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香港)]:财经速评第21号:美国从来都是国际贸易的赢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财经速评第21号:美国从来都是国际贸易的赢家

2018-03-12卓亮中国银行(香港)杨***
财经速评第21号:美国从来都是国际贸易的赢家

1 美國從來都是國際貿易的贏家 美國近期推出的關稅措施,在國際上飽受抨擊。總統特朗普一直認為美國是國際貿易的輸家,其龐大的貿易赤字證明美國被貿易夥伴佔便宜。在國際貿易上,美國真的是受害者嗎? 貿易赤字確實驚人 表面上,數據的確顯示美國在國際貿易的表現不理想。美國上一次錄得貿易盈餘,已經要追溯至1975年,至今連續42年錄得赤字,且此趨勢在可預見的將來都難以逆轉。從圖中可見,與龐大的赤字相比,少數年份出現的盈餘顯得微不足道。 美國貿易差額(1960至2017年;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美國人口普查局、中銀香港經濟研究 貿易差額本身並無好壞之分 一個國家的貿易差額為正數,即出口高於進口,就處於貿易 第21號 2018年3月12日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卓亮 高級經濟研究員 Tel: 28266193 tristanzhuo@bochk.com 2 盈餘或順差狀態,反之則被稱作赤字或逆差。無路是哪種稱謂,都仿佛顯示淨出口為正數一定是好事,為負數則是壞事。然而,貿易赤字的本質是一個國家的消費比產出高,換言之,如果沒有國際貿易,現時的貿易赤字國僅憑國內生產力,將無法維持現有的消費水平。 2017年,美國商品貿易赤字為8112億美元,服務貿易則錄得2428億美元盈餘,因此貿易赤字為5684億美元。由於GDP量度的是國內生產總值,這接近5700億美元的逆差,在GDP總量的統計上是拖累。然而,換個角度分析,則是反映美國去年的實際消費比國內生產能力高出5700億美元。過去數十年,國際貿易壁壘顯著下降,的確是美國連續42年錄得逆差的其中一個因素。惟正因為有國際貿易的長足發展,美國消費者才能夠享受高於其生產力的消費水平,剛好與“被佔便宜”的控訴相反。 龐大貿赤是美國特權 當然,貿易赤字並非免費午餐。如果一個國家長年累月進口顯著高於出口,將會對其匯率及利率構成壓力。具體來說,貿易赤字持續高企,往往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以及利率上升。傳統智慧普遍認為弱勢貨幣對刺激出口有利,但這其實是相當短暫的影響,且有本末倒置之嫌。在中長期,貿易順差是支持匯率的重要因素,只有貿易表現維持良好的國家,才有能力保持匯率穩定。匯市中為數不多的強勢貨幣,例如瑞士法郎、日圓、歐元面世前的德國馬克、以及與美元脫鉤後的人民幣,與瑞士、日本、德國、中國的強勁出口表現密不可分。假若美國是一個普通的經濟體,年復一年的龐大貿赤恐怕早已導致美元大幅貶值、債息上揚。 然而,受惠於美元作為全球首屈一指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美國近乎完美地躲過了持續巨額貿赤的代價。國際商品普遍以美元計價;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超過六成;全球近四成支付用美元交易,而美國國債亦是全球最受追捧、流動性最高的安全資產。因此,貿易盈餘國往往把賺取的大量外匯,重新投入美債或其它美元資產,壓低美國債息。長期享受高於其國內生產力的消費水平,而無需過分擔憂對匯率及利率的負面影響,是只有美國才能夠享受的特權。 誠然,如特朗普政府所說,美國事實上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 3 貿易壁壘較少,貿易開放程度較高的國家。但如果由此得出美國是受害者的結論,則明顯與事實不符。自由貿易任重道遠,需要各國通力合作,才能達至共贏。 4 近期報告 1. 防風險為何要重點控居民部門槓桿率? 柳洪 03.12 2. 中國經濟將在提質增效中平穩成長 王春新 03.08 3. 防風險定位升級怎麼看? 柳洪 03.08 4. 從下財年賣地計劃看土地收入 蔡永雄 03.05 5. 2017年香港經濟增長創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 蔡永雄 02.28 6. “兩會”召開在即,政策熱點值得期待 蘇杰 02.28 7. 稅改引發美國企業海外資金回流的趨勢分析 蔡永雄 02.23 8. 港股後市調整風險仍存 蘇杰 02.12 9. 美元疲弱 = 外國投資者抛售美元資產? 戴道華 02.07 10. 政府重建置業階梯值得支持 蔡永雄 02.07 11. 美股引爆全球股市震盪 市場調整壓力或增大 蘇傑 02.06 12. 債市迎來真正加息 資產價格受考驗 卓亮 02.05 13. 香港樓價持續高企的影響分析 蔡永雄 01.29 14. 美元喘定還需孳息曲線配合 卓亮 01.29 15. 從TIC數據看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與結構 戴道華 01.25 16. 2017年內地經濟增長動力回穩 鄂志寰、蔡永雄 01.18 17. 創科企業融資如火如荼,上市地爭奪烽煙再起 蘇杰 01.17 18. 港美同業拆息的互動及其對香港銀行加息決定的影響 戴道華 01.16 19. 東盟企業來港上市愈趨活躍 黃思華 01.15 20. 區塊鏈技術及其金融場景應用探析 劉雅瑩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