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观察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

2023-03-01中国银行梦***
宏观观察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

Ω 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1月) 2013年1月18日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国际金融评论》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梁 斯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4084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李佩珈 联系人:王 静 刘佩忠 电 话:010 – 6659 6623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3年3月1日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 及2023年展望* 2022年,在疫情持续反复、主要经济体连续加息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呈现出“阶段性稳定→快速贬值→企稳回升”的走势,全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8.2%。特别是2022年11月,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击破7.3,为近年新低。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将呈现错位增长态势,欧美国家经济出现衰退概率增大,可能会陷入“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困局,而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带动下,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向好。此外,欧美国家加息将进入下半场,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将有所缓解。而境外资金持续流入国内金融市场有望促使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继而对人民币汇率带来支撑。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将在双向波动中实现稳中有升态势,年末汇率中枢有望维持在6.5-6.7之间。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1 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 2022年,在疫情持续反复、主要经济体连续加息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呈现出“阶段性稳定→快速贬值→企稳回升”的走势,全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8.2%。特别是2022年11月,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击破7.3,为近年新低。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将呈现错位增长态势,欧美国家经济出现衰退概率增大,可能会陷入“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困局,而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带动下,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向好。此外,欧美国家加息将进入下半场,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将有所缓解。而境外资金持续流入国内金融市场有望促使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继而对人民币汇率带来支撑。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将在双向波动中实现稳中有升态势,年末汇率中枢有望维持在6.5-6.7之间。 一、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 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年初至4月中旬。2022年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延续了2021年四季度走势,呈现出美元强势、人民币更强的特征。年初至4月中旬,人民币汇率整体围绕在6.3-6.4区间波动,其间一度升至6.31。截至4月18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与2021年末相比小幅升值了0.05%,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升值了2.5%,同期美元指数升值了5%。这一时期,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感染潮肆虐全球,2月份乌克兰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避险资金大量购买美元、人民币资产,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双双出现升值,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尽管美联储于2022年3月初宣布加息,带动美元指数走强,但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平稳,并未出现明显波动。 第二阶段,4月中下旬至11月初。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快速贬值→阶段性企稳→快速贬值走势。4月18日,离岸人民币汇率率先走贬,在岸人民币汇率也应声跳跌,并连续突破6.5、6.6、6.7等关口,在岸汇率于5月中旬一度贬至6.8附近。5月中旬后,市场预期有所转暖,人民币汇率呈现出企稳迹象,直至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一直在6.6-6.8之间震荡运行。但8月中旬以后,市场预期再次出现变化, 2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人民币汇率贬值速度加快,在9月中旬破“7”之后,连续击穿7.1、7.2、7.3关口,于11月3日贬至7.32,为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低值,与上年末相比贬值幅度达13%。 第三阶段,11月中旬至2022年年末。2022年11月,中国开始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二十条”“新十条”等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同时也积极推出各项针对房地产的支持政策。在持续性的政策支持下,市场预期开始扭转,各界普遍预计中国经济将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带动下实现企稳向好。此外,美国CPI数据出现超预期下跌的同时,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加息节奏将放缓,在外部压力同步缓解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开始止跌回升,并于12月初收复“7”关口。截至2022年12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报收6.9514,全年贬值8.2%。 图1: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2022年,人民币汇率出现两波快速贬值,速度和幅度均为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大。整体看,人民币出现两轮贬值主要包括如下原因: 808590951001051101151205.86.06.26.46.66.87.07.27.4即期汇率:美元兑人民币美元指数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宏观观察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3 第一轮贬值: 一是中美货币政策开始分化,美元指数走强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同时推出了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美国政府也推出了数轮财政刺激及政府救助计划。财政、货币双宽松的影响在2021年开始显现并于2022年达到顶峰,美国通胀率出现快速持续上涨,并达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为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胀率,2021年9月,美联储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并于2022年3月开始加息。在4月中旬-5月中旬人民币第一轮贬值中,美联储共计加息了75个BPs(表1),美元指数也一度上涨至104附近。 表1:2022年美联储加息情况 日期 目标利率 加息幅度 2022年3月17日 0.25-0.50 25 2022年5月5日 0.75-1.00 50 2022年6月16日 1.50-1.75 75 2022年7月28日 2.25-2.50 75 2022年9月22日 3.00-3.25 75 2022年11月3日 3.75-4.00 75 2022年12月15日 4.25-4.50 50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内看,4月中下旬,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发力。人民银行于4月15日宣布降准25个BPs,释放出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中美货币政策方向出现背离,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随之“由正转负”,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人民币汇率来自利率的支撑减弱。2022年5月,外资持有境内股票及境内债券规模分别比上月末减少了910亿元和963.14亿元(图2、图3)。 4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图2:外资持有A股市值及占比变化 图3:外资持有债券规模明显下降(亿元)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是疫情冲击下国内经济运行陷入困境。随着疫情在全国多地暴发,本土确诊病例快速上升,特别是上海、北京等经济重镇疫情形势出现恶化,多地开始进行大规模封控,经济供需两端均受到严重冲击。制造业、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全面下滑,4月消费增速一度跌至-11.1%,为2020年2月以来新低(图4)。受此影响,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仅为0.4%。虽然中国出口增速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背景下,对人民币汇率支撑作用有限。 图4:主要行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3.13.23.33.43.53.63.73.83.94.015,00017,00019,00021,00023,00025,00027,00029,000持股市值(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33,20033,40033,60033,80034,00034,20034,40034,60034,80035,0002022年4月2022年5月 宏观观察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5 第二轮贬值: 一是出口对汇率的支撑作用开始减弱。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支撑,成为美元强、人民币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出口增速由2022年7月的18.1%骤降至8月的7.4%,并于10月变为负值,贸易顺差对汇率的支撑作用开始减弱(图5)。 图5:中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变化(以美元计、%)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特别地,贸易顺差的积累不必然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支撑。在人民币持续贬值时期,贸易商大都会采取延期结汇的策略,以换取更多收益。2022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累计达8775亿美元,但银行结售汇顺差总额仅1116亿美元。特别是10-11月结售汇顺差为-208.66亿元,说明贸易商普遍看空人民币而延期结汇,从而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速度(图6)。 6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图6: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及出口顺差变化情况(亿美元)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是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态势加剧叠加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带动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贬。2022年下半年,在CPI连创新高背景下,美联储的加息步伐持续加快,2022年11月联邦基金利率升至3.75%-4%,1-11月累计加息375个BPs,美元指数一度冲破114关口。同时,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稳经济。人民银行先后于5月、8月调降了1年期、5年期LPR至3.6%、4.3%,5年期LPR降幅达30个BPs。受此影响,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剧,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在11月初人民币汇率跌破7.3时接近150个BPs,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2022年8-11月,外资持有A股市值以及境外机构持有债券规模分别下降近3000亿元、1400亿元。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走弱与美元走强的趋势基本契合。 值得关注的是,10月中下旬以来,美元指数升值趋势放缓,但人民币汇率仍然表现疲弱。这一方面与市场预期还未转暖有关,人民币继续走贬预期仍在,继而出现惯性下跌。另一方面也与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有关。三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整体虽然呈现复苏态势,但势头并不强劲。PMI连续低于荣枯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9月升至6.3%后便持续下行,消费同比增速自10月起连续出现负增长,国内经济运行整体疲弱对市场预期提振作用有限(图7)。 宏观观察 2023年第16期(总第471期) 7 图7:PMI、工业增加值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