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大宗商品贸易行业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大宗商品价格下行 信用质量保持稳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大宗商品价格下行 信用质量保持稳定

商贸零售2022-12-30大公信用郭***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大宗商品价格下行 信用质量保持稳定

信用风险展望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 1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 大宗商品价格下行 信用质量保持稳定 目录 宏观环境 ................................................... 2 行业政策 ................................................... 3 供需格局 ................................................... 4 盈利能力 ................................................... 7 债务压力 ................................................... 8 信用质量 ................................................... 9 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前高后低走势,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发债规模同比小幅增长,信用状况基本稳定。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大宗商品需求减弱,预计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处于高位,需关注不同商品品种结构性行情对贸易企业盈利的影响,预计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  宏观环境: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预计2023年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收紧、俄乌冲突、债务风险等因素仍将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挑战,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  行业政策:2022年以来,针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从生产保障、税收、价格干预、期货监管等方面保障大宗商品供给,未来需关注“双碳”及能源转型政策对大宗商品供需的影响。  供需格局: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前高后低走势;展望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需求减弱,预计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处于高位。  盈利能力:2022年前三季度,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整体毛利率持续下降;预计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落,需关注不同商品品种结构性行情对贸易企业盈利的影响。  债务压力:2022年1~11月,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样本企业发债规模同比小幅增长,发债主体主要集中于AAA信用等级主体,2023年存在一定集中偿付压力。  信用质量:2022年以来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样本企业主体信用状况基本稳定;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或将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国内经济复苏有望对商品需求形成支撑,预计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 分析师 孙 博 010-67413387 工商部 分析师 sunbo@dagongcredit.com 客户服务 电话:010-67413300 客服:4008-84-4008 Email:research@dagongcredit.com 2022年12月29日 信用风险展望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 信用风险展望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 2 宏观环境 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预计2023年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收紧、俄乌冲突、债务风险等因素仍将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挑战,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导致的需求波动。2022年,受通胀压力、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金融环境收紧、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202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较2021年下降2.8个百分点。2022年11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较2021年下降2.8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体的情况来看,2022年中国经济不仅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还受到疫情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显著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结果,2022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3.0%,IMF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为3.2%;美国经济在一二季度连续下降后于三季度开始恢复增长,IMF预计2022年美国GDP增速为1.6%;欧元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IMF预计2022年欧元区GDP增速为3.1%。 图1 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增速1(单位:%)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仍将充满挑战,通胀预计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处于高位,各国为抑制通胀收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俄乌冲突影响长期存在,此外,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债务高企,2022年10月IMF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预计2022年末全球政府债务为GDP的91%,较2021年末有所下降,但较疫情前水平仍高出约7.5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来财政支出空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从先行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以下简称“PMI”)来看,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自2022年3月以来持续下降,9月开始跌落荣枯线以下,11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48.8,较2月的年内高点下降4.9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体中, 1 2022年GDP增速为IMF预测值。 -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GDP:实际同比增长:全球中国:GDP:不变价:同比美国:GDP:不变价:同比欧元区:GDP:不变价:同比 信用风险展望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 3 中国制造业PMI受三重压力及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2022年以来仅有4个月略高于荣枯线,美国制造业PMI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于11月跌落荣枯线以下,欧元区制造业PMI在下半年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下。2022年10月,IMF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前景持续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7%。2022年11月,OECD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2%。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计2023年大宗商品需求面临下行压力。 图2 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单位:%)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行业政策 2022年以来,针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从生产保障、税收、价格干预、期货监管等方面保障大宗商品供给,未来需关注“双碳”及能源转型政策对大宗商品供需的影响。 2022年以来,针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着力增强国内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强煤炭煤电的兜底保障能力。此外,《意见》也提出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增强能源供应链弹性和韧性、提升能源产业现代化水平等多项要求。2022年4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煤炭进口关税作出调整,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针对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问题,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指出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明确了晋陕蒙相应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并于2022年5月1日开始执行。此外,《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煤、电价格传导机制。 期货监管方面,2022年9月证监会表示要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保供稳价大局,3035404550556065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全球: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中国制造业PMI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PMI欧元区:制造业PMI荣枯线 信用风险展望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 4 加强与宏观管理部门期现联动监管,助力应对动力煤、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完善期货品种上市机制和相关规则,努力提升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着力提高重点品种产业客户参与度,扩大商品期货品种对外开放。 2022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未来需关注“双碳”及能源转型政策对大宗商品供需的影响。 供需格局 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前高后低走势;展望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需求减弱,预计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处于高位。 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前高后低走势,处于历史高位。上半年,受俄乌冲突爆发对供给端的冲击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下半年,随着需求预期回落,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截至2022年11月末,CRB现货指数较年初下降2.47%,较年内高点下降12.39%。分商品类别看,世界银行预计2022年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同比分别增长59.1%和13.4%,金属和矿物、贵金属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展望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需求减弱,预计大多数商品价格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处于高位。2022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能源商品价格将下降11.2%,非能源商品价格下降8.1%,其中农产品、金属和矿物、贵金属价格分别下降4.5%、15.2%和3.6%。 图3 CRB现货指数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2022年煤炭供需偏紧格局持续,煤炭保供压力仍存,煤炭价格高位震荡;预计2023年随着国家保供政策推进,整体库存水平有所提高,煤炭价格中枢将有所下降,但国内经济复苏对能源需求的拉动将对煤炭价格形成支撑。 2022年煤炭供需偏紧格局持续,煤炭保供压力仍存,为保障煤炭供给满足下游需求增长,300400500600700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