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第三方IDC服务商高速成长,IDC服务放量可期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第三方IDC服务商高速成长,IDC服务放量可期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信息技术2024-04-07张俊雅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第三方IDC服务商高速成长,IDC服务放量可期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Leadleo.com版权有问题?点此投第三方IDC服务商高速成长,IDC服务放量可期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诉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科技张俊雅·头豹分析师2024-03-21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行业定义IDC服务商,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是指专门为...AI访谈行业分类按照服务模式的分类方式,IDC服务行业可以分为如...AI访谈行业特征相较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具备运营...AI访谈发展历程第三方IDC服务行业目前已达到 4个阶段AI访谈产业链分析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AI访谈行业规模第三方IDC服务行业规模暂无评级报告AI访谈SIZE数据政策梳理第三方IDC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5篇AI访谈竞争格局AI访谈数据图表摘要本文介绍了IDC服务商的概念和市场现状,重点分析了第三方IDC服务商相对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包括流程精简和定制化程度更高,以及灵活性强,不受单一通信网络及地域限制。同时,文章指出数字化转型浪潮和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数据中心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预计未来智算中心将引领数据中心建设,低碳技术不断完善,满足未来大规模数据中心发展需求。最后,文章预测了未来第三方IDC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第三方IDC服务行业定义[1]IDC服务商,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是指专门为互联网企业和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计算、网络通信等服务的机构,IDC服务商通过建设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帮助用户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IDC服务商即独立提供IDC服务的厂商,相对于基础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响应速度快,通过模块化、标准化机房设计缩短建设周期,可以更快速地满足企业需求。[1]1:https://www.kdun....2:酷盾第三方IDC服务行业分类[2] IDC服务行业基于服务模式的分类IDC服务行业基于交付模式的分类按照服务模式的分类方式,IDC服务行业可以分为如下类别:第三方IDC服务分类基础电信运营商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这三家运营商拥有大量的基础设施资源,在骨干网络带宽资源和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基础电信运营商向专业IDC服务商、云服务商和行业客户提供互联网带宽资源及机房资源。第三方IDC服务商以世纪互联、光环新网、网宿科技、万国数据、鹏博士等为代表,这些服务商主要为客户提供机柜租用、带宽租用、服务器代理运维等服务。云服务商以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金山云、青云、UClould等为代表,云服务商可以为各类客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带宽、CDN和特定行业解决方案等服务。第三方IDC服务分类批发型批发型依赖与互联网云计算厂商绑定,及签订长期合约(一般为5年至10年),收入确定性较高。零售型零售型以短期出租为主,并且提供如内容分发(CDN、网络安全(防火墙)、流量监控等增值服务。由于当前IDC下游需求以互联网(云计算)场景为主,所以,批发型是当前IDC行业主流,早期零售型厂商代表世纪互联、光环新网均有布局批发型业务。[2]1:https://www.digita...2:https://zhuanlan.z...3:数码人,知乎第三方IDC服务行业特征[3] 相较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具备运营流程精简,机房定制化程度更高,业务灵活性更强,不受单一通信网络及地域限制的优势。近年来,第三方IDC服务商凭借资本实力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地位,市场份额已超过基础电信运营商,在IDC服务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1第三方IDC服务商市场份额高速增长,已超越基础电信运营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2年,电信运营商在IDC服务市场中的市占率约为48.32%,其中中国电信占比约为19.27%,中国移动占比约为14.70%,中国联通占比约为14.35%;第三方IDC服务商市场份额占比约为51.68%,较2021年同比增长了1.81%。近年来,第三方IDC服务商凭借资本实力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地位,扩大市场份额。目前,第三方IDC服务商市场份额已超过电信运营商,在IDC服务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2相较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运营流程精简,且机房定制化程度更高1)流程精简:第三方IDC机房由于运维团队为公司自有,从参观机房,上下架,故障维护,只需进机房前开工单,授权后就可以随时进出机房,该模式下办事效率和响应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基础电信运营商。运营商机房属国家产权机房,矩阵式公司架构,处理时间流程相对繁琐,影响反应速度;第三方机房属民营产权机房,公司结构相对扁平,层级设置相对较少,突发事件和事物性工作处理相对较快;2)定制化:三大运营商机房不支持:供电、空调、机房环境等标准基础设施风格基本相同,无法定制。第三方机房:支持定制,电源可根据客户需求改电、更换机柜、包区域管理。3第三方IDC服务商具备灵活性强,且不受单一通信网络及地域限制1)灵活性强:终端用户(特别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需求往往具有突发性、规模大和无法准确预知的特点,但电信运营商的IDC投资计划需根据集团投资预算作出(具备较强计划属性),项目实施的灵活性不够高,难以与下游客户对数据中心持续高节奏的需求匹配;2)不受单一通信网络及地域限制:第三方IDC服务商可以与不同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多个网络的连接服务,并且网络不以电信运营商和省份边界划分。[3]1:https://news.sohu....2:https://zhuanlan.z...3:信通院,知乎第三方IDC服务发展历程[4]自19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崛起使数据中心成为现代技术架构的核心。