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数据(CNG) 人工智能(AI)近年来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最为前沿的科技领域,将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AI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为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并推动AI关联技术的成熟与应用。AIGC在游戏产业具备较高的应用前景,在降低成本、提升研发效率、优化市场化策略等层面效果明显;同时依托于游戏产业的商业化价值,AIGC相关技术也能获得快速发展,并辐射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基于此,AIGC与游戏产业具备深入的关联性,因此报告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伽马数据先通过梳理政策、产业链、全球企业布局等状况,研究中国发展AIGC的整体背景,再通过游戏企业的实际应用,研究AIGC与游戏产业更深层次的发展关系,并基于游戏用户的反馈研究AIGC在游戏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最后还重点关注了AIGC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AIGC产业发展背景分析01. 政策背景 AI成为科技攻关前沿阵地近年来大型政策多次提及 近年来AI成为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前沿科技领域,并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个重要政策直接或间接明确提及推动AI的发展。前些年相关政策中重点涉及发展规划、标准建设相关领域,近年来则更注重于鼓励强化对于AI应用场景的探索,将AI从研究层面落地到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层面,因此AI也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契机。北京、上海等地区也陆续发布了鼓励并支持AI发展的政策,从资金扶持、人才支持等多个实质性层面建设AI产业集群,进而强化“科技强国”战略。 政策背景 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法案出台支持发展同时防范潜在风险 但AI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如数据隐私泄露风险、用户沉迷风险、道德风险等,因此在支持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管控。近日,国家网信办等7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支持中国对于AI的探索与应用,并从多个层面正式规范了中国AI发展的边界,进而预防发展的潜在风险。相关管理办法的落实也使得中国在发展AI产业时具备了专项的指导性文件,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相关企业、投资基金、教育机构等也能更明晰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AI发展具备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总则 政策背景 文化产业需强化科技化与全球化AI将成为产业发展推进器 AI不仅仅是“科技强国”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推进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科技化与全球化,在科技化层面,多个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提及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进而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而AI相关技术可以应用到多个文化产业之中,推动文化产品与前沿科技融合发展;在全球化层面,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需要面向全球发展,而AI则是提升文化产业生产效率、质量的重要关联技术,有助于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全球性的竞争优势。此外,在AI发展越来越关注应用场景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现阶段已成为AI应用的最前沿领域,并对AI的发展具备显著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与AI融合发展也将更好契合相关政策需求。 产业链状况 中、上游布局者需具备技术与资源支撑并从应用层需求切入AIGC领域 从AIGC产业链状况来看,中、上游产业主要提供AI必备发展资源与生成AI运作逻辑框架,并涉及多个全球前沿科技领域,涵盖数据处理技术、芯片技术、服务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而下游主要提供AI落地应用场景,以自身的商业化能力推动中、上游技术的进步与迭代。中、上游布局企业在具备支撑资源与技术能力的同时,更需要深入了解下游企业的实际业务侧需求。以阿里元境为例,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PaaS平台,阿里元境在AI服务器层面具备显著资源优势,同时阿里元境深耕游戏行业,深入了解云游戏、云原生开发、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并计划基于游戏产业不同的场景需求引入AI技术进一步解决行业需求,例如基于云游戏庞大的算力需求,元境将通过AIGC模型预部署的形式提供算力支撑,自研基于通用大模型的微调,提供预训练及可进一步微调的场景化模型服务。未来,以元境为代表的中上游企业有望基于应用层需求,进一步推动AIGC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全球企业布局状况——海外 海外主要发展力量集中于美国大型科技企业成为核心主导力量 AI是全球科技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全球性科技企业均在抢占这一领域,AI技术的发展对于未来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或地域科技格局的形成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AI产业发展状况,伽马数据选取50家海外代表性AI企业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内进行对比。 从国家分布状况来看,海外代表性AI企业超过8成聚集在美国,并以谷歌、微软等大型企业为代表,大型科技企业成为核心发展力量。除直接布局外,大型科技企业也发起了对于其他AI企业的投资,未来投资规模或将持续扩大。 •谷 歌 :收 购DeepMind并 推 出AlphaGo。 发 布TensorFlow、Transformer、Bert、LaMDA、MUM、Bard和PaLM-E等大模型/应用。 •Meta:推出开源机器学习框架PyTorch,发布大模型LLaMA、SAM+ DINOv2以及ImageBind,计划推出自研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 •苹果:在宣传上更强调机器学习而非人工智能。相关核心产品包括Siri、Core ML,以及A11仿生芯片等,强化AI应用生态圈。 •IBM:人工智能研究最早始于1952年。