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工银亚洲]: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

京能清洁能源,005792016-06-27工银亚洲秋***
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

全年業績回顧 (截至31/03/2012止) 免責聲明:本頁所示資料乃根據相信可靠的資料來源整理而成,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概不負責資料的準確性,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正確及遺漏所引致之損失負上任何責任。資料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投資方式之銷售或建議。 重點財務數據 (截至31/3/2012止) 52周高位: HK$5.36 52周低位: HK$3.86 市值: HK$14,447.4 (百萬) 已發行股數: 2,821.8(百萬) 上市日期: 13/06/1997 買賣單位: 2000股 每股基本盈利 HK$0.246 股東權益每股賬面值 HK$0.58 全年每股股息 HK$0.175 市盈率 (x) 18.29 市帳率 7.77 收益率 42.3% 股息率 3.9% 存貨週期(日) 124 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00178) SA S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前日收市價 $5.16 目標價 $5.70 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京能清潔能源”或”集團”),集團於於2010年8月由北京京能科技整體變更設立,是京能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前身是北京能源投資公司。京能清潔能源於2011年12月22日於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其中京能集團持股67.96%,是公司的控股股東。集團的業務遍佈北京、內蒙古、寧夏、四川等多個省市自治區,涵蓋燃氣發展及供熱、風力發電、中小型水電、光伏發電及其他清潔能源業務。集團是北京地區最大的燃氣熱電供應商和中國領先的風電運營商。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總裝機容量為7,240兆瓦。燃氣發電供熱是公司的核心業務板塊,目前在京運營有六個燃氣熱電聯產電廠,控股裝機容量為4,436兆瓦;風電控股裝機容量為1,915兆瓦,主要位於中國風資源較為豐富的內蒙地區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奧運項目鹿鳴山官廳風電場是北京地區唯一的風電項目。此外,公司還運營中小型水電及光伏發電等其他清潔能源業務,中小型水電控股裝機容量為449兆瓦,主要分佈在水資源充沛的中國西南地區;光伏發電控股裝機容量440兆瓦,分佈在中國光資源較為豐富的西北及華北地區。 公司簡介 證券業務部每周證券評論 2 7 J U N E 2 0 1 6 資料來源: 彭博、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目標價 $2.79 重點財務數據 (截至31/12/2015止) 每股基本盈利 人民幣0.2781元 全年每股股息 人民幣0.0683元 市盈率 (x) 8.28 市帳率 (x) 1.12 派息比率 24.56% 業績回顧 (截至31/03/2016止) 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0579) Beijing Jingneng Clean Energy Co., Ltd. P A G E 1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16年3月止3個月,集團收入同比增長18.5%至46.0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43.16%至7.99億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集團的收入同比增長64.4%至143.46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溢利同比增長44.8%至33.73億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58.1%至19.11億元;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長52.1%至人民幣0.2781元。 財務方面,截止2015年12月31日止,集團的資產總值為464.026億元,較2014年12月31日的480.82億元,下跌3.5%;負債總額為302.94億元,較2014年12年31日的351.40億元,下跌13.8%;集團持有銀行結餘及現金為21.15億元,較去年同期42.07億元,減少49.7%;淨債務負債率(借貸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8.84%,較去年同期的65.40%下跌了6.56個百分點;集團的流動比率為0.50x,較2014年12月31日的0.63x的流動比率下降了0.14x。 Kathy Wong(證券業務部分析員) kathy.wong@icbcasia.com 資料來源: 北京京能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圖表一 P A G E 2 1. 分部業績及表現。集團去年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長64.4%至143.46億元,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於集團去年的燃氣發電和供熱分部及光伏分部投產裝機容量增加導致售電量增加所致。而集團旗下的五大營運分部去年的表現如下: 燃氣發電及供熱:佔集團整體收入82.3%的燃氣發電及供熱分部,其去年的收入同比增長84.6%至118.12億元,其中,售電收入同比增長81.8%至105.25億元,主要因為投產裝機容量增加導致的售電量增加;售熱收入同比增長110.7%至12.87億元,主要由於熱價上調以及投產裝機容量增加導致售熱量增加。而分部溢利同比同比增長98.8%至23.27億元; 風力發電:佔集團整體收入11.0%的風力發電分部,其去年的收入同比僅增0.4%至15.74億元。分部溢利同比下跌16.1%至7.18億元; 水電: 佔集團整體收入3%的水電分部,其去年的收入同比增長14.9%至4.26億元。而水電的分部溢利同比增長1.1%至1.63億元; 光伏發電:佔集團整體收入3.7%的光伏發電分部,其去年的收入同比增36.1%至5.31億元。而光伏發電去年的分部溢利同比增長97.1%至3.23億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達7,240兆瓦;其中燃氣發電裝機容量為4,436兆瓦,佔總裝機容量的61.27%;風電裝機容量為1,915兆瓦,佔總裝機容量的26.45%;水電裝機容量為449兆瓦,佔總裝機容量的6.2%;光伏裝機容量為440兆瓦,佔總裝機容量的6.08%。而發電量方面,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總發電量同比增長58.43%至259.05億千瓦時。