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日本央行宣布“负利率”,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日本央行宣布“负利率”,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2016-02-01中国银行喵***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日本央行宣布“负利率”,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1 日本央行宣布“负利率”,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1月29日,日本央行意外宣布“负利率”政策,引发日本股市汇市大幅波动。日本央行公告表示,将搭配使用质化、量化宽松和负利率政策,以尽早实现2%的通胀目标。负利率适用于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从2月16日起执行,若有必要将进一步调降利率。此举使得日本成为亚洲首个实施负利率的国家。 负利率表明了日本央行刺激经济的决心。近期金融市场波动、通缩担忧加大、经济复苏疲弱等多重因素,促使日本央行加码宽松货币政策。 进入2016年以来,日经指数总体呈现跌势,从年初的18451点曾跌至16017点,日元汇率则一度升值至1美元兑115日元左右,市场持续不稳定。国际油价徘徊在30美元/桶左右(此前一周曾下探至20-30美元区间),日本央行将2016年预期通胀率从此前的1.4%下调至0.8%,并将2%的通胀目标实现时间从2016年下半年延长至2017年。自2014年上调消费税后,日本经济陷于停滞,2015年二、三季度连续出现负增长。根据IMF最新预测,2015年日本经济仅增长0.6%,今明两年则分别增长1.0%、0.3%。这成为日本央行采取更多行动刺激价格上涨并提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负利率有利于刺激股市,推动日元贬值,缓解政府债务负担。理论上说,负利率将降低息差,从而能促使金融机构将过剩资金投放市场,鼓励投资和消费。部分资金可能进入股票等资产市场,带动股市上涨。投资者可能抛售货币,转而投资其他更高收益的货币,导致货币贬值。 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1月) 2013年1月18日 2016年1月6日 2016年第1期(总第1期) 国际金融研究所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 2016年2月1日 2016年第11期(总第11期) 2016年第11期(总第11期) 2 欧洲央行从2014年6月11日引入负利率政策,截至2016年1月底,欧元名义汇率下跌了20%,欧洲斯托克50指数(Euro Stoxx 50)上涨6%。从1月29日日本金融市场表现来看,在日本央行宣布实行负利率后,日元应声下跌近2.2%至1美元兑121.42日元,且日本股市亦大幅上升2.8%,符合预期。负利率有利于压低短期国债收益率,并对长期收益率形成向下压力,这对于政府债务达GDP的243%、人口严重老龄化的日本来说至关重要。但欧元区实施负利率一年多来,欧元区银行的存款便利余额不降反升,这表明在负利率下,银行并未将过剩流动性完全投放市场。因此,负利率政策能否推动日本金融机构将过剩资金用于放贷仍存在疑问。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分化加剧,中国面临两难抉择。目前,发达国家共有五个央行(欧元区、瑞士、瑞典、丹麦和日本)加入了负利率阵营。由于英国复苏步伐放缓,英国央行认为当前不是加息的合适时机。而美国已正式加息,市场普遍预计年内加息2-3次。这预示着,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正在加剧。这也使得中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在美国加息的大背景下,日本负利率或加剧货币竞争性贬值,进一步推动美元走强。而中国经济仍在放缓,如果降息降准,则人民币汇率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如要稳定汇率,则必须加强资本管制,那么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利率下调的空间就十分有限。 (点评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廖淑萍) 作者:廖淑萍 高级研究员 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联系方式:010 – 6659 4052 联系人:盖新哲 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联系方式:010 – 6659 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