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港股财报]:中环新能源2023年报 - 发现报告

中环新能源2023年报

2024-04-23港股财报单***
中环新能源2023年报

公司資料2主席報告4管理層討論及分析5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履歷12董事會報告16企業管治報告30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43獨立核數師報告67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72綜合財務狀況表73綜合權益變動表75綜合現金流量表76綜合財務報表附註77財務概要155物業概況156 余竹雲先生(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夢琳先生 香港北角渣華道191號嘉華國際中心21樓2102–03室及10–12室 喬曉戈先生朱玉娟女士 佟達釗律師行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1號陸海通大廈16樓1601室 李祥林博士王文星先生周春生博士 Ocorian Trust (Cayman) LimitedWindward 3, Regatta Office ParkPO Box 1350Grand Cayman KY1-1108Cayman Islands 王文星先生(主席)喬曉戈先生李祥林博士 李祥林博士(主席)朱玉娟女士周春生博士 寶德隆證券登記有限公司香港北角電氣道148號21樓2103B室 余竹雲先生(主席)王文星先生周春生博士 國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執業會計師香港中環畢打街11號置地廣場告羅士打大廈31樓 余竹雲先生(行政總裁)李鋇先生(副主席)胡龍芝女士(首席財務官) 佟達釗先生(於二零二三年五月三日獲委任)林嘉俊先生(於二零二三年五月三日辭任)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余竹雲先生佟達釗先生(於二零二三年五月三日獲委任)林嘉俊先生(於二零二三年五月三日辭任) www.centralenergy.cn 1735 Windward 3,Regatta Office ParkPO Box 1350Grand Cayman KY1-1108Cayman Islands 各位股東: 本人謹代表中環新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的董事(「」)會(「」),向本公司股東(「」)提呈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報。 二零二三年,在全球經濟放緩、氣候變化影響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增多的背景下,本集團以堅定的信念和前瞻性的佈局,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創新力。 面對全球環境的諸多不確定性,本集團始終堅持「責任源自內心」的核心理念,不懈地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一方面,本集團堅定地走綠色發展之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轉型發展中以「雙碳」為目標,大步進入高端製造業。另一方面,憑藉多年來的充分論證與市場積澱,本集團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積極探索低碳轉型之路,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中環力量。 於報告年度,本集團迎來了重要里程碑,2GW光伏組件及6GW光伏電池產品全容量投產,實現產能滿載運行,N型電池及光伏組件銷量呈現強勁的增長態勢。本集團堅持向客戶交付可靠、高效的產品與服務,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產品轉換效率、穩定性與品質受到客戶與專業機構的認可。在智慧能源管理服務方面,本集團專注於全面滿足客戶需求與期望,緊密把握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脈搏,迅速響應並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二零二三年,本集團致力於實施高效治理舉措,為股東及利益相關方創造可持續價值;本集團關注員工福利,為員工提供平等、安全、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促進員工職業發展;本集團以踐行樸實社會責任為己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賦能教育慈善與扶貧惠民,以本集團的善意向社會傳遞溫暖的力量。 今年,本集團將披露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該報告將嚴格遵循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報告框架,以公正、透明、平衡的態度,向股東展示本集團在報告年度中在環境、社會及管治方面所採取的舉措與取得的成效。 本集團將始終堅定地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家「雙碳」承諾,秉持對市場、社會與客戶的善意初心,穩步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本集團願與合作夥伴及利益相關方攜手共進,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美麗生態貢獻綠色動力,共同塑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本集團堅信,通過太陽能的廣泛應用,其能夠為全人類帶來福祉,拾光聚能,開創未來。 主席 香港,二零二四年三月十六日 本集團於香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經營所處的建築業務環境仍艱難,而本集團面臨投標價低、成本增加以及香港及中國市場潛力有限等多方面挑戰。本集團審慎管理其綠色建築及建築相關業務運營,評估業務發展機會,分散收入來源,因此本集團可將香港及中國市場可能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降至最低。 自二零二二年起,本集團已計劃在鳳台縣投資建設22GW的高效N型電池及6GW的先進組件並開展生產和供應業務。總投資預計將佔地約800至1,200畝。 於報告年度末,一期建設2GW組件及3GW電池項目以及二期建設3GW電池項目已完成並於二零二三年投產。三期建設8GW電池及8GW組件項目預計於二零二四年底前完成。 本集團尋求把握綠色建築及綠色新能源的商業機會,以便為股東獲得更高回報。本集團亦致力於響應國家政策,以碳中和的理念,進一步利用科學化管理及技術改進通過綠色建築及施工達到低碳及綠色環保的目的。本集團致力於結合現有建築及建築相關業務,通過光伏新型發電系統及儲能技術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營造節能及可持續的生活環境。 於報告年度,本集團逐步拓展新能源及工程、採購及建築(「EPC」)業務。於報告年度錄得不俗表現。 於報告年度,本集團主要業務為(i)綠色建築及建築相關業務;(ii)新能源及EPC;(iii)智慧能源管理服務;(iv)健康及醫療;及(v)食品及飲料(「」)供應鏈。本集團尋求在各分部之間實現協同價值,為本集團帶來更高回報及更大商機。 於報告年度,綠色建築及建築相關業務分部收益約為1,349.4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約852.7百萬港元),佔本集團總收益約33.5%(上一報告年度:約52.8%)。