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鲁证期货]:月度经济观察:国内巨额投资提升投资机会 财政政策及加息预期推升美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月度经济观察:国内巨额投资提升投资机会 财政政策及加息预期推升美指

2017-02-21宋维演、李振东、李献刚、刘晓玲鲁证期货看***
月度经济观察:国内巨额投资提升投资机会 财政政策及加息预期推升美指

合规保障生存 专业提升效率 创新促进发展 诚信铸就品牌 月度经济观察 2017年2月 国内巨额投资提升投资机会 财政政策及加息预期推升美指 研究主管:宋维演 职业证号:Z0001047 研 究 员:李献刚 李振东 刘晓玲 联系电话:0531-81678630 公司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86号 证券大厦15、16层 客服电话:400-618-6767 公司网址:www.luzhengqh.com 微信公众共号:lzqhyjs 微信服务号:lzqhyfwh 摘要: 稳增长目标下,2017年地方两会公布了以基建为重点的巨额投资计划,根据20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投资对于PPI和CPI的影响,预计未来通胀压力将进一步显现。但同时,巨额投资有助于提升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央行便上调逆回购利率,并于2月15日加码续作MLF代替逆回购操作。整体而言,节后央行继续执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另外,2月17日,央行发布《2016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 境外市场方面,特朗普上任后,雷厉风行,政策不断。当前市场对于以大规模基建和税收改革为主的特朗普财政政策预期强烈,推动美股强势上涨,美元指数也重拾升势。另外美元指数的上涨也基于近期美国强劲的经济数据、良好的就业数据和逐步提升的通胀预期。在此背景下,耶伦的言论偏鹰派,3月加息预期进一步提升。 2 投资咨询资格号:证监许可[2012]112 月度经济观察 2017.2 一、地方政府加码基建投资,通胀压力将进一步显现,投资机会增加。 在国家层面的两会召开前,地方两会已经陆续召开。地方两会重点,除了相应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的国企改革主题外,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便是投资尤其基建投资。据各省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2月中旬,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以基建投资为主。除了各省公布巨额投资外,1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1539亿元,主要集中在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 今年房地产市场不再是投资热点,基于稳增长的目的以及当前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巨大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基建投资代替房地产投资具有较大的必然性。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会明显增加通胀压力。而对于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而言,则是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和实施,从供给端推动以黑色金属为代表的工业品价格大涨,期货市场迎来罕见的商品牛市行情。同时,PPI当月同比增幅从-5.95%快速转正,并于今年1月份增至6.9%,一年时间上涨近13个百分点。地方政府的巨额投资则将会从需求端进一步提升工业品价格,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巨额投资推升PPI和CPI的情况具有较大相似性。2008年底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后,PPI当月同比增速从最低的-8%左右快速回升至7%。另外,增加需求端更有助于PPI到CPI的传导,2009-2011年初,在巨额投资推动下,PPI回升力度一度明显大于CPI,但传导也快,PPI与CPI的剪刀差快速收敛。而2016年,供给端下的改革,PPI快速回升而CPI变动不大,剪刀差幅度历史罕见。在地方政府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背景下,PPI向CPI的传导有望增强,通胀压力将进一步显现。 对股票市场而言,巨额投资直接导致建筑、建材、钢铁等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提升,投资和投机机会均增加。长期来看,如果稳经济的目标达成则将推升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当然,和供给侧改革一样,巨额投资的最直接影响依然是在商品期货市场,工业品期货虽然去年已经整体暴涨,但今年依然有较大做多投资机会。 图1:中国PPI、CPI同比增速 (%) 数据来源:wind 鲁证期货金融事业部 -10.00-5.000.005.0010.0015.002006-052006-102007-032007-082008-012008-062008-112009-042009-092010-022010-072010-122011-052011-102012-032012-082013-012013-062013-112014-042014-092015-022015-072015-122016-052016-10CPI当月同比 PPI当月同比 3 投资咨询资格号:证监许可[2012]112 月度经济观察 2017.2 二、央行紧缩货币政策态度明确,债市难有趋势性行情 (一)加码续作MLF,抬升短端资金成本决心不变,央行继续执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 春节过后第一个交易日,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给市场当头一棒,这或许是央行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不要寄希望央行今年放松货币政策。2月15日,央行对22家机构开展3935亿MLF,其中6个月1500亿元,1年期2435亿元,中标利率与上期持平,当日MLF到期量为1515亿,故属于加码续作。这被许多人解读为利好,甚至有些人认为是变相降准。历史总是被人轻易忘记,2016年债市大跌之前,央行以14天、28天逆回购代替隔夜、7天逆回购,以长易短操作来抬升市场资金成本。加码续作貌似利好,实质与前期操作一样,只不过是用MLF操作来替代逆回购而已。而当日国债期货给了良好的反馈,虽然未大跌,但全天弱势震荡。央行无论在口头上,还是在手头上都已向市场表明其货币政策立场,目前阶段,货币政策将以中性偏紧基调为主。可以从图2可以看出,自2016年8月24以来,央行重启动用14天逆回购,之后成为常态,而9月13日,央行重启28日逆回购,至今从未淡出市场。 