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最近“强的飞起”,后续将如何演绎? 太长不看: 总的来看,日元近期的大幅升值主要是避险情绪、利差收窄以及政治因素等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日本央行结束超宽松、逐步加息直接为日元走强开辟了道路;美日利差的持续收窄,解除了一直压制日元的主要利空;全球避险需求此起彼伏,强化了日元的上涨动能;而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日元上涨的可能。 展望后市:若日本央行按预期加息、美联储开始降息,那么利差收窄的趋势将持续利好日元;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或地缘风险升级,避险买盘也将对日元形成支撑;若日本经济仍能巩固增长,实现“物价-工资-消费”的良性循环,日元的基本面也将保持强势。 但也需警惕反方向因素,例如美国经济韧性超预期推升美元、或日本国内需求疲软限制央行加息步伐等,都可能令日元升值之路出现波折。 近期外汇市场上,在投资者加速抛售美元之际,日元已悄然成为了市场青睐的对象。4月22日,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突破140关口,盘中最低跌至139.8855,创下自2024年9月以来的新低。 截至4月24日,日元兑美元今年已累计升值超9%,升值幅度明显。9%的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从年初至今大类资产的表现 来看,做多日元的收益率可以说秒杀一众股票、债券,仅次于黄金。 展望后市,未来的日元能否保持强势?驱动日元上涨的核心逻辑又有哪些? 近期推动日元上涨的核心因素 1、避险需求 在关税政策的巨大不确定性下,市场对美国可能出现滞胀的担忧与日俱增。此外,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多次“逼宫”,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受此影响,全球资本加速逃离美国市场,寻找新的“避风港”。 而日元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自然也是众多投资者的选项之一。数据显示,全球投资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日本债券和股票市场,推动了日元的升值。 据日本财务省周四公布的初步周度数据显示,4月份迄今为止,海外投资者已净买入了9.64万亿日元(675亿美元)的日本债券和股票。这是自1996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入了日本债券市场,购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对日本国内股票的买入也达到了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放眼当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持续存在,将使日元的避险需求依旧保持旺盛。 2、套息交易逆转 日元汇率高度敏感于日本与海外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利差。过去几年,美联储大幅加息,而日本利率长期接近零利率或负利率,日美利差一度拉大到历史高位,令日美之间的套息交易(CarryTrade)十分盛行,成为日元贬值的重要推手。 所谓套息交易,就是投资者认为日本央行会长期维持低利率不动,因此可以通过拆入低息日元,投资高收益率境外债券(如美债),以套取利差收益。 但如今这一局面却正在发生逆转,主要的原因在于日美货币政策的分歧。 美联储自去年9月连续3次降息,累计降息100个bp。虽25年以来暂停了降息,但考虑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市场普遍预计25年还会再降两到三次息。 反观日本央行,自2024年开始,便逐步退出负利率并开始加息,释放出紧缩信号。 具体来看,2024年3月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从-0.1%上调至0%,结束持续约十年的负利率政策;2024年7月再次加息至0.25%;进入2025年,又于1月上调至0.5%,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物价上涨和工资提升的背景下,市场预期日本央行今年可能继续加息。 受此影响,目前美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已从年初的约3.5个百分点下降至约2.99个百分点,利差的持续收窄叠加日元升值导致的汇率损失,令日元套息交易已不再具备“性价比”。 简单来说,投资者把日元兑换成美元买美债,折腾一圈下来,最终的收益可能还不如直接买日债。因此,投资者纷纷选择平仓日元套息交易,推动了近期日元的快速升值。 从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4月前两周,日本投资者净减持3万亿日元的海外债券(约折合220亿美元),其中的80%可能都是美国国债。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是“渡边太太”撤离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看,在美元走弱(美联储降息)配合日本利率上调的大环境下,过往的套息交易将发生大幅逆转,更多资金将重新回流到日元资产当中,也为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提供了持续上行的动力。 3、美日贸易谈判 北京时间4月24日晚,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焦点直指汇率问题与特朗普关税政策。 根据野村证券4月23日的研报,美国可能会在外汇谈判中施压日本,要求日本配合美国通过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来减少美国贸易赤字,并以此作为降低关税的条件。 特朗普的核心目标是减少贸易赤字,关税和弱美元政策都能实现这一目标。此前,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暴跌和公众批评,特朗普做出了妥协,也因此变得更加谨慎。 相比之下,弱美元政策不会立刻引发通胀反弹和经济放缓,因此特朗普可能会选择这一策略,通过施压日本合作来推动美元贬值,简单来说就是《广场协议》2.0。 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发布后,市场立即做出反应,美元兑日元汇率开始急剧向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方向变动。协议发布后一周内,日元对美元升值约11.8%。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汇率约为1美元兑240日元,到年底已跌至约200日元。 由此可见,一旦日本对美国做出汇率上的妥协,很有可能复刻广场协议后日元飙升的局面。 然而,日元的快速升值也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日本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日元升值将直接削弱其出口竞争力,尤其是在汽车、电子等核心行业。根据野村证券的测算,日元快速升值可能导致日本GDP在两年内下降0.67%~1.41%。 因此,日本政府也很难答应美国的条件,不排除后续日本可能采取折中的方式,配合美国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引导日元适度升值以换取美国的关税减免,但升值幅度可能相对有限。 总的来看,日元近期的大幅升值主要是避险情绪、利差收窄以及政治因素等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日本央行结束超宽松、逐步加息直接为日元走强开辟了道路;美日利差的持续收窄,解除了一直压制日元的主要利空;全球避险需求此起彼伏,强化了日元的上涨动能;而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日元上涨的可能。 展望后市 日元未来能否保持升值还将取决于这些因素的演变: 若日本央行按预期加息、美联储开始降息,那么利差收窄的趋势将持续利好日元; 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或地缘风险升级,避险买盘也将对日元形成支撑; 此外,若关税政策对日本的冲击不大,日本经济仍能巩固增长,实现“物价-工资-消费”的良性循环,日元的基本面也将保持强势。 当然,也需警惕反方向因素,例如美国经济韧性超预期推升美元、或日本国内需求疲软限制央行加息步伐等,都可能令日元升值之路出现波折。 短期建议谨慎操作,CFTC外汇期货头寸数据显示,当前日元多头已极为拥挤,需警惕多头反转的可能。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