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亿欧智库]:2019汽车智能座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19汽车智能座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交运设备2019-04-21亿欧智库机构上传
2019汽车智能座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9汽车智能座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亿欧智库www.iyiou.com/intelligenceCopyrightsreservedtoEO Intelligence, April.2019 EO Intelligence项目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2◆汽车工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座舱电子这一细分领域所占比重逐渐加大,汽车产品也经历了从纯机械到电气化结构的演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座舱的底层技术、产品形态、产品功能一直在逐步进化。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和云计算、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出现,汽车座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车企也试图在这场变革中寻求新的突破。◆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逐渐减退,手机、电脑等消费级电子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互联网科技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量市场。汽车产业体量庞大,且座舱产品具有终端属性,天然符合需求。◆本篇研究,亿欧智库对智能座舱产业做出全面梳理,从概念定义、宏观环境和发展历程切入,对产业链尽可能进行详细拆分,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做出预测,以期帮助投资机构和从业者找准潜在机会。核心概念解读智能座舱概念,定义三大座舱智能方式宏观环境利用PEST模型,从政策红利、行业各方需求、技术驱动等角度分析宏观发展环境产业分析拆分智能座舱产业链,重点围绕智能座舱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参与企业、产业链等角度进行产业现状的梳理趋势挑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为企业成长提供建议 EO Intelligence项目研究方法3◆整个研究主要采用了两大研究方法:案头研究(DeskResearch)、专家访谈(ExpertsIDI)。◆亿欧智库梳理了关于智能座舱的案头资料,对智能座舱的概念做出了初步定义。同时分析了智能座舱产业发展历程、关键里程碑事件和外部宏观环境和驱动因素,并通过详细了解产业各方参与企业,梳理出智能座舱产业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机构的外部报告,对市场规模、渗透率等做出判断。◆在案头研究的基础之上,亿欧智库通过对业内从业者、行业专家、意见领袖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巩固完善智能座舱概念的界定,产业链各方的逻辑关系。同时对智能座舱产业的未来趋势和挑战做出了预测。案头研究(Desk Research)专家访谈(Experts IDI)整体理解阶段:✓定义智能座舱基本概念,总结出智能座舱对人、路、车三个维度的智能✓梳理智能座舱发展历程、市场宏观环境和驱动因素✓明确智能座舱产业链参与主体,分析智能座舱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渗透率、出货量,并对比国内外市场深入研究阶段:✓对业内从业者、行业专家、意见领袖进行深度访谈✓理清智能座舱产业链各方的关系以及扮演的角色,深入了解各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总结智能座舱产业整体,以及各细分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挑战 EO Intelligence主要研究发现4◆从产业链角度看:智能座舱产业链呈现出明显的融合、跨界趋势。参与的各主体需要在把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合作,强强联合,任何单独的一方都无法在产业中占据主导。◆从价值链角度看:在跨界合作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科技企业主要提供了数据支撑以及算法软件等部分,为传统汽车座舱产品赋能。而车企和Tier1则提供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经验,在对供应链各环节的认知把控上更有优势。在这其中,价值链重心或将向软件和算法转移。◆从产品角度看:汽车座舱产品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主控芯片的出现整合了分管不同功能的ECU,虚拟机则整合了不同底层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之上,不同屏幕(中控屏、仪表盘等)也趋向于融合。◆从市场角度看:在涉及诸如芯片等核心技术的座舱产品中,国外科技巨头目前依旧掌握绝对优势。国内厂商期望向高利润环节切入并非易事,具有资本实力的厂家可通过收购方式获取核心技术,逐渐渗透进产业链。此外,国内厂商在智能座舱各细分产品的市场潜力主要集中在合资品牌的中低端车型。随着产品定位的调整,越来越多合资品牌推出低价位车型。由于国内供应商具有成本优势,合资品牌选择国内供应商的机会增大。通过本次研究,亿欧智库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目录C O N T E N T S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Part 1.智能座舱发展挑战与趋势Part 3.3.1.挑战3.2.趋势1.1.概念界定1.2.发展历程1.3.驱动因素政策、行业、科技智能座舱产业结构分析Part 2.2.1.基础设施云计算、V2X2.2.底层技术操作系统、芯片、交互算法2.3.智能化零部件智能中控屏、液晶仪表盘、HUD2.4.整车 Par 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6 EO Intelligence1.1 概念界定7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 EO Intelligence智能座舱概念界定◆座舱一词由飞机和船舶行业引进而来,“舱”指飞机或船的内部空间。舱体可分为驾驶舱、客舱、货舱等。◆汽车座舱即车内驾驶和乘坐空间。亿欧智库认为,智能座舱是指配备了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产品,从而可以与人、路、车本身进行智能交互的座舱,是人车关系从工具向伙伴演进的重要纽带和关键节点。◆智能座舱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对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适配,增加座舱内的安全性、娱乐性和实用性。◆智能座舱的未来形态是“智能移动空间”。在5G和车联网高度普及的前提下,汽车座舱将摆脱“驾驶”这一单一场景,逐渐进化成集“家居、娱乐、工作、社交”为一体的智能空间。8智能座舱对车智能对人智能对路智能车载芯片和系统对CAN、ECU等电子器件反馈的数据进行计算,了解汽车行驶状态以及各种参数指标,对车辆进行最佳状态的适配通过V2X对道路状况、拥堵情况等信息进行感知和收集,并将数据传输给云端进行计算和路线智能规划智能座舱和驾驶员及乘客通过语音、手势等不同交互方式进行互动,感知人类行为,了解人类需求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概念界定 EO Intelligence智能座舱产业流程梳理◆智能座舱产业流程如下图所示。