其中,佔集團整體發電量76.13%的燃氣發電及供熱,其去年的發電同比增長81.02%至197.22億千瓦時,因北京市的治理大氣污染工作不斷加強,支持性政策更趨穩定,同時集團強化內部管理、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充分利用產能,實現了燃氣發電及供熱業務的高速增長;佔集團整體發電量的14.24%的風力發電,其去年的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7.0%至36.90億千瓦時;佔集團整體發電量的7.19%的水電分部,其去年的發電量同比增長19.72%至18.63億千瓦時;而佔集團整體發電量的2.43%的光伏電電分部,為抓緊光伏發電發展機遇,集團積極拓展光伏發電業務,其去年的發電量同比增長39.62%至6.3億千瓦時。 2. 可再生能源有利政策。北京的霧霾天氣問題日益嚴重,毒霧籠罩少見藍天,不單對人民的健康造成影響,而北京作為首都,北京市治理大氣污染工作不斷加強,支持性政策更趨穩定。京能清潔能源積極參與北京可再生能源清潔供熱示範項目,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局《關於在北京開展可再生能源清潔供熱示範有關要求的通知》,充分發揮風電發電業務、光伏發電業務在北京及周邊的示範作用。按裝機容量計算,集團在北京燃氣發電市場份額約佔60%,集中供熱佔70%以上,是北京最大的燃氣熱電供應商。而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發電已成為我國能源電力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及必然趨勢。 國家能源局於今年3月時印發了《關於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內建立明確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並要研究完善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體制機制。根據全國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的要求,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意見定出最低目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複合增速將會繼續得到提高,而光伏、風電的發電將會成為可再生能源未來5年的發展重點。現時集團的業務已重點佈局於北京,未來更會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並持續推進國內優質項目,相信在可再 投資要點及利好因素 圖表二 資料來源: 北京京能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P A G E 3 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提高下,集團未來會有更多發展的空間及機遇。 發改委及能源局於6月發佈《關於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通知核定並公佈了棄風、棄光地區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以及相關結算和監管要求。明確列出部份位於中西部棄風棄光嚴重的地區,可獲「最低保障收購利用時數」,令相關發電企業的發電量能被收購使用,毋須被大幅限電,風電企業可發電時數為1800至2000小時,而太陽能企業則為1300至1500小時。通知內提出,未達到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要求的地區,不得再新開工建設風電、光伏電站項目。或有效解決內地現時棄風、棄光的問題,對限電問題或有較大改善,能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保障風電、光伏發電商的收益。未來在環保污染政策會繼續加嚴,而京能擁大量優質的風電項目,加上集團著力發展光伏發電,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利用佔比會持續提高下,相信集團的業務可受惠其中。 3. 業務擴展的情況。為改善空氣污染問題,於北京內的煤電廠已被勒令關閉,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計劃,到2017年前,將全面實現淘汰燃煤機組熱電,隨着2016年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全部建成,屆時北京市內的供電及供熱會全部交由新建的四大燃氣熱電中心負責。集團在四大熱電中心擁有接近一半的裝機量 ,而東北熱電中心和西北熱電中心亦於去年已投產,四大熱電中心全數投入運作,將會成為未來業績的主要增長點。 另外,在區域式能源方面,目前北京政府已核准的兩個區域式能源項目均為京能所有。昌平區未來城項目2014年7月已投產,是北京目前唯一運行的區域能源項目,同時也是國家區域能源示範項目。上莊熱電項目,裝機容量240兆瓦,已於於2015年正式開工,工程建設扎實穩步推進。而在北京可再生能源清潔供熱示範項目上,集團正充分發揮風電發電業務、光伏發電業務在北京及周邊的示範作用,全面推進八達嶺太陽能綜合試點工程、遷西光伏項目等重點項目。同時為配合國務院批覆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發展規劃》,進一步改善北京市和張家口市環境空氣質量,增加北京市清潔能源比例,實現延慶縣2020年替代燃煤供熱的目標,集團計劃於張家口市規劃開發風能和太陽能資源1,000兆瓦,並建設配套輸電綫路將新能源所發電力送至北京市,同時利用部分新能源發電供熱,為推動京津冀地區能源轉型、治理大氣霧霾、加速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和一體化進程,為冬奧會提供更加清潔、高效的能源保障做出貢獻。 去年集團積極探索與南方電網、深圳燃氣共同合作開發深圳國際低碳城,在電網模式及經營模式上尋求新突破。在風電發展方面,集團集中在蒙西、寧夏等地區建設優質、高效,風資源集中的風電場,在新疆、甘肅、陝西等風資源豐富的地區積極開展前期工作,為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另外,集團成功收購澳大利亞GR發電項目,2014年年底已全部實現並網發電。在光伏發電上,集團為抓住國家及地方政府不斷出台的光伏政策,已積極並持續加大開發和建設力度,光伏發電業務增長迅速,取得控股光伏裝機容量440兆瓦,控股光伏發電量6.30億千瓦時,分別同比增長63%及40%。集團已被國家太陽能1,000兆瓦示範項目定為七個領跑者之一,顯示集團在光伏發電行業的行業地位。除此之外,集團亦已進軍垃圾發電,去年5月與集團合營的北京華源惠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取得阿蘇衛垃圾發電項目,項目已開始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陳腐垃圾篩分設施、殘渣填埋場、滲瀝液處理設施、綜合管理區及相關配套設施。 集團的管理層已表明,會繼續發展燃氣業務,立足北京,適度布局全國,風電及光伏發電業務未來亦會不斷擴大。在未來2至3年集團會每年增加200至300兆瓦風電裝機容量,而太陽能裝機容量為每年增加不少於150兆瓦。到2020年,總裝機容量能增至13,350兆瓦,其中燃氣增至6,110兆瓦,風電增至4,370兆瓦,光伏增至2,440兆瓦,水電則預計持平。而集團預計母公司京能集團或有可能於未來日子

你可能感兴趣

hot

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

工银亚洲2016-03-14
hot

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

工银亚洲2016-08-15
hot

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

工银亚洲2017-07-24
hot

证券业务部每周证券评论

工银亚洲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