最新发布企业级AI与数据平台Watsonx,由AI平台、数据库以及AI治理工具包三个产品集成。 •微软:AI领域布局积累丰富。与Open AI深度合作,旗 下 主 要 产 品 包 括Copilot、New Bing、PowerPlatform、AZURE解决方案等。 •OpenAI:最初作为非营利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建立。2018年公布首个GPT模型,2022年末ChatGPT引爆AIGC,最新发布GPT-4。 •亚马逊:覆盖框架基础设施、API驱动型服务和机器学习平台三层堆栈。发布AI大模型服务AmazonBedrock、自研大模型Titan等。 •Hugging Face:开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资源社区,为用户提供模型仓库、预训练模型、数据集等产品服务,已有5000+机构入驻。 •英伟达:占 据95%的 机 器 学 习 芯 片 市 场 。 提 供BaseCommand底 层 平 台 , 同 时 面 向 企 业 提 供NVIDIA AI Foundations系列解决方案。 •Midjourney:核 心 产 品 人 工 智 能 图 像 生 成 器Midjourney通 过 输 入 文 字 生 成 对 应 图 片 , 是 继ChatGPT之后又一最受关注的AIGC工具。 全球企业布局状况——中国 研发能力与资本实力较为强劲但部分产业链环节竞争力薄弱 通过观察中国布局AI代表性企业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在布局领域层面较为丰富,基本涵盖了AIGC全产业链相关的环节,同时布局企业的研发能力与资本实力也较为强劲。但相比于AI主要的发展国家美国,中国企业布局明显在部分产业链环节竞争力较为薄弱。例如在AI所需的芯片层面,英伟达已成为全球AI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且相关技术还在持续发展中;在大模型层面,OpenAI已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地位,模型成熟度较高。中国企业在产业链薄弱环节的追赶难度较高,这也将成为发展挑战。 代表性企业/机构 •阿里巴巴:已积累从云操作系统、芯片到智算平台的“AI +云计算”全栈技术实力。发布通义大模型。•腾讯:建设AI实验室矩阵,结合场景业务优势探索应用。基于太极机器学习平台推出混元AI大模型。•字节跳动:现已构建出“视觉语言模型+火山高速训练引擎+机器学习平台+行业应用”的AI生态体系。•科大讯飞:专注智能语音和认知智能技术攻关及产业化落地。推出星火认知大模型以及“AI+”生态。•元境(阿里):与云游戏、元宇宙业务结合的使用场景,提供预训练及可进一步微调的场景化模型服务。•网易:自研玉言、玉知、丹青、子曰和工业大模型等,构建AOP理论范式,推动与关键产业场景融合。•百度: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提供AI芯片、软件架构和应用程序等全栈AI技术。发布文心大模型。•创新奇智:依托于自研MMOC技术平台,为制造业、金融业和其他行业提供AI产品及解决方案。•启元世界: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自研千亿级参数认知决策大模型+大规模深度强化学习。•商汤科技:以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为核心基座,打造“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及研发体系。•智源研究院: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支持创立,发布智源悟道大模型、九鼎智算平台、FlagAI开源平台等。 全球企业布局状况 中国投入时间较晚但追赶时间仍相对充裕 从全球代表性AI企业布局时间来看,中国企业AI领域布局时间普遍较晚,大部分企业在近年才开始相关布局,而海外部分企业最早布局甚至可以追溯到数十年以前,这也成为中国在AI领域布局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而AI发展的理念与技术的成熟有赖于持续的积累才能形成突破,这也成为海外部分企业的优势。但由于AI仍位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未来中国企业追赶的时间仍相对充裕。 全球企业布局状况 中部AI企业缺乏造成部分产业链环节探索深度欠缺相关团队需进一步发展 从国内与海外AI企业人员规模状况来看,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型企业数量差距较小,这意味着头部企业在AI领域的投入资本、人员等资源上具备竞争力。从AI的实质性业务展开层面来看,中国头部科技企业与海外企业的差距相对有限,但中部企业的欠缺成为中国AI发展的重要挑战。现阶段,海外中部企业构成了AI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形成了自身的独有竞争优势。中部企业主要由专注于AI领域的企业构成,并围绕AI的某一个产业链环节深入积淀技术优势,相比于部分大型企业甚至更能推动AI产业的发展,而这一类企业也具备进一步成长为大型企业的潜力。 全球企业布局状况 海外成长性企业已获得较高资本支持中国企业尚处于早期投入阶段 从资本投入状况也可看出,中国支撑AI发展的投融资状况仍处于早期阶段,大量初创性企业投融资规模集中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而海外代表性AI企业最低投融资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这意味着大量海外企业在AI领域有实质性产出,进而吸引投资方给予较高的资本支持,在资本支撑下企业也有望快速成长。资本投入的差异或将在未来形成进一步影响,即中国企业难以与海外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竞争,拉大发展差距。因此若中国AI产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加大投入将成为必然,这也有赖于头部科技企业的持续支持。 全球专利发展状况 近年来全球相关专利数量快速增加中美占据前二 专利数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某一领域研发创新状况,从AI专利相关层面来看,近年来全球获批专利数量迎来了快速增长,2021年更是达到增长峰值,全球获批专利超过10万项,这也代表了AI近年具备较高的发展活跃度。随着专利数量的下降,这也意味着未来AI专利创新的难度在持续提升。从AI相关专利拥有数量上来看,中国与美国占据前二,是AI专利的主要拥有地区,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区也占据了一定份额,具备发展潜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数量并不等同于地区AI技术发展程度,不同专利还具备显著的质量差异,因此中国仍需要持续强化在AI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 游戏产业AIGC发展状况分析02. AIGC与游戏产业关联状况 商业化空间广阔成为游戏企业发展AIGC动力将为“降本增效”带来实质性利好 报告认为,AIGC在游戏产业将拥有较高的发展前景。首先,核心驱动力来源于全球范围内万亿级别的商业化空间,尤其是随着中国游戏产业全球化拓展的深入,未来将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而AIGC则有助于帮助游戏企业在多个层面构建竞争力。从AIGC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也需要找到具备高度商业化前景与庞大用户规模的领域展开技术拓展与应用。同时,从游戏产业实质性的发展状况来看,现阶段也处于降本增效的关键阶段,而AIGC技术会起到较大作用,企业访谈显示,企业普遍认为AIGC相关技术在强化内容创作、优化玩法、助力本地化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