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农产品专场 - 发现报告

农产品专场

2025-07-07未知机构发***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农产品专场

1、会议信息 时间:7月8日参会人:东证 2、全文摘要 本次讨论涵盖了多个农产品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包括糖、棉花、玉米、天然橡胶以及软商品市场。糖市面临供应过剩,尤其是巴西产量高峰期及需求疲软的影响;棉花市场关注种植面积、天气、出口签约及中美贸易关系;玉米市场讨论了供需缺口、政策拍卖、进口量等关键因素;天然橡胶市场聚焦价格走势、供需关系及国内外库存状况;软商品市场分析了咖啡、可可等商品的库存、产量及消费情况。 此外,生猪养殖行业、鸡蛋市场及玉米深加工需求的变动也被讨论。专家提供了对市场波动的见解和投资策略建议,强调了政策、天气和供需基本面在决定价格走势中的重要性。 3、问答回顾 问:豆粕市场接下来的看法是怎样的? 答:我们预计豆粕市场将呈现价格运行中枢上移的趋势,尤其在四季度。首先,从国际市场来看,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丰收已基本确定,全球2425年度期末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巴西的出口进度及其出口价格,这将直接影响国内供应及进口成本。根据季节性数据,巴西4月至6月是全年出口最高峰,而6月份的出口量有所下降,预示着2025年出口月度最高峰可能已经结束。 问:巴西大豆出口情况如何? 答:巴西大豆出口方面,由于其历史最高产量和全年出口量可能超过1亿吨,尽管出口月度最 高峰已过,可供出口的量仍然充裕。不过,从六月下旬开始,出口报价坚挺且呈现走强态势,预计随着巴西玉米出口上市量增加,7月份出口量可能会逐月下降。 问:阿根廷大豆出口情况及美国大豆平衡表变化的影响是什么? 答:阿根廷今年也是一个丰收年,但由于出口关税减免政策将在6月底到期,预计7月份销售意愿会明显下降。而在2526年度美国大豆平衡表变化中,尽管面积、天气、单产等因素对全球平衡表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美国农业部尚未公布实播面积报告,预计种植面积不会有太大调整。同时,压榨和出口需求也是关注焦点,其中压榨需求受到生物燃料政策利好影响,但受限于美国国内大豆压榨产能增长速度较慢,对大豆压榨量的提升有限。 问: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预测情况如何? 发言人、答:美国农业部6月30日的实播面积报告显示,实际种植面积与3月31日的种植意向面积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主要原因是种植进度快、天气理想以及COT大豆玉米比价影响。通过模型计算,预计单产水平可能在53.1蒲式耳/英亩左右,但需密切关注未来1-2周产区天气变化来进一步确认。总体而言,由于天气条件良好,今年美国有望实现丰收。 问:美国农业部对2526年度大豆压榨需求的预估情况如何? 答:美国农业部在2526年度预计大豆压榨量为24.9亿蒲式耳,相比上一年度增长接近400万吨。我们认为这个数字已经处于较为乐观的水平,并且考虑到特朗普的大额法案通过以及近期听证会的情况,政策端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反转,尤其是美豆压榨需求预期急剧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仍需关注关税政策、中小有偿豁免政策等对压榨需求的影响。 问:美国大豆出口需求的前景存在哪些不确定性因素?根据现有信息,如何预估25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及其可能变动区间? 发言人、答:美国大豆出口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中美之间关系的变动,包括中美达成协议后中国是否会重新采购美豆,以及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政策发展。上一周市场有传言称中美可能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但实际情况从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中国对 美豆的采购自五月份以来处于停滞状态。不过,美国与越南已达成协议,美豆出口向越南的销量有所上升。因此,接下来关注其他出口目的地如墨西哥、欧盟等是否会达成类似协议,以及各国对美国农产品包括美豆的采购意向。