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公司首次覆盖紫光国微002049SZ 2025年04月15日 买入(首次) 紫光国微(002049SZ):特种信息化加速,汽车电子打开新增长极 所属行业:电子半导体 当前价格元:7059 证券分析师 李宏涛 资格编号:S0120524070003 研究助理 邮箱:lihtteboncomcn 市场表现 紫光国微沪深300 投资要点 政策指引,特种业务或迎边际改善。由于特种集成电路产品销售及盈利能力承压,公司2022年开始,营收增长放缓并从2023年开始收缩。净利润率从2022年开始 收缩。根据国务院数据,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截至2023年,我国芯片自给率超25,向上仍有空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明确提出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加紧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公司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积累深厚,结合行业本身较高的准入壁垒,公司或将在特种行业信息化加速浪潮中充分受益。 34 23 11 0 11 23 34 202404202408202412 沪深300对比1M2M3M绝对涨幅0999091791相对涨幅71613651951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所,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 智能芯片布局充分,汽车电子带来新增量。紫光国微控股子公司紫光同芯已发展成为业界领先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累计出货超过250亿颗。中国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市场占有率25;全球SIM芯片市场份额名列前茅。根据智研咨询数据, 20182023年IC卡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617。2024年全国IC卡市场规模有望增至140亿元以上,增长趋势持续。2024年,公司发布了第二代汽车域控芯片产品THA6206,这是国内首颗通过ASILD产品认证的R52内核车规MCU。2025年公司高端旗舰级新品THA6412已向多家头部汽车客户成功送样。伴随“智驾平权”的影响,下游车端芯片需求或迎来量价齐升。 晶振市场供给、需求共振上行,产能扩张充分享受内循环增长。根据恒州诚思YHResearch全球石英晶振市场2023年至203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096。从石英晶振的需求来看,中国2023年市场规模为978亿美元,约占全球的30。 预计中国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到2298亿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34。从生产角度来看,中国2023年占有30的市场份额,预计2030年份额将达到35。公司在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新港区投资建设超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5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768亿支(设计产能)超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5567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22亿元。参照2025年4月11日收盘价717元股,对应PE分别为509837102761倍。根据主营业务对比,选取复旦微电、国科微、瑞芯微作 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2026年平均PE倍数为1056672335375倍。2024年公司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我们认为特种信息化将加速建设同时汽车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公司或将充分受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特种需求不及预期;2、车端芯片需求不及预期;3、晶振产品需求不及预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股票数据总股本百万股: 84962 流通A股百万股: 84942 52周内股价区间元: 45047797 总市值百万元: 5997492 总资产百万元: 1665001 每股净资产元: 1434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营业收入百万元 7120 7565 5511 6701 8299 YOY 333 63 272 216 238 净利润百万元 2632 2531 1195 1642 2207 YOY 347 38 528 374 344 全面摊薄EPS元 310 298 141 193 260 毛利率 638 612 496 526 546 净资产收益率 271 217 95 119 142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20222023),德邦研究所 备注:净利润为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内容目录 124年深耕电子元器件,多次并购形成丰富产业布局5 11历经24年多次并购,形成三大产品格局5 12股权结构调整完成,管理层从业经历深厚6 13特种业务承压,高研发费用率博弈未来产业8 2国产替代逻辑仍存,公司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领先9 21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口依赖度高,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9 22集成电路国产化率不足,政策支撑国产替代发展10 23公司处于领先地位,特种集成电路行业进入壁垒高12 3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持续增长,车端芯片带来新空间13 31聚焦智能芯片,受益IC芯片市场持续增长13 32汽车电子领先布局,智驾平权带来业务新增长14 33市场规模国产份额共振提升,晶体元器件扩产充分受益15 4收入预测及估值分析16 41收入预测16 42估值分析17 5风险提示17 图表目录 图1:紫光国微历史沿革5 图2:20192024H1公司营收拆分(亿元)6 图3:20202024H1公司营收比例拆分6 图4:紫光国微股权结构(截至2024630)7 图5:2019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及增长(亿元,)8 图6:20192024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润率、ROE8 图7:2019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费用率情况9 图8:2007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试算平衡数据(亿块)9 图9:2007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数据(亿美元)10 图10:2021年中国FPGA芯片市场份额10 图11:2024年三季度全球DRAM市场份额占比11 图12:2024三季度全球NANDFlash市场份额占比11 图13:20202023年我国国防支出(亿元)及增速11 图14:20182023中国IC卡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14 图15:20192021年全球智能卡卡市场占比14 图16:20242025年广义乘用车月度产量数据(左轴:万辆,右轴:)15 图17:比亚迪2024年月度销售数据(台)15 图18:比亚迪全系搭载天神之眼智驾15 图19:20192030年全球石英晶振市场销售额及增速(亿美元)16 图20:2023年石英晶振市场份额(消费、生产)16 表1:紫光国微主要业务板块5 表2:紫光国微重要控股公司7 表3:紫光国微管理层履历7 表4:集成电路分级对比12 表5: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产品13 表6:公司营业收入预测及拆分(百万元)16 表7:可比公司估值17 124年深耕电子元器件,多次并购形成丰富产业布局 11历经24年多次并购,形成三大产品格局 公司前身“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2005年深交所上市。