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需求提振现货反弹,生猪期价低位企稳 生猪: 总结 1、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先降后涨。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全国生猪均价16.36元/公斤,较上周涨0.62元/公斤;基准交割地河南均价16.22元/公斤,较上周涨0.4元/公斤。上半周,养殖端正常出栏,市场猪源供应较为充裕,猪价小幅回调。下半周,正值月末月初交接之际,加之12月养殖端出栏计划完成尚可,部分甚至超卖,养殖出栏稍有减量,养殖端挺价情绪较浓,加之元旦节假日提振,生猪价格反弹。 2、部分养殖户提前低成本补栏,带动部分市场仔猪价格环比上涨,且交易量略微增加。另一方面,母猪产能猪价增加趋势不变,母猪价格延续弱势。卓创统计数据显示,12月27日,后备母猪销售价格1592元/头,较前一周持平。1月3日,仔猪均价397元/头,较上周涨22元/头。 3、农业农村部存栏数据显示,11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4080万头,环比增加0.17%,同比减少1.9%。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2694万头,同比减少3.47%。 4、养殖端对后市仍存看跌情绪而积极出栏,小体重生猪出栏节奏加快,带动生猪出栏均重下滑。冬至过后,消费减量不及预期,大猪供给小于需求,导致肥标价差继续走阔。1月2日,卓创样本点统计生猪出栏体重124.11公斤/头,较上周下降0.58公斤/头。 5、周内养殖成本继续下滑,仔猪补栏成本基本平稳,综合养殖成本环比减少。随着本周生猪价格的反弹,养殖利润较上周出现增加。卓创数据显示,1月3日,自繁自养养殖利润384元/头,较上周增加75元/头,外购仔猪养利润235元/头,较上周增加75元/头。 6、下游备货积极性一般,屠宰企业订单较冬至当周缩减,导致本周屠宰企业开工率下降。卓创样本点统计,截至11月3日,样本点屠宰企业开机率38.78%,较上周下降2.6个百分点。 1.1价格:出栏减少提振养殖惜售情绪,猪价先降后涨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光大期货研究所 资料来源:iF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先降后涨。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全国生猪均价16.36元/公斤,较上周涨0.62元/公斤;基准交割地河南均价16.22元/公斤,较上周涨0.4元/公斤。 上半周,养殖端正常出栏,市场猪源供应较为充裕,猪价小幅回调。下半周,正值月末月初交接之际,加之12月养殖端出栏计划完成尚可,部分甚至超卖,养殖出栏稍有减量,养殖端挺价情绪较浓,加之元旦节假日提振,生猪价格反弹。 1.2价格:养殖端低成本补栏,带动仔猪价格上涨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光大期货研究所 卓创统计数据显示,12月27日,后备母猪销售价格1592元/头,较前一周持平。1月3日,仔猪均价397元/头,较上周涨22元/头。部分养殖户提前低成本补栏,带动部分市场仔猪价格环比上涨,且交易量略微增加。另一方面,母猪产能猪价增加趋势不变,母猪价格延续弱势。 2.1供应:能繁母猪存栏延续环比增加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资料来源:统计局、光大期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存栏数据显示,11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4080万头,环比增加0.17%,同比减少1.9%。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2694万头,同比减少3.47%。 11月能繁母猪存栏所代表的生猪产能继续增加,对应未来生猪市场供给的增加。根据历史数据,5月起,能繁母猪存栏延续环比增加,对应明年春节过后,市场生猪供给将出现趋势性增加。届时,供给将对猪价施压。 2.2供应:母猪销售、淘汰环比均出现下降 资料来源:卓创数据,光大期货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光大期货研究所 11月,卓创样本点统计样本企业能繁母猪淘汰176402头,环比减少5.31%;后备母猪销售17948头,环比减少6.52%。从数据来看,补栏、淘汰同时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生猪出栏15635万头,较二季度降7.7%,较去年同期减少3.3%。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三季度生猪出栏量有所下降。 2.3供应:小体重生猪出栏节奏加快,交易均重延续下降 资料来源:卓创数据,光大期货研究所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光大期货研究所 1月2日,卓创样本点统计生猪出栏体重124.11公斤/头,较上周下降0.58公斤/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月,猪肉进口9万吨,环比持平。 养殖端对后市仍存看跌情绪而积极出栏,小体重生猪出栏节奏加快,带动生猪出栏均重下滑。冬至过后,消费减量不及预期,大猪供给小于需求,导致肥标价差继续走阔。 2.4供应:猪价反弹,养殖利润增加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Wind数据显示,12月25日,政府网公布猪粮比7.74。卓创数据显示,1月3日,自繁自养养殖利润384元/头,较上周增加75元/头,外购仔猪利润235元/头,较上周增加75元/头。 周内养殖成本继续下滑,仔猪补栏成本基本平稳,综合养殖成本环比减少。随着本周生猪价格的反弹,养殖利润较上周出现增加。 2.5供应:需求下降,屠宰开机率环比减少 资料来源:卓创数据,光大期货研究所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11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3190万头,环比增加10.92%,同比减少2.74%。下游备货积极性一般,屠宰企业订单较冬至当周缩减,导致本周屠宰企业开工率下降。卓创样本点统计,截至11月3日,样本点屠宰企业开机率38.78%,较上周下降2.6个百分点。 3.1需求:元旦期间旅游收入较2019年+9.4%,人均消费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5%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2023年国内消费领域中消费结构改变,强调“性价比”的消费降级现象较为普遍。对于20-30岁的青年消费群体来说,23年最火热的词汇是“穷游”、“军大衣”,这些消费理念的变化也代表着新时代的消费者在消费选择方面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2024年1月,针对元旦消费,市场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元旦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155.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200.7%,较2019年同期+5.6%。计算得人均消费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5%。