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做了两种极端假设来推演25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最坏的情况是特朗普政府与所有国家展开贸易战,各国均无妥协并采取反制措施;而最好的情况是类似美国与越南的案例,即通过关税谈判最终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并增加采购美国农产品,包括美豆。参考2018至2019年第一轮贸易战时期的情况,结合中美两国关系的反复博弈,预计25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将在16.8亿至22.6亿蒲式耳之间。 问:中美关系、国际贸易政策及大豆单产如何影响美国大豆期末库存? 答:综合分析,除非美国实现以下三点:天气风调雨顺且单产极高、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导致中国不采购美国大豆、EPA政策再度转向宽松,否则预计2526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大概率较上年度下降。具体降幅无法给出明确预估,但方向上认为库存趋紧,这也支撑了大豆价格在1000美分附近可能存在较强支撑。 问:对于国内豆粕市场走势,您怎么看? 答:我们认为远月豆粕价格主要由成本决定,考虑到国际市场因素,尤其是中美关系及美国大豆出口情况的变化,CBOT大豆价格在1000美分以上的震荡可能性较大,从而导致国内进口大豆成本难以大幅下行。即使中国采购更多美国农产品,豆粕价格也不会单边下跌,而是会在进口大豆供应增加和成本支撑之间呈现复杂运行态势。 问:豆粕价格在哪个位置有较强的支撑? 答:我们认为豆粕价格在2900左右这个位置会有比较强的支撑。 问:对于CBOT大豆的观点是什么? 发言人、答:我们的观点与刚才讨论的CBOT大豆一致,即当价格跌至这个位置时,继续下跌的空间可能很小。 问:价格中枢的走势如何? 答:价格中枢的上行趋势是比较确定的,但上涨的时间和空间尚存在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未来的关税政策以及美豆产区天气变化等因素。 问:国内豆粕现货供需情况如何? 答:当前国内豆粕现货供需符合季节性规律。从五月份开始,进口大豆到港数量逐渐增加,预计这种趋势可能持续至8月甚至9月。与进口大豆到港增加相对应的是国内油厂开机率保持高位,导致豆粕库存进入持续累积过程,预计拐点可能出现在八月份。 问:豆粕现货价格和库存状况怎样? 答:目前豆粕现货价格对九月现货的基差已长时间处于低位运行,这种状况在未来1到2个月内可能难以改变。而在需求方面,豆粕的需求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因为其性价比最高,在各种蛋白饲料中最为便宜,因此添加比例明显增加。 问:对未来豆粕市场的判断是什么? 答:我们认为短期无论是美豆价格还是国内豆粕价格可能呈现震荡行情,但在1000美分左右和国内豆粕价格在2900左右会有较强支撑。接下来更多关注政策或天气驱动,预计豆粕累库趋势将持续,国内现货端在未来1到2个月将出现豆粕累库和现货基差持续承压的情况。 问:关于生猪市场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发言人、答:在非洲猪瘟之后,生猪养殖周期逐渐进入节奏顺与趋势阶段。今年生猪市场主线依然是周期性趋势下行,但现货价格下跌并未那么流畅。市场变化提前于现货,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合约回归了现货变化,尤其是35合约。从供应角度看,今年上半年市场面临来自养殖利润超预期及投资需求扰动的压力,整体出栏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产,尤其是由于投资需求带来的库存压力抬升和存栏压力持续。 发言人、问:当前生猪市场基本面情况如何以及对未来行情的判断? 发言人、答:目前生猪市场供应受阻的原因在于养殖利润未有效下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出栏量大幅增产。从存栏结构来看,当前主流体重段在90到140公斤之间,同比呈现增势,反映出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增产情况。尽管政策调整对下半年生猪市场产生扰动,可能导致旺季投资需求减弱,但从长期看,政策有助于推动行业进入正常周期调整,抬升长周期对猪价的预期。近期由于天气等因素影响,育肥猪体重有所下降,但整体出栏量仍面临较大压力,可能限制旺季猪价反弹高度。因此,需要持续跟踪出栏量预期与实际出栏量之间的差异,以便决定何时回归供应端交易。 问:在年底之前,整体的出单情况是怎样的? 答:年底之前整体的出单维持真实,未实质性增长。 问:今年上半年的出栏情况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答:今年上半年出栏情况较为平滑,没有受到往年同期腹泻影响导致的价格反弹。