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勤]:2017德勤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17德勤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

文化传媒2018-02-09德勤枕***
2017德勤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

人力资本季刊 人力资本季刊 | 主编寄语2主编寄语 1掌握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能否保证企业、个人和社会机构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3 未来组织管理新模式——“共创式 +”(Co-Active +)分享 9从国内外领先企业实践探讨企业内部创业机制建设 13制定人力资源并购整合策略,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17新一轮国企改革架构与市场化路径 23医生薪酬:为价值而非工作量付薪——美国医疗机构中的医生激励 27德勤管理咨询 30联系我们 32目录 人力资本季刊 | 主编寄语1主编寄语人在光阴似箭流。或唏嘘感慨,或激情澎湃,2018已悄然而至。新年伊始,德勤人力资本季刊又与大家如期会面。回首过往,我们曾在《2017德勤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中提出,未来的组织正在形成,企业在劳动力、工作环境、工作定义本身都在转变之中:结构化的层级向组织生态体系与团队网络组织转变、实时而自始至终的职业生涯与学习、新型的认知技术改变人才获取模式、文化和敬业度为核心的员工体验已经从首次招聘面试延伸至退休后的生涯、人力资源数字化的道路越来越清晰、企业需要打破传统领导力边界并授权给变革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型领导者......过去一年,我们在大量的项目实践中、在与客户的互动交流中,不断验证了这些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基于上述观察研究与思考,我们准备了如下六篇文章,与您分享:来自德勤美国的《掌握未来工作发展方向》一文,提出了“未来工作形态分析架构”,技术、人口和“拉动力”三大因素导致工作性质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作和劳动力的变革将对个人、企业和公共政策产生进一步影响。在组织转型中引入“共创式+”理念,是将“透明、协作”基本原则融入未来组织的有效渠道。《未来组织管理新模式— —“共创式 +”(Co-Active +)分享》一文提出了“共创式+”这一理念,通过激活相关方,提高其参与度及对结论的承诺,实现共创式领导、共创式管理、共创式咨询。在延续了几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之下,如何为具有创业激情的核心人才提供一片内部创业的土壤,这是诸多企业面临的困难。《从国内外领先企业实践探讨企业内部创业机制建设》总结了内部创业的三种典型模式,通过剖析常见问题和难点,总结出内部创业的成功离不开:规范的立项评审机制、内部创业管理体系和匹配不同创业阶段的激励回报退出机制。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大机遇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交易呈现急剧增长趋势,但能否实现成功整合是当前海外并购面临的重大挑战。《制定人力资源并购整合策略,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阐述了在并购整合前、中、后全流程中,人力资源应扮演的角色以及人力资源并购整合策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十九大报告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更新明确的指引。《新一轮国企改革架构与市场化路径》一文详细阐述了当前国企改革在产权层面、治理层面和机制层面的改革重点和重要措施,并与大家分享了某国有大型投资控股集团组织管控项目案例。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医务人员作为大健康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如何优化其薪酬激励机制、体现其技术劳务价值,既是热点也是难点。《医生薪酬:为价值而非工作量付薪——美国医疗机构中的医生激励》节选了德勤美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分享了美国医务人员薪酬激励的经验,提出了“基于绩效的多维度薪酬体系”等理念。当我们还沉浸在2017人力资本趋势的关键词之中,2018人力资本趋势调研已经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开展。我们就这样被时间的洪流挟裹,奔流不息。既然无法挣脱,那就让我们“静观万象、体会一切”,在这洪流之中寻找规律,探索明天。无畏前行之路是坦途亦或坎坷,我们依然心怀希望、拥抱变化,这就是我们的未来。主编 王允娟合伙人德勤管理咨询2018年2月 人力资本季刊 | 主编寄语2 3人力资本季刊 | 掌握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能否保证企业、个人和社会机构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掌握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能否保证企业、个人和社会机构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未来已经来临”你所构想的“未来工作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许在你所想象的未来工作场景里,工厂里到处都是机器人,他们自动开展常规工作,人类则主要负责设定工作的最终目标和目的。你或许也会设想零工经济在全球盛行,大多数人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他们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内,根据自身条件通过在线或面对面的方式向各类雇主提供体力或智力劳动。未来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但围绕“未来工作形态”这一主题开展讨论可能存在误导性,因为“未来工作形态”意味着变革尚未发生。我们要了解未来工作形态,其最大挑战在于分析个人、企业和其他形式雇主、社会和政府机构这三个主要参与方所受的影响,以及如何保证三方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个人、企业和公共机构都会面临因工作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但如果我们的企业和公共政策领导人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这一复杂格局的演变,他们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行动,帮助世界各地的劳动力以及整个社会预测并准备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原文载于《德勤商业评论》,本文略有精简。未来工作形态分析架构 图1:未来工作形态分析架构 1. 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数据2. 人口因素:寿命延长、人口年轻化和老龄化趋势、人口更加多元化3. 拉动力:顾客自主性提升、全球人才市场的发展1. 工作革新:技术引发工作职位的变革2. 劳动力转型:弹性工作的发展1. 开展工作革新,推进技术应用,营造学习环境2. 跨网络搜寻并整合人才资源3. 实施新型组织架构、领导、文化和激励模式1. 投入终生学习2. 规划专属的职业道路3. 激发工作热情1. 重建终身教育机制2. 提供过渡期收入和医疗支持3. 