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光伏4-5月迎预期修复窗口,西氢东送首管值得重视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光伏4-5月迎预期修复窗口,西氢东送首管值得重视

电气设备2023-04-16姚遥、宇文甸国金证券金***
光伏4-5月迎预期修复窗口,西氢东送首管值得重视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光伏4-5月迎预期修复窗口,西氢东送首管值得重视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光伏&储能:利好信息继续积累,排产、出口继续高歌猛进,超预期业绩对股价的影响逐渐显现,我们再次重申4-5月将是市场对光伏2023年量/利预期上修、以及对2024年悲观预期修复的重要时间窗口,继续重点推荐布局光储板块:一体化组件/高效电池、大储、α硅片/硅料、高景气&盈利触底的辅材/耗材、设备龙头;其中,受益于石英砂紧缺导致的硅片环节有效产能下降的热场/金刚线耗材环节是近期值得关注的结构性方向。 氢能与燃料电池:首次,西氢东送纯氢管网纳入国家规划,中石化400km项目进入国家层面能源管道规划,标志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发展迎来机遇,对应管道建设中对成本贡献占比高的钢材、压缩机等率先受益;国家发改委召开氢能产业发展会议,国家层面开始强调商业化应用以及基础设施的超前应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绿氢制储运用再次进入指导工作,上游电解水设备与储运破局同步并行。 风电:1-2月新增装机5.8GW符合预期,维持全年70-80GW预测,其中海风10GW;零部件Q1排产旺盛,铸锻件、叶片基本满产,佐证2023年风电确定性高增长,看好业绩兑现、渗透率快速提升环节;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光储风: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隆基绿能总裁带队拜访协鑫集团;华晟发布G10双面微晶HJT组件产品;高测签约50GW切片项目;多家公司发布年报/一季报预告/快报,通威Q1业绩超预期。 氢能与燃料电池:《潍坊市加氢站专项规划(2021-2035年)》发布,规划推广21000辆氢车、66座氢站;北京市将对940辆车按使用年限发放奖励资金,最高补贴54.6万元/辆;广东省云浮市发布规划,提出2025年实现推广240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建成加氢站超10座,车用氢气终端售价降到35元/公斤以下;华光环能1500标方碱性电解槽产品下线,具备1GW产能;国内首台吨级镁基固态储运氢车正式发布。 投资建议与估值 详见报告正文各子行业观点详情。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子行业周观点详情  光伏&储能:利好信息继续积累,排产、出口继续高歌猛进,超预期业绩对股价的影响逐渐显现,我们再次重申4-5月将是市场对光伏2023年量/利预期上修、以及对2024年悲观预期修复的重要时间窗口,继续重点推荐布局光储板块:一体化组件/高效电池、大储、α硅片/硅料、高景气&盈利触底的辅材/耗材、设备龙头;其中,受益于石英砂紧缺导致的硅片环节有效产能下降的热场/金刚线耗材环节是近期值得关注的结构性方向。  4月排产持续提升,硅料库存稳步下降:伴随国内外需求陆续进入Q2小旺季,以及硅料(我们认为仍是当前产业链中的相对供应短板)新增供应的持续释放,预计4月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稼动率将进一步提升至99%/89%/87%/73%,预计各环节产量分别提升至11万吨、46GW、43GW、42GW,环比分别增长5%/12.4%/4.3%/7.5%。同时,我们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产量差异,测算各环节库存变化:3月硅料成交积极,行业库存有所下降,预计4月库存基本维持平稳;3月硅片现货供应仍偏紧,硅片库存持续下降;3月电池片环节成本承压,行业库存略有波动。  3月出口数据继续高歌猛进: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介绍,1-3月太阳能电池(含组件)国内出口金额超900亿元,3月出口金额超363亿元。同比看,3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约39%,1-3月累计同比+23.6%,在1Q22印度抢装导致出口基数较高的背景下(1Q22印度出口金额占比约15.6%,23年1-2月印度占比仅3.5%),出口数据同比高增展现出强劲的海外需求增长动力。环比看,3月出口金额环比增长约43%,前期海外库存已消化,海外需求逐步启动,今年海外需求增长动力依旧强劲。  市场对超预期业绩、盈利触底环节/公司的参与积极性正在提升:尽管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整体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仍然处于近年来的相对低位,但本周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对超预期业绩、盈利触底相关标的参与积极性正在回升,如通威、双良、美畅等本周的一季报预告所触发的反弹表现。  当前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年初以来行业基本面持续兑现高景气,1-3月出口/装机数据、终端对高效的溢价接受度、硅片龙头盈利放大幅度、央国企组件集采量价等多方面超预期,而市场普遍选择熟视无睹。当前终端旺盛需求及硅料增量供应持续释放,驱动4-5月产业链排产及产出继续提升,且4月组件渠道价格小幅上涨也反映分布式需求超预期。当前1.7元/W左右的组件价格水平下,已实现40GW+的组件月度产出,我们再次重申4-5月将是市场对全年需求一致预期上修的时间窗口,全年组件产出量预期有望伴随月度排产的持续提升,从当前的400-450GW 上修至500GW(我们自年度策略就做出该预测),结合普遍高增的Q1业绩,将触发板块性的全年盈利预测上修,同时驱动市场对2024年行业量/利悲观预期的修复以及板块的反弹行情。  建议重点配置:一体化组件、大储、α硅片/硅料、高景气&盈利触底的辅材/耗材、设备龙头。同时,近期硅片延伸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亦值得关注:由于石英坩埚品质下降导致单晶炉有效产能下降,一方面存量单晶炉的热场消耗将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也可能触发额外的单晶炉扩产需求,碳碳热场供需关系改善有望超预期(金博股份);此外,尽管硅料降价边际上降低金刚线细线化动力,但由于硅片产出效率首坩埚影响程度超预期,今年行业实际细线化进度(包括钨丝应用)仍在较激进地推进,利好研发储备充分的优势金刚线企业(美畅/高测/岱勒)。  氢能与燃料电池:首次西氢东送纯氢管网纳入国家规划,中石化400km项目进入国家层面能源管道规划,标志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发展迎来机遇。4月10日,中石化“西氢东送”两地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此方案为国家能源局今年3月印发,旨在细化落实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和五年期油气发展规划管道建设任务。