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工银亚洲]:每周证券评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每周证券评论

中国软件国际,003542015-05-18业务部工银亚洲键***
每周证券评论

全年業績回顧 (截至31/03/2012止) 免責聲明:本頁所示資料乃根據相信可靠的資料來源整理而成,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概不負責資料的準確性,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正確及遺漏所引致之損失負上任何責任。資料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投資方式之銷售或建議。 重點財務數據 (截至31/3/2012止) 52周高位: HK$5.36 52周低位: HK$3.86 市值: HK$14,447.4 (百萬) 已發行股數: 2,821.8(百萬) 上市日期: 13/06/1997 買賣單位: 2000股 每股基本盈利 HK$0.246 股東權益每股賬面值 HK$0.58 全年每股股息 HK$0.175 市盈率 (x) 18.29 市帳率 7.77 收益率 42.3% 股息率 3.9% 存貨週期(日) 124 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00178) SA S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前日收市價 $5.16 目標價 $5.70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軟國際"或"集團"),集團於於2000年成立,並於2003年6月20日在於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中軟國際是中國大型綜合性軟體與資訊服務企業,提供從諮詢、解決方案、技術服務到IT人才培養的“端到端"軟體及資訊服務,目前已經覆蓋政府、製造流通、金融銀行、保險證券、移動應用、電信、高科技、公用事業、能源等多個行業。中軟國際業務覆蓋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美國普林斯頓、西雅圖、奧斯丁和華盛頓、英國倫敦、愛爾蘭都柏林和日本東京在內的數十個城市。集團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專業服務包括諮詢服務、解決方案和集成與服務三大類。諮詢服務包括:戰略諮詢、業務諮詢和資訊化規劃諮詢。解決方案包括涉及電子政務、審計、行政許可管理、銀行卡、信用卡、支付與清算、信貸管理、保險業務、手機支付、移動電子商務、製造執行系統(MES)、物流管理、軌道交通AFC/ACC、智慧交通等在內六十多個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包括ERP、企業核心應用、企業微博、資料中心、物聯網、雲計算等在內的通用解決方案;集成與服務主要包括系統集成、系統維護和系統運行服務;技術服務包括人力資源外包、產品研發與測試服務、产品部署與支援服務、IT基礎設施管理服務、應用開發與測試服務、遺留系統升級及移植服務、客戶聯絡中心服務、BPO、EPO、KPO、軟體產品全球化服務和多媒體內容翻譯服務等服務;新興服務著重於新興互聯網服務和研發,包括社交應用服務、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雲計算應用服務和大資料應用服務等,並以“平臺服務+定制開發"的創新方式向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卓越培訓服務包括大學生培訓(實訓)和社會培訓服務,涵蓋面向各行業的各種國際認證培訓。 公司簡介 證券業務部每周證券評論 18 MAY 2015 資料來源: 彭博、中軟國際有限公司 目標價 $6.52 重點財務數據 (截至31/12/2014止) 每股基本盈利 人民幣0.1072元 全年每股股息 不派息 市盈率 (x) 60.23 市帳率 (x) 4.72 派息比率 不適用 業績回顧 (截至31/12/2014止)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0354) Chinasoft International Limited PAGE 1 2014年12月31日止的全年度業績,集團的營業額同比增長38.2%至44.29億元(人民幣‧下同);服務性收入同比增長35.2%至41.47億元,增長主要由於集團的客戶基礎不斷擴大及主要的業務持續和多元化發展;集團的整體毛利同比增長 34.2%至 13.49 億元;毛利率為 30.5%較去年同期下跌0.9%;股東應佔溢利同比上升34.9%%至2億元。 分部業務方面: 專業服務業務:佔集團整體營業額44.8%的專業服務集團,去年的營業額同比增長26.6%至19.86億元,經營溢利同比增長29.8%至1.63億元; 外包服務業務:佔集團整體營業額45.7%的外包服務集團,去年的營業額同比增長45.9%至20.26億元,經營溢利同比增長53.2%至1.55億元; 新業務集團:佔集團整體營業額7.4%的新業務集團,去年的營業額同比增長1.1倍至3.26億元,經營溢利亦同比增長1.1倍至3912萬元; 培訓業務:佔集團整體營業額2.1%的培訓業務,去年的營業額同比下跌3.4%至9111萬元,業績則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1489萬元。 財務表現方面,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結餘及現金8.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4億元減少1.29億元。於一年內到期借貸為12.4億元,及超過一年才到期的借貸則為6200萬元。 Kathy Wong(證券業務部分析員) kathy.wong@icbcasia.com 資料來源: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 PAGE 1 PAGE 2 1. “互聯網+"國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李克強首次提出《互聯網+》國策,明言「把綫上綫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要令到《互聯網+》的概念興起,並提出要「要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的經濟飛起來」,證明了國家高層領導人對互聯網發展的重視。總理李克強於 3 月底的國務院會議上提出,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升級。