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邦咨询]:每日金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每日金融

2018-08-08贺军安邦咨询自***
每日金融

总第5063期 2018年08月08日 标题索引 〖分析专栏〗 【居民债务增长与金融风险】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7月份外汇储备继续小幅回升】 【政策:五部委联发企业降杠杆《要点》】 【形势要点: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堰塞湖”亟需疏导】 【形势要点:美国议员打算阻断IMF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形势要点:中国继续“引领”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领域】 【形势要点:德国针对中资收购的保护主义情绪日益增强】 【形势要点:李嘉诚“帝国”已完成向欧洲转移财产】 【形势要点:信托公司加快项目投放重点仍将是房地产】 【市场:Facebook步入十四年来的“至暗时刻”】 【市场:日媒称多重中国因素导致稀土价格下跌】 【市场:马斯克有意私有化特斯拉】 【形势要点:韩国放松互联网银行管控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机会】 【形势要点:全球证券投资市场分化态势加剧】 【形势要点:大摩预测美股崩盘可能过于武断】 【形势要点:目前的市场环境令对冲基金受益】 【形势要点:伊朗有意效仿委内瑞拉发行“数字石油币”】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居民债务增长与金融风险】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杠杆率(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非常快。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至2017年年中,我国宏观杠杆率已经达到了256%,这不仅超过了新兴市场国家190%的整体水平,也超过了美国的250%。中国较高的宏观杠杆率——这意味着债务扩张太快和潜在的金融风险,正是近www.anbound.com .cn 是安邦公司提供给客户浏览信息、订阅研究产品、购买信息服务的虚拟场所,能让您随时随地看到安邦信息。 声 明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是从事策略分析和风险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简报产品是在研究员研究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产品,不能将其视之为规范的研究报告或结论。有鉴于信息科学的基本属性,更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媒体的新闻传播。有关问题的来源、讨论或争议,请使用 “电话咨询”: (TELEPHONE CONSULTING) 及“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 服务,直接向研究员咨询 电话咨询: 010-59001350 在线咨询:research@anbound.com.cn 客户就有关问题如果需要更为规范、详细的研究报告,请与研究部联络,电话010-59001350,研究部主管贺军(高级研究员) 两年中国政府强调“去杠杆”的根本原因。 从杠杆结构来比较,中国的债务特点与发达国家不同。一般认为,中国的企业杠杆率最高,其次是政府杠杆率,最低也是最安全的是居民杠杆率。根据BIS的数据,中国企业杠杆率在140%左右。不论从绝对水平还是企业偿债比率来看,这在国际上都是非常高的。中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在2017年年中达到46%,低于新兴市场整体的48%,美国的98%和日本的214%。我国居民杠杆率在2017年年中达到47%,这一比例低于美国、日本,但高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整体水平。要指出的是,中国企业债务中的约三分之二是国企债务,而债主则基本是国有金融机构,且企业债务集中度非常高,如在3300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中,前50家企业已经占据了47%的债务。 表面上看,中国的居民杠杆率(即家庭部门杠杆率)是最低的,但如果简单认为家庭部门的债务问题并不严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债务安全带或缓冲带,这很有可能是一种错判。 首先,中国居民杠杆率虽然不算高,但增长速度快。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的家庭部门杠杆率达48.4%,但这一数字在过去5年上升了18.7个百分点。 其次,在中国看似不高的居民杠杆率数字下,居民的消费潜力及抗风险能力近年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弱化。由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原因,中国的GDP与居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弱,而且家庭部门加杠杆的主体——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远远落后于GDP的增速,这正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 上海财经大学田国强等的研究认为,衡量国内家庭债务的水平时,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指标,还要关注适合我国的指标,即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也持类似观点。陈彦斌认为,以家庭债务/家庭可支配收入来测算,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高于美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水平(108.1%)。但是我国居民杠杆率低于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76.1%),怎么能算是高呢?陈彦斌称:“由于中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偏低,所以家庭债务/GDP的测算杠杆率方式会低估中国家庭部门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国内对以“家庭债务/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居民杠杆率存在争议,认为夸大了国内居民的债务规模,但这一指标对国内居民部门的负债情况、消费潜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仍然有一定的揭示作用。比如,国内家庭债务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已持续多年,消费增速自2011年开始持续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由2011年20%下降至2018年6月份的9%。在金融危机前,中国的消费增速持续增加,峰值甚至高达23%,但金融危机后,该增速持续下滑,已经滑落到2018年6月份的9%,实际增速掉到了7%。消费增速下降既与收入增速下降、收入差距扩大有关,也与家庭债务快速累积产生的对家庭流动性的挤出作 联 系 方 式 研究部 086-10-59001350 信息部 086-10-59001200 订购热线 086-10-59001366 服务热线 086-10-59001377 电子邮件 research@anbound .com.cn 上海分公司 086-21-62488666 电子邮件 shanghai@anbound .com.cn 深圳分公司 086-755-82903344/45 电子邮件 shenzhen@anbound .com.cn 杭州分公司 086-571-87222210 电子邮件 anbound-hz@anbound .com.cn 用有关。