在当前氢能上下游共同推进下,如何将西部廉价的氢运输至东部应用是氢能大规模放量下需突破的瓶颈环节,纯氢管道可实现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的运氢,中石化建设的连通京蒙的400公里管道为国内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为下游氢气大规模铺开应用提供氢源保障,对应管道建设中对成本贡献占比高的钢材、压缩机等率先受益。  绿氢发展、重载车型应用、跨区域输送,国家发改委召开氢能产业发展会议。国家层面持续推进氢能发展,强调储运加基础设施、补齐短板、降本增效。发改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氢能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工作会议,表明将逐步推动商业化发展,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以及氢能在电消纳、储能、工业领域的应用,并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全链条降本增效。同时,支持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研究提升氢能跨区域输送能力等。国家层面开始强调商业化应用,以及基础设施的超前应用。 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结合“西氢东送”落地点评,再次强调。绿氢制储运用再次进入指导工作,上游电解水设备与储运破局同步并行。工作指导意见重点提及加快攻关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近期“西氢东送”落地,氢纳入管网体系建设当中,纯氢管道可实现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的运氢,中石化建设的连通京蒙的400公里管道为国内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为下游氢气大规模铺开应用提供氢源保障,对应管道建设中对成本贡献占比高的钢材、压缩机等率先受益。  利好环节:  ①上游:在政策的支持与相关电解制氢项目的开展下,随着电解槽技术的突破以及副产氢的区域和资源限制,电解氢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布局电解槽企业。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 ②中游:在地方政策规划持续加码下,加氢站建设加速,为FCV的放量和运营做出保障,建议关注布局加氢站建设和设备企业。同时叠加订单的增长,FCV将持续放量,带动核心零部件领域放量,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将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市场化进程,建议关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头部企业IPO进度。  ③下游:FCV 迎来放量,利好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 风电:1-2月新增装机5.8GW符合预期,维持全年70-80GW预测,其中海风10GW;零部件Q1排产旺盛,铸锻件、叶片基本满产,佐证2023年风电确定性高增长,看好业绩兑现、渗透率快速提升环节;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 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降。2023年4月14日圆钢、铸造生铁、废钢、螺纹钢、玻纤、碳纤维分别为4410元/吨、3700元/吨、2970元/吨、4060元/吨、3800元/吨、128.5元/千 克, 周 变 动 幅 度 分 别 为-0.9%/-1.3%/-1.0%/-1.7%/-1.3%/-3.5%。  本周我们外发《整机出海系列报告二:复盘海外风机龙头竞争格局演变,展望国内企业争占海外市场路径》。报告深度解读海外国内整机市场格局演变因素,并展望国内整机企业出海前景。我们认为:1)截至目前,国内整机行业竞争格局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a)2010-2015年,行业初期发展阶段,未形成龙头稳定格局;b)2016-2022年,行业经历周期,龙头格局稳定,优势二线企业市占率提升。我们认为,国内整机市场格局变动主要受产品质量、客户集中度和产品交付能力三方面影响。2015-2022年间,海外整机行业市场CR4集中度从66%提升至89%。我们认为,海外整机市场格局变动主要受企业间整合、区域布局和产品迭代三方面影响;2)风电整机全球化路径或不同于光伏&工程机械。我国光伏行业最初依靠大规模高效生产的成本优势出口,之后随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在光伏先进技术和装备领域也逐步建立优势并引领全球;我国工程机械龙头均通过海外并购方式深度构建海外市场渠道体系。对比可知,风电整机环节除提供组装外,更需把控上游零部件的设计,因此初期无法通过成本优势出口。叠加风机产品若发生事故,危险性更大,海外业主对风机产品质量把控更严,而由于国内风电行业发展晚于欧美市场,风机产品欧美市场认可度不足,因此风电出口相对较少。目前海外风机市场集中度高,收购尾部海外风机厂不会提供较大增益,而收购海外风机龙头又较难实现;3)新兴市场为国内风机出口提供短期增量,欧美市场中长期有望逐步渗透。相较欧美市场,新兴国家风电项目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为短期国内风机出口主要增量来源。随着国内技术的提高、认证采信度提高、融资问题逐渐改善、宏观环境回暖,预计中长期风机出口也将逐步渗入欧美市场;4)投资建议:预计新兴市场将为国内风机出口提供短期增量,欧美市场中长期有望逐步渗透。推荐关注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三一重能、运达股份等。  海风长周期景气逻辑不改:2022年为取消国补后的第一年,海风仍未实现全面平价,海风装机预计达4-5GW,同比下降为市场早有预期的确定性事件。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年海风招标规模达16GW。考虑海风建设成本逐渐下降,2023年海风高招标为大概率事件,预计2023年海风招标将达20GW。我们预计2023年海风装机为10-12GW,海风长周期景气。  关注业绩兑现的零部件龙头:2022年受疫情影响,风电行业全年装机略低市场预期。叠加年初高企的原材料成本,风电零部件环节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同比均有所下降。而随着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质量高、成本把控强的零部件龙头企业预计2023年将迎量利齐升。  关注运营商环节:1)双碳目标驱动下,“十四五”新能源装机高增高确定;2)随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下发,补贴加速到位;3)随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