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

2024-04-22-普华永道E***
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

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 目录前言第一章新型消费时代应运而生1.1政策引领消费转型1.2市场驱动消费迭代1.3新型消费的时代特征第二章新型消费城市发展观察2.1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兴未艾2.2特色新型消费城市崭露头角2.3新型消费城市的路径探索第三章新型消费城市场景营造3.1特色城市谋划促动场景出新3.2多元场景建设激发消费内力3.3新型消费场景的打造趋势第四章新型消费的海南实践4.1 海南积极推动新型消费培育4.2 海南省培育新型消费亮点第五章新型消费发展策略建议5.1依托城市构建新型消费发展环境5.2借力场景打造新型消费活力平台5.3新型消费的未来展望0203040507080911161718192425262832343638 消费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自2021年我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各大城市积极探索,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行动响应国家对于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要求,强化消费对于经济“双循环”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科技日益革新以及经济格局演进,我们的消费环境也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型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新浪潮下,不同城市基于其自身禀赋特征,通过多元化的政策引导和场景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批个性鲜明、特色各异的“新型消费城市”,为未来消费持续迭代升级提供了优质的土壤。普华永道会同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发布《中国新型城市发展洞察报告》。本报告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及进行回顾, 对各类“新型消费城市”及新型消费场景进行识别、归纳, 并对我国各城市在新消费时代下建设“新型消费城市”提出思考和建议。前言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2 第一章新型消费时代应运而生 新经济环境带来新消费格局。国家层面积极应对,通过出台新政策、提出新理念等举措引导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转型升级。(1)政策指引—新时代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十四五”以来,消费议题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国家多个部委陆续发布多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并通过制定发展目标、建立规划格局、践行发展策略,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带动经济增长。1.1政策引领消费转型多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2021年3月22日《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对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目标: 全面促进消费+ 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2021年3月22日《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对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目标: 全面促进消费+ 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商务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2021年6月30日,商务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培育若干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成一批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格局: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特色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2023年7月28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体验。培育方式:创新消费场景+ 丰富消费体验(2)理念引领—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带来消费新动力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深化高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融合性的生产力形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进一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1)政策指引—新时代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理念引领—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带来消费新动力——《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4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促动着新型消费业态和场景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1)消费主体和场景代际更迭一方面,消费主体代际更迭。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消费主体逐渐年轻化。他们的消费行为、观念和习惯都深受科技飞速进步的影响,消费时更注重数字化技术、个性化特色、即时满足体验以及环保可持续等属性。另一方面,消费场景代际更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科技创新和数字化逐步向消费场景赋能,推动科技、文化、艺术等因素综合构筑的多元商业场景的应用与普及。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2)消费市场趋于个性理性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较大的影响,整体消费市场开始呈现“K”形分化趋势:消费能力降级的同时出现消费理念的升级。消费者更加理性和谨慎,关注商品和服务的性价比;同时会更关注自身的精神体验及情感需求,追求小众化和个性化。1.2市场驱动消费迭代消费意愿增长更理性、个性的消费者线上份额持续上升健康服务需求巨大出游影响非必需品支出旅行业态逐渐恢复123456(1)消费主体和场景迭代(2)消费理念和需求转变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5 (3)消费载体建设进入存量时代城市商业地产为城市消费的主要载体。2023年商业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降幅为14.6%,整体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商业载体市场的投资额和开发量均出现持续缩减态势,增长速度显著放缓。随着城市商业载体建设的整体转变,消费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从增量时代逐步迈向存量时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2012-2023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情况(单位:亿元、%)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50403020100-10-20-3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全国商业营业用房累计开发投资完成额(左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累计同比开发投资完成额(右轴)(3)消费载体建设进入存量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普华永道整理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6 随着消费代际不断更迭、消费市场“K”形分化以及消费载体建设进入存量时代的发展趋势,新型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抓手。由“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引及“自下而上”的市场自发行为均可以看出:新型消费表现在技术水平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意愿的变革、品牌吸引力增强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等多个维度。基于对新型消费城市的观察,我们归纳了新型消费在4个层面的7个典型特征:在技术层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体验层面,提供一站式和交互式消费体验;在品牌层面,打造地域特色IP、促进IP跨界融合;在理念层面,实现经济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新型消费依托技术基础、特色体验、文化品牌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消费产品、消费渠道、消费体验方面展现出更加智慧化、个性化和绿色化的特征。1.3新型消费的时代特征新型消费典型特征一站式消费渠道的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等方面融合发展,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 个性化、沉浸式、全流程的消费体验。科技创新驱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个消费场景里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促进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对接,实现消费资源的高效配置。交互式消费方式的社交互动,提供人与人、人与物的交互平台,促进消费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产品互动,激发更多消费需求。地域特色IP利用各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文化与消费相融合的地域特色IP。跨界创新IP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 、地域特色环境与跨界领域的独特优势,打造跨界融合与资源共享的创新IP。经济可持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提高生产与消费匹配度,释放消费潜力、实现投资消费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开发打造文化旅游景点、创建生态绿色的体验场景与消费场景,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层面体验层面品牌层面理念层面我们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了新型消费的生态系统,推动消费市场的升级和发展,以点带面形成一批特色新型消费城市;而新型消费场景作为消费的表现载体,进一步反映和凸显城市消费理念的革新和先进技术的发展水平,从消费中心城市自上而下、植根蔓延至不同能级的其他城市。需从“城市”和“场景”两方面出发,研究新型消费的具体表现形式,抓准新型消费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7 第二章新型消费城市发展观察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资源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承载区。在新型消费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将继续影响全球的消费格局并持续发挥消费带动的辐射作用。2.1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兴未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普华永道整理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重庆 全国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情况(单位:元)50,89754,91949,48037,58631,53126,796截至第七次人口普查,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人口全国占比。2023年首批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零售额总额全国占比。2023年首批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国占比。5.9%13.8%25.1%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19年初,商务部提出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各城市迅速响应。同年,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2021年7月19日, 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 、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3年7月-8月,首批试点城市陆续发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成绩单,社会零售及外贸总额增速显著。同年11月,浙江省发改委公布第一批省级新型消费城市建设试点名单。2016201920212023(1)建设历程05,00010,00015,00020,00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13-2023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零售总额变化情况(单位:亿元)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18,51515,13014,46311,0133,822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9 25(2)建设趋势我们认为,除首批国际性消费中心城市外,一批区域性消费城市正在快速崛起,这些城市率先以特色化消费破圈,将自己打造成为“特色新型消费城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共同构建了中国新型消费城市格局。根据《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首批5个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职能除了提升聚焦自身消费能级,还包括持续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跟随首批5个城市的脚步,深圳 、成都 、西安、苏州、武汉等相继出台消费中心城市行动计划或建设实施方案,消费城市的建设蔚然成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普华永道整理2023年全国部分主要城市社会零售总额及近增速(单位:亿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零售总额其他城市社会零售总额2023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中国新型消费城市发展洞察报告10493 625 806 1,033 1,089 1,155 1,796 1,913 2,009 2,100 2,384 2,402 2,425 2,743 2,751 3,208 3,822 4,210 4,812 4,964 5,199 5,271 5,562 5,623 6,319 7,532 7,671 8,201 9,583 10,002 10,486 11,013 14,463 15,130 18,516 1417.51.919.28.613.512.48.69128.65.92.82.912.96.5793.76.16.656.27.77.38.65.24.76.4107.86.74.88.612.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