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颗粒硅+CCZ:颠覆性西门子法+RCZ的下一轮技术】主流RCZ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颗粒硅+CCZ:颠覆性西门子法+RCZ的下一轮技术】主流RCZ

2023-02-06未知机构在***
【颗粒硅+CCZ:颠覆性西门子法+RCZ的下一轮技术】主流RCZ

【颗粒硅+CCZ:颠覆性西门子法+RCZ的下一轮技术】主流RCZ拉晶技术继续降本空间有限RCZ技术自2013年隆基掌握推广以来,降本潜力被不断挖掘开发,完成了对传统CZ拉晶技术的替代,目前技术趋于成熟,但仍有两大根本缺陷无法解决:1)坩埚内的硅熔体在拉晶过程中减少,液面下降导致热场环境不稳定,使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硅棒体电阻率差异;2)硅棒拉制完成后,需要等待新料熔化完毕才能进行下次拉制,即熔料-拉棒-冷却是串行进行,生产效率较低,一般在坩埚寿命内仅能拉制4-5根硅棒。CCZ兼具性能-成本优势,更加适配生产N型硅片CCZ通过特殊炉体设计,实现了进料-熔料-拉棒同步进行,节省了加料时间和熔料时间,两根硅棒生产之间无需等待,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在坩埚寿命内可以拉制8-10根硅棒,同时节省能源和物料耗材,具备明显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连续加料解决了坩埚内液面下降问题,CCZ拉制的硅棒,氧含量更低且均匀,金属杂质累积速度更慢,轴向电阻率分布均匀(波动可控制在10%以内)。N型硅单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掺入V族元素(磷、砷等),传统RCZ拉晶过程中磷的均匀性较差,CCZ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更加适配N型单晶的生产。颗粒硅是CCZ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CCZ需要连续添加细碎硅料。靠破碎技术制造细碎硅料成本很高,且容易引入杂质。颗粒硅是CCZ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这一难题已经在过去两年由协鑫解决,也打通了CCZ技术落地的最后一环。新技术路线未来替代可期P型电池经过数年的开发,转化效率和降本空间已经逐步减小,近年来N型电池渗透率已经呈现逐步抬升迹象。颗粒硅+CCZ拉晶+HJT电池+低温无主栅组件,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最佳技术组合。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阶段、市场预期、公司估值等因素,推荐重点关注CCZ环节和唯一标的天通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