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锦浪科技:三季报业绩交流会纪要20211031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锦浪科技:三季报业绩交流会纪要20211031

2021-10-30东吴证券点***
锦浪科技:三季报业绩交流会纪要20211031

嘉宾:董事长王总、财务总监郭总、董秘张总、市场部总监陆总行业观点储能市场:1)在光伏发电中占比快速发展2)抛开安全问题,出于其市场化运行机制工商业会发展得更快3)处于早初期市场,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分布式:1)前三个季度国内装机分布式占65%以上,增长速率远大于其他类型2)组串式逆变器未来需求会很旺盛一体化:1)早期选择储能逆变器和电池统一购置2)目前趋势是独立采购财务数据毛利率:1)Q3环比基本持平,内销外销也基本持平2)拉低毛利率的四个因素:海运费用增长1300+万、原材料涨价、内外销占比对半开、美元和非美货币都处于较低位置3)拉高毛利率的三个因素:Q2签订单的价格上涨在Q3反映、产品持续迭代更新带来成本下降、高毛利产品业务如储能比例增加4)10月涨价6%-10%,22年Q1毛利可能反映预收账款和流动负债:Q3国内客户需求较旺盛,客户先付款,导致预收款或活动负债有较大增长储能逆变器销量:1)Q3销售5000万收入,同比较大增长,环比略有增长2)芯片长期的紧张和不稳定引起3)国内外销售额占比相近出货结构:1)出货10000+台储能逆变器,确认收入9000台,约等于今年上半年,是去年台数2倍2)出口为主订单情况:需求旺盛,Q2储能逆变器订单积压,Q3有所缓解,Q4并网逆变器签的较多主要市场:澳洲、欧洲、美国为主海外市场格局:1)目标客户没有变化,购买渠道一致2)传统厂商介入有渠道和客户优势3)锦浪在积极介入专业的储能玩家产能规划:目前充裕,明年规划10-20万台产能芯片(IGBT)市场情况:包括IGBT内的芯片均紧张,22年Q4才能缓解公司变革:1)Q3中后段开始进行阶段性采购导向2)新物料导入,使用国产、海外友商用的物料物料替代情况:1)逆变器设计主导权大,上游决定核心器件2)最快22年Q1末Q2初可以补充进来3)其他新的品牌最早22年Q3也会导入海运 运费情况:Q3较Q2增长1300多万未来趋势:1)价格还是没有缓解,相对Q2持平2)Q4和过年前还会维持在高位公司规划:考虑和大的海运公司签长单,价格在现货6-7折间,保障仓位地面电站战略方向:1)第一家从分布式切入地面电站2)给国电投批量供货,前段时间签署战略协议出货结构:100时千瓦和以上机型出货占20%左右发展规划市场规划:出货和每个区域市场规模成正比产品规划:主力国家、产品和应用场景都做Q&AQ:三季度出货量情况?储能分布构成?A:Q3销售同比有较大增长、环比略有增长,主要是芯片长期的紧张和不稳定引起的,其他物料和市场需求均是旺盛的。储能出货非常好,Q3有很多大订单,但由于Q2很多订单没有交付,Q3交付部分订单,发出1w+台储能逆变器,和今年上半年差不多,是去年台数2倍,主要出口为主,确认收入在9000台+,5000万收入。未交付订单仍很多,不亚于已经交付的,整个供应还是较紧张。总体来说,需求旺盛,Q2储能逆变器订单积压,Q3有所缓解,Q4并网逆变器签的比较多,储能逆变器再压一压。Q:IGBT供应情况?我们认为什么时候会出现缓解情况?如果采用国产化IGBT,会是什么样的进程?A:芯片和电子原材料供给也很紧张。大市场缓解要到22年Q4,接下来的时间供应链会很紧张。锦浪目前进行了主观的变革,从Q3中后段开始进行阶段性采购导向,采购发动全公司人员行动。举例:额外成立新的物料验证组,常态化大人力加快新物料导入;运营部门原来是周度或月度排产,现在根据实际来料情况对物料进行加工;原来销售要集装箱齐柜后才发,现在我们做出90%产品就和客户积极沟通。目前有看到积极效果。第二大块,关于新物料导入,我们以前非常谨慎,国产、海外友商用的物料我们都没有用,原来选择的范围较狭窄,这一块我们现在也做的比较积极,因为这些物料原来就在光伏逆变器行业里使用,所以这导入会很快,我们通过验证以后,基本3-6个月就可以出来,也就是最快22年Q1末Q2初可以补充进来。其他相对比较新的品牌还是要谨慎,如果合适的话Q3也会导入,和其他公司相比我们物料导入还有一块滞留地。Q:并网逆变器的出货量?储能逆变器主要的增量市场?A:并网和储能市场增量都很快,但因为储能逆变器市场基数小,所以显得增速更快。