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先进制造行业周报:高阶智驾的必然选择,智能底盘需求有望打开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高阶智驾的必然选择,智能底盘需求有望打开

机械设备2024-02-18邹润芳、闫智、卢正羽中航证券E***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高阶智驾的必然选择,智能底盘需求有望打开

行业报告:先进制造行业周报2024年2月18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高阶智驾的必然选择,智能底盘需求有望打开分析师:邹润芳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研究助理:闫智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2070030分析师:卢正羽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60001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重点推荐:鼎泰高科、华中数控、新莱应材、纽威股份、宝明科技、骄成超声、贝斯特、软通动力、天融信、航锦科技、奥特维◼核心个股组合:鼎泰高科、华中数控、新莱应材、纽威股份、宝明科技、骄成超声、五洲新春、贝斯特、国茂股份、天融信、软通动力、航锦科技、华伍股份、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捷佳伟创、科威尔、绿的谐波、埃斯顿◼本周专题研究:随着汽车产业进行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与升级,底盘系统作为关键的执行部件也迎来智能化技术变革。智能底盘核心构造包括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执行层重点为线控制动系统、线控转向系统与智能悬架系统的深度协同,底盘系统决策层与执行层升级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One-box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已成为线控制动主流方案,国内各供应商产品于2023年均更新迭代;主动悬架成为汽车悬架智能化发展趋势,2023年上半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规模达59亿元,在空悬应用下探及软硬件解耦趋势下,拥有快速响应及成本优势的国内空气悬架供应商有望崭露头角。根据华经产业院数据,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后市场规模2021年达到127.7亿元,同比+64.56%,预计截至2023年将达到378.4亿元。智能底盘产品作为实现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方式,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建议关注国内领先布局企业:伯特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中鼎股份、经纬恒润等。◼重点跟踪行业:◼锂电设备,全球产能周期共振,预计21-25年年均需求超千亿,国内设备公司优势明显,全面看好具备技术、产品和规模优势的一二线龙头;◼光伏设备,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换电,2025 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1357.55 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储能,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中航先进制造——投资观点 ◼智能底盘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汽车产业进行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与升级,底盘系统作为关键的执行部件也迎来智能化的技术变革。智能底盘为自动驾驶系统、座舱系统、动力系统提供承载平台,具备认知、预判和控制车轮与地面间相互作用、管理自身运行状态的能力,具体实现车辆智能行驶任务的系统,核心构造包括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执行层重点为线控制动系统、线控转向系统与智能悬架系统的深度协同,决策层的关键为域控融合技术,底盘系统决策层与执行层升级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此外,安全、体验与低碳成为智能底盘的基本要求。资料来源:《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航证券研究所1.本周专题研究:智能底盘由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构成,是高阶智驾的基础3图表:乘用车智能底盘控制图表:乘用车智能线控底盘主要构成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摄像头雷达高精定位高精地图环境信息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感知融合、导航定位、决策、控制底盘域控制器集成转向、制动、悬架等纵横向控制车辆状态行车指令线控驱动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电控悬架指令状态 ◼电动化及智能化助力线控制动发展,装配率大幅提升。电动化方面,线控制动取消制动主缸及真空助力等零部件,使制动系统更加简洁紧凑,同时均采用电子制动踏板替代传统制动踏板,保证ABS或ESC在启动时不存在踏板抖动现象,并通过电机对车轮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提升续航里程。目前,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品牌已实现线控制动标配,2023年1-6月,新能源车型线控制动装配率已超过60%。◼One-box方案已成为线控制动主流,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One-box方案天然实现了主缸制动液和轮缸制动液的“直接关联”,且没有蓄能器的容量限制,因此,只要驱动电机同步地满足相应的功能安全要求以避免非预期制动力带来的危害,其制动回收的能力更强。