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发改委]:十三五民航科技发展规划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十三五民航科技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2019-04-01发改委秋***
十三五民航科技发展规划

民航发〔2016〕137号关于印发《民航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运输(通用)、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局属各单位,局内各部门:现将《民航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民用航空局2016年12月29日—1— 民航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局2016年12月 目 录第一章 现状和形势1...................................................... 一、发展现状1............................................................ 二、面临形势3............................................................ 三、发展需求5............................................................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6.......................................... 一、指导思想6............................................................ 二、发展目标7............................................................第三章 主要任务9......................................................... 一、着力推进重点科技研发9.......................................... 二、着力加强人才与基地建设13....................................... 三、着力推动民航企业科技创新15.................................... 四、着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6.................................... 五、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17.............................................第四章 保障措施19...................................................... 一、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19.......................................... 二、保证科技投入持续稳定20.......................................... 三、建立科学评估评价体系20.......................................... 四、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21.......................................... 第一章 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围绕民航强国战略,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体系,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了民航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了民航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了民航科技资金投入效益和成果转化水平,积极开展了民航科技知识和文化普及工作,发挥了科技在民航强国建设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民航科技体系与管理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航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完成“十二五”国家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等多项研究任务,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成效,初步建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多层次、开放的民航科技创新格局。形成了由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民航科技创新引导计划和企业科技计划组成的民航科技计划体系,承担国家科技计划14项,民航联合研究基金145项,民航院校、研究所、企事业等多家单位参与,并吸引了50余个行业外科研院所参加,形成了民航科研开放平台。—1— 2.民航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升。民航重大科技项目创新性研究和集中攻关取得集群突破,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92项,取得一批科技成果,发挥了科技的支撑作用。基于性能导航PBN的飞行程序设计系统,在RAIM预测和导航数据库校验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自主创新的跑道特性拦阻材料EMAS、翻盘式高速行李自动处理系统,打破国外技术与产品垄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民航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牵头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的比例,大幅提升到24.3%,强化了民航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专利2304项,授权专利1252项,其中发明专利271项。重大项目研究的突破和应用在民航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航科技在民航强国建设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3.民航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进展。科技研发平台、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对14个民航科研基地建设的验收,建立了由民航科技计划体系和民航科研基地组成的民航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民航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与运营取得突破,已建成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适航、空管等领域打造多个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民航科技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25人次入选民航特聘专家和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发挥了人才在民航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4.民航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完成六大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完善了空管数据通信网和航空运输商务通信网两大专—2— 用骨干通信网络,网络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建成了民航局及七大管理局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民航电子政务成效显著;民航旅客服务系统(PSS)、货运系统、收入管理系统、结算系统不断扩容和升级,航空企业信息化覆盖离港、飞行、到港、市场销售、服务等业务流的各功能环节;民航电子商务迅速普及,民航电子客票促进了国内简化商务发展;建设的民航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为重要生产运行系统提供了有力保障。5.民航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财政投入25299万元,民航局科技项目资金投入33800万元。政府科技投入有效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企业研发投入资金增至70721万元。通过组织实施民航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技术研究,明显提高了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取得了加大民航科技投入力度的显著成效。二、面临形势1.民航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世界民航强国借助“天空开放”政策和技术优势,不断扩张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美、欧等民航先进国家和地区分别开始了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NextGen和SESAR计划的实施,以卫星技术、数据链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科技在民航领域的整合应用,实现民航运输系统的全面提升。2013年,国际民航组织发布了航空系统组块升级(ASBU)框架计划,针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明确了四个具体的相关性能改善,包括机场运营、全球性互操作系统及数据、最优能力与灵活航班以及高效飞—3— 行路径。ICAO的组块升级计划安排是15年滚动前进的战略方法,从2013年开始每5年递增一次,一直持续到2028年及以后年份,这意味着民航新技术会源源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相比而言,中国民航虽然发布了部分新技术的纲领性文件,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国家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实施规划,一方面造成国际民航领域的成熟新技术在我国民航评估、应用与推广缓慢;另一方面对能够满足中国空域运行环境与民航运输特征的新技术研究分析滞后、引导推动乏力、持续投入不足。同时,中国民航在国际民航组织相关技术大会上缺乏有效发言权,使我国航空运输业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地位。中国民航科技发展必须面对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变革中产生的新技术与新应用问题。2.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形势。目前,国家已经宣布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重大变革,即国家将实施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优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整合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等重大举措,科技投入与管理主体将发生变革,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与大部制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这些将对民航科技计划、科研基地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虽然民航科技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对于航班运量高增长、空域运行资源紧张、高铁发展对航空形成挑战及国际航空强国战略挤压等发展问题,民航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仍然不能满足国家战略和保障持续安全对科技支撑的需求。同时,民航科技发展—4— 自身也存在产学研用层面上合作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充分,技术领军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三、发展需求目前,中国民航不但面临着国际民航新技术的冲击,而且面临着国家大飞机制造与发动机专项的研制、北斗导航应用技术突破、低空空域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的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民航强国建设与持续发展,这些都对民航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1.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需求。国家民用航空产品重大项目的适航审定战略研究,ARJ21飞机等航空产品证后管理及C919飞机等航空产品的适航审定工作,适航审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和通用航空的发展;北斗在民航领域中应用的技术与策略;智能机场和绿色机场的行业发展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都需要民航科技在相关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以提升民航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支撑民航强国建设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民航强国建设和持续安全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民航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民航科技创新队伍结构,发挥企业在民航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力度,提升民航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作用和对外竞争实力,是民航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5— 3.加速民航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信息空间安全问题已提升到国家安全层面,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泛在方向演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新IT”,对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美欧各国启动变革,引领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深化信息化建设作为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民航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信息交互和共享等方面的创新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持续深化民航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民航推动民航全运行监控网络建设、深化“真情服务”、加强民航网络与信息空间安全的迫切需求。4.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力度加强的需求。需要搭建完善的民航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机制,为民航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提供优质的物理空间和资金支持,更要提供后续的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服务支持,促进技术优势转向产品优势的转变,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化科技支撑”的重要指示,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民航强国建设要求,紧密围绕民航发展“一二三三四”总体思路,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保障—6— 安全,支撑发展”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重点科技项目研发,着力加强科技人才与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民航企业科技创新,着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着力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为实现民航“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为民航科学发展、持续安全和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按照“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总体要求,创建基础技术研究型、应用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枢纽型和技术政策暨服务智库性科研院所,打造民航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应用技术开发基地、核心技术产业基地、成果转化效益基地和创新人才发展基地。民航科技支持国家战略实施的能力明显提高,民航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速提升,民航高新技术的研发水平明显提高,民航科技人才与基地建设力度大幅增强,民航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加速确立,民航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