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清华大学]:2024卫蓝十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卫蓝十年

信息技术2024-03-01清华大学米***
2024卫蓝十年

卫蓝十年中国污染防治领域实践与观察报告2013-2023©晚稻 卫蓝侠伙伴空气侠团队在山西孝义调研煤化焦化行业大气污染 ©晚稻 2019 年,资江锑污染调研 SEE 卫蓝侠项目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合作方共同发起,在 2013-2023 年间,项目旨在通过资助工业污染源防治领域的民间环保公益机构,督促企业守法排放及绿色转型;组织各方社会力量,推动政策落实及效能提升,形成合作,进而在工业污染防治领域建构一个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监督推进的多元参与体系,实现改善中国环境问题的共同美好愿望。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简称:SEE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致力于资助和扶持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打造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保护平台,共同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成立于 2004 年 6 月 5 日,是中国首家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为主体,以保护生态为目标的社会团体。发展至今, 阿拉善 SEE 企业家会员近 700 名,先后设立了 33 个环保项目中心,推动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深度参与在地环保事业;SEE 基金会已正式启动“一亿棵梭梭”“地下水保护”“任鸟飞”“卫蓝侠”“绿色供应链”“创绿家”“劲草同行”“海洋保护”“诺亚方舟”“留住长江的微笑”“三江源保护”等品牌项目;直接或间接支持了超 1200 家中国民间环保公益机构或个人的工作,累计影响和带动了超 10 亿人次公众成为环保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本报告聚焦 SEE 基金会卫蓝侠项目,通过梳理政策环境和议题背景,观察卫蓝侠伙伴的行动目标、工作方法和项目产出,从而总结卫蓝侠项目在十年中的成长与挑战,分析卫蓝侠项目的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卫蓝侠项目的工作建议。在此感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晋军老师团队开展此次研究评估并撰写报告!关于SEE卫蓝侠项目 ©自然田 自然田与伙伴机构联合调研发电企业 寄语摘要 1、研究方法与执行 1.1 研究方法 1.2 执行情况 2、政策环境:机遇与挑战 2.1 污染防治议题与公益组织 2.2 “两山理论”:机会窗口2.3 国家治理:政策影响3、项目概况 3.1 项目目标 3.2 项目设计3.3 项目执行4、“卫蓝侠效应”:成效与影响 4.1 对于伙伴机构 4.2 对于基金会自身4.3 对于污染防治细分议题4.4 国内污染防治议题的“卫蓝侠效应”5、问题与挑战 5.1 内部问题与挑战 5.2 机构微观环境带来的挑战5.3 外部环境变化6、工作建议:污染防治再出发 6.1 确立污染防治议题核心地位 6.2 完善基金会制度建设6.3 卫蓝侠的目标与方法结语SEE卫蓝侠伙伴名单 01030509131743535961 寄 语 01行动、改变、见证,中国污染防治十年样本:SEE卫蓝侠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经济发展迈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进程类似,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自然资源快速消耗,整体环境质量面临不断恶化的局面。同时,也是在这一阶段,公众的环保意识开始逐渐觉醒。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如何有效治理与减少排放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开始支持国内少有的几家公益伙伴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的工作,尤其是水污染治理。2012 年发起“工业污染防治项目”,成为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议题战略版图的一部分;随后一年,我们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国内关注污染防治的机构共同成立了“卫蓝基金”,同时也将空气污染的议题纳入项目范畴。2016 年,卫蓝基金正式更名为卫蓝侠,明确聚焦水、空气、土壤三大污染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SEE卫蓝侠项目走过的十年,也是国内污染防治走过的难忘十年,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污染物排放也持续下降。可以说,作为国内较早关注和推动污染问题解决的民间资助项目,过去十余年,卫蓝侠项目和社会大众一起见证了中国环境的改善。SEE 基金会成立卫蓝侠项目,开创了国内基金会对污染防治议题伙伴的持续性资助。SEE 基金会的卫蓝侠项目主要通过资助工业污染防治领域的民间环保公益机构,督促企业守法排放及绿色转型,并组织各方社会力量推动政策落实、效能提升、深入合作,进而建构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为监督推进的多元参与体系,实现改善中国环境问题的共同美好愿望。杨彪SEE基金会秘书长 02©晚稻 沱沱河水质监测 十年来,卫蓝侠项目通过不断转型升级,确立形成了兼顾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的“辅导式资助”模式,并持续开展公众参与、政策参与、环境数据、绿色供应链与绿色金融、公益诉讼等行动。过去十余年间,卫蓝侠联合伙伴累计带动超过 545 万公众关注环境问题,传播影响超过 2500 万人次;经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阿拉善 SEE 会员等相关渠道,连续 11 年提交关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防治的提案、议案共计 56 份;支持 27 起公益诉讼案例的开展,填补环境保护立法公共参与及生态环境保护预防性诉讼的空白;支持的环境数据库覆盖全国 1275 万家企业,数据量超过 60.5 亿条,累计推动整改的企业及污染点 9275 个,累计撬动整改资金超 12.6 亿元。可以说,卫蓝侠项目稳固构建了第三部门依法理性参与污染治理的空间,推动建立了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打造了民间参与环境治理的中国样本,并形成了国际影响力。当然,与所有致力于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一样,卫蓝侠项目在过去的十年间也面临着重重挑战与困难。这其中包括了外部宏观环境政策的变化、项目人员的变更、工作手法的迭代、筹资的挑战等等,我们在变化中不断地提升与完善项目设计,紧跟环境治理的步伐。2020 年,双碳目标发布以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低碳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环保公益机构也不例外。