软硬件底层技术根据产品的不同需求应用到各个智能化零部件中;不同智能化零部件在座舱内集成形成一套完整解决方案,以整车体现,整车进而销售给车主;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参与整个流程,为各环节提供数据传输、运算存储等服务。9提供给提供给基础设施(云计算、V2X)应用到智能中控屏液晶仪表盘HUD其他零部件底层技术(芯片、算法、操作系统)提供给集成到整车车主/消费者销售至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产业流程梳理 EO Intelligence1.2 发展历程10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 EO Intelligence11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历程及里程碑事件上世纪80年代,博世和英特尔联合开发CAN总线系统,用于车内ECU的数据通信。上世纪90年代开始,车载嵌入式电子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平台化、模块化开发的需求明显,车载操作系统得以应用。2012年,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上市,搭载17寸嵌入式中控屏幕,基本取消物理按键。2018 年CES展,伟世通发布智能座舱系统SmartCore,基于域控制器整合车载中控和仪表盘等座舱零部件。2014年,HUD厂商Navdy发布集导航显示、语音交互、手势操控、收发邮件等功能于一身的后装HUD产品2015年,安卓Auto和苹果Carplay分别发布。2017年,奥迪在多款新车型上配置全液晶仪表盘。2019 年CES展,多家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和科技企业发布完整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整合人工智能、VR等前沿科技。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发展历程◆智能座舱发展经历了整体基础-细分产品-融合方案的格局变化。先是整体的电子电器架构和操作系统的出现,随后各细分产品逐渐装载到车上,如今的趋势是各产品的整合协同。 EO Intelligence1.3 驱动因素12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 EO Intelligence13智能座舱政策驱动因素亿欧智库:中国智能座舱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文件名称发布时间发布部门相关内容《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2018.3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要从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分标委架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协调等三方面着手,推动我国国家标准向高质量国际标准提升,为全面建设汽车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6工业和信息化部确立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以汽车为重点和以智能化为主、兼顾网联化”的总体思路,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并逐步形成统一、协调的体系架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4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协调制定相关标准法规,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多产业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交互平台,加快网络信息安全和车辆行驶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4工信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明确提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中国制造2025》2015.5国务院加快汽车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14.6工业和信息化部逐步突破汽车电子等关键集成电路及嵌入式软件,提高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7国务院实施新能源汽车重大创新工程,研发新能源汽车全新底盘、动力总成、汽车电子等产品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查询亿欧(www.iyiou.com)◆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世界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制造更加低碳、环保、安全的汽车。由于传统汽车在机械结构层面难以实现技术突破以满足要求,而电子技术可以对汽车实现更精准的控制从而降低油耗、提升安全性,因此汽车电子产业成为提高整车性能的突破口。◆我国为提高工业智能化水平,实施强国战略,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促进汽车等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为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政策驱动因素 EO Intelligence14传统主机厂之间竞争愈发同质化,除少数车型外,各品牌均无法在技术上取得绝对优势。智能座舱有机会使主机厂突破现有局限性,形成产品差异化,同时拓展新的业务模式开发增量市场。而主机厂的需求倒逼零部件产品同样进行智能化。主机厂寻求品牌差异化在物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从消费者的主观角度看,汽车在维持驾驶属性之外还要加入更多智能移动空间属性。消费者希望提升体验传统的芯片、操作系统提供商诸如苹果、谷歌、微软等,在现有移动终端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急需发掘规模庞大的增量市场。继PC、手机、平板电脑之后,汽车将成为下一个合适的智能终端载体。加之汽车出行市场拥有海量数据,因此各互联网科技企业积极布局智能汽车行业,增加营收的同时完善自己的生态闭环。互联网科技企业发掘增量市场智能座舱行业驱动因素◆互联网科技企业、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用户三方出于各自诉求,共同推动智能座舱的发展。Part 1.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背景行业驱动因素 EO Intelligence15智能座舱技术驱动因素◆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迅猛。车身电子电气架构正在进行深度升级,由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向中心式架构演变,不同操作系统之间通过虚拟机打通;同时三元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经突破300wh/kg,为智能座舱各功能提供能量基础。◆芯片的运算能力呈指数级提升,自动驾驶逐渐成熟。目前一辆智能汽车搭载的代码行数超过一亿,自动驾驶软件的平均运算量达到10个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万亿次操作每秒)量级,各大芯片厂商都推出了与算力匹配的主控芯片。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使得人们从驾驶场景解放出来,更多注意力得以放在其他场景上。◆云计算和5G的铺设速度加快。云平台的计算、存储能力和5G的传输速度为智能座舱大数据量、低延时的需求提供了保障。主流云计算厂商均针对车企推出了车联网解决方案;芯片厂商、通信运营商等各方则积极推行C-V2X相关技术,以期在未来向车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