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银行业息差见底了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银行业周报:银行业息差见底了吗?

金融2023-06-26王一峰、董文欣光大证券足***
银行业周报:银行业息差见底了吗?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6月26日 行业研究 银行业息差见底了吗? ——银行业周报(2023.6.19 – 2023.6.25) 银行业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010-57378038 wangyf@ebscn.com 分析师:董文欣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90001 010-57378035 dongwx@ebscn.com 联系人:蔡霆夆 caitingfeng1@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理财赎回冲击会“昨日重现”吗?——银行业周报(2023.6.12 – 2023.6.18) MLF降息“概率论”——银 行 业 周 报(2023.6.5– 2023.6.11) 如果存款再降息?——银 行 业 周 报(2023.5.29– 2023.6.4) 按揭贷款早偿那些事——银行业周报(2023.5.22– 2023.5.28) 从2022年金融稳定报告看中小银行改革化险——银行业周报(2023.5.15– 2023.5.21) 从可转债视角看银行股投资——银行业周报(2023.5.1– 2023.5.7) 一季度央行发布会透露的信息——银行业周报(2023.4.17– 2023.4.21) 上市银行1Q23业绩前瞻与经营展望——银行业周报(2023.4.10– 2023.4.16) 如何看待3月信贷投放和存款“降息”? ——银行业周报(2023.4.3 – 2023.4.9) 国内资本工具也会先于股权吸收损失吗?——银行业周报(2023.3.20 – 2023.3.26) 二季度至今,在自律机制引导及银行自发组织下,银行体系实施了一系列负债成本管控举措,这有助于缓释息差收窄压力,稳定净利息收入水平,增强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但另一方面,伴随着6月下调“MLF—LPR”价格及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银行资产端定价也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本文将基于二季度系列影响净息差的因素综合分析,对今年年内NIM走势进行判断。 一、存款降息提振国股行营收增速0.6个百分点,改善息差1.5bp左右 今年二季度以来,上市银行实施了一系列负债成本管控举措,一是5月初利率自律机制将协定存款、通知存款自律上限比照活期存款进行管理;二是6月份国股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状况,主动下调活期存款和1Y以上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根据国股行2022年末存款利率到期结构,我们测算本轮存款降息对2023年银行经营的影响。假设如下: ① 活期存款:对于个人活期存款,存量和增量能即刻实现成本优化;对于公司活期存款,考虑到通知、协定等“类活期”存款不在6月降息影响范围之内,假设仅30%的公司活期存款受到影响; ② 定期存款:对于定期存款,新增及到期后续作存款能获得相应成本节约。考虑到1Y以上存款主要为零售存款,其余对公存款主要以协议存款等形式存在,不在本轮存款降息影响范围之内,假设仅零售定期存款受到6月降息影响; ③ 协定、通知存款:假设该部分存款占对公活期存款的70%。同时,考虑到协议期内利率水平存在粘性,进一步假设该部分存款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逐步实现重定价。对于利率降幅,考虑到2015年以来存款基准利率未再调降,而2019年以来的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已突破2015年的水平。基于此,假设上市银行企业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019年的水平,即降幅在30bp左右。 测算结果显示,本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改善国股行2023年息差1.5bp左右,综合负债成本改善1.7bp左右;提振国股行营收增速0.6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股份行营收增速分别提振0.69、0.53个百分点,存款占比高的大行受益更为明显。 二、贷款降息下拉国股行营收增速2.4个百分点,拖累息差近6bp 6月20日,央行公布最新一期LPR报价,1年期LPR较前值下降10bp至3.55%,5年期以上LPR较前值下降10bp至4.2%,LPR对称下调将对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形成一定冲击。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按揭贷款重定价在2023年影响较小。由于按揭贷款按年重定价,且大部分贷款均在年初时点重定价。因此,按揭贷款重定价对银行2023年NIM影响很小,但这一影响会在2024年年初得到体现。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第二,存量贷款滚动续作对NIM影响相对更大。2022年以来,新发生贷款定价持续下行:从对公端来看,2022年新生对公贷款平均利率为4.17%,较2021年下降34bp;从按揭来看,2022年12月新发生按揭贷款利率为4.26%,同比下降137bp;从非房零售端来看,据融360统计,2023年5月全国性银行消费贷平均利率为3.61%,较2022年下半年的平均水平下降70bp左右。与持续走低的新发生贷款定价相反,当前部分存量贷款的定价水平却仍处在高位,一旦于年内陆续到期续作,将对银行体系NIM形成较大挤压。 图1:2022年以来,新发生企业贷款利率持续走低 图2:2022年以来,新发生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大幅下行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单位:%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单位:% 基于国股行2022年末贷款流动性风险与利率风险到期结构,我们测算LPR报价下调及滚动重定价因素对2023年银行经营的影响。