2022 年 6 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可以看到,环保公益组织现如今不仅要考虑污染防治,还要考虑气候变化、低碳发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从环境污染到气候变化的转变中,显性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少,深层次的监管和产业结构问题对对污染防治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站在十周年之际展望未来,卫蓝侠项目也应当从产业结构的顶层设计出发,用新思路参与改变,从点到面,形成系统性思考。希望 SEE 卫蓝侠在下一个十年进一步发挥优势和特色,与政府、企业、伙伴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回顾过往十年的历程,在项目组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下,卫蓝侠已经成长为污染防治领域环保组织中标志性的专业资助项目。我们相信,在未来,卫蓝侠将继续深耕气候与环境治理,联合各界多元的力量,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继续守护碧水蓝天!©绿领环保 生长正常的农作物 03 这是一份具有高度的实践启示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报告。报告以中国污染防治领域著名案例“卫蓝侠”的十年发展为契机,用社会学家的“深描”笔触,细致阐释案例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效应、问题与挑战以及工作建议等多个方面,帮助我们系统地解读这个独特案例。对我来说,报告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有三个方面:首先,报告着力将案例放置在宏观结构中进行观察,充分勾勒污染防治议题的复杂社会语境,交代了卫蓝侠项目在“两山理论”和新型社会治理政策之下的机会与挑战,以及其进行目标和策略调整的内在逻辑。这一尝试让案例研究具有了开阔的视角和丰富的意涵。其次,报告对于“卫蓝侠效应”的探讨,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某个战役,而是贯穿十年,层次分明地提炼了机构所带来的长尾效应,特别是在伙伴机构、SEE基金会和污染防治议题方面的多重积极影响。再次,报告对于案例发展的问题诊断,涵盖了“小环境”(项目组内部)-“中环境”(机构微观环境)-“大环境”(基金会外部)等三个关键维度,既有细致入微的内部人视角,又有相对抽离和旁观的外部专家视角,这为最后的工作建议提出奠定了扎实基础。总体而言,报告对卫蓝侠十年历史进行了深入且饱满的分析,也为机构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寄 语 ©晚稻 沱沱河水质监测 曾繁旭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04 卫蓝侠项目是国内基金会持续资助工业污染防治议题内公益组织的开创者。自 2012 年起,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通过卫蓝侠项目共计支持全国 63 家伙伴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截至 2022 年,卫蓝侠伙伴覆盖 21 个省份,累计投入资金超过 8275 万元。近年来,随着其他国内基金会逐渐退出污染防治议题资助市场,卫蓝侠再次成为污染防治领域环保公益组织的唯一专业性资助项目。卫蓝侠项目启动和运行的前十年,恰好是国内工业污染防治议题环保公益组织蓬勃发展的十年,机构数量不断增多,细分议题不断拓展,工作手法不断升级,行动策略也不断优化,环保公益组织的机构发展和项目成效都出现显著提升,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高低搭配、深广结合”的工业污染防治公益组织生态系,不同活动地域和细分议题的环保伙伴,可以进行多层次、长链条的深度合作,从而初步实现议题内和地域间的有效联动。这一变化,离不开“两山理论”所开启的政策窗口,离不开国内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卫蓝侠项目这样长期专注于支持污染防治议题公益组织的资助项目。具体而言,卫蓝侠项目通过长期而又坚定地资助污染防治议题公益组织,从三个方面推动了我国污染防治公益伙伴的发展:首先,打造职业化前景,持续的资助为卫蓝侠伙伴提供了一种机构运行的确定性前景,减少了伙伴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坚定地全身心投入工业污染防治事业;其次,助力专业化升级,通过项目的竞争性申请和辅导式资助,推动卫蓝侠伙伴的进一步专业化升级,包括细分议题的拓展、行动策略的创新、以及工作手法的升级等;第三,培育工业污染防治公益组织生态系,在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上,鼓励卫蓝侠伙伴相互学习、协同行动,推动伙伴间的多层分工与深度合作,努力在污染防治公益行动中实现优势互补、事半功倍的放大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污染的治理始终都是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环保公益组织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动力。作为国内最早的工业污染防治议题公益组织的稳定资助者,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工业污染防治议题公益组织的主要资助者之一,卫蓝侠项目在 2012 年的启动,反映了 SEE 基金会和阿拉善SEE 生态协会、及其背后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的远见卓识,而卫蓝侠项目在 2023 年的坚持,更体现了 SEE 基金会和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的勇气担当。摘要05 本报告通过梳理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卫蓝侠项目的政策环境和议题背景,描述卫蓝侠伙伴的行动目标、工作方法和项目产出,从而总结卫蓝侠项目在十年中的成长与挑战,分析卫蓝侠项目的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卫蓝侠项目的工作建议。本研究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卫蓝侠观察”课题组执行,课题组成员包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师(晋军)、博士研究生(刘伟伟、张震林、朱江华峰、何润、邢涵冰)、硕士研究生(潘雨欣、段凌霜)和本科生(李熙玥)。本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研究方法与执行”“政策环境:机遇和挑战”“项目概况”“卫蓝侠效应:产出与成效”“问题与挑战”以及“工作建议:污染防治再出发”。©晚稻 2019 年,卫蓝侠伙伴发现湖南新化某煤矿酸性矿涌水溢流后形成的堰塞湖06 011.1 研究方法本次评估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深度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由于疫情影响,部分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采用了线上方式。由于这一阶段卫蓝侠伙伴的部分活动也转为线上,因此线上参与观察也具有必要性。1.1.1 文献法文献法是以非介入性数据为分析内容的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非介入性数据,是指那些已经完成、其内容不受研究者数据收集方法和收集过程影响的研究材料,包括定量非介入性数据——如统计年报、经济普查数据等,以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