2012年更名为“同方国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2014年为促进公司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产业链战略合作,投资认购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在香港首次发行的10333000股股份。2016年,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更名为“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公司转让西安紫光国芯76股权,并设立紫光安芯、紫光芯能2家公司。 图1:紫光国微历史沿革 资料来源:公司2019年年报,公司2024年半年报,公司官网,德邦研究所 经过24年耕耘,公司形成三大产品格局。 1、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产品涵盖微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及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几大系列产品,600多个品种,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ASICSOC设计开发服务及国产化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 2、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产品主要包括以SIM卡芯片、金融IC卡芯片、电子证照芯片等为代表的智能卡安全芯片和以POS机安全芯片、非接触读写器芯片等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安全芯片等,同时可以为通信、金融、工业、汽车、物联网等多领域客户提供基于安全芯片的创新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 3、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产品覆盖石英晶体谐振器、石英晶体振荡器、压控晶体振荡器、温补晶体振荡器、恒温晶体振荡器等主要品类,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车用电子、工业控制、人工智能、医疗设备、智慧物联等领域。 表1:紫光国微主要业务板块 业务板块具体产品、业务应用领域微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及接口、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模拟器件、ASICSoPC等。同时包括ASICSOC 设计开发服务及国产化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智能卡安全芯片:SIM卡芯片、金融IC卡芯 片、电子证照芯片等;智能终端安全芯片POS机安全芯片、非接触读写器芯片等。 通信、金融、工业、汽车、物联网等多领域 石英晶体谐振器、石英晶体振荡器、压控晶体振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荡器、温补晶体振荡器、恒温晶体振荡器等 网络通信、车用电子、工业控制、人工智能、医疗设备、智慧物联等 资料来源:公司2024年中报,德邦研究所 从主营业务构成来看,公司原全资子公司西安紫光国芯主要从事DRAM存储器芯片的开发与销售。2019年公司将其76股权转让于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降为24,自2020年起不再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自2020年起,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晶体元器件及其他。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成为公司营收主体部分,最高2022年占主营业务比例达到6636。或受十四五中期调整影响,2023年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占比开始下行。2024H1,公司营收构成为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晶体元器件,比例分别为43、52、4。从毛利率角度,三者由高到低分别为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晶体元器件。2024年H1三者毛利率分别为7456、4781、1519。 图2:20192024H1公司营收拆分(亿元)图3:20202024H1公司营收比例拆分 80 100 60 80 40 60 20 40 0 20 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 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晶体元器件 0 20202021202220232024H1 其他存储器芯片 特种集成电路 智能安全芯片晶体元器件其他 资料来源:公司2024年中报,公司年报等公告,德邦研究所资料来源:公司2024年中报,公司年报等公告,德邦研究所 12股权结构调整完成,管理层从业经历深厚 公司为紫光集团旗下核心企业。2022年7月,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2022年1月,据时任紫光集团董事长李滨,仅紫光集团层面负债接近1400亿元,每年利息超过100亿元。经过两年重整,2024年6月,集团层面负债下降了67,至400多亿元。2024年7月,紫光集团更名“新紫光集团”。集团目前设立八大业务板块加强垂直化管理,包括移动通讯板块、存储板块、汽车电子与智能芯片板块、材料与器件板块、高可靠芯片板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板块、信创与云服务板块、金融及其他板块。紫光国微为新紫光集团旗下集成电路、智能芯片领域重要企业。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业务布局进行了一定调整。紫光国微的全资子公司同芯微电子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了其持有的紫光青藤35股权转让,并受让了紫光芯能和紫光安芯两家公司各65的股权,增强汽车电子方向布局。调整完成后,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为8家,间接控股的公司为7家。其中特种集成电路方 向主要包括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与智能芯片主要包括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晶体元器件方向主要包括唐山国芯晶源电子有限公司。 图4:紫光国微股权结构(截至202463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德邦研究所 表2:紫光国微重要控股公司 公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