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信期货]:套期会计在商品期货套保中的应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套期会计在商品期货套保中的应用

2021-11-30刘高超、唐运中信期货偏***
套期会计在商品期货套保中的应用

100110120130140150160103 105 107 109 111 113 115 2019/06/142019/09/142019/12/142020/03/14中信期货十年期国债期货指数中信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指数中信期货商品指数 2021-11-30 重要提示:本报告中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期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中信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报告的任何信息。本报告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669号 商品CTA组 研究员: 刘高超 010-57762988 从业资格号F3011329 投资咨询号Z0012689 唐运 010-58135957 从业资格证F1024390 投资咨询号Z0015916 中信期货研究|商品CTA专题 摘要: 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为相关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参与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稳定企业经营利润,但因不了解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在财务处理上遇到了瓶颈。本报告旨在结合商品套期保值典型案例,为企业应用套期会计准则进行财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提出相关参考建议,希望能够对企业顺利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有所助益。 2017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新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方法是指,企业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相同会计期间计入企业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方法。采用套期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如实且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和套期的结果。 企业应用套期会计方法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指定套期关系的正式书面文件、套期关系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一般来说,在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中,套期工具即期货合约,常见的被套期项目有企业的存货、已签订的采购或销售合同、预期将发生的采购或销售业务等。特别地,新准则改进了对套期有效性的评估,从定量规定改为定性判断,更加符合业务实际情况。 满足以上条件后,企业就可以根据具体业务的不同,采取公允价值套期或现金流量套期方法对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进行财务核算。公允价值套期的关键是,将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套期损益,如被套期项目是存货等以成本法核算的资产,应先将其账面价值转入被套期项目后再进行后续核算;而现金流量套期的关键则是要区分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中的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套期无效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套期损益),套期有效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待被套期项目涉及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处置时再转入当期损益。 最后,本文重点结合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两种典型方案——卖出套期保值和买入套期保值,举例说明了在具体套保业务中采用套期会计准则进行财务处理的方法,并列出各关键时间节点的详细会计分录以供参考。 套期会计在商品期货套保中的应用 中信期货研究|商品CTA专题报告 2 / 10 目 录 摘要: .......................................................................................................................................................................... 1 一、套期会计简介和由来 .......................................................................................................................................... 3 二、应用套期会计准则的三个条件........................................................................................................................... 4 (一)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 4 (二)指定套期关系的正式书面文件 ............................................................................................................... 5 (三)套期关系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 ............................................................................................................... 5 三、套期类型和会计处理原则 .................................................................................................................................. 5 (一)公允价值套期 .......................................................................................................................................... 5 (二)现金流量套期 .......................................................................................................................................... 6 (三)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 6 四、套期保值案例中的准则应用 .............................................................................................................................. 7 (一)卖出套期保值案例 .................................................................................................................................. 7 (二)买入套期保值案例 .................................................................................................................................. 8 免责声明 .................................................................................................................................................................... 10 中信期货研究|商品CTA专题报告 3 / 10 当前商品市场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重视,许多企业也希望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应用金融工具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然而却在进行财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时受到了各种财务会计核算的限制。本报告旨在结合典型的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分析套期会计准则在实务案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期能够为参与套期保值业务的产业客户提供一些有效建议和参考。 一、套期会计简介和由来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针对面临的各类风险如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可以通过利用一些金融工具产生反向的风险敞口(即开展套期业务)来进行风险管理活动。 利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于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受到相似的供求等因素影响,两者的变动趋势通常趋同,无论价格是涨还是跌,总会出现一个市场盈利而另一个市场亏损的情形。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就是指企业利用商品期现市场的相关性,通过在期现市场做相反操作,使得期现收益盈亏相抵,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而财政部制定单独的套期会计准则的意义,同时也是企业需要使用套期会计的原因是,在很多情况下,虽然套期保值方案中,期现货对应标的的金额相等(或相近)、方向相反,但是按照一般准则规定进行财务核算时,不能在会计处理上达到一个自然的对冲和抵销。尽管从企业长期经营角度来看,现货和期货合约最终实现了风险的对冲,但是在套期存续期所涵盖的各个财务报告期间内,仍然会产生会计错配和损益波动。 例如,企业运用商品期货合约对存货的价格风险进行套期,这些存货可能是大宗商品,如大豆、石油、煤炭等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而商品期货合约作为衍生工具,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存货的期末计量与作为衍生工具的期末计量不同,存货与衍生工具两者的价值波动不能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得到对冲和抵销。 而在套期会计准则下,使用套期会计方法有助于解决以上这些会计错配和损益波动,最终在当期财务报告中如实且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和套期的结果。 2017年3月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取代了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2015年发布的《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与旧的套期保值准则相比,新的套期会计准则在部分概念表述上更加清晰、严谨;放宽了企业应用套期会计的认定条件,扩大了套期会计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对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规定;套期会计的目标也由规则导向变为原则导向,同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2014)实现了基本趋同,使得套期会计准则显得更加完整和 中信期货研究|商品CTA专题报告 4 / 10 系统化。 二、应用套期会计准则的三个条件 套期会计准则(2017)中规定,企业运用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需要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一)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企业进行经济上的套期业务,首先要确定相关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1、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 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金融工具。在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应用中,作为套期工具的通常是期货合约,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衍生工具。例如,某企业为规避库存铜存货价值下跌的风险,可以做卖出套保,即卖出一定数量铜期货合约。其中,铜期货合约即是套期工具。 但是,衍生工具无法有效地对冲被套期项目风险的,不能作为套期工具;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