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博览财经]:博览财经首席证券内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博览财经首席证券内参

2022-03-14博览财经؂***
博览财经首席证券内参

*影响中国政策*查看往期第3026期2022-03-14主编点评【本期主编】:柏双《外部两大风险均收敛,A股降息降准预期升温!》两会落幕,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成为市场进攻的号角,三大指数全部创出本轮调整新低,基本符合上周策略的判断。但就在市场哀鸿一片的时候,市场调整即将结束的信号和曙光也在出现,大跌之后不用再悲观,市场会否迎来矫枉过正式的修复,才是接下来行情的关键。 截止上周的指数本轮最低点,沪指调整幅度超过15%,创业板调整幅度超过30%,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时间全部超过3个月。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指数调整的幅度与时间,都已经非常充分,空头能打的情绪牌都打完了,该打的子弹也打出来了。在我们看来,俄乌矛盾也好,美联储加息也罢,还是正在升温的国内疫情,目前市场的下跌已经包含了这些负面预期,但尚未反应的是政策对冲的预期和机构抄底的预期。上市场探底回升就是市场情绪到极致的表现,而情绪极致释放之后往往距离新的拐点就不会太远。市场调整进入尾声,除了市场层面的信号,一些重要的风险因素也在迎来变化,市场探底回升其实是在抢跑或者纠错。创业板调整压力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美联储加息,而这个利空靴子将落地。3月15日前后,美联储议息会议将进行加息,管它加息多少,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预期评估点,这个风险靴子落地一旦落地,对市场情绪压力是一个缓解,特别是创业板。 其次对于大家担心的俄乌形势,在经历全面的经济制裁和冲击之后,未来这些负面因素是否会真的印证,其实有待时间考验。但是当大家都很悲观时,反而出现一点缓解就会有不一样的修复。当地时间12日,俄乌谈判乌方代表团成员、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乌俄进行第三轮谈判后,双方以视频方式开展了系列沟通并成立了工作组。目前,双方已接近就签署相关协议达成妥协。所以不管所谓相关协议是不是又是烟幕弹,但俄乌危机在经历了风险升温之后,我们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短暂缓和。国内疫情方面也不用过于悲观,经历了几轮影响之后,国内防控有效性是最大的信心,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冲击是不一样的,最终也会用时间去解决。本周,中国医药已经获得辉瑞的国内代理,相信国内的特效药上市时间也不会太远。防控有效叠加特效药,新冠疫情对于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冲击只会一轮轮减弱。 总体来看,市场多个干扰因素有望减弱,而经历风险连续释放的市场已经出现了有力的探底回升信号,市场因素与风险要素共同的改善将使得市场调整进入尾声,此时不应再悲观。策略上,建议继续关注环保、新能源、新冠检测以及医药连锁。博览视点外部两大风险均收敛,A股降息降准预期升温!【研究员】: 【趋势展望】多空激烈对决后,调整进入尾声两会落幕,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成为市场进攻的号角,三大指数全部创出本轮调整新低,基本符合上周策略的判断。就在市场哀鸿一片的时候,市场调整即将结束的信号和曙光也在出现,大跌之后不用再悲观,市场会否迎来矫枉过正式的修复,才是接下来行情的关键。市场出现重要底部信号 暴跌之时再去找原因,永远都是被市场甩在身后。两会窗口,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矛盾,这些事件交汇在一起,反弹就很难上的上去,这是我们之前几周的主要观点。但是当这些矛盾汇集在一起,市场悲观情绪集中消化,甚至出现了极致宣泄,那么市场反而容易迎来新的拐点。截止指数本轮最低点,沪指调整幅度超过15%,创业板调整幅度超过30%,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时间全部超过3个月。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指数调整的幅度与时间,都已经非常充分,空头能打的情绪牌都打完了,该打的子弹也打出来了。市场之所以会在后半周出现探底回升,就是因为指数和许多机构品种都已经进入性价比绝对合适的位置了,所以市场踩踏之后机构立刻抄底入场。因此当前阶段,不要再去悲观指数的跌幅,而应看到指数在低位出现的变化。指数确实调整的很凶,但探底回升的力度也是三个月以来最大,这也使得本次探底在三个月时间里看上去最成功。