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资信]:2023年贸易行业研究及2024年信用风险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贸易行业研究及2024年信用风险展望

商贸零售2024-04-30联合资信周***
2023年贸易行业研究及2024年信用风险展望

-0- 2023年贸易行业运行分析及2024年信用风险展望 2024.4 - 2 - 2023年贸易行业运行分析及2024年信用风险展望 时间:2024年4月 分析师:侯珍珍 010-85679696 lianhe@lhratings.com 传真:010-8567922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 中国人保财险大厦17层(100022) www.lhratings.com 报告概要 贸易行业运行情况:进出口贸易行业:2023年,受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通胀和货币紧缩导致的需求放缓、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以及主要商品价格回落影响,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当月同比增速波动较大。进出口贸易国家框架基本稳定,但欧美国家需求放缓、新兴国家对出口需求拉动有限,中国外贸压力仍存;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改善,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一季度,得益于全球制造业需求恢复,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回升。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呈窄幅震荡态势。其中,原油价格受海外货币政策紧缩、OPEC减产等影响呈窄幅震荡;钢材价格受国内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拖累,整体呈下跌态势;煤炭价格受海外煤炭供应较充足、房地产行业低迷导致钢铁及建材行业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震荡回落。 贸易企业信用分析:从贸易行业样本企业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受地产行业低迷、下游客户提货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贸易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下降;风控能力同比有所提升;财务杠杆同比略有上升,债务负担较重,偿债能力同比持平。 展望:预计2024年,随着新一轮稳外贸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美国经济韧性仍存以及在新兴市场出口份额的提升,中国外贸总额增速同比有望提升。 1 一、行业运行状况 1.进出口贸易运行情况 2023年,受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通胀和货币紧缩导致的需求放缓、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以及主要商品价格回落影响,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当月同比增速波动较大。进出口贸易国家框架基本稳定,但欧美国家需求放缓、新兴国家对出口需求拉动有限,中国外贸压力仍存;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改善,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一季度,得益于全球制造业需求恢复,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回升。 2023年,受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通胀和货币紧缩导致的需求放缓、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以及主要商品价格回落影响,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当月同比数据波动较大;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同比下降0.3%。按美元计价,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5.9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5.0%。其中,出口3.38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6%;进口2.56亿美元,同比下降5.5%。 2024年一季度,得益于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延续回暖趋势,贸易商品需求恢复,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同比回升。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5.74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4.43万亿元,同比增长5%,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较2023年四季度加快4.1个、2.3个百分点。按美元计价,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0.8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0.6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图1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当月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Wind 2023年,中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欧洲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新兴经济体对 2 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有限,中国外贸压力仍存。从贸易伙伴结构方面看,2023年,以美元计价,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6%、13.19%、11.19%和5.36%;从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速看,2023年,以美元计价,中国与东盟、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规模分别增长-4.90%、-7.10%、-11.60%、-10.70%,以人民币计价,分别增长0.2%、-1.9%、-6.6%、-5.7%,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总值同比持平或增速为负。同期,以人民币计价,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19.47万亿元,同比增长2.8%。 2024年一季度,得益于全球制造业需求恢复,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明显加快,对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贸易规模仍然下降,但下降幅度有所缩减。2024年一季度,以美元计价,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2.8%、-6.5%、-4.0%、-7.5%;以人民币计价,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6.4%、-3.5%、-0.7%、-4.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4.82万亿元,同比增长5.5%。 