,讯飞目标到10月24日实现星火认知大模型对标ChatGPT,实现中文超越、英文相当,明年上半年对标GPT4。由此可见,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仍在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实现软硬件共同迭代的过程中,尽管“爆款”应用场景的形成仍有待跟踪,但为了保证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领先身位,大厂于算力端的投入仍是中期确定性较高的主线,继续推荐工业富联、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景旺电子、国芯科技等。8月下旬电视面板延续涨价,4Q23价格稳定性成为行情关键。据WitsView数据,8月下旬32/43/55/65寸LCD电视面板价格38/66/125/168美金,较8月上旬提升2.7%/3.1%/2.5%/1.8%。根据TrendForce,今年50寸/55寸/65寸面板价格涨幅近五成,但品牌终端在北美地区零售价格不涨反降,获利空间受到挤压,预计全球电视出货量下修至1.98亿台,谨慎控产仍是维持电视面板价格的关键。我们认为,在经历了长时间陆资厂商大规模扩张、全球产业重心的几度变迁之后,LCD产业的高世代演进趋势停滞、竞争格局洗牌充分,推荐京东方A、TCL科技等。与此同时,LCD产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厂商的出海竞争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预计2023-27年中国IC市场CAGR约10%,且国产比例将快速提高。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2年中国IC市场规模下降7.3%至1644亿美元,其中18.2%来自中国生产,但是来自本土企业生产的比例仅9.2%;预计23年中国IC市场规模将继续下降18%至1350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生产的比例将提高至23%;2027年中国IC市场规模将增至1990亿美元,2023-2027年的CAGR约10%,其中来自中国生产的比例将提高至27%。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具有长期成长性,且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结合当前行业周期筑底回升趋势,继续推荐细分龙头长电科技、中芯国际、晶晨股份、圣邦股份、芯朋微等。Gartner预测全球AI半导体营收5年内破千亿美元。上周,Gartner公布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AI半导体营收将达534亿美元(YoY20.9%),预计AI半导体营收将持续保持两位数成长,其中2024年将达671亿美元(YoY25.6%),2027年达到1194亿美元。消费电子方面,2023年AI应用处理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营收将达12亿美元,较2022年的5.58亿美元实现翻倍的增长。Gartner指出为支持AI的高效和优化设计的需求,自定义设计的AI芯片部署量的增加,对于许多组织,大规模部署定制化AI芯片将取代现存芯片架构。推荐晶晨股份、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国芯科技、恒玄科技、乐鑫科技、芯原股份等。8月新能源汽车同环比增长,关注汽车半导体多维发展空间。据乘联会预计,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70.0万辆,环比增长9.2%,同比增长31.5%,渗透率约37.8%。随着2Q23新能源汽车新品销量持续爬升,在车厂优惠措施及政策支持下,汽车半导体需求后续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此外,8月东风汽车、比亚迪、上汽、奥迪、沃尔沃等车企均推出SiC车型,1-8月全球累计推出碳化硅车型近40款,后续随车型销量提升,碳化硅渗透加速,在半导体器件端将逐步形成收入。在此背景下,硅基汽车半导体仍为近期行业增长动力,碳化硅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随着逐步放量将提升器件厂商的ASP。推荐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已有产品基础且在碳化硅等领域布局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公司,时代电气、闻泰科技、士兰微、斯达半导、扬杰科技、宏微科技及东微半导。重点投资组合消费电子:工业富联、沪电股份、景旺电子、传音控股、海康威视、京东方A、闻泰科技、光弘科技、康冠科技、视源股份、TCL科技、东山精密、创维数字、永新光学、鹏鼎控股、福立旺、环旭电子、电连技术、四川九洲、世华科技、三利谱、歌尔股份、易德龙半导体:中芯国际、国芯科技、长电科技、晶晨股份、赛微电子、圣邦股份、芯朋微、杰华特、峰岹科技、江波龙、帝奥微、裕太微-U、力芯微、斯达半导、北京君正、恒玄科技、芯原股份、东微半导、通富微电、紫光国微、晶丰明源、扬杰科技、新洁能、华虹半导体、纳思达、宏微科技、士兰微、华润微、天岳先进、时代电气、兆易创新、韦尔股份、澜起科技、艾为电子、思瑞浦、卓胜微、纳芯微设备及材料:中微公司、英杰电气、鼎龙股份、北方华创、金宏气体、拓荆科技、芯碁微装、雅克科技、路维光电、安集科技、富创精密、广立微、万业企业、立昂微、沪硅产业、中晶科技被动元件:洁美科技、顺络电子、江海股份、三环集团、风华高科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公司投资昨收盘总市值EPSPE代码名称评级(元)(百万元)2023E2024E2023E2024E601138工业富联买入20.3240371.221.4416.714.2600584长电科技买入29.815331.301.9823.015.1000725京东方A买入3.7714310.210.3017.512.4002463沪电股份买入19.573730.941.3420.714.6300456赛微电子买入18.821380.040.12418.3158.70981中芯国际买入17.7619170.080.1039.626.9688036传音控股买入122.499884.385.6628.021.6688099晶晨股份买入82.953452.023.0641.027.1688012中微公司买入130.558072.252.8457.945.9688262国芯科技买入28.61960.761.2537.622.9002859洁美科技买入25.381100.831.2630.720.2002415海康威视买入33.2831051.611.8220.618.2002484江海股份买入16.701411.041.3216.012.7300054鼎龙股份买入20.461920.560.7536.827.1002384东山精密买入17.863051.792.3210.07.7300735光弘科技买入10.13780.530.6319.116.1001308康冠科技买入23.941631.892.2012.710.9300661圣邦股份买入73.503431.902.5638.728.7600745闻泰科技买入41.105112.423.7417.011.0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行情回顾过去一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分别下跌2.17%、3.14%、1.98%。电子行业整体下跌3.71%,二级子行业中元件跌幅较大,下跌5.21%,半导体跌幅较小,下跌3.24%。过去一周恒生科技指数、费城半导体指数、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29%、0.54%、1.25%。图1:过去一周各行业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2:过去一周电子行业股价走势图3:过去一周电子子版块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1:过去一周电子板块涨跌幅前十名公司涨幅前十跌幅前十公司代码公司名称涨跌幅(%)公司代码公司名称涨跌幅(%)002584.SZ西陇科学11.01688693.SH锴威特-36.89688359.SH三孚新科9.31301348.SZ蓝箭电子-26.26688486.SH龙迅股份9.27688548.SH广钢气体-19.76300545.SZ联得装备9.21688582.SH芯动联科-18.76603078.SH江化微9.20301486.SZ致尚科技-18.42000701.SZ厦门信达5.73001373.SZ翔腾新材-17.31002992.SZ宝明科技5.57301329.SZ信音电子-16.77688601.SH力芯微5.52301132.SZ满坤科技-14.85001314.SZ亿道信息4.41688261.SH东微半导-14.70002049.SZ紫光国微4.21301326.SZ捷邦科技-14.52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4表2:过去一周电子板块沪(深)股通持仓变化排名公司代码公司名称净流入金额(百万人民币)沪(深)股通持股市值(百万人民币)沪(深)股通持股占流通股比例(%)8/188/25变化(%)8/188/25变化(pct)1002475.SZ立讯精密-84614,86714,021-5.7%10.9%10.3%-0.62601138.SH工业富联84911,72512,6598.0%16.9%18.0%1.13603501.SH韦尔股份-1010,94311,0511.0%17.1%17.1%0.04000725.SZ京东方A-68510,98910,059-8.5%9.3%8.7%-0.65002371.SZ北方华创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