风险因素有望逐一改善 俄乌矛盾也好,美联储加息也罢,还是正在升温的国内疫情,目前市场的下跌已经包含了这些负面预期,但尚未反应的是政策对冲的预期和机构抄底的预期。市场探底回升就是市场情绪到极致的表现,而情绪极致释放之后往往距离新的拐点就不会太远。市场调整进入尾声,除了市场层面的信号,一些重要的风险因素也在迎来变化,市场探底回升其实是在抢跑或者纠错。创业板调整压力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美联储加息,而这个利空靴子将落地。3月15日前后,美联储议息会议将进行加息,管它加息多少,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预期评估点,这个风险靴子落地一旦落地,对市场情绪压力是一个缓解,特别是创业板。其次对于大家担心的俄乌形势,在经历全面的经济制裁和冲击之后,未来这些负面因素是否会真的印证,其实有待时间考验。但是当大家都很悲观时,反而出现一点缓解就会有不一样的修复。当地时间12日,俄乌谈判乌方代表团成员、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乌俄进行第三轮谈判后,双方以视频方式开展了系列沟通并成立了工作组。目前,双方已接近就签署相关协议达成妥 协。所以俄乌危机,在经历了风险升温之后,我们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短暂缓和。国内疫情方面也不用过于悲观,经历了几轮影响之后,国内防控有效性是最大的信心,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冲击是不一样的,最终也会用时间去解决。本周,中国医药已经获得辉瑞的国内代理,相信国内的特效药上市时间也不会太远。防控有效叠加特效药,新冠疫情对于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冲击只会一轮轮减弱。总体来看,市场多个干扰因素有望减弱,而经历风险连续释放的市场已经出现了有力的探底回升信号,市场因素与风险要素共同的改善将使得市场调整进入尾声,此时不应再悲观。策略上,建议继续关注环保、新能源、新冠检测以及医药连锁。【热点评论】 外部风险现缓和曙光,国内降息降准预期升温乌方称第三轮谈判后俄乌已接近就签署相关协议达成妥协俄乌局势在继续战继续外交斗法同时,也有缓和消息出来。据悉,俄乌谈判乌方代表团成员、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13日的表态,应该有一定权威性,这是最近系列纷乱消息比较清晰的一个缓和信号。只是,尚不清楚所谓“相关协议”的具体内容到底是说什么?其中是否有至关重要的共识?还是只是一些边边角角?可以确定的两点是:一、俄乌还会继续战,毕竟战场上拿不回来的,谈判桌上恐怕也谈不下来。但俄乌双方均伤亡惨重,包括损失相对小的俄罗斯 也是有通过谈判达成诉求的愿望的,因此谈判只要继续,给外界的印象就会松口气。据悉,双方今天将进行第四轮谈判。二、据说这个俄方的进攻有了一些进展(合围基辅更紧了),但俄乌冲突真正的斗法双方,俄美之间再次明确了不会直接开战、不会有核大战的底线。俄乌局势并没有新的质变性质的恶化升级,总体上的风险程度没有变的更高,而喜新厌旧的股市对这一地缘因素的预期关注度却是会递减的。而另外两个外部因素也有收敛——上周美联储已经确认加息节奏及力度放缓。而欧盟在俄乌地缘中的态度,以及对货币政策基调方面也没有变更坏。所以,不管上述所谓的相关协议是否又是乌方的烟幕弹,但就对全球股市的预期而言,其负面冲 击是在降温的,经过层层传导后到A股的负面冲击就更小了。国内降息、降准预期升温也有利A股企稳实际上,从上周四(10日)的深V到周五(11日)的大幅低开后强势翻红来看,A股呈现出对外盘风险越来越强的抵抗能力,而两会落幕的影响也已减退。同时,上市公司自救倾向明显,顶层也有明确的政策引导维稳意味。原因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让市场再次忧虑“消费复苏”的前景;而2月的房贷数据更是爆出“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而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也尚未被充分激活。考虑到今年5.5%的GDP目标已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在大前提已定背景下,2月社融不及预期会加大政策加码概率,央行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再次提升——2月社融新增1.19万亿元,同比少增5315亿元,远低于市场平均预期(Wind口径22157亿)。 而美联储即将开始的加息/控通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经济因为“政策宽松”而激化通胀预期的政策风险。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为实体提供更有力支持,让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的要求,政策托底宜早不宜迟,抢占宝贵的时间窗口,不排除短期内就能看到进一步放松政策落地的可能性。