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安信:策略&行业-成长如期反弹,重点关注哪些?—500人独家电话会议纪要20180124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安信:策略&行业-成长如期反弹,重点关注哪些?—500人独家电话会议纪要20180124

2018-01-24安信证券晚***
安信:策略&行业-成长如期反弹,重点关注哪些?—500人独家电话会议纪要20180124

安信策略陈果:春季行情节奏,先白马后成长安信策略陈果:成长股反弹将在怀疑中不断展开我们前两天独家率先召开了“迎接成长股反弹”联合电话会议,我们策略提出成长股将在绝望中引来反弹,相关的行业分析师给大家介绍了行业逻辑和推介了重点公司。话音刚落,今天成长股出现显著反弹,创业板指数涨幅第一。我们认为成长股反弹行情将在怀疑中不断展开。成长股的反弹已经在绝望中产生了,我们觉得成长股的反弹还会在怀疑中展开。所以我们又在第一时间邀请了相关行业,一起为大家做进一步的解读。第一:成长股反弹在怀疑中展开我们认为,当前经济预期与流动性预期依然稳定,主板的春季行情没有结束,但是我们认为在空间上其至少已走了大半,而成长股的反弹行情才刚刚开始。所以未来一个阶段的春季行情不再只是以白马价值股为主战场,投资者需要更多关注成长股。先讲短期逻辑,我们在去年底市场比较悲观时,提出A股市场很快将重拾升势,先白马再成长。实际开年行情的结构分化比我们之前想得要更显著。因为我们之前也有提及,前面的两三周的行情不是一个真正的春天行情,流动性的预期是偏紧的,市场看到的是金融监管加速推进,通胀预期上升,债券市场利率再次往上走。但是从近期开始,我们认为整个股票市场流动性开始真正边际改善,市场对增量资金信心增强,优秀基金火爆发行,央行明确表示定向降准将在本周部署实施,券商股出现了行业性的表现。股票市场流动性预期是边际改善的,在前期受压制的优质成长股就要迎来修复性的反弹行情。从市场的风格上来讲,它有很强的扩散性,这和去年的紧抱龙头、恒者恒强是不同的。有些投资者认为上证50能够代表一线白马龙头,其实有一些市值相对不大的公司也排在上证50,上证50并不是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我们真正分行业去看市值或者一二三线的话,我们发现年初行情和龙头策略是不同的,无论是在地产、银行、券商,在A股市场的表现都不再拘泥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或者一线龙头强者恒强逻辑,都包括出二三线公司涨幅更强的特征,我们认为体现出市场在动态的评估性价比,那么同样的,在行业层面投资者也会动态评估性价比。性价比核心看盈利趋势和估值。估值层面,创业板和中小市值公司相对大市值公司的相对估值已到历史底部。盈利趋势,实际上中小盘公司三季度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企稳复苏趋势,很多成长性行业都表现出明显的景气回升趋势。从近期年报的预披露情况来看,中小板板块整体仍维持了高增长。截至1月6日,中小板业绩预报披露率达99.9%。根据已披露的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得出中小板Q4单季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34.08%,较Q3的同比增速23.59%明显提升,预计增速也将强于主板,目前创业板披露率过低,但我们认为中小板靓丽的年报预告验证了我们的逻辑,中国经济不是在收缩只有传统行业龙头公司能有不错的增长,而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回稳,中小盘和成长性的公司的企业盈利增速也会企稳复苏,而一旦复苏,这些公司的增速将强于主板,只是会有一个后周期的滞后体现,投资者会不断看到。 从资金面看,我们看到内地多家大型基金在发行或即将发行创业板指数基金。今年大卖的优秀基金也表示要考虑去年市场没有充分挖掘的方向,甚至北上资金对中小创的持股数都在快速增加,比如之前我们报告显示持股增长最快的就是上海钢联。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IPO审核的趋严,乐视网复牌落地有利于投资者情绪,都具备了成长股反弹的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春季行情没有结束,但主战场将不再局限于白马价值股,投资者需要更多关注成长股。这个是短期研判。