从进出口产品看,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大宗商品进口量增速扩大,农产品及民生产品进口额同比提升。出口方面,2023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9%,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2.4%,占出口总值的58.6%,占比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汽车(包括底盘)、汽车零配件及电动汽车合计出口金额1.63万亿元,同比增长46.63%。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11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7.3%。进口方面,大宗商品如能源、矿砂、粮食等进口量同比增加,2023年,进口铁、铝等金属矿砂14.58亿吨,同比增加7.6%;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11.58亿吨,同比增加27.2%;农产品进口额同比增加5%;进口纺织、衣着鞋帽类消费品进口额增长5.6%;首饰、钟表进口额分别增长63%、17.2%。 中国进出口贸易经营企业同比增加。2023年,中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不断扩容。民营企业是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2023年,民营企业55.6万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6.3%,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53.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2.61万亿元,国有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6.68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0.2%和16%。 2.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 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呈窄幅震荡态势。其中,原油价格受海外货币政策紧缩、OPEC减产等影响呈窄幅震荡;钢材价格受国内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拖累,整体呈下跌态势;煤炭价格受海外煤炭供应较充足、房地产行业低迷导致钢铁及建材行业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震荡回落。 原油方面,2023年上半年,海外尚未走出货币信用紧缩周期,通过通胀约束机制引起需求端变化,国际油价从年初的8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持续下降至6月末的75美元/桶;7-9月,OPEC主动减产,并随着全球原油需求复苏,原油供需紧平衡,原油价格上行,截至2023年9月28日,布伦特原油现货结算价上涨至98美元/桶;后续随着OPEC减产有所缓解、欧洲暖冬,原油需求下降,截至2023年12月29日,原油价格回落至77.80美元/桶。 图1 英国布伦特Dtd原油现货走势情况(单位:美元/桶) 3 资料来源:Wind 钢铁方面,钢铁下游需求主要分为以房地产和基建为主的建筑业,以及以机械、汽车、家电、船舶等为主的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基建投资的意愿由政府决定,其本身是政府托底经济的手段之一,具有明显的逆周期性。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基建投资景气度仍在高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1%,制造业投资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0%,电、热、燃、水投资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对工业投资整体拉动明显。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383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平方米,下降20.4%。 图2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3年以来,地产景气度延续下行态势,基建投资增速未达预期以及制造业投资增长未能抵消地产行业拖累,钢铁行业需求端仍延续疲软态势,加之供给端小幅增长,供需失衡导致钢材价格震荡下行。2023年一季度,国内宏观经济预期回暖,钢材价格呈增长趋势;二季度,钢材价格呈现“V”字走势,国内经济复苏情况不及预期叠加海外银行暴雷带来的流动性危机,导致钢材价格进入下行通道,6月下游需求阶段性释放,钢材价格修复性反弹。2023年7月以来,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钢材供需处于弱平衡态势,整体价格窄幅波动。 4 图3 2021年以来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Wind 煤炭方面,2023年以来,由于海外煤炭供应较为充足,房地产行业低迷导致钢铁及建材行业需求不足等因素,国内煤炭价格从之前年度的高位震荡回落。2023年1月,由于春节部分民营煤矿休假,市场供应相对偏少,煤炭整体价格维持2022年底水平;2月以来,受宏观经济恢复速度不及预期、下游电煤需求不足导致环渤海港口煤库存累积,煤炭价格大幅回落。动力煤价格方面,在经历小幅企稳反弹后,2023年4月起动力煤需求进入淡季,随着大秦线检修完成后港口煤调入恢复,在库存压力下动力煤价格持续走弱。2023年7月以来,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走高导致用电需求增长的带动下,国内动力煤消费显著增加,市场预期有所扭转,动力煤价格整体呈窄幅增长态势。焦煤方面,由于属于稀缺煤种,国内低硫优质主焦煤资源有限,整体供需偏紧,但价格更依赖于下游钢铁等行业的景气度。2023年,焦煤价格整体呈“V”字形走势。2023年初,焦煤价格维持在2300元/吨左右;春节后由于下游焦化厂库存仍处高位,焦煤价格小幅下跌。2023年2月底,随着下游钢铁、焦化等行业逐步提升开工率,焦煤价格有所反弹;3月中旬后,下游钢铁及相关制造业的需求恢复速度及幅度均不及预期,钢铁产品市场价下跌传导至原料端,导致焦煤价格下滑,焦煤价格从超过2200元/吨下行至6月初的1600元/吨左右;7月后,受供给端产量收窄,宏观和下游需求预期改善,焦煤价格有所回升;12月末,焦煤价格回升至年初水平。 图4 2021年以来煤炭主要煤种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元/吨) 5 资料来源:Wind 二、行业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3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以及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5方面共18条工作措施。 国务院国资委颁布《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贸易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的通知》 2023年12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颁布《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贸易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的通知》,提出了虚假贸易“十不准”,严禁中央企业各类虚假贸易业务的开展,具体包括不准开展背离主业的贸易业务、不准参与特定利益关系企业间开展的无商业目的的贸易业务、不准在贸易业务中人为增加不必要的交易环节、不准开展任何形式的融资性贸易、不准开展对交易标的没有控制权的空转、走单等贸易业务、不准开展无商业实质的循环贸易、不准开展有悖于交易常识的异常贸易业务、不准开展风险较高的非标仓单交易、不准违反会计准则规定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