可见,目前居民消费意愿回升,但是人均消费单价下降,收入下降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 3.2需求:春节期间客流总量同比+13%,餐饮、住宿及旅游行业同比增幅超20%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预计春运期间(1月26-3月5日)客流总量约为18亿人次,比去年增长13%左右。国铁集团数据,春运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4.8亿人次,与2023年春运相比,将增长37.9%;与2019年春运相比,将增长18%。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春节除夕至初五,网联清算公司和中国银联处理的全行业网络支付交易持续增长,共计处理交易153.8亿笔,金额7.7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0.1%。其中,餐饮、住宿、旅游、零售、影视娱乐等消费场景尤其受到青睐,同比增长均超过20%。 3.3需求:清明节期间旅游出游人数+11.5%,“清明假期”日均消费同比+39%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清明节期间,消费同比恢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携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国内本地游、周边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211%、350%;回乡祭祖传统带热乡村微旅游,乡村游订单同比增长239%。另据美团数据,清明假期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9%。进入到9月份以后,中秋、十一长假临近,这也是下半年国内双节消费的高峰期,预计外出人数明显增加,相关出游及餐饮消费数据值得期待。 3.4需求:五一期间餐饮堂食订单+73%,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25%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五一出行消费方面,交通运输部预计假期期间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7亿人次以上,超过2023年、2019年同期水平。美团数据显示,5月1日至3日,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据灯塔专业版,截至5月4日19时04分,2024五一档(5月1日-5月5日)档期内票房已突破13亿;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我国电影五一档票房达15.19亿元。进入到9月份以后,中秋、十一长假临近,这也是下半年国内双节消费的高峰期,预计外出人数明显增加,相关出游及餐饮消费数据值得期待。 3.5需求:十一假期游客日均消费同比增长69.6%,夜市消费超级火爆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美团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假期,全国生活服务到店消费规模同比增长41.2%,上海、北京、成都、深圳、重庆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其中,游客日均消费规模较上年假期同比增长69.6%。国庆假期,餐饮消费同样火爆。“十一”假期前5天,餐饮堂食消费日均值相比2023年国庆假期增长33.4%。分消费时段来看,夜间时段消费较2023年假期增长44.8个百分点。此外,夜市搜索相比2023年假期增长170.3%,成为今年假期景区附近热门搜索词第一。 4.1行业:上市猪企竞争激烈,牧原在前10中占比超过45%,近两年温氏占比持续提升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2023年到2024年(e),上市猪企前十出栏总量从1.376亿头提高到1.485亿头,出栏量环比增加7.92%。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市猪企出栏规模持续扩张。具体分项来看,2023年上市猪企CR10占比集中度持续提升,牧原股份在前10公司中占比45.6%。温氏股份在2023年积极扩张,出栏量占比提升至17.6%,成为第二个出栏量破两千万的上市猪企。2024年上半年,猪价持续低迷,养殖市场集团化占比再度提升。根据上市猪企出栏数据推算,2024年牧原股份在前10公司中占比46.5%,温氏股份占比21.2%,温氏比例提升明显。 4.2行业:上市猪企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扩大,牧原、温氏、新希望占比前20达到60% 资料来源: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 2023年上市猪企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扩大,牧原、温氏、新希望占比前20的60%,2024年占比预计继续扩大。在经历了猪市寒冬之后,2023年TOP20猪企母猪存栏变化大体为“涨跌各占一半”。以神农、广垦畜牧、力源为代表的9家猪企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幅在8%-59%之间,这类企业现金流相对充裕,稳步增加能繁母猪数量。其中牧原股份2023年底能繁母猪达310万头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量超过25万头,排名第一。温氏股份增量列在其后,亦在10万头以上。神农集团、广垦畜牧则均从2022年底的6万-7万头跨进2023年的10万头,首次进入TOP20行列。2024年,行业预期牧原、温氏、新希望仍是母猪存栏占比排头兵。 4.3行业:23年上市猪企营业收入及利润明显下降,牧原收入及利润分别同比-11.19%和-132.14%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光大期货研究所 因猪价低迷,2023年全行业亏损。2023年排名前十的上市猪企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明显下降。按照生猪出栏规模排列,排名第一的牧原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1108.61亿,同比-11.19%;净利润-42.63亿,同比-132.14%。排名第二的温氏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899.02亿,同比+7.4%;净利润-63.9亿,同比-220.81%。排名第三的新希望,2023年营业收入1417.03亿,同比+0.14%;净利润+2.49亿,同比+117.07%。因为考虑到温氏和新希望分别有肉鸡、饲料板块业务,其收入和利润构成可以用其他业务冲抵和平衡。2024年二季度开始猪价快速上涨,头部企业亏损为盈。 4.4行业:24年下半年上市猪企利润回升,预计全年经营扭亏为盈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光大期货研究所 猪企上市公司依靠三季度盈利实现了扭亏。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2024前三季度预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