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食品饮料:“牛肉产业风起云涌” 系列调研报告-空间不言而喻,渐行渐近的食品饮料产业性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食品饮料:“牛肉产业风起云涌” 系列调研报告-空间不言而喻,渐行渐近的食品饮料产业性机会

食品饮料2015-11-18胡彦超中泰证券✾***
食品饮料:“牛肉产业风起云涌” 系列调研报告-空间不言而喻,渐行渐近的食品饮料产业性机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牛肉产业风起云涌”系列调研报告 空间不言而喻,渐行渐近的食品饮料产业性机会 [Table_InvestRank] 分析师 联系人 胡彦超 张帅 S0740512070001 zhangshuai@r.qlzq.com.cn 021-20315176 huyc@r.qlzq.com.cn 2015年11月18日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上周我们组织了伊赛牛肉(新三板最大的牛肉上市公司)和得利斯(收购澳洲牛肉企业Yolarno)的调研活动,这是我们“牛肉产业风起云涌”系列调研的第二、三站(敬请关注后续科尔沁、新希望、天山生物等调研),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牛肉产业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之前的一些观点也得到了验证。作为最先挖掘国内牛羊肉产业和研究最深的卖方团队,中泰食品饮料恳请各位投资者高度重视这一未来难得的产业性机会。  中泰观点:(1)行业空间确实大,竞争格局确实好——我们在深度报告中测算国内牛肉行业规模在5000亿左右,部分产业专家和上市公司认为有10000亿,我们认为不论是5千还是1万,国内牛肉行业空间巨大是非常确定的。从竞争格局看,尚无全国化领导品牌(牛羊肉行业均无猪肉中类似于双汇的全国化领导品牌),且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竞争阶段,品牌化、冷鲜化都刚刚起步,目前规模最大的收入体量不过十几亿,未来空间和机会不言而喻;  (2)供不应求趋势将延续,价格有望维持坚挺——随着消费升级及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牛肉需求不断增加(两位数),但供给增长乏力甚至递减,国内牛肉价格从2008年的30元/公斤上升到目前的60元以上,上涨幅度超过一倍,我们认为未来牛肉价格仍将维持坚挺,从国际人均消费水平来看,中国牛肉消费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接近翻倍),而现在全球的牛肉都供不应求,因为都受限于肉牛较长的养殖周期;  (3)竞争成败在海外布局,“控制海外资源+国内具有品牌/渠道”模式我看行——制约国内牛肉企业发展壮大的原因在于牛源问题,禀赋差距决定了未来竞争成败在于海外布局(禀赋资源丰富、质优价廉),近期各路产业资本和上市公司争相抢购海外牛肉资源就是例证。其中,我们认为“控制海外资源+国内具有品牌/渠道”的模式更具优势和潜力,一方面可解决进口牛肉杂乱无章的状态并享受品牌溢价,另一方面也更为熟知国内需求,可以进行有效的分体;  (4)关注需求旺盛、利润丰厚的牛下水产品,具有相关进口资质企业有望迎来盈利爆发——牛下水(牛肚、牛百叶、牛生肠等)欧美等国不吃,但国内对此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以牛肚为例,近几年价格已从3万涨到12万/吨,目前整个进口的渠道环节利润率高达200%-300%。牛羊下水进口需要许可证,资质具有一定壁垒,但当前走私相较牛肉更为严重,走私量为正关货的10倍之多,不过随着国家严厉打击未来将逐渐被正关货取代,具有相关进口资质企业有望迎来盈利爆发。  牛肉产业风起云涌、投资机会渐行渐近,首推上海梅林(详见我们深度报告《牛肉战略全面落地,肉类航母扬帆起航》),重点关注伊赛牛肉、得利斯,另外可关注天山生物、西部牧业、福成五丰等。 附调研纪要  伊赛牛肉(11月12日河南焦作) [Table_Industry] 食品饮料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简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简报  1、公司现在的收入仍以冷鲜肉为主,按照规划未来深加工肉制品的占比会有多大?  A:今年我们的收入目标是10个亿,预计深加工的肉制品占1个亿左右。明年15亿元,预计深加工3个亿左右,占比达到20%。未来会逐渐上升,未来5年公司的收入目标是100亿元,深加工的肉制品占比会达到50%。  2、深加工肉制品主要包括哪些产品?  