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2016年至2019年中国教育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趋势展望:规范化、多元化、科技化,中国教育行业投资并购回归理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16年至2019年中国教育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趋势展望:规范化、多元化、科技化,中国教育行业投资并购回归理性

文化传媒2020-03-20翟黎明、马玉婷、邹俊梅普华永道足***
2016年至2019年中国教育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趋势展望:规范化、多元化、科技化,中国教育行业投资并购回归理性

2016年至2019年中国教育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趋势展望:规范化、多元化、科技化,中国教育行业投资并购回归理性2020年3月0 中国教育行业发展综述3中国教育行业并购交易回顾及现状(2016年-2019年)6中国教育行业并购交易数据概览71. 重大交易事件122. 交易轮次133. 交易地区分布144. 交易规模155. 投资者类型166. 海外并购177. 国内外上市182020年行业洞察及投资趋势展望21目录1 qRqNqNwPpPnQrMrRnMsNrN8ObP8OoMpPtRmMiNqQmPlOmOqR9PpOtNxNmNtMwMsRmQ前言•报告中数据除注明外均基于《投中数据》,公开新闻及普华永道分析收集的信息;•很多交易未披露信息或者未披露交易金额,一定程度影响我们分析的全面性和趋势。如披露的交易金额为下述表中提及的约数,我们用相应的取整进行计算分析;•报告中提及的交易金额仅包含已披露金额的交易;•报告中提及的交易不包含目前已知的终止交易及正在进行尚未完成的交易;•“国内”指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海外并购”是指中国大陆企业在境外进行收购;•“财务投资者”指以通过未来出售获利为目的进行并购的投资者,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资金;•“战略投资者”指公司投资者(相对于财务投资者),目的是将并购的公司纳入其现有经营范围;•为了剔除汇率影响,我们基于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各币种的平均汇率调整了2016年-2019年的交易金额披露融资或募资金额转换金额近百万/百万(级)1,000,000数百万5,000,000近千万/千万(级)10,000,000数千万50,000,000近亿/上亿(级)100,000,000报告中所列示数据的说明行业说明为了更好的分析教育行业的并购活动及趋势,普华永道将教育行业细分为以下几个赛道。由于在线教育涉及各个赛道,我们不进行单独拆分:•学前教育:主要针对0-6岁儿童,涉及母婴早教、学前托班、幼儿园等;•K12:包括6-18岁学生,涉及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学历教育及课外培训;•素质教育:针对6-12岁学生的课外STEAM培训及编程、机器人、艺术类及营地培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历及非学历职业教育,主要受众群体为工作者,包括证书类培训、职业培训、企业管理等;•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资源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及多媒体化;•其他:上述无法包括的细分赛道,如高等教育、出国留学中介、教育综合服务等。2 中国教育行业发展综述•目前来看,各大院校及线下培训机构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均无法开展线下教学,学习需求向线上进行转移。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宣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1月28日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类托育机构、3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教机构、亲子园,暂停开展收托、保育服务和线下培训活动后;各省教育局均基于当地疫情情况,宣布线下培训机构关停、全国各省市学校开学时间均延期至3月待定。•受到疫情影响,对课外培训机构,尤其是规模较小的线下机构冲击不可小觑。对规模较小,线上化能力较差的培训机构来说,这是最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收到大量退费申请,对其现金流产生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房租、人工等为了维系运营持续发生的固定成本支出,进一步加大资金缺口。在政府陆续出台房租减免、税收优惠等措施以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此类培训机构积极谋求自救,或协商课程延期,或通过与大型培训机构及线上培训机构/平台合作,将课时转移至合作伙伴及线上等,尽量减少现金流上的损失。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能否转型成功是关键,而现金流的充裕将决定这部分机构的生存。