并网的增量市场还是传统主力市场,储能则以澳洲、欧洲、美国为主 。Q:对未来几年国内储能市场增速怎么看?A:我认为储能无论在国内国外在整个光伏发电中占比都是快速发展的。我认为抛开安全问题,工商业会发展得更快,因为是纯市场化的运行,地面电站则更多的是国家配置,相对来说可能会慢一些。锦浪在工商业中布局比较早,也做地面电站,一旦这块业务兴起,我们也会做的比较快。Q:Q3毛利率环比有所下降,请问分国内和海外市场毛利率情况及之后的展望?A:毛利率Q3和Q2基本持平,内销外销也基本持平。影响毛利率的四个因素:第一个是海运,海运紧张引起空运,运费增长1300万,如果按原先会计准则,我们毛利率提升1个多点。第二是原材料涨价。第三是Q3虽然外销需求占比较Q2高,但由于运输问题海外收入还没有确认,目前报表上的数据内销和外销是对半开的。第四个是汇率,美元和非美货币都处于较低位置。拉高毛利率的三个因素:Q2签订单的价格有上涨,Q3有反映。二是产品持续迭代更新带来成本下降;三是高毛利产品业务比例在增加,如储能。Q:Q3没有完全消化涨价影响,那Q4如果完全消化涨价是否会有毛利率改善预期?A:5月涨的价格已经逐步体现出来了,原材料在Q3一直在爬坡,所以这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10月份率先涨价,国内涨价6%-10%,市场也接受了这个价格。之后新一次的涨价也会体现,可能在明年Q1。国外原来毛利就比较高,所以大家都还没涨价动作,考虑到船运时间和价格调整,我们也告知客户明年Q1会涨价,总体来说客户都接受涨价,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逆变器占比小,对投资收益影响小。Q:您对目前海运持续的发展情况怎么看?A:我认为现在海运价格还是没有缓解,相对持平,Q4和过年前还会维持在高位。我们也在积极应对,身处宁波海运发达,在考虑和大的海运公司签长单,与现货相比会有很大折扣,保证明年海运价格在合理区间,并获得仓位保障。Q:之前储能逆变器和电池是分开的,现在往一体化发展,这样对价值量有多大提高?A:从产品角度,储能逆变器和电池还是独立分开的,和并网逆变器和组件是类似的。最早期普通光伏并网系统进入市场时也一样,有一些做系统集成,把组件和逆变器配在一起送给客户,当时量小,对系统不熟悉,以为这样的兼容和配置是最好的做法。但是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完善,买家都会自由选择并网逆变器和组件。储能目前也处于这个阶段,对技术不熟悉的客户还会选择整套购买,但总体的趋势还是往独立采购比较明显。第二块,各个领域的玩家也会侵入逆变器板块,例如组件厂、电池厂,我们作为独立储能逆变器供应商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目前收到的需求旺盛,不和我们的客户竞争市场。价值量方面,绝大多数价值在电池。我们不做系统的原因在于,我们如果做系统,很有可能把电芯买过来,打成pack再卖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创造额外价值,也没 法获得利润。所以我们和传统电芯厂家相比没有优势,从中长期看没有带来价值。Q:预收账款和流动负债呈现倍数级增长,可以讲一下对下游客户的信用政策吗?流动负债对Q4业绩是否有指引性作用?A:应收账款和销售额完全成比例,都是增长70%+。经营性现金流非常匹配,在3.5个亿,和利润差1000万,所以对客户的信用政策和现金流都非常健康。具体政策因客户而异。Q3国内客户需求较旺盛,预收货款较12月底上升很多,和我们收入确认政策有关,收入没有确认,货还没有发导致预收款或活动负债有较大增长。核心问题是客户想拿到货,所以先付款以希望提高拿货优先级,所以预收账款大。Q:对于海运和芯片,Q4和明年Q1态势预判?A:从芯片上来讲,大面上的改观要到明年Q4以后,但明年Q1-Q2开始我们加入海外友商使用而我们之前不使用的芯片后,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善。从海运角度,Q4海运价格不会有大幅松动。我们会积极通过长单来降低海运成本,正在谈一个明年的长单,如果谈成期货价格,可以打6-7折。Q:考虑到行业竞争格局,怎么看未来阶段细分赛道的景气度?A:分布式这一块,大家可能认为是海外分布式为主,国内以地面为主。但实际上前三个季度国内装机分布式占到65%以上,所以我认为分布式增长速率可能远大于其他类型增长。