A:主要包括牛排、火锅料理(牛肉丸子等),现在每个月海底捞100多万吨的牛肉丸子全部是由我们提供的,未来还有牛肉干、牛肉类的米饭套餐等。  3、公司有没有考虑向产业链上游繁育业务去拓展?  A:有这个打算,但是公司的资金实力还不具备,公司未来的计划是北繁南养,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的草原资源比较丰富,在北方进行繁育之后带到南方地区进行育肥。这个会是比较后期的规划,目前公司的主要目标还是提高市场份额。繁育业务开展的难度一方面在于资金链的问题,四年才能长一头牛,周期比较长,需要密集的资金支持。  4、公司有没有考虑过海外并购?  A:公司前期可能会以参股合作的形式进行,对上游业务进行有效的支撑。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牛肉关税都已经逐渐放开,公司正在成立国际贸易公司。  5、现在很多主板的公司或资本去海外收购牛肉资源,进口牛肉对公司的冲击大吗?  A:对公司是利好的事情,国外的进口商在国内没有品牌和渠道,必须依靠我们进行消化。伊赛在全国目前有12个销售分公司和40个办事处,品牌和渠道在全国所有的省会和一线城市已经布局完成。同时我们熟知中国市场的需求,可以按照下游的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  6、进口牛肉加上关税和运输费用之后还是会比国内养殖的成本要低吗?  A:国外的牛肉也分为中高低档,最高端的雪花牛肉的价格很高,最低档的草饲牛肉要比国内的价格低,目前进口的牛肉主要还是以草饲牛肉。  7、和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 A:产品的区别不大,主要是企业的团队建设和发展格局。而且公司目前是全产业链的生产,很多公司是做不到的,这样既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质量,降低了公司的养殖风险。  8、目前国内牛肉供不应求的趋势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A: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销售意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前消费者将牛肉更多的作为节庆食品,现在已经逐步转化为日常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牛的养殖周期较长且前期的投入资金较多,消费的增长速度很快,而供给端的供应速度较慢。目前每年的牛肉消费需求增速在20%以上,而国内牛肉的产出还在递减。  9、国内原奶价格下降会不会导致奶牛杀牛增加国内牛肉的供给?  A:这个会出现,奶牛淘汰之后会当作肉牛去卖,但是数量有限影响较小。  10、现在海外走私的牛肉有多大的量?  A:随着国家政策的驱严,海外走私的牛肉占比是在减少的。现在80%以上的进口牛肉都是通过正规途径进来的,以前走私的量可能会占到进口牛肉量的5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简报  11、如何看待未来牛肉的价格趋势?  A:未来牛肉的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降,欧美国家的人均牛肉消费量有50公斤,而国内的牛肉消费量只有5公斤。现在全世界的牛肉都是供不应求的,因为养殖周期都是一样的。  12、公司未来有没有考虑过进行产品的出口?  A:暂时还没有考虑,由于质量标准的要求,中国的食品进行出口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现在国内本身的牛肉也是供不应求的。  13、咱们主要的销售区域有哪些?  A:主要还是北上广深,今年上海能卖到2个多亿,是销售额最高的区域,河南也有将近2个亿。上海市场经济较为发达,需求意识超前,消费量也大。  14、现在的销售渠道结构如何?  A:目前公司共有批发和流通、商超(专卖店、店中店)、食品加工厂(双汇、三全)、餐饮(海底捞等)、电子商务五大销售渠道。批发和流通的比重较高,大概在25%-30% 餐饮占比20%,其他的主要在10%左右。  15、咱们的高增速销售计划如何去实现?  A:第一,牛肉的市场空间无限大,未来100亿的销售规模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会占到60亿的收入体量。上海一年的需求在200亿元,我们目前的销售额只有2个亿,天花板还很远。中国现在的牛肉市场据估算有1万亿,我们做到100亿元,占比才只有1%。  16、咱们商超的店中店的直营比例有多大?  A:目前直营和加盟的占比基本上各占50%,线下的销售渠道是线上渠道替代不了的。今年公司有600家店中店,未来5年公司计划做到5000家,以加盟为主。  17、咱们现在的冷链是如何操作的?  A:我们现在是委托第三方,从焦作配送出去。  