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资信]:2023年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2023-01-05陈鸿儒、梁兰琼、卢芮欣联合资信市***
2023年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1 2023年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评级二部 陈鸿儒 梁兰琼 卢芮欣 主要观点:  2022年1-11月,债券市场上发债的地方AMC家数增加1家,发债规模总体有所上升,发行利率区间整体收窄并下行,发债主体AAA级别地方AMC家数占比较高;信用风险方面,共有1家地方AMC发生评级调整,为展望正面调整。  监管政策方面,2022年以来,全国统一的行业监管办法仍未正式出台,但在新冠疫情持续冲击下,政策再次鼓励和引导AMC公司发挥化解风险等职能支持实体经济。  市场运行方面,2022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我国经济修复继续放缓,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攀升,房地产行业风险加剧,为资产管理公司创造了较大业务空间。2022年未有新增地方AMC,行业主体相对稳定;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进一步丰富,但房地产项目处置对地方AMC风险处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行业整体仍呈规模扩张趋势,样本企业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总收益和净利润规模均有增长,且盈利指标同比有所上升,但资产总额增速明显放缓,杠杆水平有所回落。  未来,地方AMC仍保持属地经营定位,业务发展依赖区域环境,其中区域经济金融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仍是影响AMC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预计行业仍有牌照扩容的可能,但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可能放缓;在地方AMC和四大AMC全面回归主业的趋势下,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对地方AMC的专业化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行业“马太效应”将持续增强。 行业展望: 稳定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2 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2022年信用风险回顾 1.信用风险回顾 2022年1-11月,债券市场上发债的地方AMC家数较上年全年增加1家,发债规模总体上升,发债主体仍以AAA级别为主,发行利率区间整体收窄并下行。 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可简称“地方AMC”)发债情况来看,根据Wind数据,本文统计了债券市场上地方AMC发行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情况。 发债规模方面,地方AMC自2015年首次发行债券以来,经历了2015-2017年的初步发展和2018-2020年的快速增加,2021年,地方AMC发行债券规模有所下降。2022年1-11月,地方AMC发行债券规模合计314.63亿元(不含资产证券化产品及超短期融资券,除特别说明外,本段下同),较上年全年规模增长3.50%,其中,AAA级别(以发行时级别为准,下同)地方AMC发行债券合计262.00亿元,占行业总发行量的比重为83.27%,AA+级别地方AMC发行债券合计46.63亿元、占比14.82%,AA级别地方AMC发行债券合计6.00亿元、占比1.91%,AA+及AA级别合计发行占比为16.73%,较上年全年占比上升1.60%,非AAA级别主体发行占比小幅上升;担保方面,共有2家公司发债有担保方,累计担保发行的债券16.00亿元,占行业总发行量的比重为5.09%;发行利率方面,2022年1-11月,地方AMC发行债券票面利率区间为2.75%~6.00%,较2021年度发行利率区间(3.20%~5.50%)整体收窄。此外,2022年1-11月,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发行了企业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发行利率分别为3.80%和4.00%,发行金额合计为15.00亿元。 图1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债情况 注:本图表统计不含资产证券化产品及超短期融资券 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发行期限方面,因不良资产业务周期一般较长,地方AMC发债期限普遍偏长期,主要为3~5年期。但近年来,部分地方AMC开始发行短期债券来缓解流动性压力,2020年以来地方AMC发行期限在1年及以内的短期债券的家数有所增加,票面利率区间随市场有所波动。 051015202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家亿元发行规模(亿元)发行家数(家)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3 表1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2020年以来发行期限在1年及以内的短期债券情况 年份 发行短期债券的地方AMC数量 发行利率区间 2020年 9家 1.60%~4.50% 2021年 9家 2.50%~4.30% 2022年1-11月 12家 1.72%~4.99% 注:本表统计不含资产证券化产品,含其他各类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品种 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发行主体方面,2021年,共有17家地方AMC发行债券,较上年减少5家,减少的发债主体主要系其自身出现信用风险事件,公开市场再融资能力下降,或发债主体自身信用资质较弱,公开信用认可度较低等所致;2022年1-11月,共有18家地方AMC发行债券,较上年增加1家。整体2022年债券发行市场,未新增地方AMC主体,均为已有公开市场级别的发债企业。 行业评级方面,截至2022年11月末,市场上有公开主体级别的地方AMC共29家,从最新级别来看,16家主体信用级别为AAA,8家主体信用级别AA+,2家主体信用级别AA,以及3家主体存在信用级别差异(系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资产”,AA+上海新世纪/AAA中证鹏元;湖南省财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资产”,AA+联合资信/AAA中证鹏元;河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省资管”,AAA大公/AA+中诚信1),整体AAA级别的主体家数占有级别主体的比重达55.17%(未含存在信用级别差异的企业)。按照59家地方AMC测算,行业整体评级率为49.15%,随着地方AMC规模扩大及业务发展,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未来参与评级和资本市场融资的地方AMC或将继续扩容。 2022年以来,依据公开资料,共有1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生评级调整情况,为展望调整,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保持稳定。 根据Wind统计,2022年以来,地方AMC主体共有1家发生展望调整(不含不同评级机构级别差异的情况,仅讨论同一评级机构对同一受评主体的级别、展望调整),无主体级别/展望下调情形。