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周观点:受益硬件、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投资建议与估值向,自主可控受益方向、算力核心受益硬件、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零部件(稳健向上)、显示(底部企稳)、被动元件(稳健向上)。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外部制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细分板块观点1.1消费电子:2024业绩同增13.37%,25Q1业绩同增7.26%消费电子2024年营收为16424.56亿元,同增22.25%,归母净利润为638.38亿元,同增13.37%。25Q1营收为4000.29亿元,同增21.82%,归母净利润为142.42亿元,同增7.26%。这一轮消费终端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传统终端产品的升级,包括手机、PC、IOT等产品的自然更换,这主要归因于此前三年居家办公带来的电子产品集中式采购,陆续进入的自然换机周期,同时如智能手机本身产品的升级(包括SoC主控芯片、存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升级);第二是AI带来的创新需求,我们看好未来几年AI所带来的应用创新,包括AI手机、AIPC、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未来有望爆发的端侧AI,均会带动存储、算力芯片、电源管理以及驱动IC等增长。2025年5月2日苹果披露FY25Q2(2025.1~2025.3)业绩,公司FY25Q2实现营业收入953.59亿美元,同比+5.08%,公司毛利率为47.05%,同比+0.47pct,环比+0.17pct,公司实现净利润247.80亿美元,同比+4.84%。公司指引FY25Q3营收实现低到中个位数同比增长,预计毛利率为45.5%~46.5%,其中包括9亿美元的关税带来的成本提升。公司服务业务收入继续增长,FY25Q2公司实现服务业务营收266.45亿美元,同比+11.64%。公司付费订阅数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达到超过10亿数量;付费账户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达到历史新高。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订阅内容持续丰富,公司服务业务有望继续增长,为公司提供较强的分红与回购的能力。硬件端除可穿戴产品外,公司其他类别产品均实现营收同比增长。FY25Q2公司产品收入为687.14亿美元,同比+2.73%,其中iPhone、iPad、Mac、可穿戴营收分别为468.41、64.02、79.49、75.22亿美元,同比+1.9%、+15.16%、+6.68%、-4.94%。公司服务业务收入持续双位数增长,有望为公司回购、分红提供较强的自由现金流保障。硬件端,iPhone 16e有望拉动公司全年销量增长。未来来看,我们认为应充分关注关税变化情况,以及服务端相关诉讼进展。苹果iPhone开启新一轮创新与成长:AI赋能,iPhone17有望在SOC芯片AI能力提升、散热、FPC软板、电池及后盖等方面迎来升级及价值量提升,苹果产业链细分龙头公司估值合理,2025-2026年苹果硬件/端侧模型创新及销量增长趋势确定,预测在16e、Slim机型(轻薄款)及折叠手机的带动下,2025-2027年iPhone销量有望稳健增长。1.2PCB:延续景气度回暖,判断景气度显著向上从PCB产业链最新数据和5月产业链更新来看,整个行业景气度同比均大幅上行,整个产业链景气度判断为“显著向上”。根据我们产业链跟踪,主要原因来自于家电、汽车、消费类随着政策补贴加持同时AI开始大批量放量,并且从当前的能见度观察来看,二季度有望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状态,特别是覆铜板行业有望在25Q2实现大幅度的环比增长。图表1:台系电子铜箔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20%0%20%40%60%80%100%台系铜箔-月度营收-YoY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图表2:台系电子铜箔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15%-10% -5%0%5%10%15%台系铜箔-月度营收-MoM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图表5:台系覆铜板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图表7:台系PCB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1.3元件:2024业绩同增30.17%,25Q1业绩同增46.25%元件2024年营收为2809.37亿元,同增19.14%,归母净利润为220.53亿元,同增30.17%。25Q1营收为740.16亿元,同增23.55%,归母净利润为68.88亿元,同增46.25%。元件属于产业链偏上游,其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来自于家电、汽车、消费类随着政策,加持同时AI开始大批量放量。1)被动元件:外部摩擦带动提前备货,AI端测的升级有望带来估值弹性AI端测的升级有望带来估值弹性,AI手机单机电感用量预计增长,价格提升;MLCC手机用量增加,均价有提升,主0%10%20%30%40%50%60%70%台系CCL-月度营收-YoY-10%-5%0%5%10%15%20%25%30%台系PCB-月度营收-YoY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图表6:台系覆铜板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图表8:台系PCB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速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6%-4%-2%0%2%4%6%8%10%12%台系CCL-月度营收-MoM-10%-5%0%5%10%15%20%台系PCB-月度营收-MoM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要是产品升级(高容高压耐温、低损耗)。端侧笔电以WoA笔电(低能耗见长的精简指令集RISC,ARM设计架构)为例,ARM架构下MLCC容值规格提高,其中1u以上MLCC用量占总用量近八成,每台WoA笔电MLCC总价大幅提高到5.5~6.5美金。2)面板:LCD面板价格平稳,或受到关税影响LCD:1)根据WitsView最新面板报价,4下旬月32/43/55/65吋面板价格平稳,供需状况稳健。2)需求情况:整体来看,国际品牌年底控管库存,需求动能平稳,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带动需求增长,供应链库存健康,大部分的品牌客户仍能维持采买动能,订单趋势持续向上。