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宝证券]:钢铁生态圈2022产业研究年度报告:低碳转型下的钢铁生态圈产业投资机遇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钢铁生态圈2022产业研究年度报告:低碳转型下的钢铁生态圈产业投资机遇展望

2022-01-21张青、王合绪、张锦、白云飞、胡鸿宇、曾文婉、蔡梦苑、王震、程秉哲华宝证券后***
钢铁生态圈2022产业研究年度报告:低碳转型下的钢铁生态圈产业投资机遇展望

HWABAO SECURITIES 《2022年钢铁生态圈产业研究年度报告》 编委会成员 姓名 电话 邮箱 张 青 S0890516100001 20321154 zhangqing@cnhbstock.com 王合绪 S0890510120008 20321303 wanghexu@cnhbstock.com 张 锦 S0890521080001 20321304 zhangjin@cnhbstock.com 白云飞 S0890521090001 20321072 baiyunfei@cnhbstock.com 胡鸿宇 S0890521090003 20321074 huhongyu@cnhbstock.com 曾文婉 S0890121020007 20321380 zengwenwan@cnhbstock.com 蔡梦苑 S0890521120001 20321004 caimengyuan@cnhbstock.com 王 震 S0890517100001 20321005 wangzhen@cnhbstock.com 程秉哲 S0890120070009 20321297 chengbingzhe@cnhbstock.com 特别鸣谢 姓名 电话 邮箱 杨 宇 20321299 yangyu@cnhbstock.com 樊彬彬 S0890121100002 20321296 fanbinbin@cnhbstock.com 甘龙华 20321069 ganlonghua@cnhbstock.com 卫以诺 S0890518120001 20321014 weiyinuo@cnhbstock.com 张维东 S0890517020001 20321295 zhangweidong@cnhbstock.com 李 真 S0890121100003 20321298 lizhen@cnhbstock.com 孙廷志 S0890108080199 20321353 suntingzhi@cnhbstock.com 宗博洋 俞叶峰 S0890520120001证券登记编号S0890621100001证券登记编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声明 [table_page] 产业研究年度报告 内容摘要 宏观环境:随着“双碳”逐步由部分国家呼吁转变为全球主要国家的目标,绿色低碳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物理意义上,还体现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社会经济意义上。当前的气候治理中,“双碳”还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能源贸易布局和资源供求格局,以“双碳”为基础的合作与竞争直接影响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及各国对内、对外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走向。 钢铁行业:围绕控碳,钢铁行业将进入能源、工艺、原料、产品的结构转型,叠加压缩国内钢铁理论产能和钢铁需求进入平台,使得钢铁供给也将迎来达峰;目前行业进入了控碳+超低排放+兼并重组+不鼓励出口的供给进入新周期。预计2022年汽车、家电、造船行业用钢增长,建筑行业用钢、机械行业用钢减少;国内粗钢表观消费小幅下降,海外需求减少。2022年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4%。在钢铁行业进入供给侧优化新周期,绿色、低碳是企业竞争力的加分项;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龙头国企和优势民企更能适应新周期下的竞争要求。重点关符合上述特征,且产品结构以消费链条钢种为主的企业。关注以高端产品为主的特钢上市公司。 有色金属:碳中和背景下能源革命为有色金属行业需求端带来新增量,从能源金属锂钴镍稀土,到材料稀土永磁、软磁电感、铜箔、铝箔等均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展望2022年,建议积极把握投资机会,包括湿法镍项目引领行业变革所带来的投资机会;电解铝行业有望进入全国碳市场,水电铝及再生铝企业迎来良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共振,叠加供应端有序扩张,作为电机主要材料的稀土永磁行业以及电池原材料锂钴的扩张逻辑持续验证。 新能源发电:光伏方面,产业链价格松动推动下游需求回暖,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增长。产业链机遇方面,我们认为2022年的投资机遇主要集中在硅片价格战的主要受益方组件和终端电站环节,此外HJT降本增效路径显现,设备订单先行率先发力,国产核心设备得到HJT量产产线验证。风电方面,海风平价化预期显现,头部零部件企业盈利具备确定性增长,政策托底风机装机中枢上移,我们预计双碳目标隐含对“十四五”、“十五五”风电年均装机要求达45、60GW。 新能源车:锂矿依旧紧缺:产业链高景气态势下锂盐的供给依旧处于短缺状态,下游厂商通过产业链整合合作把握供应链安全将是重中之重。特斯拉引领大圆柱放量: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在即,关注电池材料变革的新机遇新挑战。双限政策下石墨化产能紧张推动负极一体化势在必行。国内车市:开启新势力+自主品牌+高端SUV新纪元,供应端百花齐放支撑车市高增长;海外车市:特斯拉遭遇强敌竞争,欧洲车企本土化电池保供彰显发展决心。 碳市场:碳交易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正迅速发展。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碳交易体系发展迅速,各国及地区开始纷纷碳交易体系,当前还未形成全球范围内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中国于2021年7月开启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未来碳市场政策将会趋严,纳入行业将逐步扩大至石化、钢铁、化工等行业,交易产品由现货逐步向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扩展,CCER机制也有望重启,未来碳市场规模或将超过百亿。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实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步。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高排放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排放配额的市场化交易手段为其提供安排动力及经济性支撑,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企业也将受益于自愿核证机制的推广,通过CCER交易实现企业价值重估,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企业、高排放龙头企业及碳金融领域的相关投资机遇。 