因此,本周如外部无突变,或许A股会相对动荡的上周要略平稳一些,但市场总体仍未能脱离危机模式,经济数据、就业及中概股频传负面消息,避险还占主导,板块方面,能源及有色等大宗还是焦点。新冠检测概念上周五掀涨停潮,随着周末东北、深沪、山东等地疫情爆发,国家批准新冠抗原自检测检,新冠检测概念有望继续表现。楼市进一步放宽!东莞土拍取消新房限价、下调保证金等 在多个城市都宣布降低房贷首付、下调利率以及房企开发和并购融资后,终于又有城市将楼市放宽的步伐进一步扩大到了对之前一些行政限价、保证金要求的取消或放松。据悉此次东莞土拍还有部分地块取消了对保障性住房无偿配建要求...这意味着今年楼市放松政策还会进一步向更多的受限领域突破。政策的目的是降低房企资金压力,提高房企拿地热情。不过现在楼调越来越松,也要一体两面来看:一方面反映了决策层对楼市的托底支持政策,会强化地产仅次于基建的稳增长作用。短线对于提升地产股的政策敏感度是利好。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在不仅房屋销售不振,土拍、地产开发投资等也都在快速下跌。数据显示,2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减少27.3%,房地产市场的悲观预期在延续。个人贷款(减少3369亿元)成为“拖累”2月新增贷款不及预期的一大因素。整体看,“房住不炒”总基调未变前提下,因城施策的地方放松尚不足以改变明显偏弱的地产需求,悲观预期惯性较强,政策纠偏需要时间。房地产投资仍是稳增长的主要瓶颈。 那么,相对而言,还是一二线城市抗跌且市场有韧性,但大部分三四线及部分西部的二线楼市压力极大。反映在股市层面,短暂的政策宽松刺激后,中期还是要回到这些刺激政策能否让楼市尽快见底企稳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地产是有趋势性机会的,否则短期刺激后,地产股仍难低迷摆脱困境。本土疫情局部新高、顶层发布新冠抗原自检测政策新冠检测概念上周五掀涨停潮,而随着周末披露本土疫情再次呈现局部爆发之势,再叠加国家批准新冠抗原自检测检的消息,预计本周新冠检测概念有望继续表现。3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807例,无症状感染者1315。这是自武汉疫情后两年多来本土疫情的日增新高。更严峻的是,之前被精准防控表率的两大一线城市都出现了疫情破防。比如3月13日上海又新增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5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显 著曾豆,因此深沪均公布了最严防疫措施。深圳宣布全市公交、地铁停运,社区小区、城中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全市将进行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上海要求非必要不离沪;还有吉林长春青岛等地也采取了半封锁的严厉防控形式。在此严峻形势下,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并在12日批准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13日又新批准5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 虽然不能确定这是否只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但显然对股市预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将强烈在上周表现突出的新冠检测概念在本周继续表现。据悉,不少上市公司已开始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或者寻求全渠道推广营销抗原试剂,预计这也将带来一批新的新冠检测热点概念股。【热点聚焦】国内放开抗原检测,如何把握投资机会?近期国内疫情多点爆发,防空难度显著加大。为此,相关部门日前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新冠检测新增使用场景的出现将给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具体来看:●国内抗原检测放开时点超市场预期,A股相关概念短期仍有博弈机会,长期机会则取决于抗原检测的市场空间●抗原检测适用于特定人群,机构预计国内单月规模有望达177-266亿元●两大方向确定受益:一是率先获批的企业;二是零售药店抗原检测放开时点超出市场预期 参考海外疫情防控情况,国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博览财经首席证券内参

博览财经2022-03-10
hot

博览财经首席证券内参

博览财经2022-06-28
hot

博览财经首席证券内参

博览财经2022-06-30
hot

博览财经首席证券内参

博览财经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