該分部收益錄得增加主要是由於報告年度建築材料銷量強勁增長。 EPC 於報告年度,本集團逐步擴展新能源及EPC新業務,該分部錄得收益約2,119.6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約58.6百萬港元),佔本集團總收益約52.6%(上一報告年度:約3.6%)。該增加主要是由於光伏產品於報告年度的銷量強勁增長,與其2G光伏組件及6G光伏電池產品全容量投產相符。 於報告年度,智慧能源管理服務分部的收益約為16.0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約19.7百萬港元),佔本集團總收益約0.4%(上一報告年度:約1.2%)。該減少主要是由於報告年度中國揚州及合肥項目的智慧節能照明工程減少。 健康及醫療業務包括提供健康及醫療服務,其包括醫療諮詢及供應保健產品、綠色食品及美容產品。於報告年度,健康及醫療業務收益約為409.9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約484.0百萬港元),佔本集團總收益約10.2%(上一報告年度:約30.0%)。該減少主要是由於綠色食品產品銷量減少,與本集團於報告年度投放更多資源於新能源及EPC分部的策略相符。 餐飲供應鏈包括農產品、凍肉及其他餐飲材料的供應鏈服務。於報告年度,餐飲供應鏈分部收益約為133.4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約198.7百萬港元),佔本集團總收益約3.3%(上一報告年度:約12.3%)。該減少與本集團於報告年度投放更多資源於新能源及EPC分部的策略相符。 本集團將繼續在鳳台縣及桐城市尋求新綠色能源商機並發展高效N型電池及先進光伏組件供應業務。鳳台縣三期建設8GW電池預計將於二零二四年第四季度完工投產。 繼本集團訂立若干戰略合作協議後,在光伏設備供應及光伏電站建設方面進行聯合合作,或在清潔能源及集成智慧能源、技術服務及供應鏈領域(視情況而定)進行聯合開發(載於本公司於二零二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刊發的中期報告「未來計劃及前景」一節),其亦已訂立戰略及投資合作協議,在低碳智慧工廠╱園區業務方面進行聯合合作或在中國進行零碳園區聯合開發,董事會相信,有關合作將使本集團能夠利用其在低碳智慧工廠╱園區市場方面的經驗及能力,從而變現本集團的綠色能源業務。有關詳情,請參閱本公司日期分別為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及二零二四年一月十日的公告。尤其是,誠如其日期為二零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的公告及日期為二零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的通函所披露,本集團收購設備主要用於建立五條光伏TOPCon電池的生產線,此舉將讓本集團進軍光伏業務及多元化其業務營運。 本集團於報告年度錄得收益約4,028.3百萬港元,較上一報告年度約1,613.6百萬港元增加約149.6%。收益增加乃主要由於受報告年度N型電池及光伏組件銷量強勁增長所推動,新能源及EPC分部的收益淨增加,約為2,119.6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約58.6百萬港元)。 本集團於報告年度錄得毛利約172.8百萬港元,較上一報告年度約31.1百萬港元增加約455.6%。增加乃主要歸因於新能源及EPC分部的2GW組件及6GW電池產能於報告年度滿載,N型電池及光伏組件銷量增加所致。 本集團於報告年度錄得其他收入及收益約18.8百萬港元,較上一報告年度約37.9百萬港元減少約50.4%。減少主要由於報告年度內出售附屬公司收益減少所致。 本集團的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由上一報告年度約83.5百萬港元減少至報告年度約81.0百萬港元,降幅約3.0%。減少主要由於報告年度內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撥回所致。 於報告年度,本集團的所得稅開支為約11.6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所得稅抵免約0.7百萬港元)。相關增加與報告年度內溢利增加一致。 本集團於報告年度呈報純利約71.3百萬港元,而本集團於上一報告年度錄得淨虧損約30.3百萬港元。由淨虧損轉為純利主要由於與上一報告年度相比,本報告年度(i)營業額增長;(ii)新能源及EPC分部銷量增加;(iii)計入損益的投資物業錄得公平值收益;(iv)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虧損撥備撥回;及(v)出售附屬公司的收益。 EBITDA 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方法為補充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呈列的本集團財務業績。EBITDA用作額外財務計量方法。本集團相信,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方法為投資者及其他人士提供有用資料,讓彼等了解及評估本集團的綜合業績,以比較各會計期間財務業績及其同業公司的財務業績。 下表載列本集團於報告年度及上一報告年度的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財務數據: 報告年度的EBITDA約為125.4百萬港元的溢利,而上一報告年度錄得約16.3百萬港元的虧損。 於報告年度,本集團主要已透過出資及自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為流動資金及資本需求提供資金。 於報告年度末,本集團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約137.4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約614百萬港元)。減少主要是由於金額約500百萬港元用於(i)發展二期光伏項目;及(ii)銀行借款抵押。 於報告年度末,本集團的借款約1,121.3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約499.7百萬港元)。增加主要乃因銀行借款約555.6百萬港元用於發展光伏項目二期。 於報告年度末,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股本及權益分別約為2.6百萬港元及847.9百萬港元(上一報告年度:分別約為2.6百萬港元及185.7百萬港元)。 流動比率於報告年度維持1.1倍(上一報告年度:1.3倍)。 本集團根據資產負債比率監察資本。該比率乃按照各年末的債務除以各年末的權益總額計算。於報告年度末,本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約為85.66%(上一報告年度:約267.3%)。 於二零二三年十一月六日,董事會建議將每股面值0.0025港元的每一股已發行及未發行本公司股份(「」)拆細為四(4)股每股面值0.000625港元的經拆細股份(「」)。 根據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通過的普通決議,股份拆細已獲股東批准,並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效。於股份拆細生效後,本公司的法定股本將為50,000,000港元,分為80,000,000,000股經拆細股份,其中4,224,000,000股經拆細股份將為已發行及悉數繳足或入賬列作悉數繳足。 有關股份拆細的詳情,請參閱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三年十一月六日、二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