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炼油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行业盈利能力趋于平稳 信用质量较为稳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炼油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行业盈利能力趋于平稳 信用质量较为稳定

化石能源2021-12-30大公信用浮***
炼油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行业盈利能力趋于平稳  信用质量较为稳定

1 炼油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 行业盈利能力趋于平稳 信用质量较为稳定 目录 行业政策 ................................................... 2 上游原油价格走势 ................................... 3 炼油行业情况 ........................................... 8 盈利能力 ................................................. 10 债务压力 ................................................. 12 信用质量 ................................................. 12 2021年,受益于成品油量价齐升,炼油行业样本企业盈利能力普遍改善,债务负担有所减轻。2022年,炼油企业上半年经营业绩将稳中有升,下半年受油价下行影响,炼油企业盈利能力或将承压。全年来看,炼油企业盈利能力预计趋于平稳,债务压力保持稳定。  行业政策:2022年,预计政策仍主要围绕国内原油供应管理、成品油价格机制等展开,促进炼油行业整体稳定;同时优化产能布局、合理控制石油消费也是政策主要方向之一。  上游原油价格走势: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上涨,主要原因是需求恢复情况下供给偏紧。考虑到原油供给恢复速度及原油需求同比有所增长,预计2022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保持高位震荡,且不排除一季度仍有上行可能,下半年原油价格或将呈现下行趋势。  炼油行业情况:2021年,成品油产能相对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叠加十四五规划对碳达峰的要求,炼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迫切。2022年,“减油增化”仍为炼油行业主要突破口,成品油需求预计保持平稳,化工产品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 盈利能力:2022年,鉴于原油价格变化趋势,炼油企业上半年或面临较高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但同时下游成品油需求平稳、化工品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以及受上游原油价格传导,产成品价格保持较高水平,炼油企业经营业绩将稳中有升;下半年受油价下行影响,炼油企业盈利能力或将承压。全年来看,炼油企业盈利能力预计趋于平稳,债务压力保持稳定。  债务压力:2022年,炼油行业债券到期兑付规模较大,考虑到行业盈利能力,预计行业债务集中兑付压力一般。  信用质量:2021年,炼油行业新增违约企业1家,主体信用级别变动以下调为主,受成品油量价齐升影响,行业大部分炼油企业盈利能力好转。2022年,考虑到油价变化趋势以及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预计行业整体信用质量较为稳定。 分析师 周冰倩 010-67413538 工商部 分析师 zhoubingqian@dagongcredit.com 客户服务 电话:010-67413300 客服:4008-84-4008 Email:research@dagongcredit.com 2021年12月29日 信用风险展望 炼油行业 信用风险展望 | 炼油行业 2 行业政策 2021年以来,市场化仍是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批组织投放国家储备原油,缓解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2022年,预计政策仍主要围绕国内原油供应管理、成品油价格机制等展开,促进原油及炼油行业整体稳定;同时推动炼油行业碳达峰、优化产能布局、合理控制石油消费也是政策主要方向之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提到,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保持原油稳产增产,扩大油气储备规模,健全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油气储备体系,多元拓展油气进口来源。 我国对原油进口实行配额管理,2015年发改委允许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在履行相应义务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从而赋予了地方炼油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权利,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是地方炼油企业重要的原油来源。2021年1-11月商务部下发的原油进口配额累计为17,714万吨,配额集中在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2021年11月1日,商务部公告2022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总量为24,300万吨。 图1 2018年以来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量及实际下发量配额 数据来源:大公国际整理 2021年4月19日,商务部等20个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里提到,在洋浦保税港区内先行试点经“一线”进出口原油和成品油,不实行企业资格和数量管理,进口“二线”按进出口规定管理。 -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进口允许总量(万吨)实际下发量(万吨) 信用风险展望 | 炼油行业 3 2021年9月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投放国家储备原油。