CCER:随着碳市场政策的完善,未来碳抵消机制有望重启。短期CCER供给远小于需求,价格呈上涨趋势,中长期将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价格保持稳定,CCER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假设CCER机制重启,在政策机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从CCER业绩贡献上看,在CCER碳价为30元/tCO2时的中性条件下:1)可再生能源:CCER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业绩贡献为2.41%-6%之间;2)林业碳汇:CCER对林业碳汇项目的业绩贡献为1.21%-5.72%之间;3)甲烷回收:CCER对甲烷回收项目的业绩贡献为18.92-24.86%之间。 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CO2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CO2永久减排的一系列技术的总和。CCUS技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对于CO2的驱油利用,从全球视角下大致历经三个阶段,现已进入商业化初期快速增长阶段。CCUS目前在全球25个国家均有部署,美国和欧盟处于领先地位。CCUS作为碳减排技术之一,主要优点是减排潜力大、可促进煤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中国的CCUS各技术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大部分技术仍处于工业示范及以下水平,少部分技术已经具备商业化应用潜力。尽管当前CCUS技术尚未大规模进行商业化,但鉴于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值得关注较早布局相关技术的企业,尤其是碳捕集技术和碳利用技术或设备的提供者。此外,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渐成熟,可关注受益于碳市场的相关标的。 煤炭:预计2022年燃煤火电发电同比增长1.2%,动力煤消费增速1.5%,动力煤增产1亿吨。2022年动力煤供需弱平衡状态,预计全年动力煤市场价格将有小幅回调。但长协价格表现趋稳,煤企的盈利能力整体高位企稳。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声明 [table_page] 产业研究年度报告 预计2022年国内炼焦煤需求减少3%,炼焦煤产量增加约400万吨。海外焦煤供需整体紧平衡,考虑到焦煤进口是调整供给的重要因素,同时炼焦煤对民生影响较小,倾向于认为海外进增加总体较谨慎。焦煤企业的煤炭业务毛利率与长协价格完全相关,因此2022年全年盈利与2021年基本持平。 低碳技术:在目前钢铁工艺技术中,电炉炼钢、球团制造、DRI、能效提升等成熟度高、实用性强的低碳冶金技术具备降碳潜力;在达峰的基础上,行业进一步推广电炉炼钢、增加球团比、DRI等成熟度高的实用性低碳冶金技术,带动钢铁制造流程工艺的优化,同时各工序能效提升,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强度,能够较好低实现减碳30%的目标。高效电炉炼钢、球团制造、直接还原铁竖炉、富氢冶炼、钢厂能效提升是未来十年实现深度减碳的重要举措,带来的投资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元级别。 建材:在对碳中和相关逻辑梳理基础上,我们认为建筑建材子行业有如下受益路径:1)水泥行业碳排放占比最大,智能环保产线的升级需求会促使相关企业充分受益;2)建材消费端的玻纤和玻璃板块将分别受益于光伏、风电和新能源车轻量化大发展; 3)发展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乃大势所趋,重点关注石膏、防水、瓷砖头部企业;4)发展绿色耐材对于下游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节能减排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整合将加速。 大宗商品市场的数量化策略:本文针对这样的场景需求,使用PCA/OLS和卡尔曼平滑两步法对混频碎尾数据构建了动态因子模型,通过寻找合适的代理变量实现了对工业金属行业景气度的实时播报。理论上利用本模型可以对历史上任一时段的景气度进行预测或回溯,本文主要考察了对当前季度的Nowcasting和连续三个月的Rightnowcasting,并通过一个建议的投资策略印证了模型的效力。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载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声明 [table_page] 产业研究年度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宏观背景下“碳中和”深远意义的思考 ...................... 21 一、低碳发展理念的兴起、演进及“碳中和”现今含义 .................... 22 1. 低碳发展理念的兴起 ..................................................................................................................................... 22 2. 低碳发展理念的国际合作演进 ..................................................................................................................... 22 3. “碳中和”发展理念的现今含义 ....................................................................................................................... 22 二、“碳中和”目标下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 23 1. “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贸易布局变化 ........................................................................................................... 23 2. “碳中和”目标下的资源供求格局变化 ........................................................................................................... 23 3. “碳中和”目标下的区域电力一体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