會議強調,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産品質量,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 而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即是將「互聯網+X行業」,將互聯網與行業結合,特別是一些傳統行業,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與平臺,包括了軟件、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將互聯網和各行各業結合起來,能夠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改造及提升某些行業的購進、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流程以及整個企業的營運模式,從本質上提高行業的智能化提升企業的效率。而"互聯網+工業"亦即是"工業4.0",即第4代工業革命相類似。又因互聯網具有打破資訊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分工深化和提升勞動生產率的特點,可為各行各業進行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平臺和機遇。 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會隨著改革力度加大而有所放緩,舊經濟著重的製造業對經濟增速的貢獻正逐步減少,而人口紅利的消失,亦阻礙了經濟增速,為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就必須將中國現時中國的製造業及整個經濟結構進行全面的轉型升級,由李克將提出的《互聯網+》已成為國家推動經濟發展的新焦點,再結合"中國製造2025"及"工業4.0"的規劃及概念,相信可將中國整體的競爭水平提升至另一層次,而中軟國際作為國內大型的綜合軟件及資訊服務商,將軟件融入各個行業之中,為客戶提升營運效率,相信在國策的扶持下國內企業未來對軟件的需求大增,國家互聯網已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集團業務食正國策,未來的收入值得憧憬。 2. 擁強大的合作伙伴。目前中軟國際所提供從諮詢、解決方案、技術服務到IT人才培養的軟體及資訊服務,覆蓋了政府、製造流通、金融銀行、保險證券、移動應用、電信、高科技、公用事業、能源等多個行業。集團為主要的大客戶提供服務,當中包括騰訊(700.HK)、阿里巴巴、華為及中移動(941.HK),客戶及合作伙伴均擁強大的背景。 集團於今年3月16日宣佈,與騰訊(700.HK)旗下新拓展的微眾銀行簽訂合約,進入萬億企業級互聯網金融IT服務領域。其實集團與騰訊已有合作,目前仍為騰訊的遊戲提供IT服務,並己成為騰訊遊戲最大的IT服務供應商。今次就互聯金融業務方面展開合作,進一步提升了兩者之間除遊戲以外的合作關係。而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是國內第一家互聯網民營銀行,是國內首批獲正式批准籌建的民營銀行之一。微眾銀行是面對個人或企業的小微貸款需求,未來會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業務,依託平臺,在提供高效和差異化的金融服務,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開展業務。是次的合作,集團利用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OPLINK產品,為客戶提供卡組織接入產品(支持銀聯、VISA、Mastercard、 JCB、AE等卡組織) 及數據準備系統。集團表明已將自身在傳統金融領域的技術優勢延伸至互聯網金融領域,更能滿足互聯網金融IT系統數據量大、突發峰值高、實時性強的需求。現時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如新的P2P、小貸、眾籌平臺;是需要大量的IT技術及解決方案協助。相信中軟國際今次與國內科網巨企在互聯網金融的首個合作,集團技術獲得認可, 相信可為集團於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機構與傳統銀行進行互聯網轉型升級,為集團打好在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的良好基礎。 投資要點及利好因素 PAGE 2 PAGE 3 另外,集團自2012年4月與華為合資組建公司,到2014年8月集團又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華為的業務金牌代理,雙方於IT產品、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方面的領域展開深入的合作。而集團於華為去年的30億外包市場業務之中,中軟國際約佔40%的份額,即約為集團帶來12億元的收入,現時華為的外包業務仍處於高增長的階段,加深雙方的合作,有助集團可持續受惠。集團主席陳宇紅表示,當初與華為的合作共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軟件外包做起,第二階段是一齊做行業,第三階段是做全球市場。現時集團與華為合作第一階段已完成,而華為的服務已涉及全球,擁國際視野,集團未來將會藉著國家級戰略"一帶一路"的發展而進軍更多未開發的地方,與華為在更高層次上做行業及做全球市場。 中軟國際是「首家阿里雲生態下的雲總集成商」,亦是唯一具備阿里雲生態下全方位能力雲服務商。為客戶提供諮詢設計、雲+端解決方案整體規劃、雲集成、雲應用交付、雲遷移等各項雲服務。2012年集團與阿里雲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隨著浙江省電子政務示範試點工作、阿里健康(241.HK)藥品監管雲平台、綠城智能城市生活服務項目的落地,集團與阿里的合作更加緊密,業務範圍更加廣泛。去年集團與阿里雲緊密合作,繼成功承接浙江的政務雲項目後,又完成了阿里雲「數字中國」於全國的第一個落地項目-「雲上貴州」項目。集團又與貴州省經信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阿里雲上進一步開發和運營貴州電子政務、民生服務大數據平台。相信中軟國際與阿里雲會隨著政府鼓吹"互聯網+"的發展下,未來的業務會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集團除擁有強大的客戶陣容外,技術上的合作伙伴亦不弱,集團與微軟的合作始於2005年成為中軟國際優先股股東,於2011年微軟將所持優先股轉為普通股。到2013年集團更全資收購微軟集成服務的首選供貨商Catapult,通過整合,集團微軟雲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去年Catapult的「Solutions as a Service」解決方案即服務轉型理念緊密契合微軟2015年企業目標,內聯網即服務(Intranetas a Service)、混合雲即服務(Hybrid Cloud as a Service)產品上線。而Catapult System成為開發了一款基於微軟雲Azure上搭建的企業雲門戶「Fuse」,「Fuse」是一款通用的雲產品,適用於多個行業,是專注於員工溝通、企業生產力、企業社交方面,而採用的營運模式是按用戶數和使用時間長短按月收費,可降低企業自行開發內網門戶的投資成本及風險。而產品於發佈後已獲得了客戶SATO的訂單。 3. JointForce平臺解放。JointForce是一個互聯網眾包平臺,是一個可改變商業模式的平臺。集團主席陳宇紅表示,解放平臺形成一個相類似淘寶網的網上購物平臺,而平臺上會存在賣家(發出外包工程)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