18、焦作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未来会不会全国推广?  A:焦作地区的出栏量只有10万头,未来会再造4个点,达到50万头的出栏量和屠宰量,公司目前正在沈阳、内蒙古等地方物色标的,但是还需要等待。  19、全年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 A:今年的收入目标是10个亿,利润目标是7500万。  得利斯(11月12日北京)  (1)得利斯领导发言:2010年上市,5个年头了,一直专注于肉制品加工综合屠宰,中小板企业。当时募集了8个亿资金,在山东、吉林和西安投了很多项目,聚焦肉制品主业。  9月份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侧重牛肉方面的发展。3月份,新董事长上任,当时就表明将围绕牛肉,进行战略的转型和升级。经过几个月的寻找和接触,选择了澳大利亚集宾得利(Bindaree)集团,非常有影响力,不论在澳大利亚国内还是国际方面,是澳洲第四大的牛肉屠宰企业,出口到几十个国家。目前主要出口到美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行业简报 国,下一步发展方向在中国。2014年销售收入5.7亿澳币,净利润2000万左右(按照澳洲的财务规则)。预计2015年接近7个亿收入,2800万的利润,大幅的提升和改善。这次得利斯进去,增加注册资本,获得相应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可以合并报表,会有4个董事进入。大部分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再生产、用于企业内部经营上。  通过此次并购,得利斯也从猪肉为主到猪肉牛肉并举。我们也看到国内牛羊肉消费占比在逐步的增加,是行业发展的重大趋势,由于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进行布局调整,并购也会使得上市公司盘子大幅的增加,无论收入还是盈利能力。  (2)宾得利领导发言:目前暂时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屠宰场,合作之后会更快的发展。2020年的目标12亿营业收入,并成为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进口到中国的牛肉品牌,计划66%的肉都是有品牌的  得利斯1亿澳元进来,扩展我们的产能和效率,更有效的供应链。目标2020年在中国达到5亿澳元甚至超过,中国这个市场非常的大。2012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只有1000万,去年接近2亿元。现在每个月30个集装箱运往中国  我们很大的强项,每周从全球,超过一百个集装箱的产品,分到全球不同的市场,我们可以从新西兰、乌拉圭等不同的地区,可以调动他们的资源。中国也不是都需要高端的产品,还需要其他的产品,我们有这个能力,通过和得利斯合作,未来有非常大的空间。我们另外的强项,运营方面的弹性,我们是澳大利亚内脏下水最大的贸易者。  问答环节:  1、宾得利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情况?  A:宾得利在澳洲的市场份额,其占据了13%左右出口比重,占据了澳洲进口到中国的20%份额。在澳大利亚国内的收入比重8%左右,但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  2、得利斯进去后怎么绑定宾得利管理层的利益?  A:首先他们有股权,其次长期的业绩考核和股权激励都有。  3、目前宾得利在国内主要是通过谁来卖,未来得利斯进来后怎么做?  A:现在销售主要是sanger在做,未来会一起做,会有一个新的公司。而且未来还会在中国设立一个加工厂,对牛肉进行分体,按照中国的需求,对成本的降低控制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sanger主要以到岸价来卖,卖给贸易商。  4、明年得利斯原有业务的情况会怎样?  A:预计明年得利斯原来的业务会有20%以上的增长。  5、未来公司的一个发展规划?  A:2016-2020年的发展规划,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屠宰及肉制品综合加工企业。我们始终坚持在肉类工业,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发展,因为食品永远是个朝阳产业。  目前得利斯在三个区域发展的比较好,西北、华北和东北,也都有生产基地,但华中、华东、西南、华南相对弱势。未来在这些进行突破,也不排除通过收购一些符合我们整体布局的企业,一方面促进得利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