重新评估法律和监管政策对个人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工作和劳动力变革促进变革的因素 4人力资本季刊 |掌握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能否保证企业、个人和社会机构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哪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未来工作形态”?从逻辑上讲,分析促成变革的因素或许是探讨这一问题的第一步。基于我们的经验和研究,我们确定了三个对未来工作性质和未来劳动力产生影响的因素:技术、人口因素与“拉动力”。这三个推动因素对工作和劳动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技术逐渐转变了工作性质,并迫使各企业对大部分职位进行重新调整。我们可预见的一个结果是,各企业将重新整合职位以利用人类特有技能,如同理心、社交技能、情商、以及设置工作内容和发现业务问题的能力。另一个结果是,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个人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避免失业。第二,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过去大部分人员从事的都是影响雇主盈亏的全职工作,并且领取一定福利和固定工资,而未来雇主将有相当一部分经营活动会通过个人开展弹性工作完成,弹性工作形式包括自由职业、众包以及基于合同开展工作等。工作性质和劳动力的转变将对个人、企业和公共政策制定者产生深远影响。三者均需适应未来新的工作形势,因而迫切需要做出改变。 5人力资本季刊 | 掌握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能否保证企业、个人和社会机构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一、促成变革的因素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传感器和数据 诚然,过去的技术革命——机械化、电气化、计算机化——的确对工作、岗位、以及企业和社会架构产生了根本性的革新作用。但当前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与过去技术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过去的技术革命以制造业和低技术劳工的改造为重心,而如今数字化技术革新的影响则远不止于此,而是深入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自动化大幅降低了某些常规工作的成本,而由于企业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获取低成本劳动力,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成本。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企业都能够运用技术能力,以及不断增强的深入探索专精领域的能力,极大地提高其他工作任务的价值。我们不可忽视技术加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应当注意的是,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开展工作所需的技能越来越多。新知识加速涌现,而其他知识则逐渐过时,我们必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我们的技能和工作内容,才能有效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人口因素:寿命延长、人口年轻化和老龄化趋势、人口更加多元化人口因素不断变化,人类寿命得到延长,对边缘群体的关注日益得到重视。随着未来老龄群体的身体机能得到良好维护,其工作时间也因此得以延长。在这一趋势作用下,如果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仍有工作热情或工作需要,则可能会导致参与“零工经济”的老年人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全球劳动力市场注入越来越多的年轻血液。发达国家正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但基于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这一有利平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可以为发达国家所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实现年轻劳动力资源的共享。越来越多的女性以及大量边缘群体逐渐开始在全球工作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人才压力,他们需要吸纳更多不同身份背景的员工,以扩大人才储备。以上趋势可能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的群体逐渐在劳动力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企业需实施工作相关改革,以适应更加多元化的人才库。拉动力:顾客自主性提升和全球人才市场的发展市场趋势也会对未来工作形态造成影响。在顾客需求不断变化、企业和机构也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劳动力需求的状况下,“拉动力”将推动工作形态更加顺应顾客需求。随着购买选择越来越多,标准化、大众化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无法满足顾客需求,他们开始追求具有创意、定制化的小众产品、服务和体验。这一转变在音乐、视频和软件等数字化产品市场已开始突显。在上述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小众产品的供应商可以更容易地获取生产工具,追求小众产品这一转变也将迅速蔓延至实体产品和服务领域。这最终可能导致各产品和服务企业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小型企业员工在总体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将高于当前状态。1 在供应方面,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演变,企业根据需要获取并利用人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数字化平台日益增多,这使得潜在雇主(及顾客可直接地)在世界各地寻找最合适的人才,并召集这些人才开展特定工作任务。而反过来,个人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收集和利用资源。 顾客不再喜欢大众化的产品和服务,小型企业的员工可更加容易地获取到生产工具,特定平台的出现促进全球的小众产品及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小群体建立联系。在此背景下,上文所探讨的“拉动力”将会激发更大的创造性工作需求。 6人力资本季刊 |掌握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能否保证企业、个人和社会机构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二、工作和劳动力变革以上三大变革因素将导致工作性质发生深刻变化。 工作革新:技术引发工作职位的变革工业时代大部分的工作都体现出高度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特征,工作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在工厂和手工生产领域,其他例如人力资源、法律,甚至销售和营销等白领知识型工作岗位也表现出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