此次投放主要面向国内炼化一体化企业,用于缓解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根据2021年9月14日发布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关于开展2021年第一批国家储备原油竞价交易的公告》,交易品种为保税原油,第一批销售总量为738.36万桶,参与国家储备原油竞价交易的企业必须符合5个条件:一是符合国家炼油产业政策且拥有足够进口允许量余量;二是信用良好,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三是购买的原油主要用于化工化纤等原料生产,自用不转售,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四是认同并接受公告公布的交易细则、销售合同范本、数质量差异以及交易风险等内容;五是按照交易细则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签署承诺书,保证材料真实有效。竞价交易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2021年9月25日首批国家储备原油竞价销售已完成,最终购买企业为中石油大连石化和恒力石化。 成品油方面,2020年12月31日,商务部发布《石油成品油流通行业管理工作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石油成品油流通“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保障取消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下放零售经营资格审批改革政策落地落实。2021年5月25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价格改革,结合国内外能源市场变化和国内体制机制改革进程,研究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2022年,预计政策仍主要围绕国内原油供应管理、成品油价格机制等展开,促进原油及炼油行业整体稳定。另外,2021年10月26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对2022年炼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知里提到,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上游原油价格走势 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上涨,主要原因是需求恢复情况下供给偏紧。考虑到原油供给恢复速度及原油需求同比有所增长,预计2022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保持高位震荡,且不排除一季度仍有上行可能,下半年原油价格或将呈现下行趋势。 炼油是指石油炼制,将原油等裂解为符合内燃机使用的煤油、汽油、柴油、重油等燃料,并生产化工原料,如烯烃、芳烃等。炼油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上游主要为原油勘探与开采,下游为汽油、煤油、石脑油以及石化产品等。上游原油价格是影响炼油行业盈利的关键因素。 2021年年初以来,原油价格波动上涨,2021年11月1日,布伦特原油和 信用风险展望 | 炼油行业 4 WTI原油现货价格分别为84.79美元/桶和84.05美元/桶,较年初同比分别上涨67.77%和76.50%;之后受奥密克戎毒株影响,价格回落至70美元/桶左右,后又有所回升。年初以来全球需求恢复下,OPEC+持续召开会议控制原油产量导致的供给相对偏紧,是2021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图2 2019年以来WTI原油、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回顾2021年,OPEC+主要成员国对原油供给整体偏谨慎。2021年1月至4月,主要成员国执行72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2021年5月至12月,主要成员国逐步增产,但增产数量处于低位,OPEC+计划在2022年9月之前,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面取消580万桶/日的减产。美国原油供给波动较大,2021年2月寒潮及其引起的大规模停电影响,美国德州陆上油井、凝析油井以及部分海上作业设施关停两周,2月原油产量减少约1.3百万桶/日;2021年9月近两周的飓风“艾达”对美国原油供应产生较大影响,美国能源信息署(以下简称“EIA”)数据显示,此次飓风导致美国石油产量下降3,000万桶。俄罗斯原油供给持续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原油产量分别为92.78百万桶/日、93.93百万桶/日和95.67百万桶/日,产量略高于2020年产量,但小于疫情前水平。库存端来看,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自2021年年初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全年原油供应偏紧,行业处于去库存阶段。 表1 2020年以来OPEC+会议相关协议内容 会议时间 协议内容 2020年4月 自2020年5月1日起23个成员国启动首轮减产,规模为970万桶/日,为期两个月;第二阶段自2020年7月起至2020年底,减产规模缩减至770万桶/日;第三阶段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为580万桶/日 -60-40-20020406080100现货价:原油:英国布伦特Dtd(美元/桶)现货价:原油:美国西德克萨斯中级轻质原油(WTI)(美元/桶) 信用风险展望 | 炼油行业 5 2020年6月 成员国一致同意延期第一阶段协议一个月 2020年7月 会议最终决定让现有减产协议进入第二阶段 2020年12月 自2021年1月开始,成员国自愿决定将减产数自770万桶/日调整至720万桶/日,补偿减产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底,以确保所有参与国对过量生产的石油给予充分补偿。此外,OPEC+成员国同意从2021年1月起每月召开OPEC+会议,以评估市场状况,并决定下个月的进一步调整产量,每月调整不超过50万桶/日 2021年3月 成员国已就减产规模达成协议,除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其他成员国将延长减产计划,沙特将自愿减产至4月,将在5月份逐步取消100万桶/日的减产规模,补偿性减产计划延长至7月;俄罗斯将在4月增产原油13万桶/日,以弥补当地燃料市场的短缺 2021年4月 决定在未来三个月逐步增加产量,5月和6月分别增产石油35万桶/日,7月增产44.1万桶/日。其中俄罗斯将在5月至7月总计增加石油产量11.4万桶/日,沙特将在未来3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