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面板产业现状分析 1.3显示面板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显示面板行业应用分析 2.2显示面板下游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2.3显示面板头部企业分析 2.4显示面板重点企业分析 新型显示面板趋势分析 新型显示面板产业现状分析 1.3显示面板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显示面板行业应用分析 2.2显示面板下游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2.3显示面板头部企业分析 2.4显示面板重点企业分析 新型显示面板趋势分析 1.1背光与自发光为两种显示方案,MicroLED显示屏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u当前LED显示的技术发展趋势仍朝着微间距的方向发展。MicroLED拥有高亮、高对比度、微间距等多个优点,被认为是未来LED显示屏的主流产品。受限于巨量转移技术,当前MiniLED作为MicroLED规模化前的最优过渡品,MiniLED作为直显的技术路线成本过高,目前量产难度较大。 MiniLED(背光) 1.2整体来看,中国显示屏进入存量市场,MiniLED、MicroLED将迎来增长 u全球显示屏整体进入存量市场。中国显示屏70%用以出口,受国际整体影响,增速下降甚至表现为负增长。技术升级带来产业整体性升级,小间距、微间距LED显示屏出货量增长。 u2022年受到面板降价下电视机ODM出货均价下滑以及海外客户去库存下订单短期承压影响,市场规模下降至493亿元;2024年随着海外品牌开启补库,面板价格出现回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7%,达到577亿元。 uMiniLED作为MicroLED替代方案,出现结构性增长。MiniLED作为电视显示、XR当前可以实现量产的主流技术访谈,未来将存在较大的增长预期,据预测2022-2026年CAGR将达到29.9%。 1.2Mini/MicroLED背光产业逐年增长,Micro LED成未来主力军,早突破早落地成为关键 u当前MiniLED在平板、笔记本、显示器、电视等相关产品当中都已经有量产产品,其中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在大尺寸面板中可能更为经济(摊低成本)。手机市场并不是MiniLED背光的主战场,由于手机轻薄特性,MiniLED的实用性要低于OLED。 uMicroLED现阶段技术还不成熟,2024CES大会上发布了部分MicroLED产品代表行业开始加速发展。未来近眼设备(XR)、智能手表及手机将是主要应用产品。 亿欧智库:MiniLED背光液晶应用场景规模预测 亿欧智库:MicroLED背光液晶应用场景规模预测 1.3失效率、亮度、一致性及使用寿命是LED显示关键维度,制造工艺是第一影响要素 u当前影响LED显示屏的重要因素可分为:失效率、亮度、一致性及使用寿命。在这四大因素中,又有众多细分因素影响着显示屏的寿命及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LED对于缩小像素点间距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单一影响因素的技术迭代也在进一步推进。 u将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合并后会发现,制造工艺是影响LED显示屏的第一影响要素;当然,原材料与设备同样在芯片制造与使用中处于重要地位。 亿欧智库:LED显示屏影响因素分析 1.3衬底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价格持续下降导致企业成本管控要求提高,竞争力增强 uLED衬底材料处于产业链上游,是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不同的衬底材料,需要不同的LED外延片生长技术、芯片加工技术和器件封装技术,衬底材料决定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路线。中国LED衬底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家企业囊括了大部分市场。 