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FS&保尔森基金会]:金融科技行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金融科技行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报告)

金融2021-06-21孙蕊、刘嘉龙、陈晖IFS&保尔森基金会金***
金融科技行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报告)

研究指导 戴⻘丽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 ⻢骏骏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团队 组⻓⻓ 孙蕊蕊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 刘嘉⻰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成 员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陈晖晖北京寰宇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夏莹 湖州银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 郭清清 中国人⺠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部/灾害研究中心防灾防损处处⻓ 郭正江 中国人⺠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副行⻓ 韩晓燕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SG研究总监 韩学义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碳排放管理处处⻓ 何九仲 中国人⺠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科⻓ ⻩兴兴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副主任 ⻩丁伟 湖州市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劳仪仪 北京寰宇普惠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总监 李晓真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副主任 刘星星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吴功照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ESG投资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 吴佩玉 保尔森基金会主任 向⻜⻜ 中国人⺠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责任信用保险部市场开发处处⻓ 徐鹏达 湖州市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金融改革处科员 郑波波 中国人⺠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财产保险部副总经理 周建良 湖州银行副行⻓ 朱德臣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碳排放管理处教授级高工 pOnQpMoQnPqPxOrPrRxOpPbRbPbRoMrRoMqRfQrRtNfQmOmN6MpOmQMYrNqQuOoMrQ致 谢 本课题研究由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和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完成。在本课题案例征集及跟踪调研、报告研讨及文本审阅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州市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人⺠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湖州银行、中国人⺠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NEW ENERGY NEXUS气候金融科技(中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金融中心网络等机构的支持帮助,在此我们致以诚挚感谢。 目 录 一、引言 二、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 三、金融科技在中国绿色金融的应用:2020年案例跟踪 四、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案例研究 案例一:嘉实基金ESG评分系统 案例二: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 五、金融科技在中国绿色金融的应用:挑战 六、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引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投资是全球共同关切的 重要议题。在通往更有韧性的复苏之路上,绿色发展是核心,金融和技术是主要驱动力。 1 一、引言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有望持续快速增⻓,绿色金融将发挥更大作用。金融科技作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将在支持绿色金融更加高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在中国,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已做了一些探索实践。在农业、消费、建筑、小微企业等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利用金融科技,可以更高效地识别绿色资产、项目、产品和服务,开展环境效益数据的采集、溯源、处理和分析,支持绿色资产交易平台等;可以为金融机构在低碳资产识别、转型⻛险量化、碳资产信息披露等方面提供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在绿色金融监管政策工具、企业碳中和、系统性气候⻛险分析、绿色投融资金融产品和创新服务、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建设等细分应用领域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金融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了题为《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0年)》报告,介绍了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具体案例,讨论了这些运用所面临的障碍,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2021年,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对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应用场景与案例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并形成了《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年)》报告。 本报告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在回顾过去一年政策支持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方面的新进展基础上,综述了2020年金融科技公司的整体发展情况。第二部分跟踪研究了2020年报告中四个典型案例的最新进展。这些案例是:中国人⺠银行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湖州银行绿色信贷管理系统、人保财险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理赔系统等。第三部分聚焦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重要领域和前瞻性应用场景,深入剖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它们是:金融科技促进ESG可持续投资和金融科技助力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第四部分立足金融科技助推绿色金融发展的最新进展研究,从政策、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提出当前仍面临的挑战。第五部分向政府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提出绿色金融科技发展建议。 1 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2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增⻓潜力和技术创新活力,为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二、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 1.政策支持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此后,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领导人气候峰会等多个国际场合重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坚定不移加以落实的决心。同时,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工作要求,中国人⺠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把金融支持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先事项。 人⺠银行将继续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前景非常大。 •中国人⺠银行[1]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以及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中国人⺠银行行⻓易纲在2020年12月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表示,人⺠银行将继续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前景非常大。 •中国银保监会[2]提出,推动创新和科技赋能,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要提高协同监管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 •中国证监会[3]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科技和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聚焦“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的愿景,全面提升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大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在金融行业的推广应用。 2.市场发展 中国已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应用的引领者之一,在运用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以及金融科技广泛应用带来强劲的市场需求,金融科技在疫后经济复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从2019年起开始对中国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年度跟踪调研。2020年,活跃在中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有59家,包括41家以服务绿色金融为主业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和18家金融机构或金融投资集团下属的科技服务公司。 考虑到现阶段金融机构或金融投资集团下属的科技服务公司规模大、业务覆盖范围广,绿色金融科技服务并非其主要业务,为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绿色金融科技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报告主要针对41家以服务绿色金融为主业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绿色金融科技的生态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金融科技已在绿色金融的多个业务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各类应用场景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的交叉融合尤为突出。 •从绿色金融业务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能源市场、绿色债券等业务领域。其中,这些工具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基金业务领域的使用率较高,而在环境权益市场、绿色信托、绿色租赁业务领域则相对欠缺。 •从应用场景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覆盖了ESG投融资、全国碳市场交易、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农业、小微企业等多个领域。 •从基础数据与工具看,金融科技在环境数据、ESG数据与评价、环境效益测算及⻛险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得到较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在绿色资产识别与溯源、环境气候金融⻛险量化评估与信用⻛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成为下一步需求。 •从应用主体看,绿色金融科技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金融监管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用户。从项目个数来看,地方金融监管部⻔的占比达50%左右,中央金融监管部⻔和个人用户的项目各仅有一例,分别是为中央金融监管部⻔提供绿色监管服务和针对 个人的碳足迹和碳积分 。 •从技术应用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仍是目前中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三大主要技术。区块链和物联网应用相对较少,但可预⻅在未来实现全流程实时信息采集中将得到快速发展应用。 •从区域分布看,北京、上海两地的绿色金融科技企业聚集效果显著。其中,北京的3 企业数量16家,位列全国第一;上海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居全国第一,超13.4亿元人⺠币;约80%绿色金融科技从业人员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两地。 •从资金流动看,国际资本对中国绿色金融科技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本次调研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绿色金融科技公司为外资或合资,其中,六家在境外注册的科技公司在中国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业务,包括绿色基金、绿色能源市场和碳金融。 3. 需求与机遇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意味着大量的资金需求,也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 从资金需求来看,国内外研究预测,中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万亿元资金。清华大学[4]对中国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满足全球温升控制在2°C目标导向转型路图释:基于对41家以服务绿色金融为主业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调研分析,本图统计其主要金融科技技术应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应用场景、服务主体及公司注册区域的分布。4 径,预计到2050年,中国能源系统需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人⺠币。中金公司[5]研究预计,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绿色投资总需求约为139万亿元人⺠币。高盛研究[6]的投资展望提出,中国实现净零碳排放,预计到2060年清洁能源技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此外,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正在搭建另一个规模或达万亿级别的市场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期将于2021年6月底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从投资机遇来看,碳中和的核心是实现能源零碳化。工业领域绿色制造、建筑和交通领域能效提升,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数字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投资机会。 中国要实现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气候承诺,每年需要万亿元级的绿色投资,而政府财政资金只能负担其中的10-15%,巨量的投资有赖于社会资本的参与,这为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随着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规模持续扩大,对金融科技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金融科技在绿色识别、⻛险管理、环境气候效益测算、信用评价等等许多绿色金融发展领域都可提供降本增效、准确高效的技术和服务。 下一步,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延伸到ESG投资、碳交易、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多个创新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 (1)ESG投资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