不论国内国外,组串式逆变器未来需求会很旺盛。供应角度来讲,我们特别不希望整个团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战斗力会被磨灭。所以我们希望到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但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左右,都还是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Q:如何看待海外储能市场逆变器的竞争格局?户外、工商业储能企业在渠道、售后服务上有很大壁垒吗?A:本质上目标客户没有变,但是在光伏基础上加了储能,所以这些人的购买渠道和原先并网逆变器是一致的,这类客户购买储能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的供应商都是一样的,我们做得比较多也是这一类。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储能和并网逆变器的销售占比差不多。但因为这是个新事物,海外也有专业的储能玩家在市场上推,有些企业发展很不错。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接触到这些企业,现在这些企业做的不错了我们也有在积极介入。传统的厂商介入肯定是有渠道和客户优势的,并且包括有组件等多种产品,单纯的逆变器玩家肯定没有那么好的渠道力,我们看到的也是传统厂商增速较快。Q:所以无论从产品种类,或是市场渠道,只要我们愿意做,都能做得起来?A:是可以的。因为储能逆变器需求非常旺盛。我们产品其实也很全,特别在主流发达国家。在南非或其他国家,需要低压大电流等需求,在主流市场满足后我们也会去积极开发,我们现在也在做这一块。Q:我们认为储能还没有到内卷的状态?A:发展还不充分,现在还没有像并网一样成熟,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我们认为现在还是早初期市场,可以看到很多并网大的系统经营商在储能的投入也比较大,因为它在光伏组件成本、通道和服务团队上是有优势的。我们对专业做储能的玩家介入得也比较好,我们去年介入了一家意大利储能公司,原本是供给国家电网的,因为我们有优势,量大采购成本低,所以全部切入到我们这边了。Q:户用要做光储一体化,光伏逆变器要和储能电池整合到一起,现在有看到这样的需求吗?A:现在逆变器并网和电池都是做到一起的,就是我们说的pcs,唯一的区别是电池放在外面或外面还有个外壳。电池厂家很多,很多系统他们在做,他们也要采购逆变器,是我们的客户,如果我们做了这块,就会和客户形成竞争。但我们也形成了自己的方案,我们供储能逆变器和外壳,在外壳内,客户可以配置各种不同的电池。Q:对地面电站今年是怎么规划?实际下游客户拓展进展?A:经过三年沉淀,我们很多大的突破。我们今年批量给国电投供货,前段时间签了战略协议。从分布式切入到地面电站,我们还是第一家,所以说有很多大的突破。整体从量来看,国内地面电站Q1-Q3占比是30%+,我们100时千瓦和以上机型出货已经占到20%左右,所以今年我们是量变到质变的突破。Q:Q3出货相比Q2如何?海内外分布比例如何?A:销售额略有增长,出货台数比较接近。Q2国内国外销售额基本一致,Q3海外多发了很多货,但是因为海运销售确认问题,销售额还是五五开。Q:我们看到美国的海运有所降低,那Q4海外占比会高很多吗?A:我们没有因为海运减少外贸,八九月份发的Q3还没到海外。总体来讲,海外没有大的变动,Q3运费比Q2增长1300多万。Q:芯片国产替代和导入情况如何?期限要多久?下游海外客户对更换核心器件如何看待?A:对我们来说,逆变器设计主导权很大,下游客户更多让我们决定核心器件。对锦浪来说,除了国产物料替代,我们还能积极导入海外器件,导入时间比国产化的快很多,预计在明年Q2可以导入。对于国内品牌,我们也采取变革,专门成立物料验证组,已经验证通过了100多个物料,如果这些器件小批不错,也可以在明年Q3-Q4导入。Q:明年Q1后芯片供应情况会比今年Q2Q3好很多?A:整体面上还是会很紧张,但对个体来讲会有一部分改善。Q:除了芯片和海运,其他原材料和供应还有比较紧张的地方吗?A:逆变器主要是电池元器件和结构件,主要是成本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