经过三十年的进化和创新,数据中心已从传统的物理机房转型为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中心,完全适应AI2.0时代的大数据处理需求。IDC服务商服务对象也从电信企业或大型企业,逐步转向全行业企业。 萌芽期1994~2000在1990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公众对网络的需求持续上升。这时期,数据中心开始成为网络流量的主要承载者,主要表现为电信企业为大型企业提供的基础电信资源和设施托管服务。网络中心阶段:物理数据中心形态,服务对象为电信企业或大型企业启动期2001~2009在2000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开始自建数据中心,同时互联网数据中心也逐步崭露头角。这个时期,随着信息化需求的变化,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服务需求显著增加,使得IT服务质量成为行业的核心关注点。IT中心阶段:企业自建及互联网数据中心形态,服务对象向互联网企业下沉高速发展期2010~2019在2010年之后,传统的服务器托管和机架租赁等IDC服务逐步为云计算所替代。这种转变使得对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大幅度提升,而众多客户也对集群化建设和云计算技术的整合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云中心阶段:云计算分布式大规模数据中心形态,服务对象向多类型企业下沉高速发展期2020~2023自2020年起,多模态和大模型为特点的AI2.0时代加速了智算设施的建设。目前,市场对于大型云计算、本地化智算以及小微型边缘计算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规模化智算与行业智算的需求并行也已显现。算力中心阶段:边缘计算+分布式小数据中心形态,服务群体面向全行业[4]1:中国通服第三方IDC服务产业链分析第三方IDC服务行业产业链上游为IT及网络设备提供商,为数据中心提供底层硬件基础设施;产业链中游为第三方IDC服务商,为下游企业用户提供主机托管、服务器租赁、代运维服务、网络安全、CDN等服务;产业链下游为数据中心使用者,包括云计算、互联网、金融、政府、电力等行业客户。[6][14] 产业链上游IT及网络设备提供商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查看全部第三方IDC服务行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核心研究观点:[6]第三方IDC服务商凭借较强的运维能力和增值服务多样性能力,逐渐超越基础电信运营商,成为IDC服务市场主流相较于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资本实力有限,融资成本也高于运营商,因此扩张能力有限。然而第三方IDC服务商部署灵活,聚焦于一线城市及周边地区,可提供客制化及一系列增值服务。除了提供智能DNS、智能灾备、CDN等服务,第三方IDC服务商还与云计算厂商共同打造云网生态系统,为企业用户提供云服务。2022年,电信运营商在IDC服务市场中的市占率约为48.32%,而第三方IDC服务商市场份额占比约为51.68%,市场份额首次超越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加速迈向“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数据中心是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全社会降碳增效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壮大,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如《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和《数据中心能源效率限额》,鼓励第三方IDC服务商通过创新技术应用降低电源使用效率(PUE)、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聚焦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健康有序发展。以万国数据为例,在供电侧,变传统的双路不间断供电为单路高压直流供电,通过供电结构的调整,降低了用电损耗,提升了用电效率;在用电侧,采用能耗监测系统,实现精细化运营,通过动态监测,及时了解服务器负荷、室内外温度、湿度等指标优化设备调用。[6]上生产制造端上游厂商产业链上游说明100G和400G为数据中心交换机主流速率,800G交换机于2023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可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目前,100G和400G为数据中心主流交换机速率,400G产品在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起,800G交换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年8月,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联合以太网和测量行业领导者思博伦通信,完成业界首个密度高达64个800G端口的超大规模800GE测试。测试数据显示,新华三集团基于CPO硅光技术打造的新一代800G数据中心交换机(H3C S9827系列产品)整机交换容量高达51.2T,64个端口全面实现不同流量下的100%线速转发,各端口传输速率均能达到800Gbps。未来,800G、1.6T高速率带宽或将成为数据中心大规模训练的主力需求。AI大模型加速迭代,驱动AI服务器市场持续高涨AI服务器主要是异构形式的服务器,可以为CPU+GPU、CPU+FPGA、CPU+TPU、CPU+ASIC或CPU+多种加速卡,但目前广泛采用的是CPU+ 产业链中游第三方IDC服务商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北京秦淮数据有限公司查看全部GPU架构。AI服务器在组成部件上与普通服务器差异不大,主要提升在以下几个方面:1)更大容量内存,满足大数据实时负载增加的需求;2)提供更多外置硬盘插槽,并广泛支持NVME/PCIE等SSD,满足大数据或模型参数的快速存储需求;3)需要带宽更高的网络模块,满足AI服务器之间、与终端用户的数据高速传输需求。随着以GPT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迭代,以及以ChatGPT、Microsoft 365 Copilot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使用量的激增,生成式人工智能对AI服务器的需求量正在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AI服务器(包含搭载GPU、FPGA、ASIC等主芯片)出货量将接近120万台,年增38.4%,占整体服务器出货量近9%,预计2026年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15%。闪存晶圆的设计与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前沿技术主要被美、日、韩三国的少数企业所主导,中国国产存储厂商与海外厂商技术差距不断缩短早期进入存储器领域的海外厂商通过巨额的资本投入不断积累市场竞争优势,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不断提升晶圆制程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存储密度和降低存储芯片功耗。随着中国大陆加大对存储器芯片产业的支持力度,过去几年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在NAND闪存芯片方面,中国国产厂商与三星、SK海力士等全球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缩短到两年。其中,中国最大的存储半导体企业长江存储在2022年发布了基于晶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