从生产数据和价格数据来看,表现都有超预期的部分。 问:上半年的产能变化如何? 答:理论上年初应当看到存栏量进入下行阶段,即去产过程,但实际上从官方、不同机构及公司层面的数据都反映出,今年上半年产能呈现了小幅微增走势。 问:从官方数据和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看,上半年产能状况如何? 答:官方数据显示,除1月和4月份能繁母猪环比下降外,其他三个月基本维持下行趋势,且出现季节性淡季逆增长。而上市公司的数据更透明且指向性强,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母猪配置存在分化,但头部企业的产能仍呈现增长态势,表明今年上半年去产进程受阻。 问:当前市场结构变化对养殖业有何影响? 答:当前市场结构正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从定价层面。今年上半年去产受阻的本质原因是养殖利润维持高位,导致去产进程受阻。 问:目前去产条件是否具备? 答:今年去产条件存在矛盾点,最佳去产时期应在消费淡季,但今年消费淡季猪价仍高于成本线,且成本在下降,因此即使在传统旺季,市场也未达到预期的去产深度。 问:对于下半年市场状况有何展望? 发言人、答:下半年市场面临饲料原料价格不确定性等压力,成本端条件有所强化,但需求预期好转。整体来看,下半年处于震荡摸底阶段,去产深度可能不及预期,这对长期市场定价至关重要。 问:短期市场结构和投资行为有何变化? 答:短期市场结构和盘面定价迎来较大变化,散户在现货向好预期下加大压栏和二次育肥力度,配合市场参与投资。政策限制主要针对规模厂和集团厂,散户群体在政策之外更难接触到,但只要出现价差机会,这部分群体的投资行为将放大价格波动。 问:冻品入库和屠宰需求对现货市场有何影响? 答:今年冻品入库压力较去年缓解,屠宰端除了日常屠宰需求外,还有冻品入库的需求支撑现货市场。相较去年,今年下半年需求预期较好,尤其是对于01合约,其价格表现可能更为乐观。 问:一月合约在名义上是旺季合约,但实际上为什么它不涉及节后交割的问题? 答:一月合约虽然名义上是旺季合约,但其实际交割层面并不涉及到节后的交割问题。这意味着明年一月份合约在旺季属性上会比往年更加强化。 问:对于生猪市场的看法是什么? 答: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将出现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交易上需要把握的重点在于寻找底部支撑和上方约束,而非明确的方向性操作。 问:上半年鸡蛋市场的情况如何? 答:上半年鸡蛋市场呈现大幅贴水于现货的情况,且大部分合约以现货贴水为主,表明大部分时间做空的观点并不占主流。 问:鸡蛋市场的现货走势及供应矛盾点是什么? 答:今年上半年,鸡蛋现货主要矛盾在于供应过剩和产业是否进入超淘阶段。然而,在下半年的旺季合约上出现了变化,尤其八九月份的合约表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特点。 问:当前及下半年鸡蛋市场的供应情况如何? 答:下半年鸡蛋市场将面临产单率显著提升、存栏量继续增加以及淘汰节奏放缓等影响,整体供应偏多且存在突破历史高位的可能性。同时,产单效率和青年鸡占比的改善也会导致整体产能偏年轻,从而提高产单率。 问:季节性产单率变化和淘汰节奏对市场有何影响? 发言人、答:尽管产单率受到季节性影响,但今年由于较好的产单率基础,季节性差距可能不那么明显。淘汰节奏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近两周由于高温高湿天气导致部分养殖企业淘汰进程加快,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长期来看仍需关注需求变化和淘汰进程。 问:对于8月和9月合约的交易策略有何建议? 答:在8月和9月合约上,除了以需求端为主导外,还需密切关注淘汰进程的变化,并据此调整交易方向。考虑到目前盘面价格低于历史均值,且有季节性超跌和旺季备货等因素,预计价格会有一定的反弹空间,但在旺季过后可能会因为反转而趋于偏弱。 问:在鸡蛋养殖方面,近期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市场变化? 答:近期在鸡蛋养殖领域,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淘汰进程的变化。当近期合约价格足够便宜时,会提供较好的买入机会。八九月份的回调实际上反映了淘汰进程的减速,因此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淘汰变化带来的交易反转。 问:对于软商品板块,特别是糖市下半年的看法是什么? 答:下半年糖市的整体趋势预计会比上半年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