对此我们做出以下假设: ① 对于在3M ~1Y内到期的贷款,基于流动性风险报表看,该部分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在13%左右。根据上市银行贷款结构,进一步区分对公、非房零售进行差异化的定价测算。假设对公贷款、非房零售贷款到期续作后的定价水平分别下调30bp、70bp。 ② 对于在3M~1Y内重定价的贷款,扣除3M~1Y到期贷款的规模之后,余下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在15%左右。假设其中50%重定价日在23Q2,其定价水平主要受2022年8月份LPR报价下调影响,降幅为15bp;其余50%在23Q3~23Q4陆续重定价,利率降幅为10bp。 ③ 对于3M内重定价的贷款,扣除按揭贷款后,余下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在10%左右,假设其定价水平在重定价日统一下调10bp; ④ 对于按揭贷款,据中国货币网,6月25日RMBS条件早偿率为17.2%,较3月提升38%左右,假设后续季度早偿规模较2023年3月同样提升38%,并假设按揭贷款净增规模为0,则共计5.7万亿的按揭贷款将在后续季度被置换为低息按揭贷款,该部分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在2.2%左右。 ⑤ 对于新发生贷款,假设各家行2023年贷款增速与2022年一致,新增对公贷款、非房零售贷款的定价水平分别下调30、70bp。 仅从LPR报价下调及滚动重定价的因素来看,测算结果显示,23Q2~Q4国股行息差将收窄5.8bp左右。其中,2Q、3Q、4Q息差收窄幅度分别为3、1.9、0.9bp;国股行2023年营收增速将下行2.4个百分点左右。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表 1:负债成本管控对2023年银行经营影响测算 上市银行 上市银行计息负债结构 负债成本管控对2023年银行经营影响 企业活期存款/计息负债 受挂牌利率下调影响存款/计息负债 对综合负债成本影响(bp) 对NIM影响(bp) 对营收增速影响(pct) 工商银行 23.6% 46.4% 1.95 1.71 0.73 建设银行 21.4% 34.9% 1.93 1.69 0.71 农业银行 18.0% 48.7% 1.86 1.66 0.78 中国银行 22.3% 45.9% 1.41 1.26 0.57 邮储银行 7.0% 59.4% 1.71 1.60 0.67 交通银行 17.3% 30.8% 1.30 1.18 0.55 招商银行 31.3% 43.2% 2.38 2.09 0.61 中信银行 18.8% 30.5% 1.65 1.49 0.60 浦发银行 21.8% 28.1% 1.54 1.39 0.63 光大银行 15.7% 22.4% 1.11 1.00 0.41 平安银行 21.5% 25.8% 1.35 1.20 0.35 浙商银行 25.5% 24.4% 1.47 1.39 0.58 国有行 19.8% 44.5% 1.75 1.56 0.69 股份行 22.8% 28.5% 1.56 1.40 0.53 国股行合计 20.5% 40.4% 1.70 1.52 0.64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表 2:LPR报价下调、滚动重定价对2023年银行经营影响测算 上市银行 上市银行生息资产结构 LPR报价下调+贷款滚动重定价对2023年银行经营影响 到期续作贷款/生息资产 重定价贷款/生息资产 对NIM影响(bp):对公贷款到期续作① 对NIM影响(bp):非房零售贷款到期续作② 对NIM影响(bp):按揭贷款③ 对NIM影响(bp):贷款重定价④ 对NIM影响(bp):新发生贷款⑤ 对NIM影响(bp):①+②+③+④+⑤ 对营收增速拖累(pct) 工商银行 11.0% 28.5% 1.46 0.32 0.37 1.98 0.70 5.79 2.5 建设银行 12.8% 25.0% 1.66 0.42 0.43 1.57 0.70 5.92 2.5 农业银行 13.0% 23.4% 1.62 0.55 0.36 1.53 0.83 5.91 2.8 中国银行 13.5% 26.4% 1.77 0.42 0.40 1.64 0.64 5.92 2.7 邮储银行 14.0% 16.0% 1.26 1.40 0.37 0.66 0.55 5.62 2.4 交通银行 15.1% 22.1% 1.91 0.58 0.27 1.29 0.61 5.49 2.6 招商银行 15.1% 23.5% 1.30 1.61 0.31 1.45 0.43 6.44 1.9 中信银行 14.7% 24.3% 1.52 1.14 0.26 1.07 0.26 5.30 2.1 浦发银行 15.3% 19.0% 1.64 1.08 0.23 0.92 0.09 4.91 2.2 光大银行 15.0% 30.1% 1.52 1.22 0.21 1.02 0.42 5.36 2.2 平安银行 18.9% 28.6% 1.08 2.93 0.12 1.44 0.62 7.64 2.2 浙商银行 23.6% 5.8% 2.69 1.41 0.10 0.17 0.91 6.07 2.5 国有行 12.8% 24.7% 1.62 0.49 0.38 1.57 0.70 5.81 2.6 股份行 16.4% 25.2% 1.57 1.48 0.22 1.10 0.25 5.71 2.2 国股银行合计 13.7% 24.8% 1.62 0.72 0.34 1.46 0.58 5.77 2.4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三、2023年内息差仍有下行压力,或将持续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尽管上半年负债成本管控政策频出,但由于6月挂牌利率下调幅度和影响范围有限,且定期存款及“类活期”存款难以即刻完全实现重定价,负债端的改善程度相对有限,难以对冲LPR报价下调及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对资产端定价的挤压。综合前文测算来看,23Q2~23Q4息差仍将收窄4.3bp左右,且不排除收窄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可能,下半年增强负债成本管控仍有必要性。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第一,年内不排除LPR再度下调。2Q以来,多项指标显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大,3月以来PMI连续下行,由51.9%降至48.8%,近两个月连续位于50%荣枯线以下。同时,商品房销售再度出现走弱迹象,1-5月商品房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