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0-05-14大公信用A***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占比却在不断下滑,这种趋势在近些年变得尤为明显,“南北差距”已逐渐取代“东西差距”。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之后,国家统计局对各省GDP按照统一口径进行了修订,结果显示,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我国北方“两高”产业占比较高,受环保政策及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较大; 2、北方国有企业数量众多,社会责任与负担较重,南方民营经济发达,高科技和创新程度较强; 3、我国南北方地理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 这其中,地理和气候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我国南北经济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若要扭转上述趋势,并将我国南北经济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则需要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以及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对此,本文提出三项政策建议: 1、要加强北方和内陆地区经济的互动性与协同性; 2、打破“唯GDP数量”的考核方式,加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考核; 3、继续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转型。 目 录 一、近些年我国经济“南北差距”逐渐取代“东西差距” 二、第四次经济普查后全国各地经济总量的修订 三、我国南北经济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 四、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宏观经济结构 作 者 大公国际 国际合作部 李冰晖 联系电话:010-67313336 邮箱:research@dagongcredit.com 大公国际: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专题研究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之后,国家统计局以此为基础对全国各省、区、市2019年的GDP总量进行了统一核算,并对2018年各地的GDP总量进行了修订。结果显示,与修订之前相比,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市的GDP都出现了下调,而南方则正好相反。这表明,我国经济版图的南北差距出现了进一步地扩大。 一、近些年我国经济“南北差距”逐渐取代“东西差距” 过去在谈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时,学者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东西差距,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和深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已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如表1所示: 表1 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各省区市的实际经济增速(单位:%) 东部 增速 中部 增速 西部 增速 东北 增速 北京 6.1 山西 6.2 内蒙古 5.2 辽宁 5.5 天津 4.8 安徽 7.5 广西 6.0 吉林 3.0 河北 6.8 江西 8.0 重庆 6.3 黑龙江 4.2 上海 6.0 河南 7.0 四川 7.5 江苏 6.1 湖北 7.5 贵州 8.3 浙江 6.8 湖南 7.6 云南 8.1 福建 7.6 西藏 8.1 山东 5.5 陕西 6.0 广东 6.2 甘肃 6.2 海南 5.8 青海 6.3 宁夏 6.5 新疆 6.2 东部平均 6.2 中部平均 7.3 西部平均 6.7 东北平均 4.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区市统计局、大公国际 表1显示,201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要明显快于东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东部省份只有福建超过了7%,而天津甚至不足5%,除福建外,只有河北、浙江和广东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6.1%);中部省份中,除山西增速较低之外,其余5省均不低于7%;西部省份中,西南地区的表现非常抢眼,有3个省份都超过了8%,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省份只有内蒙古、广西和陕西。此外,在“十三五”规划的最初几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都要快于东部地区。 从经济总量来看,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GDP总量在全国的占比较2018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如表2所示: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 表2 2018-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实际经济总量占比变化(单位:亿元、%) 2018年总量 2018年占比 2019年总量 2019年占比 东部地区 476378 51.8 511161 51.6 非东部地区 442903 48.2 479704 48.4 全国 919281 100.0 990865 10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区市统计局、大公国际 其中2018年各地区GDP总量是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各省GDP进行统一修订后进行的加总。以上结果表明,我国东西差距已明显呈现出缩小趋势。 除了东西差距外,南北差距近些年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门词汇。