OLED:看好上游国产化机会。国内OLED产能释放、高世代线规划带动上游设备材料厂商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加速。8.6代线单线有机发光材料用量远高于6代线。有机发光材料技术壁垒高、海外专利垄断,设备端蒸镀机、掩膜版美日企业主导,国内供应商正在加速面板厂导入验证,目前8.6代线面板厂规划即三星、LG、京东方、维信诺,大陆话语权增强也在加速上游国产化进程。国内厂商加速下游面板厂配套合作、导入验证,建议关注奥来德、莱特光电、京东方A、维信诺。1.4IC设计:存储器合约价涨价提前,持续看好存储板块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近期国际形势变化已切实改变了存储器供需方操作策略:由于买卖双方急于完成交易、推动生产出货,客户积极提高DRAM和NAND Flash的库存水位,以应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预期第二季存储器市场的交易动能将随之增强,DRAM和NANDFlash合约价调涨幅度皆较原本预期扩大(DRAM和NAND合约价涨幅3-8%)我们认为随着一季度业绩落地,存储板块受去年价格影响的淡季已过,从Q2开始:1)供给端,减产效应显现,存储大厂合约开启涨价。2)需求端,云计算大厂capex投入开始启动,对应企业级存储需求开始增多;同时消费电子终端为旺季备货,补库需求也在加强。整体,我们认为存储器进入明显的趋势向上阶段。我们持续看好企业级存储需求及利基型DRAM国产替代,建议重点关注:香农芯创、兆易创新、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等。1.5半导体代工、设备、材料、零部件观点:制裁密集落地,产业链持续逆全球化,自主可控逻辑继续加强半导体代工、设备、材料、零部件观点:半导体产业链逆全球化,美日荷政府相继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逻辑持续加强,为国产半导体产业链逻辑主线。出口管制情况下国内设备、材料、零部件在下游加快验证导入,产业链国产化加速。封测:先进封装需求旺盛,重视产业链投资机会。算力需求旺盛,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算力端自主可控成为国产算力核心发展方向。寒武纪、华为昇腾等AI算力芯片需求旺盛,先进封装产能紧缺,持续扩产背景下先进封装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此外,HBM产能紧缺,国产HBM已取得突破,看好相关产业链标的。建议关注:长电科技、甬矽电子、通富微电、利扬芯片、伟测科技;封测设备及耗材:华峰测控、金海通、和林微纳。半导体设备板块:半导体设备景气度加速向上,根据SEMI 2024年9月26日最新发布的报告来看,全球300mm晶圆厂扩产有望重回爆发式增长。全球范围内,300mm(12寸)晶圆厂设备支出主要是由半导体晶圆厂的区域化以及数据中心和边缘设备中使用的人工智能(AI)芯片需求不断增长推动的。SEMI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4%至993亿美元,并在2025年进一步增长24%至1232亿美元,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2026年支出将增长11%至1362亿美元,随后在2027年增长3%至1408亿美元。分区域来看,中国是最大的下游市场,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50亿美元,未来三年将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根据ASML2025年1月29日发布的24Q4财报数据来看,光刻机需求持续旺盛,Q4新签订单达70.88亿欧元,环比+169%,反应其旺盛需求。2025年2月21日华为公司任正非透露中国的先进半导体制造工艺能够生产等效5.5nm的芯片。距离台积电量产的3nm工艺越来越近国内先进制程加速推进,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后续,我们看好国内存储大厂及先进制程扩产加速落地,建议关注订单弹性较大的【北方华创/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华海清科/京仪装备】;另一方面消费电子补库,半导体需求端也在持续改善,随着周期走出底部,一些成熟制程大厂的资本开支有望重新启动,自主可控叠加复苏预期,我们持续看好设备板块。此外,部分国产化率较低设备25年或将有所突破,建议关注【芯源微/中科飞测/精测电子】。半导体材料:看好稼动率回升后材料边际好转及自主可控下国产化的快速导入。材料相对后周期,行业β会受到一些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影响,三季报来看,材料端营收利润环比弱复苏。当前美国杜邦已经在逻辑和存储相应的制裁领域断供,日本加入了设备的制裁,材料风险也在增加。中长期看好平台化材料公司,短期看好光刻胶公司的催化机会,建议关注鼎龙股份、雅克科技,安集科技等。二、重点公司重点关注上半年业绩增长确定性方向、半导体自主可控、算力核心受益硬件、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建议继续重点关注一季度业绩高增长及上半年业绩增长确定性方向,包括AI-PCB、SOC芯片、算力芯片、苹果产业链、CIS芯片、家电补贴受益芯片等。下半年多家厂商有望发布Ai智能眼镜,建议重点关注AI智能眼镜、AR智能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眼镜受益产业链,包括SOC芯片、光波导光学、其他关键零部件、制造代工等环节。建议重点关注关税动向,自主可控受益方向、算力核心受益硬件、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重点公司:立讯精密、生益科技、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江丰电子、恒玄科技、瑞芯微、寒武纪、生益电子、东山精密、建滔积层板、蓝特光学、水晶光电、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正帆科技、思特威、兆易创新、华勤技术、鹏鼎控股、蓝思科技、统联精密、领益智造、三环集团、顺络电子、深南电路、东睦股份、传音控股、鼎龙股份、安集科技。北方华创:受益国产化替代浪潮,看好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在2024年12月2日再次发布新规,针对中国半导体设备施加了新一轮限制。国际形势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进程,公司作为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厂商,产品涵盖刻蚀、薄膜沉积、炉管、清洗、快速退火等领域,市场竞争力强劲,有望稳步提升产品市占率。看好后续半导体先进制程及存储厂商扩产。公司作为国内龙头半导体前道设备厂商,产品涉及刻蚀、薄膜沉积、立式炉、外延、清洗等核心工艺制程设备,看好后续国内存储厂商及先进制程扩产下,公司获得重复订单能力。逻辑代工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