u目前,能作为LED衬底材料包括A1203、Sic、Si、GaN、GaAs、Zno等,但目前商用最广泛的是AI2O3、SiC,其它诸如GaN、Si、ZnO衬底还处于研发阶段,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1.3外延片占据70%封装成本,克服波长均匀性与缺陷密度将大程度缩减成本 u外延工艺就是在单晶衬底上沉积一层薄的单晶层。这层新沉积的单晶层被称作外延层。外延片成本要占到封装成品的70%。国内LED外延片产能快速提升,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已开始进入中高档次。 u影响外延层的主要因素是:波长均匀性和缺陷密度直接关系外延片的良率问题,而良率与成本直接挂钩;换言之,波长均匀性和缺陷密度间接影响Micro LED外延片的成本。波长均匀性主要与分选环节相关,缺陷密度则主要与转移技术有关。 亿欧智库:外延工艺的影响因素 1.3驱动电源是LED产品的核心部件,国内LED显示屏厂商以采购为主 uLED驱动电源主要是与LED光源、壳体等配套组合成为LED照明产品,是LED照明产品的核心部件。LED驱动电源的主要功能是把外部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照明产品发光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对提升LED照明产品发光效率、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起关键作用,深刻影响着LED照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uLED驱动电源具有多种划分方式,通常可分为三类:开关恒流源、线性IC电源和阻容降压电源。此外,以功率划分LED驱动电源又可划分为大功率驱动电源、中功率驱动电源和小功率驱动电源。 亿欧智库:LED驱动电源常规划分 亿欧智库:LED驱动电源影响因素 灯具内温度小于65度,灯具外壳小于75度,电源温度小于60度是基本要求。因为不仅电源本身会发热,灯具也会发热,两种热源如何合理散发出去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要防止热量过度集中,形成热岛效应,影响电源寿命。 采用变压器将高压变为低压 采用一个IC来分配电压 采用一个电容通过其充电来提供驱动电流 可分为隔离是电源和非隔离是电源。 电子元器件种类少,功率因数、电源效率非常高,不需要电解电容。 电路简单,成本低,但是性能差,稳定性差。在电网电压波动时极易烧坏LED,同时输出高压非隔离,要求绝缘外壳防护。功率因数低,寿命短,一般只适用于经济性小功率产品。 隔离是指输出高低电压隔离,安全性很高,所以对外壳绝缘性要求高; 优点是寿命长,成本低。缺点是输出高压非隔离,有频闪,要求外壳做好防触电隔离保护。 非隔离安全性稍差,但成本相对较低,传统节能灯就是采用非隔离电源,采用绝缘塑料外壳防护。 LED抗浪涌的能力是比较差的,特别是抗反向电压能力。 加强这方面的保护很重要。有些LED灯装在户外,如LED路灯。由于电网负载的启甩和雷击的感应,从电网系统会侵入各种浪涌,有些浪涌会导致LED的损坏。 亿欧智库:LED驱动电源按功率划分 LED路灯、轨道等、地铁(轻轨灯) 工厂车间、仓库、高棚、矿井等生产照明 高湿环境、高温环境、多尘环境、强磁环境、震动环境,都会对LED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1.3巨量转移是MicroLED核心卡点,一旦突破将会抢占行业制高点,迎来巨大商机 u巨量转移技术主要集中在MiniLED和MicroLED两类技术路线的产品中。由于Micro LED发光层和驱动基板生长工艺差异,很难通过生长工艺将显示阵列和驱动期间集成起来,所以需要转移步骤将制作好的Micro LED晶粒转移到驱动电路基板上。这对转移的精度、效率、良率都有着极高要求。 u巨量转移方向全球TOP15企业中,中国企业有8家,其中康佳、京东方排进全球前5。领头创新企业以美国苹果和XDC(X光电)为主,两者在巨量转移方向技术储备最多;中国的头部创新主体,目前技术储存量与海外龙头有一定差距。 亿欧智库:巨量转移的三大技术难题 亿欧智库:全球巨量转移专利申请Top15创新主体 1.3封装结构来看,倒装工艺是目前技术难度较高且最为成熟的封装工艺 u随着LED产业多年发展,设备与工艺已经较为成熟,且MiniLED对于切割和转移精度的要求还未达到MicroLED那么严苛的程度,因此芯片制作难度相对较低,芯片厂仅需通过改进和优化工艺即可实现从常规尺寸到Mini尺寸的跨越。MiniLED芯片尺寸转向微缩化,芯片设计转向倒装结构,目前技术路径基本成熟,国内厂商兼具量产能力。 u中国LED芯片正装、倒装工艺成熟,其中正装工艺适用于中低端产品;倒装工艺适用于中高端产品。而垂直封装工艺技术要求较高,量产能力较弱,适用于高端产品。 接,金属电极通过回流焊与基板相连。 