我国传统的南北方分界线为秦岭——淮河线,北方包括华北5省区市(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和内蒙古)、东北3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西北5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以及河南和山东,共15个省区市,南方包括其余16个省区市(本文统计的范围不含港澳台地区)1。按照上述分类将我国2019年经济增速进行对比,则差距非常明显,如表3所示: 表3 2019年我国南北方各省区市的实际经济增速(单位:%) 北方 增速 南方 增速 北京 6.1 上海 6.0 天津 4.8 江苏 6.1 河北 6.8 浙江 6.8 山西 6.2 安徽 7.5 内蒙古 5.2 福建 7.6 辽宁 5.5 江西 8.0 吉林 3.0 湖北 7.5 黑龙江 4.2 湖南 7.6 山东 5.5 广东 6.2 河南 7.0 广西 6.0 陕西 6.0 海南 5.8 甘肃 6.2 重庆 6.3 青海 6.3 四川 7.5 宁夏 6.5 贵州 8.3 新疆 6.2 云南 8.1 西藏 8.1 北方平均 5.7 南方平均 7.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区市统计局、大公国际 表3显示,我国经济增速呈现出明显的“南快北慢”局面,北方地区平均增速比南方低约1.4个百分点。在北方省份中,只有河南2019年的经济增速达到 1秦岭——淮河线穿过的省份当中,四川、安徽、江苏大部分位于南侧,而河南大部分位于北侧,因而河南划归北方,其余3省划归南方。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3 了7%,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山东甚至不足6%;反观南方,增速最低的海南省也达到了5.8%,这也是南方唯一增速低于6%的省份。增速达到或超过7.5%的省份全部位于南方,其中江西、贵州、云南和西藏甚至达到8%。和全国平均增速相比,北方增速偏低的省份有7个,其中天津、吉林和黑龙江明显偏低;持平的有1个,为北京;偏高的也有7个,但其中有5个省份增速都没有超过6.5%。南方增速偏低的省份有3个,其中上海和广西仅偏低0.1个百分点;持平的有1个,为江苏;其余12个省份均高于全国增速。 从经济总量上看,2019年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总量占比进一步下滑至35.4%,其中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已下滑至5.1%,如表4所示: 表4 2019年我国南北方各省区市的实际经济总量(单位:亿元、%) 北方 GDP 南方 GDP 北京 35371.3 上海 38155.3 天津 14104.3 江苏 99631.5 河北 35104.5 浙江 62352.0 山西 17026.7 安徽 37114.0 内蒙古 17212.5 福建 42395.0 辽宁 24909.5 江西 24757.5 吉林 11726.8 湖北 45828.3 黑龙江 13612.7 湖南 39752.1 山东 71067.5 广东 107671.1 河南 54259.2 广西 21237.1 陕西 25793.2 海南 5308.9 甘肃 8718.3 重庆 23605.8 青海 2966.0 四川 46615.8 宁夏 3748.5 贵州 16769.3 新疆 13597.1 云南 23223.8 西藏 1697.8 北方合计 349218.1 南方合计 636115.3 北方占比 35.4 南方占比 64.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区市统计局、大公国际 早在2016年,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总量占比就已下降至不足40%,到了2019年,这种趋势不但没有逆转,反而在继续扩大。目前北京市又在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淡化“经济中心”这一取向,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南北经济差距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二、第四次经济普查后全国各地经济总量的修订 国家统计局按照第四次经济普查的结果对全国各省区市2018年的GDP总量进行修订后,北方地区除北京、河南和新疆外,其余省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 我国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 而南方除了湖南和广西有轻微的下调之外,其余省份均为上调,如表5所示: 表5 2018年各省区市实际经济总量修订前后对比(单位:亿元、%) 北方 修订前GDP 修订后GDP 南方 修订前GDP 修订后GDP 北京 30320.0 33106.0 上海 32679.9 36011.8 天津 18809.6 13362.9 江苏 92595.4 93207.6 河北 36010.3 32494.6 浙江 56197.2 58003.0 山西 16818.1 15958.1 安徽 30006.8 34010.9 内蒙古 17289.2 16141.0 福建 35804.0 38687.8 辽宁 25315.4 23510.5 江西 21984.8 22716.5 吉林 15074.6 11253.8 湖北 39366.6 42022.0 黑龙江 16361.6 12846.5 湖南 36425.8 36329.7 山东 76469.7 66648.9 广东 97277.8 99944.7 河南 48055.9 49935.9 广西 20352.5 19627.8 陕西 24438.8 23941.9 海南 4832.1 4910.7 甘肃 8246.1 8104.1 重庆 20363.2 21589.0 青海 2865.2 2748.0 四川 40678.1 42902.1 宁夏 3705.2 3510.2 贵州 14806.5 15353.2 新疆 12199.1 12809.4 云南 17881.1 20881.0 西藏 1477.6 1548.4 北方合计 351978.8 326371.8 南方合计 562729.4 587746.2 北方占比 38.5 35.7 南方占比 61.5 64.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区市统计局、大公国际 从调整的数量和幅度来看,在下调的省份中,北方省份下调的数量和幅度大多高于南方,而在上调的省份中,情形则正好相反,如表6所示: 表6 2018年各省区市实际经济总量修订的数量和幅度(单位:亿元、%) 北方 修订数量 修订幅度 南方 修订数量 修订幅度 北京 2786.0 9.2 上海 3332.0 10.2 天津 -5446.7 -29.0 江苏 612.2 0.7 河北 -3515.7 -9.8 浙江 1805.9 3.2 山西 -860.0 -5.1 安徽 4004.1 13.3 内蒙古 -1148.2 -6.6 福建 2883.7 8.1 辽宁 -1804.9 -7.1 江西 731.7 3.3 吉林 -3820.8 -25.3 湖北 2655.4 6.7 黑龙江 -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