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浙商期货]:2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和投资没那么乐观,消费没那么悲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和投资没那么乐观,消费没那么悲观

2017-03-15宏观金融组浙商期货市***
2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和投资没那么乐观,消费没那么悲观

『数据』 2017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8.9%,前值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9.5%,前值10.9%;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3%,前值6.0%。 『简评』 从数据上看,1-2月各经济指标基本呈现了回升态势,与开年以来的种种迹象基本符合。但考虑到不同增速计算方式和价格幻象后,各项指标的回升力度较为有限;同时从相关指标透露的信号看,经济复苏并不具备很强的持续性。具体如下: 生产复苏力度有限,微观数据高估实际状况。由于2016年经济增长前低后高,年末的累计同比数据受到上半年的拖累,增速水平明显低于当月同比。从当月数据看,1-2月工业增加值6.3%的增速水平与去年下半年基本相当,2016年8月的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也达到6.3%;1-2月发电量增速为6.3%,虽然较去年全年4.5%的增速有明显提高,但仍然低于去年下半年所有月份的当月增速水平(图1),显示生产并未超预期。而前期6大电厂耗煤量等微观指标显著回升,则是受到以下方面因素的扰动:①中小电厂关闭,发电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6大电厂的发电量上升;②水电增速大幅下滑,火电需求相应上升,从而6大电厂耗煤量数据对用电需求和实际生产出现高估。 价格因素推升固定资产名义增速,实际增速回升力度有限。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名义增长,考虑到近期PPI的快速回升,价格因素在固定资产名义增速的企稳回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数据上看,2016年四季度以来,虽然固定资产名义增速企稳回升,但实际增速依然处于下行趋势当中(图2)。 由于2016年经济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观察今年1-2月相对于去年底的变化情况,我们用当月增速进行比较,发现制造业和地产投资均回落,仅基建投资呈现回升(图3)。 从主要分项情况来看: 基建投资爆发式增长,但难以持续。2016年下半年基建力度转弱,12月基建投资当月增速仅5.17%,2017年1-2月增速飙涨至21.26%,主因来自PPP的加速落地和年初项目的集中开工。但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现的财政赤字和政府支出情况,政府推动基建的意愿并不强烈,同时资金来源也很难维持全年20%以上的基建增速,随着后续PPP落地高峰度过,基建投资增速面临回落。 地产投资微幅回落,三四线成主角。1-2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由上年12月的11.08%小幅下降至8.90%。新开工和土地购置增速回升,显示出房企资金充裕和土地供应积极下房企仍然维持了较多的拿地和新开工。从销售数据上看,1-2月房屋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一减一增,背后是三四线城市房屋销售占比的上升。结合近期三四线楼市的火爆,目前已有部分三四线城市出台限购措施,预计今年三四线城市楼市的热度将有所上升。 制造业投资不温不火,设备周期并未启动。年初以来,制造业投资并未现进一步走强趋势,增速较去年12月的9.55%大幅下降至4.30%。虽然民间投资增速有较明显回 事件简析 宏观金融组 农产品· 2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和投资没那么乐观,消费没那么悲观 升,但在PPP带动下民资主要投向三产中的基建类及地产,对二产中的制造业投资带动有限,显示当前补库存周期并没能带动朱格拉周期中的设备投资启动。 另外,资金到位情况不佳,本期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大幅下降至-8.0%,显示近期大规模的信贷和社融增速并未有效进入实体;新开工项目增速也大幅回落8.3%,表明当前投资主要是在建项目的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高增的可持续性不强。 消费实则稳中有升,数据回落是受汽车分项扰动。1-2月社消增速有较明显回落,主要是汽车类销量从上年的10.1%大降至-1.0%,是消费税刺激减弱和去年过度释放需求后的自然回落,其中轿车和MUV是销量回落的主要的车型。剔除汽车分项的影响后,1-2月社消增速为10.63%,较上年有小幅提升(图4),显示国内消费总体情况仍然较为稳健。 总体而言,考虑到去年经济前高后低的特点,累计增速的比较存在一定失真,从当月增速的情况看,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较去年年末并没有好转。价格因素又进一步推高了投资的名义增速水平,实际增速回升并没这么乐观。基建是本期投资回升的主力,但其持续性不强;同时结合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速为负,新开工项目增速也出现回落,投资增速后续存在一定回落风险。 图1:发电量当月增速回落 图2: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回落 图3:制造业和地产投资回落,基建投资回升 图4:剔除汽车类分项后社消增速回升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浙商期货”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浙商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本报告基于我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我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我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前已使用或了解其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