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 (2025年)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全球电信卡技术从传统物理SIM卡到近年出现的eSIM,其卡的形态、功能、作用以及应用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信卡的每一次技术革新,不仅是通信技术进步的标志,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eSIM凭借无卡化设计、便利的远程配置管理以及支持多场景应用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万物智联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 eSIM技术作为电信卡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商用落地,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然而,eSIM技术及其商业应用在标准化、数据安全等方面仍然面临新挑战。在确保可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eSIM卡优势,这已成为各国政府、运营商、卡商、芯片商、终端厂商等产业链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首先全面分析并梳理全球电信卡技术在产品发展历程、产品分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接着从标准、应用、法规、市场、产业链这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eSIM的发展现状;同时,重点深入研究当前eSIM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热点和产业热点,明确这些热点问题对eSIM产业的挑战与影响;最后,指出我国eSIM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eSIM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希望本报告能为电信卡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推动我国eSIM产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我国电信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录 一、电信卡技术发展情况.........................................................................................1 (一)电信卡产品发展历程及演进方向.............................................................1(二)电信卡产品分类.........................................................................................4 二、eSIM产业发展现状............................................................................................8 (一)技术标准.....................................................................................................8(二)应用领域...................................................................................................13(三)政策法规...................................................................................................14(四)市场规模...................................................................................................16(五)产业链.......................................................................................................19 三、eSIM热点问题分析..........................................................................................23 (一)技术热点...................................................................................................23(二)产业热点...................................................................................................34 四、我国eSIM电信卡产业未来发展展望.............................................................37 (一)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37(二)产业未来发展展望...................................................................................38 图目录 图1电信卡发展历程.............................................................................................1图2 SIM卡物理形态发展过程............................................................................5图3 2018年至2024年全球消费市场eSIM发展趋势.....................................17图4全球eSIM消费电子设备渗透率趋势.......................................................18图5 eUICC架构.................................................................................................26图6卡封装模式生产流程对比..........................................................................28图7 MEP的eSIM卡芯片架构..........................................................................33 表目录 表1按照物理形态划分的电信卡分类................................................................4表2按照功能划分的电信卡分类........................................................................5表3按照网络类型划分的电信卡分类................................................................6表4按照供电电压划分的电信卡分类................................................................6表5按照使用对象划分的电信卡分类................................................................7表6按照购买方式划分的电信卡分类................................................................7表7按照应用场景划分的电信卡分类................................................................8表8 GSMA eSIM标准更新汇总(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9表9 CCSA制定的eSIM标准(截至2025年2月)......................................12表10 TAF制定的eSIM标准(截至2025年2月)........................................13表11国外部分终端厂商eSIM产品汇总(截至2025年2月)...................20表12中国部分终端厂商eSIM产品汇总(截至2025年2月)...................22 一、电信卡技术发展情况 (一)电信卡产品发展历程及演进方向 电信卡作为通信技术的关键承载体,其发展历经磁卡、IC卡、SIM及USIM卡,直至如今的eSIM卡等多种形态,各形态均伴随技术显著进步与应用不断拓展。 1.磁卡:通信方式的初探 磁卡于20世纪70年代问世,80年代在欧美等国家逐渐普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磁卡电话在众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公用电话的主要支付方式,它解决了投币电话的诸多问题,使用户能通过在公用电话机上插入磁卡完成通话,大大地提升了通信的便捷性。 在我国,磁卡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公用电话网络中出现。1985年,深圳深大电话有限公司率先从香港引进瑞士磁卡电话机,这是磁卡技术在我国电信领域的首次应用。磁卡作为预付话费的支付手段和凭证,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不过,磁卡存在防伪性能差、 维护成本高、资费调整不便等缺陷,在我国公用电话领域的使用时长相对较短,普及程度也有限。 2.IC卡:通信方式的革新 IC卡技术由法国和德国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90年代末,IC卡逐渐取代磁卡成为公用电话的主要支付方式。用户购买IC卡并充值后,就可在公用电话机上插卡拨号通话,话费从卡内余额扣除。IC卡因其防伪性强、质地坚固、便捷等优点,迅速得到市场认可。 1996年,我国原邮电部发布《IC卡公用电话及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红皮书),推动了我国IC卡公用电话向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随着IC卡的普及,中国电信统一电话卡制式,为我国电信卡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电信业务的快速发展。 3.SIM卡及USIM卡:移动通信的崛起 1991年,德国捷德公司制造出全球首张SIM卡并用于移动电话,SIM卡成为手机用户的主要身份识别模块。最初的SIM卡尺寸为85.6mm×54mm,类似信用卡大小,主要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通讯录和短信等数据。为顺应手机小型化发展趋势,Mini SIM出现,其尺寸约为25mm×15mm。2003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在Mini SIM卡基础上开发出尺寸为15mm×12mm的Micro SIM卡。2010年,苹果在iPhone 4手机中首次使用Micro SIM卡。2012年,苹果在iPhone5上引入尺寸更小的Nano SIM卡,其尺寸比Micro SIM卡缩小三分之一,这种小型卡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迅速成为主流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这一时期的SIM卡除存储通讯录和短信外,逐渐增加网络 认证功能并升级加密算法,提高了安全性。 随着3G网络的推出,产业对SIM卡的安全、存储容量、数据传输等有了更高要求,USIM卡应运而生。USIM卡是SIM卡的升级版,在安全性、数据传输速度、存储空间等方面有极大提升,能更好地满足高速数据业务需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USIM卡也历经多次功能扩展与升级,除基本的用户身份识别和鉴权功能外,还支持应用程序下载和运行、安全操作系统管理等功能,这使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