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移动]:共享数字红利,共谋普惠发展: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白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共享数字红利,共谋普惠发展: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白皮书

2023-02-15-中国移动我***
共享数字红利,共谋普惠发展: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白皮书

共享数字红利,共谋普惠发展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白皮书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2023年) 前 言当前,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正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公民数字能力与修养,帮助各年龄群体胜任数字社会公民角色、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福祉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白皮书基于国内外数字素养相关研究实践,发挥运营商数据能力优势,构建了数字胜任力指数。依托该指数,本研究对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现状开展评估分析,旨在为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参考。数字胜任力指数从素养与行为出发,刻画了公民在适应数字社会发展,胜任数字公民角色方面的表现。建议各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相关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为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供切实抓手。在具体路径上,不仅需从素养与行为双向发力,也应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目 录摘要.....................................................................04研究缘起............................................................071.1 数字经济加速跃迁,带来社会深刻变革1.2 数字素养为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1.3 数字胜任力:一个“内外兼具”的综合框架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2.1 指标体系介绍2.2 数据来源数字胜任力评估结果分维度评估结果3.1 数字胜任力总指数得分结果3.2 数字胜任力与宏观指标关系4.1 数字素养4.2 数字行为4.3 数字胜任力类型分析建议与展望................................................11 ................................................18 .........................................................29............................................................38附录1.指标计算方法2.参考文献及报告 4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结合已有理论和自有研究,构建了数字胜任力指数(Digital Competence Index, DCI),围绕技能、态度等内在素养,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结合主观自评及大数据监测等手段,评估个体在融入和适应数字社会发展,胜任数字公民角色方面的表现。指标构成:综合考虑可获取、可统计、可量化、可对比原则,确定了数字技能、数字态度、数字行为等3个一级指标,基础信息操作、场景问题解决、沟通与协作、数字内容创作、数字意识与价值观、数字工具、数字关系、数字发展等8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三级指标。研究创新:一是开展方法创新,在传统量表评估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采集的方法,发挥运营商数据能力优势,提取分析用户真实发生的数字行为,提升测评的覆盖规模及结果可靠性;二是突出重点场景,围绕当前中国公民数字生活的高频场景进行指标监测,刻画个体实际的数字行为参与表现,提升测评的执行效率及评估质量。摘要 5摘要整体评估结果*:•从总体得分来看:我国公民数字胜任力指数总体得分为54.3,其中数字素养指数得分为55.7,数字行为指数得分为53.0,均处于中等水平。值得关注的是,数字素养指数得分与欧盟此前发布的数字素养评估结果较为相近。•分区域对比:我国区域数字胜任力水平呈现东部>中部>东北地区>西部的发展格局,群体数字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距。•分省份对比:北京、上海、福建、江苏和广东公民数字胜任力较高,排名前列;而内蒙古、宁夏、西藏、贵州和新疆数字胜任力排名相对落后。•对比宏观指标:数字胜任力与代表综合实力的“人均GDP*”指标,与反映先进生产力的“数字经济水平”指标均有较强相关性,这说明高质量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个体数字胜任力水平的提升。* 受限于抽样偏差等因素,本次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处仅就本次评估获取的样本数据展开讨论。*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6摘要细分评估结果*:•数字素养指数:数字技能:东部地区的数字技能表现,特别是基础操作和软件技能等维度的表现较好,分数排名相对靠前。数字态度:东部与中部地区的数字态度,尤其是在数字安全与数字管理维度的表现较优,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区域差异较大。•数字行为指数工具类:“东强西弱”格局较为明显,北京、福建、广东、江苏、上海、海南等省/直辖市公民在多个场景的线上行为表现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贵州、新疆等省的表现则有待提升。关系类:东部多省在数字关系类数字行为的活跃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中,重庆、青海两省的表现也相对亮眼。而中西部地区中内蒙、贵州等省公民的表现相对较弱。发展类: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及北京、天津、海南等东部地区公民的发展类数字行为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中,青海省公民的表现也相对较好。西部地区中贵州、新疆两省公民的表现则相对较弱。•两维度交叉从各省数字素养和数字行为相互协调发展来看,各省的数字胜任力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可区分为“均衡型”“成长型”“应用牵引型”“待发展型”四种类型。* 受限于抽样偏差等因素,本次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处仅就本次评估获取的样本数据展开讨论。 