图2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7天、14天、28天操作频率与利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资讯,鲁证期货金融事业部 (二)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验证中性偏紧货币政策基调 2017年2月17日,央行发布《2016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首次采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方式,一改以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同时,关于流动性的提法同样由“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变为“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都与之前的执行报告有着明显的变化,定调2017年货币政策收紧的态势。且报告中通俗直白地提出“市场‘以短搏长’”现象较为普遍”,以及“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的说法,这与央行抬升货币资金成本行动对应,表明央行防风险的态度将延续。 (三)债市短期缺乏趋势性机会,短期底部区间震荡概率较大 4 投资咨询资格号:证监许可[2012]112 月度经济观察 2017.2 对债市我们此前曾多次提示,目前市场基本已对前期利空消化完毕,市场短期底部已经出现。但是市场目前并无做多支撑,市场短期缺乏趋势性机会,短期底部区间震荡概率较大,对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而言,其年内震荡区间应在3%-4%之间。 三、特朗普财政刺激计划呼之欲出,通胀预期提升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 (一)特朗普财政政策呼之欲出 特朗普胜选后,因市场预期其将会祭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例如降低税负、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股市持续上涨。虽然近期市场对于特朗普政策出现审美疲倦,包括移民令被巡回上诉法庭判定违法、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因与俄通话事件辞职等,让市场逐渐意识到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异巨大。特朗普某些政策后期可能由于共和民主两党的分歧差异而折戟沉沙,但是特朗普的经济政策重中之重税收改革并未付诸实施,其中的细节也尚未公布,市场仍然对此抱有热情。受此影响,美元指数一改2017年初以来的下跌趋势,2月份以来出现明显的反弹行情。 图3:美元指数周线图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目前来看,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刺激政策和税收改革政策。财政刺激政策主要为大规模的基建投资,主要是一个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通过采取政府与私人合作,并实施税收优惠的措施吸引私人投资的模式来为修缮城市及重修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和医院融资。虽然基建细节尚未明晰,不过共和民主两党对于基建投资分歧较小,因此预计会较快推行,不过债务上限的困扰可能会导致基建投资步伐缓慢。税收改革中主要是边境税的推出,该政策将根据商品销售地征税,进口商品征收进口税,出口商品不征税,从而增强美国商品竞争力,缩小贸易逆差,鼓励美国企业把生产线搬回美国。边境税政策被认为是特朗普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带有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不仅受到中国等贸易伙伴的抵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受到众多质疑。边境税的推出预计阻力大,短期内不会成型,当然这也会成为支撑特朗普行情一直存在的诱因。 5 投资咨询资格号:证监许可[2012]112 月度经济观察 2017.2 (二)美国经济强劲,通胀预期提升3月加息概率 除了特朗普财政政策预期助推美元指数上行以外,美联储对于加息的态度也助推了美元指数。1月3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按兵不动,但美联储官员对于加息仍然保持乐观基调,2月14日耶伦在国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表示近期美国就业市场继续表现强势,通胀稳步回升,每一次FOMC会议都有加息的可能。在谈到特朗普政策对于的经济的影响时,她认为财政和经济政策调整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前景,但现在还难以预测,加息无需等待特朗普财政刺激。耶伦的证词整体偏鹰派,虽然强调调整利率不会基于对财政政策的臆测,但通胀数据以及通胀预期的提升已经确实影响到了美联储的加息决策。 此外美国经济的继续走好也让下次加息会很快到来。数据显示1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2.7万,重回20万之上,超市场预期的18万。此外,1月失业率4.8%,超预期的4.7%。1月非农数据整体表现强势,表明在经历12月加息后,美国经济继续温和扩张。1月CPI、PPI、ISM制造业指数以及ADP就业数据均显著高于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增长继续维持强劲势头。 图4:美国非农就业数据 图5:美国CPI与PCE物价指数数据 数据来源:WIND 虽然相对CPI,美联储更关注PCE物价止损所代表的通胀水平,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1.7%仅平预期,不过随着全球通胀预期的提升以及特朗普政府财政刺激政策的逐步兑现,预计通胀水平的抬升势头不会发生变化。3月14日-15日,美联储将举行3月议息会议,按照目前的经济状况,美联储在此次会议上继续加息的概率较高。 6 投资咨询资格号:证监许可[2012]112 月度经济观察 2017.2 附件: 2017.2.21—3.20国内外重要宏观事件及数据发布一览表 时间 国家或地区 事件 2017/2/20 澳大利亚 澳洲联储公布2月货币政策会议记录 2017/2/22 欧盟 欧元区,欧盟:CPI:同比,环比(%) 2017/01 2017/2/23 美国 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季调(人) 2017/02 2017/2/23 英国 GDP(修正):同比:季调(%) 2016/12 2017/2/23 德国 GDP:同比,环比(%) 2016/12 2017/2/24 中国 外汇市场交易额:当月值(亿美元) 2017/01 2017/2/24 美国 新房销售:环比(%) 2017/01 2017/2/27 中国 服务贸易差额:当月值(亿美元) 2017/01 2017/2/27 欧盟 欧元区:M3(百万欧元) 2017/01 2017/2/28 中国 国内信贷(亿元),未列入官方储备的外币资产(亿美元) 2017/01 2017/2/28 美国 GDP(预估):环比折年率(%) 2016/12 2017/3/1 中国 官方制造业PMI,官方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财新制造业PMI 2017/02 2017/3/1 日本 制造业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