说白了,如果有大量的资金都被套到房地产里,也就难以产生较高的消费需求。要指出的是,由于隐藏的民间借贷等无法被统计的部分,实际上中国很多家庭已处于入不敷出状态,家庭流动性甚至到了危险的地步。 近年大量出现的金融创新活动,尤其是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活动,对一部分居民部门的财务状况又造成了一次打击。在我们看来,基于互联网的P2P业务,实际上是为非法集资打开了绿灯,将更多普通居民、普通消费者卷入这场金融游戏之中。随着现在国内加强金融整顿,P2P机构不断“爆煲”,其涉及的问题资产规模不断增高。在我们看来,P2P破产潮不仅会制造出一大批“金融难民”,还会消灭相当一批“中产阶级消费群体”。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考虑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支出、家庭杠杆率增大等多种因素,中国居民的负债上升值得关注。居民债务快速增长不仅会抑制消费,而且会形成一类牵涉居民家庭的潜在金融风险。(AHJ)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7月份外汇储备继续小幅回升】 8月7日,中国央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中国7月外汇储备31179.5亿美元,环比上升58.17亿美元,升幅为0.18%,超出预期的31070亿美元,也超过前值31121.3亿美元,连续两个月回升。国家外管局认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7月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叠加美元指数与上月末基本持平,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7月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不过,展望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我国未来外储压力仍然艰巨。此外,中国央行7月末黄金储备5924万盎司(价值723亿美元),6月末为5924万盎司(价值740亿美元)。(RHH) 【政策:五部委联发企业降杠杆《要点》】 8月8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国资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下称《要点》),《要点》指出,要建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区分不同行业、企业类型设置资产负债率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科学评估超出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企业的债务风险状况,根据风险大小程度分别列出重点关注和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明确其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标和时限。据了解,国资委以国有资产负债约束以资产负债率为基础控制指标,对于不同行业类型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并实行动态调整。根据去年的标准,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警线为65%,重点监管线为70%;国有非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预警线为70%,重点监管线为75%;国有科研技术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警线为60%,重点监管线为65%。国有企业集团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预警线为65%,重点监管线为70%。同时,《要点》提出多项具体政策措施,支持市场化债转股,推动降低企业杠杆率。根据要求,资本 市场将从多个环节提供支持。一方面,文件要求证监会对降杠杆及市场化债转股所涉的IPO、定向增发、可转债、重大资产重组等资本市场操作,在坚持市场“三公”原则前提下,提供适当监管政策支持。同时,要研究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集中开展转股资产交易,提高转股资产流动性,拓宽退出渠道。另外《要点》还明确提出,要研究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更多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私募资管产品、设立子公司作为管理人发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募集股权性资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RLEQ) 【形势要点: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堰塞湖”亟需疏导】 7月末以来,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异常宽松。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政策定调“宽信用”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护航,但如何将淤积在金融市场中的资金有效疏通至实体经济,将成为检验政策成效的关键。他们指出,央行希望通过短期流动性供应相对维稳,来力求降低实体经济在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融资成本;然而,资金“入实”并不容易,叠加上半年去杠杆后需求端发力亦难,是导致目前流动性“堰塞湖”仍淤堵在银行间市场的尴尬。中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单日成交量近期持续上升,周一(8月6日)总成交量高达3.76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隔夜品种成交规模达3.3万亿,仍占总成交规模近九成。回购利率方面,隔夜加权利率已跌至1.5%左右的三年新低,七天期利率亦跌至2.24%的两年半新低。财通基金固定收益分析师郑良海指出,去杠杆背景下的“宽货币、紧信用”造就了资金市场的货币“堰塞湖”,即基础货币投放出来后,社会融资规模无法提高,基础货币只能堆积在金融市场中,而无法变成实体经济融资的增长。华南一银行交易员表示,资金能不能留到实体经济,感觉也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大家的风险偏好发生了变化,央行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风险责任的问题上,而不是继续投放流动性。(RYZX) 【形势要点:美国议员打算阻断IMF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压制,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带一路”。美国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利用经济手段谋取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工具,因此美国要对中国进行种种“压制”。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最近,在给美国财长姆努钦和国务卿蓬佩奥的信函中,美国参议员们希望知道,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大出资国,将如何推动解决中国的全球投资计划,也就是“一带一路”所引发的问题。参议员提出的问题包括:美国应该如何利用其影响力,确保IMF救助条款能够阻止“一带一路”项目的延续,或者是阻止启动新的“一带一路”项目。他们在信中写到:“财政吃紧的国家为免除巨额债务与中国谈判,中国却趁机让这些国家做出巨大让步,甚至包括在某些重要的战略资产中的产权。”此外,“中国还多次利用经济压力,影响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