•此次疫情对于纯线上或拥有线上布局的培训机构,特别是中大型教育机构而言,不失为一个机遇。消费者对于在线教育的接受程度势必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前期尚较难进入的下沉市场。对于全国性及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大多早有线上教育的布局,因此将线下培训课程迁移至线上或推出线上新课程,并借机大力开展线上营销成为其最佳选择。随着这一波的流量涌入,在疫情的“推助”下,尤其对于头部的教育机构,一直饱受行业诟病的高获客成本问题或将大幅降低。然而,全民在线只是暂时的,这波线上教育的“春天”亦面临持续挑战。短期而言,线上教育的基础设施能否支撑突然暴涨的流量,师资力量是否充足以提供相匹配的教学辅导服务等,均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从长期而言,疫情过去,学校授课及线下机构终将回归线下,如何将这些新增流量转换成自身平台的新增付费用户,如何提高这些流量的留存率,成为衡量此次疫情是否对在线培训机构产生真实收益的关键指标。•对于各地学校及政府而言,选择与不同的第三方企业及平台合作及时推出在线课程,带动的是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广泛应用。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多注重联网和设备硬件的普及推广;自2018年提出教育信息化2.0以来,则多倾向平台、内容以及实际应用。这也体现从底层设备基础搭建向教育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转变。但实际上,当前校内教育信息化的产品及应用多为辅助功能,即实现校—家长—学生的协同或信息化平台的搭建,而较少涉及教学内容的输出。随着本次延期开学及在线教学的通知要求,教育信息化2.0得以真正从辅助应用向教育创新、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全国各省市已陆续上线统一录制的学习课程,学校则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校方案,推出独立课程。以上海为例,2020年2月18日宣布自3月2日起,上海所有大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学生不到校。市教委针对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别制定在线教育指导意见,进行授课师资选配和课程录制、网络平台搭建、终端服务保障、教学辅助资源聚集和在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多项工作。2B和2B2C模式的平台型企业如钉钉、一起学等在与学校及政府的合作中获益。然而,在疫情结束后,如何实现线上和线下教育的有效结合,寻找相辅相成的应用场景成为教育信息化企业及学校均需要探索的全新课题。综上,本次疫情对于线上教育,在短期内是一次利好,是推动在线教育高速发展的一个催化剂,对于其长期发展,我们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诸多大型教育企业已向综合型教育集团转变,在线教育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业务形式之一,亦有助于其快速在教育产业链的全方面布局。对于教育信息化,此次疫情必将推动校内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不论是平台、硬件、技术或是内容的提供商,均会得益于政府对于在线教育的实施举措。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原本正处于寒假旺季的教育培训机构,一时间措手不及。疫情作为教育行业的催化剂,将在线教育迅速推广至全国各地,也影响了部分教育赛道的发展态势。在充满挑战的当下,必然也伴随着行业机遇:3 中国教育行业发展综述作为“黑天鹅”事件的疫情终将结束,教育行业必将回归其原本的发展轨迹。教育行业在政策的推动及引导下将继续走向规范化,伴随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多元化发展及技术手段的升级,继续呈现高度发展及迅速升级之势。2016年后,《民促法》第二次修订稿、《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继出台。在资本的持续热度和国民的高度关注下,2018年起教育行业进入政策频发期,背后的根源是教育产业化进程的加速。2019年政策依旧延续2018年下半年的态势,继续保持强监管、重规范及有序鼓励,旨在促进教育行业健康发展,推动教育公平、普惠及降低教育成本。随着80及90后作为新晋父母成为教育消费主力军,其教育背景和理念促进教育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质量升级:•自身经历高校扩招,享受教育红利,对教育高度重视;•具有相对国际化的视野,更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对STEAM科创类、艺术类等素质教育培训及民办、双语国际学校的需求旺盛;•除高净值人群外,中产阶级逐渐成为留学群体的主要力量,带动留学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在多元化需求的呼唤下,教育发展也呈现多元化供给的格局。