8研究缘起数字经济加速跃迁,带来社会深刻变革1.1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现代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经济步入数字经济发展阶段。这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加速变革,也将对工作组织方式、社会互动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带来深刻影响。5G基站185.4万个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数字底座建设日臻完善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截至2022年6月,我国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4万个,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融合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工业互联网正不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目前已经在 45 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得到应用,产业规模已迈过万亿元大关。我国网民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截至 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随着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行动深入开展,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接续推进,群体数字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实现全方位跃升。数字社会普惠发展我国网民规模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 74.4%数字生活更富活力我国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从8.5小时增长至29.5小时,互联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日益紧密。在消费端,在线学习、远程会议、网络购物等产品服务加速推广,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了全新沉浸的消费新体验。在生产端,随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截至 2022 年 7 月,我国职业大典中被标注为数字职业的职业分类达 97 个。我国网民每周上网29.5小时已标注的数字职业 97个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居世界第一。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45.5万亿占GDP比值39.8%中国移动 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白皮书(2023) 9研究缘起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正深刻改变民众生活。一方面,数字服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而另一方面,群体与区域间的数字鸿沟问题、数据滥用与隐私泄露等风险也不容忽视。提升公民数字能力与修养,将有助于解决不想参与、不敢参与、不会参与的现实困难,助力各年龄群体胜任数字社会公民角色、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福祉。各国均意识到数字素养对赋能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的重要意义,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以助力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提升。数字素养为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1.2中国移动 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白皮书(2023)•2010年,将国家数字素养工程纳入国家宽带计划中•2018年,发布“北极星计划”,强调发展师生的计算机技能和数据素养美国欧盟•2013年起,就推出数字素养框架,已迭代至2.2版本•2017年,针对教育工作者推出《欧盟教育者数字素养框架》•2020年,发布 “数字欧洲”计划,计划扩大数字人才库中国•2021年3月,“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1年12月,中央网信办《“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作为十大优先行动之首 10研究缘起梳理当前对于公民数字能力培养的国内外实践,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对具体能力领域的界定相对丰富,综合考察技能及意识发展水平。不仅关注个体层面的数字技能习得(理解、操作和使用数字信息技术),还强调作为“数字公民”的社会属性,即如何依托数字技术,融入数字社会,扮演社会角色。欧盟的《公民数字素养框架》也明确提出,公民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数字技术促进自身发展、参与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素养全球框架》中也对“数字公民身份”有明确界定。二是强调在具体场景中的数字行为应用水平。我国网信办发布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明确将数字素养与技能界定为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强调要着力拓展全民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四大场景。结合现有研究与现实国情,本研究提出“数字胜任力”这一概念,从内在“能力储备”和外在“参与情况”两方面探讨个体胜任数字公民角色的情况。在能力储备方面,重点刻画公民数字技能与意识的综合发展水平,既包含基础(个体)层面的素养与技能,也包括进阶(公民)层面的意识与价值观。在参与情况方面,重点分析公民在各类数字生活场景中的实际行为表现,侧重关注公民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来进行社会参与并助力个人发展。个体适应数字社会环境,储备数字能力,参与数字生活、学习及工作,胜任数字公民角色的情况数字胜任力能力储备既包含基础层面的具体技能操作也包括认知层面的意识与观念参与情况关注公民在各类数字生活典型场景中运用数字技术的情况数字胜任力:一个“内外兼具”的综合框架1.3中国移动 中国公民数字胜任力白皮书(2023) 12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2.1.1 构建思路本指数既延续了相关概念的既有内涵,又拓展创新了评估内容和测评方法。其中,数字素养指数主要是对原有权威体系的参考与延续,而数字行为指数则是本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本研究尝试通过引入运营商大数据,反映群体在各场景下的真实数字行为。评估内容一:数字素养指标体系介绍2.1对标欧盟、中国社科院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关于数字素养的评估框架,结合中国公民数字生活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