第二;什么是真正的中期趋势?我们认为市场在过去的一年多的白马行情是非常强调北上资金的逻辑,在过去这个逻辑帮助A股实现了对大市值价值股的价值发现与重估。但我们不要寄希望于海外资金推动价值股泡沫化,投资者不要忘记,在2015年牛市估值走向泡沫化时,MSCI决定不纳入A股。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如果我们总是跟随海外资金,那么我们将总是滞后的。我们和当前大众流行观点有一个不同认识:我们认为,A股市场的定价权最终还是会掌握在更懂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中资机构手中,而不是最后掌握在相对来说不那么懂中国的外资机构手中,所以我们相信中期来说不是中国跟着外资,而是外资最后要向中资学习,这个是中期趋势。我们相信A股市场最终会给符合中国经济未来趋势的行业一个估值溢价,新兴消费、新兴制造和新兴服务会比传统消费、传统制造、传统服务增速更快,会有更多的估值溢价,这是中期趋势。新兴行业的盈利复苏是具有后周期性的,所以会滞后于传统行业出现,但是增速会更强。我们认为随着新兴行业盈利的不断企稳复苏,市场对这些行业的估值也会有对应的提升表现,所以我们中期非常看好,但这个过程会是有一定曲折性的。站在目前的时间点,我们认为要及时把握成长股的反弹行情,重点的行业是传媒、电子、通讯、军工、环保。重点方向:半导体、5G、军民融合、新能源汽车等。成长股的行情现在才刚刚开始,它是在绝望中产生的行情,它也会在怀疑中不断展开,这是我们总体的策略观点。风险提示:1.经济大幅低于预期;2.地缘政治风险;3.金融监管趋严影响风险偏好。安信金工杨勇:我是安信证券金融工程组的杨勇,刚加入安信,这段时间我在积极推荐我刚研究出来的成果,基于该成果可以完全通过程序计算,找到各个标的包括指数、行业和个股波动的节奏、支撑位或阻力位,我们暂时把它称作为“黑科技”。这个黑科技背后有非常合理的量化逻辑和数学逻辑,具体模型细节在这就不做介绍了,还是直接汇报一下基于该黑科技对创业板指的观点。大家如果看过我这一周的周报和上一周的周报就会留意到一个现象,在1.12日的周报中,我们的黑科技计算得到创业板的支撑位是在1750左右,但是随后创业板1.15日大跌,而且大跌当天就跌到1750了,更重要的是后来盘中一度跌到1700点,可是我的黑科技模型仅仅微微向下将支撑位调整值1738,这是上一周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模型一直跟踪创业板指走势,虽然创业板指也一直比较弱,但是我们的模型一直认为在1730-1740附近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位。所以我的黑科技模型反复提示,从去年年底1927点下跌到目前的位置是 有非常坚固的底部基础的,这应该是个底部。1.21日的周报,我们再次明确提出,创业板指迎来一个反弹是有基础的,它随时有可能会反弹。第二个,我们看得更长远一点,在周K线的级别上面,从2016年高点下跌到1641点的过程中我们的模型显示,这段下跌也是结束了的。换句话说,我们当前看到创业板的状态,无论从周K线还是日K线的下跌而言都是底部,这是模型可以很清楚告诉我们的一个信息。即使我们不考虑资金偏好以及业绩可能存在边际改善的种种迹象,纯粹考虑技术性的反弹或反抽,按我的模型来看,正常而言这个反弹或反抽回到前期的高点1927,应该是非常合理的选择。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反弹到1900多点,这可能需要在怀疑中通过市场不断的检验。因此,在这个时间点我们模型坚定的认为创业板指现在是一个底部附近,所以底部的任何反弹都是合理的,而且反弹到达1900多之前,每次下跌都可以看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股票的机会。也就是说,我的模型告诉我,这个时候战略性看多创业板是有非常坚实的基础的。支持这个模型的另外一个逻辑是,我们分板块看了一下各个中信一级行业指数的走势,我们在1月12号的时候提到几个板块,第一梯队的推荐中就包含了电子元器件,现在来看这些电子元器件,以及超跌的传媒等板块都可能具备反弹的空间。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从基本面的角度尽早去关注和深挖一些确实有不错基本面的股票,在未来振荡上涨的过程中这些板块是有可能能选到很好涨幅的票的。最后做一个总结,我们从模型和黑科技的角度做了一下验证,创业板指当前应该大概率是底部,正常来讲反弹到1900甚至更高是完全有可能的,在一过程应该会有很多不错的机会。