随着三、四线城市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崛起,此次疫情让很多没有接触过在线教育的下线城市群体首次通过线上获取教育资源,这无疑是推动下线城市用户对在线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习惯发生转变的一个契机。针对在线教育下沉的利好,教育企业势必将利用数字化及信息化的方式解决优质资源稀缺及分布不均的问题,继续挖掘下沉市场潜力,催生教育消费在中小型城市的渗透及推广。“相对于其他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教育行业的互联网渗透率仍不高。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前期技术的局限性,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模式创新乏力,传统教育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大量资金及人才涌入,科技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同时,作为需求端的用户,其消费形式的变化、学习行为及习惯的改变以及对学习场景的更高要求也将继续推动科技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以满足用户更加多样化的需求。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内的主要应用包括自适应学习、在线双师课堂、人机对话互动、语音测评及处理以及拍照搜题等功能,可以体现出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渗透是从外延的纯辅助逐渐向核心环节的渐进与完善。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对于教育行业最大的裨益为教育质量及教育效率的提高。人工智能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自适应学习系统可基于单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得教学更加贴合学生偏好及习惯并产生一定的引导改进作用。而人工智能平台在校内的应用,可以让老师从繁琐的重复工作(如批改作业等)中解放出来,并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使老师能更多专注教学内容的研发以及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硬件是基础设施,而大数据的积累沉淀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驱动力。在校外,各类在线教育的开展为数据的积累提供了可能,但在校内,仍有部分关键环节的数据缺失,比如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反馈等,这使得每个学生的“用户画像”不够完整丰富,这亦是校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可能与方向之一。对市场保持高度敏感的企业早已在“教育+科技”领域有所布局,不论是深耕教育行业的企业例如好未来、新东方在线、作业帮等,还是互联网巨头如科大讯飞、今日头条、腾讯等,均持续在“教育+科技”上进行投入。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各个赛道有望获得进一步的精细化发展,同样也必定孕育出更多的全新商业模式,教育行业将迎来智能化的浪潮。需求供给多元化政策规范化科技化赋能4 中国教育行业发展综述自2016年至2019年,早期轮次投融资数量的占比从37%下降至21%,融资整体向中后期转移,千万级以上的投资数量占比呈逐年上升之势。一方面是投资者的“热钱”减少,试错成本提高,投资者出手更加谨慎,对于投资标的业绩表现及增长潜力的要求更加具体,以保障其未来的成功退出及获得可观的财务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在缺乏技术创新及投资亮点的情况下,对于没有获得政策倾斜扶持或没有具体落地商业模式的赛道,冲动型创业动力逐渐下降。两方共同作用,使得整体市场投融资回归理性。在近几年,教育企业不论是融资或是上市,均出现挤兑泡沫的现象。从一级市场投融资交易来看,融资难度加剧,平均融资周期逐渐拉长,缺乏造血能力的企业越来越难通过精美的“创业故事”获得高估值融资。资本寒冬下,教育企业资产证券化却势不可挡,IPO成为投资者退出的主要渠道,不论在何地上市,上市后的交易倍数均在一定期间的振荡后回落或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之内。投资者对于教育企业的价值判断逐渐从单纯追求高估值为核心转变为以高业绩表现及利润释放为核心,更加偏好优质的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的教育企业,估值更趋于合理化。随着教育行业强监管时代的到来,政策的走向也成为投资者的指引。投资者从更长远的角度客观评价赛道未来的发展潜力并积极关注政策走势,对于受到政策支持及资源倾斜的赛道普遍更加偏好。素质教育及K12赛道投融资交易的活跃即是对当前政策驱动发展的一种体现。从投资者类型来看,教育企业及相关产业投资者(如互联网巨头、房地产企业等)的比重逐年上升。教育企业及产业投资者对于教育行业的理解以及资源配置更为熟悉,通过对产业链的渗透以实现不同赛道的战略布局或与本身业务形成商业协同从而发掘新的增长点。而纯财务投资者中,专注投资教育行业的PE/VC亦不在少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