2022年6月,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展望被调整为正面,主要原因为四川发展业务发展稳定,营业收入逐年增加,并于2022年6月获得增资20亿元,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 表2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2022年以来评级调整情况 公司名称 调整时间 调整情况 调整后级别 调整后展望 前次级别 前次展望 评级机构 四川发展资产 管理有限公司 2022/06/29 展望上调 AA+ 正面 AA+ 稳定 中诚信 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2.行业监管环境 2019年以来,行业监管趋严,引导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回归本源和主业,但全国统一的行业监管办法仍未正式出台;2022年以来,在新冠疫情持续冲击下,政策再次鼓励和引导AMC公司发挥化解风险等职能支持实体经济。 2019年以来,行业监管政策有所趋严。2019年7月的银保监会153号文至今仍是目前 1 截至2022年11月末,中诚信对河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评级已过有效期,未查到公开的级别更新情况,暂仍纳入级别差异企业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4 行业最高监管文件。2021年8月,银保监会就《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结束;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上述《征求意见稿》及《条例草案》作为全国统一的政策框架,未来若正式出台,地方AMC行业将告别各自为政、法律定位不明、业务混乱的现状,将有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同时,对部分地方AMC企业来说,短期可能面临业务转型压力。 在新冠疫情持续冲击经济的背景下,AMC公司化解风险的职能再次获得政策的重视和支持。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该《意见》指出应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收购、市场化债转股及实质性重组等方式盘活低效资产;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等,为符合条件的相关公司盘活存量资产提供长期资金支持。2022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放宽了金融AMC的作业范围,并给予了AMC行业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3.行业运营环境 2022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影响,我国经济修复继续放缓,国内不良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为资产管理公司创造了较大业务空间。2022年全国范围内无新增地方AMC;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逐渐丰富,但房地产项目处置对地方AMC风险处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不良资产市场供给方面,近年不良资产规模持续增加,为行业创造了较大业务空间。随着近年国内宏观经济低位运行和结构调整优化,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攀升,风险化解需求不断增加。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202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9.16%、11.93%和5.39%,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6%、1.84%和1.73%;截至202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至2.85万亿元。2022年以来,受国际地缘政治事件和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截至2022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9万亿元,较上年末进一步增长4.91%。近年来非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规模大幅攀升,回收周期延长,逐步沉淀形成的坏账对其资产处置及债务重组的需求日益高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2021年末,我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6.99%、7.16%和12.68%;截至2022年10月末,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21.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5%。 市场参与主体方面,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共59家地方AMC,较2021年末未有新增。目前,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因包含计划单列市各有3家地方AMC企业;其余省级行政区中,除吉林、陕西、河北、贵州、云南、青海、新疆、西藏只有一家地方AMC企业外,其余省份均已设立两家地方AMC企业,整体地方AMC以具有国有控股背景的主体为主,具有民营控股背景和混合制主体较少。此外,贵州正在筹建全省第二家地方AMC,在不良资产供给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地方AMC机构数量或将继续扩容。 根据《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21)》,2021年地方AMC的不良资产来源仍然主要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及房地产业。一方面,随着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和房企频频暴雷,前期开展不良资产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地方AMC,未来处置不良资产包盈利必将有所影响。另一方面,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延续了监管鼓励及支持地方AMC参与房地产风险处置的态度;2022年以来,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5 已有多家地方AMC在开展房地产不良资产处置及风险化解方面有所行动,助力“保交付”“稳民生”;地方AMC参与房地产风险处置为其提供一定的业务资源,但考虑到房地产项目相关债权债务关系较复杂,受民生、地方财政、区域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项目之间具有不可复制性,以及困境房企或项目的回收周期及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对地方AMC不良资产处置能力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在经济下行期,特别是疫情以来,此前不良资产清收或转让的简单处置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