出光面无遮挡,提升了光效。 电极与基板接触面积大,改善了焊线虚焊、断线不良问题,可靠性更强。 芯片热量直接通过焊点传导到基板,易于散热,提高器件寿命及色彩稳定性。 垂直芯片成本较高,当前量产能力较低。 1.3LED封装路线中SMD最为成熟但技术要求较低,倒装COB未来有望成为主流 u根据封装结构的集成度,LED封装路线可分为SMD、COB、IMD与COG四类。IMD和COB是现阶段mini LED的主流方案。IMD产业链相对成熟,可优先实现产业化;随着产业链生态的逐步成熟,倒装COB有望成为Mini LED主流的封装方式; u封装失效的机理可分为过载和磨损两大类。过载导致的故障通常是瞬间的和灾难性的;磨损失效是累积性的长期损坏,通常首先表现为性能下降,然后是设备失效。影响封装缺陷和失效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材料成分和属性、封装设计、环境条件和工艺参数等都会有所影响。 新型显示面板产业现状分析 1.3显示面板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显示面板行业应用分析 2.2显示面板下游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2.3显示面板头部企业分析 2.4显示面板重点企业分析 新型显示面板趋势分析 2.1中游制造封装是Mini LED核心环节 上游——原材料、设备 2.2显示面板专业显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高端商显未来潜在市场较大 u显示面板的客户群主要分为:专业领域、商用领域及民用领域。需求点多集中于清晰度、无拼缝、大尺寸、长寿命等因素。通常情况下,MiniLED的价格比OLED略低。但是,由于MiniLED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其价格也在逐渐上升。 u小间距LED显示屏已成为LED显示屏的主流,专业显示领域的渗透率较为可观,而高端商业显示领域成为最具潜力的市场,在民用显示领域,电视大屏化的趋势在持续推进,未来随着小间距甚至Micro LED显示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制造价格的下降,Micro LED显示技术将逐步在家用领域普及。 亿欧智库:显示面板的三类客户分布图 2.2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显示面板投入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u业界对智慧园区建设目标提法形式不一,但本质核心是一致的,即设备智能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当前智慧园区渗透率达到35%,据测试,到2025年智慧园区LED市场规模将达2.21亿元。但随着园区开发数量趋于饱和,智慧园区的LED大屏增速也开始放缓。 u智慧交通对于显示面板的使用趋于放缓,公交线路及数量近年来无大幅度增长,据预测,2025年智慧交通显示面板的应用市场规模19.6亿。 亿欧智库:2021-2025年智慧园区显示面板市场规模(亿元) 亿欧智库:2021-2025年智慧交通显示面板市场规模(亿元) 2.2电视及手机作为显示面板两大应用场景巨头出货量逐年走低,XR市场异军突起 u中国电视市场的困境,过去几年的疫情只能说是一个表面上的理由。深层次的原因仍然在于,当前的中国客厅在弱化了展示和待客的功能之后,以及用户时间的碎片化、还有收视设备的选择多样化,共同使得电视机不再是家庭刚需。 u手机市场同质化现象延续,消费市场亟需个性化审美。智能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各大品牌设计风格相似,竞争集中在技术参数和性能。产品基本功能相似,缺乏创新。品牌采用类似的定价和销售策略,加剧竞争压力。同质化市场使消费者难以找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亿欧智库:全球各类显示面板出货量(单位:百万台) 全球出货量(百万台) 整体来看,全球面板出货量2022年到2023年处于收缩趋势。未来,随着终端市场的复苏情况,显示面板整体市场有可能平稳增长。 2.2下游应用看Mini/Micro LED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u从下游应用出货量来看,产品的更新迭代趋势以Mini/Micro LED为主,占到全部下游应用的75%。其中,车载、商用大屏、XR持续高速增长,XR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