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投证券]: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简评:稳中求进,科技当先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简评:稳中求进,科技当先

2025-03-06国投证券郭***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简评:稳中求进,科技当先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作政府工作报告。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的基调与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大体一致。 政府工作报告在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前瞻性与执行力,通过“适度加力”的财政货币政策、科技与产业政策的精准聚焦、消费与投资的协同发力,以及风险化解与高质量发展的统筹推进,勾勒出全年经济工作的核心框架。从政策力度上看,财政政策相较往年是明显加力的,4的赤字率和29万亿的增量财政资金体现出了较大的政策诚意,但客观而言,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对于财政刺激预期已经定价比较充分。 总体而言,在去年“926”政策转向后,稳增长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产、消费等数据出现企稳的迹象,同时新经济也在集中涌现。在此背景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稳中求进的基调,今年货币和财政政策有望延续去年四季度积极的基调,科技或许是政策引导的重点。在经济总量逐步企稳的背景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政策组合拳将重点利好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同时需关注财政扩张对基建链、债务动态调整对区域投资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对流动性敏感资产的催化作用。 林荣雄分析师 2025年03月05日 稳中求进,科技当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简评 报告摘要: 策略事件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0010001 linrx1essencecomcn 袁方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0080004 yuanfangessencecomcn 黄玮宗联系人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123070007 相关报告低位的回旋 20250302 准备好!“高切低” 20250223 98的科技 20250216 高股息:要着急了么? 20250209 可以有反弹 20250119 huangwz1essencecomcn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内容目录 1核心结论3 2总量目标3 3财政政策3 4货币政策4 5政策节奏4 6科技产业政策4 7扩内需政策4 8化解关键领域风险4 图表目录 图1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目标对比3 1核心结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前瞻性与执行力,通过“适度加力”的财政货币政策、科技与产业政策的精准聚焦、消费与投资的协同发力,以及风险化解与高质量发展的统筹推进,勾勒出全年经济工作的核心框架。从政策力度上看,财政政策相较往年是明显加力的,4的赤字率和29万亿的增量财政资金体现出了较大的政策诚意,但客观而言,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对于财政刺激预期已经定价比较充分。总体而言,在去年“926”政策转向后,稳增长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产、消费等数据出现企稳的迹象,同时新经济也在集中涌现。在此背景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稳中求进的基调,今年货币和财政政策有望延续去年四季度积极的基调,科技或许是政策引导的重点。在经济总量逐步企稳的背景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政策组合拳将重点利好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同时需关注财政扩张对基建链、债务动态调整对区域投资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对流动性敏感资产的催化作用。 具体来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重点线索:图1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目标对比 资料来源:Wind,国投证券证券研究所 2总量目标 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除CPI和单位GDP能源降幅外,其它基本未变。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仍设定为“5左右”,与20232024年保持一致,体现政策层对经济中长期目标的连贯性。值得注意的是CPI目标的变化:CPI目标由3下调至2,这是在20212024年连续四年不变基础上的首次下调,体现出政策层面对年内通胀压力并不担心,亦说明决策层对抗通缩的决心比较坚定,政策将更注重通过供需优化(如收储、消费刺激)推动物价温和回升,今年CPI和PPI同比增速的温和回升是大概率场景。 3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整体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具体而言:赤字率突破4的历史高位,财政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同比大增394,叠加专项债4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13万亿元,广义赤字率(含调节项)升至93,显著高于2024年的80,增量财政资金达到29万亿,仅次于2020年的36万亿。包括多增的16万亿赤字规模、多增的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以旧换新)、5000亿的特别国债(用于国有大行补充资本)及多增的 5000万亿地方专项债(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整体而言,在地方财力吃紧、债务风险较大的背景下,中央对财政资金的管控依旧比较严,后续“过紧日子”应会制度化、长期化,财政支出会持续被压缩。 4货币政策 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度宽松的基调,指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当前银行间资金利率偏紧,这可能与短期经济恢复、以及稳汇率的政策诉求有关。我们预期二季度降息、降准有望发生,今年全年流动性环境或将持续宽松。而央行宽松的节奏主要与我国经济基本面变化、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进程有关。 5政策节奏 政策节奏上,报告明确指出“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提高政策实效。”同时在预期管理层面,强调“注重倾听市场声音,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这些表述显示监管层重视政策的时效性,关注市场的反馈。 6科技产业政策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第一大任务,今年则放在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扩内需”),但是对于它的定调,多了“加快”二字。具体加快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新质生产力”内涵扩容:除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外,新增具身智能、6G、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政策明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技术转化与商业化提速可期;二是“人工智能”行动深化: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终端(手机、电脑)被列为重点领域,硬件(算力芯片、传感器)与软件(AI算法、数据服务)产业链迎来增量需求。 7扩内需政策 在消费领域,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一致,“大力提振消费”依然处于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今年消费政策储备充足,重点关注收入与场景优化。一方面,以旧换新规模翻倍至3000亿元:汽车、家电成为核心受益领域,配套金融政策(如消费贷贴息)或进一步催化需求释放;另一方面,收入端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育儿补贴、休假制度优化等措施,从供给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服务消费(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从去年经验来看,消费品以旧换新影响积极,并带动总体消费的回升。但考虑到耐用消费品更新需求难以长期维持,消费复苏的重点在于推动居民收入的持续回升。需要密切留意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政策细节。 8化解关键领域风险 化解风险方面,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表态,具体而言:地产风险方面,明确提出“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意味着收储政策在2025年会有明显的放松。去年四季度以来地产成交量和价格双双出现改善,部分区域土拍溢价率大幅上升,本轮地产政策效果远强于此前。以万科管理层调整和资金纾困来看,房地产主体面临的偿债压力正在得到监管的关注,房地产主体进一步违约的可能性在下降。以海外经验来看,今年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有望大幅减轻;地方债务方面,提出“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这意味着,发展的优先地位要高于化债本身,同时前期因债务风险较高而在投资方面受到政策约束的地区也会逐步解开限制。我们预期今年地方政府化债的总体方向清晰,不过地方政府面对的财政收支压力较去年边际减弱,这也为经济活动的恢复提供了基本保障。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本人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特此声明。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说明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本公司及其投资咨询人员可以为证券投资人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间接的有偿咨询服务。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本公司可以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本公司的客户发布。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如有需要,客户可以向本公司投资顾问进一步咨询。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提请客户充分注意。客户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其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暗示,本报告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是基于所预定的假设,并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和模型得出的由于假设、估值方法和模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也存在局限性,请谨慎使用。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声明条款具有惟一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国投证券证券研究所 深圳市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19号安信金融大厦33层邮编:518046 上海市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杨树浦路168号国投大厦28层邮编:200082 北京市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2号楼国投金融大厦15层邮编:1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