当然也要提醒一下,我刚刚讲创业板指的下跌,无论是日K线还是周K线都是底部,但是如果仅仅从日K线的角度来看,第一波反弹回到1800多点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阻力,这个阻力是很正常的,在随后可能出现的振荡调整中,建议大家积极去寻找一些被错杀的,或者有基本面不错的股票。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安信传媒焦娟:2017年5月起,根据年报情况及股市表现,我们判断传媒板块已基本调整触底,游戏曾有一波行情,但后续因为其他原因,整体表现平淡。我们观察到2012年至今5年来传媒板块已经诞生较多白马股,但传媒各细分子行业业务形态、盈利模式等各维度差异较大,且2015年中旬至今已调整近3年,在基本面持续向好但调整幅度较大的背景下,传统研究方法力有不逮,因此我们希望从内容产业CP、SP的角度搭建出内容研究框架,并依据该框架分类传媒股票池,用以系统梳理并研判传媒行业2018年各环节的运行及发展趋势。内容产业价值链分为内容生产(CP)、内容分发(SP)1、为何提SP?SP概念始于电信运营商短信分发业务,分发在互联网时代分割为入口及垂直服务两部分,所以SP可分为平台、SP补充、内容输送三部分。SP平台:ToC平台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包括基于文字的平台(掌阅科技、平治信息、阅文)、基于图片的平台(视觉中国)、基于音频的平台(喜马拉雅、蜻蜓FM)、基于视频的平台(快乐购)、其他新兴平台如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补充:如在院线补充方线票务平台。 内容输送:平台与内容相分离,在版权表现形式愈发多样化及版权成本不断攀升背景下,如短视频、直播等新平台,未来也会出现诸如《冲顶大会》等新模式,另外出口也越来越多,如家庭的智能终端、在线图书馆、在线博物馆等。所以内容输送环节存在生意可做,安妮股份、光一科技、捷成股份等版权分发业务过去几年业绩增速表现不错。所以若将传媒媒介包含进来,内容产业大框架下SP是其中最大的一块。我们的观点即,ToC平台的核心是能够建立出差异化的主导用户,这里面新的平台也会出现。如芒果TV已建立起自己的主导用户,视觉中国主导用户虽在建立过程中,但ToB端客户的思路较为清晰。前端产品如文字、音频等,存在大量的UGC内容,所以内容即平台;后端的高级产品内容与平台存在距离,如电影、电视剧等,这也是内容输送公司业务所在来源。2、内容CP包括游戏、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内容CP所被诟病之处即后端高级产品等项目制产品存在不稳定的通病。2017年年中我们曾担心强势SP下内容CP处境尴尬,即内容产业欣欣向荣趋势下更多份额被强势SP分走,所以《中国有嘻哈》、《白夜追凶》出来之后就一直有这方面的担心。但根据我们的内容产业逻辑框架梳理后发现,平台也面临不稳定的风险,即SP对团队的管理难度也很高,他们对于内容产品成功率把握性也不强,所以内容产品出现分化。综艺CP:平台属性较强,基本被平台内化,电视台、在线视频为主流综艺制作方,综艺CP压力较大。剧集CP:平台切入内容制作初衷为对冲版权价格攀升带来的成本压力,但因项目制高风险,强势平台与内容制作方达成默契,改用以投代购的方式对冲版权价格上升风险。电视剧方面,主要受益于量价齐升的逻辑:1)量升:主流卫视+主流在线视频共约6-7家,一个平台一个月基本需要一部头部剧(据此计算需求约72-84部),且在线视频同档期热播剧约2-3部,对应头部剧需求约100部左右,还具有较大增长空间;2)价升:头部剧争夺愈发激烈,且在线视频布局全球发行,对优质头部剧渴求度高,2018年价格上升确定性较高。电影方面,电影CP类似金融行业,外部性强,且杠杆高,去产能趋势明显(乐视、阿里均在收缩电影业务),目前主流共计5家(包括未上市的博纳、新丽),在2018年票房增速15%预期下,电影龙头公司市占率仍将提升。建议关注北京文化、光线传媒、华谊兄弟。游戏CP:我们认为2018年游戏CP逻辑不如2017年,我们反而看好具有流量属性的平台,如昆仑万维,主要系1)国外游戏产品属性较强,国内游戏则以流量变现,而流量成本持续攀升。这种情况下,众多创新玩法、新模式不断涌现,如《冲顶大会》等;2)端改手、页改手IP红利消退,未来将考验游戏产品创新力度及游戏CP研发能力,端游起家的公司或更占优势。3、CP、SP之外包括营销、教育、体育、创意设计等,我们发现细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