同时One-Box方案集成ESC和EPB,集成度更高,重量轻、成本低,支持多功能泊车和自动驾驶的扩展,满足自动驾驶的冗余要求。以伯特利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于2021年量产One-Box产品,各供应商产品于2023年均更新迭代到One-Box方案。资料来源:佐思汽研,伯特利,亚太股份,中航证券研究所1.本周专题研究:底盘单系统集成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推出线控制动集成化产品4图表:One-Box和Two-Box产品方案对比图表:国内厂商布局One-Box方案方案One-BoxTwo-Box定义整体式:EHB集成了ABS/ESC/EPB分立式:EHB与ABS/ESC/EPB独立结构1个ECU 1个制动单元2个ECU 2个制动单元成本集成度高,相对低集成度低,相对高复杂度与安全性高,需要改造踏板(踏板解耦)由于踏板仅用于输入信号,不作用于主缸而由传感器感受踏板力度带动电机推动活寨踏板感受需要软件调教,对厂商要求高低,不需要改造踏板(踏板耦合)因此踏板更加真实自然,驾驶员能直观的感受到制动系统的变化。能量回收回收效率更高回馈制动减速度最高达0.3g-0.5g因踏板解耦可使用协调式回收策略回收效率高,回馈制动减速度最高达0.3g因踏板耦合本身只能使用叠加式回收策略或搭配ESC使用协调式回收策略自动驾驶满足L2 及以下级别安全冗余要求,搭配RBU 满足自动驾驶对冗余的要求方案天然满足自动驾驶对冗余的要求方案One-Box产品进展伯特利WCBS1.0、WCBS 2.0(尚未量产)WCBS产品集成了真空助力器、电子真空泵、主缸、ESC和EPB,拥有集成度高、重量轻、制动响应快、综合成本低等特点,于21年6月实现批量生产,2022年20多款车型量产弗迪动力BSC秦Pro EV 450km续航版本、海豚利氪科技IHB-LK奇瑞、哪吒、江淮、海马等同驭汽车集成电子驻车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EPBi)截至2023年10月底,同驭EHB-EPBi产品已出货超十万台。此外,同驭汽车的集成线控制动iEHB产品,集成了EHB、ESC、冗余式EPB、智能轮胎监控和底盘域控五大功能模块,可实现基础制动、线控制动、线控驻车、稳定性控制等功能亚太股份iEHB2023年按计划推进onebox产品的生产线建设工作千顾科技EHBI电子液压制动系统集成了ABS、ESC、E-booster和EPB的功能,并支持多传感器融合,可以为车辆提供良好的踏板感觉和应急制动能力。EHBI-Onebox产品于2022年10月正式推出,该系统集助力控制、协调式制动能量回收、车轮防抱死控制和车身稳定性控制等三十余种智能化功能于一体 ◼主动悬架成为汽车悬架智能化的结果,是未来发展趋势。汽车悬架系统连接车身与车轮,主要起到承载、衰减振动和导向等作用,对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线控悬架系统,也称为主动悬架系统,是智能网联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缓冲振动、保持平稳行驶的功能,直接影响车辆操控性能以及驾乘感受,其中空气悬架是最常见的主动悬架。◼空悬应用下探,国产供应商迎来机遇。空气悬架主要由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压缩机、空气存储罐、空气干燥器、电磁阀等)、空气弹簧、可变阻尼减震器、以及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等部件组成。其中,空气弹簧、可变阻尼减震器、空气供给单元三个部件价值量较高,合计占比达80%。在空悬应用下探及软硬件解耦趋势下,主机厂负责空气悬架ECU、控制方案研制和最终集成,而空气悬架总成将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减震器、传感器等硬件由供应商供应,体制更灵活、拥有快速响应及成本优势的国内空气悬架部件供应商有望迎来快速发展。资料来源:盖世汽车,观研天下,市场信息研究,中航证券研究所1.本周专题研究:主动悬架成为汽车悬架智能化发展趋势5图表:电控悬架系统结构图表:空气悬架系统成本拆分图表:2023年上半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规模达59亿元空气弹簧30%电子减震器30%空气供给单元20%ECU控制系统10%传感器10%0%5%10%15%20%25%02040608010012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市场规模(亿元)YOY ◼底盘域控可实现横、纵、垂向运动一体化控制,有助于车辆智能驾驶功能的实现。在底盘域控制器的协同控制下,制动、转向、悬架等线控系统的融合控制可以实现更快动态反应、更短时间建压能力,细颗粒度精准化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电子悬架精准调参,并能够不断主动学习路况环境规律,持续提升底盘舒适表现。底盘域控制器对安全等级具备较高要求,且需要集成的机械部件较多,门槛较高使底盘域控制器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智能底盘系统有望借助汽车智能化浪潮崭露头角。根据华经产业院数据,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后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127.7亿元,同比+64.56%,预计截至2023年将达到378.4亿元。智能底盘产品作为实现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方式,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增加带动零部件维修和替换的需求,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建议关注国内领先布局企业:伯特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中鼎股份、经纬恒润等。资料来源:经纬恒润,《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航证券研究所1.本周专题研究:底盘域控可实现一体化控制,关注产业链领先布局企业6图表:经纬恒润底盘域控制器CDC产品图表:乘用车智能底盘路径 2.重点跟踪行业:光伏、储能、锂电7◼光伏设备:1)N型电池片扩产项目多点开花,光伏设备企业技术持续突破,需求与技术共振,推动光伏产业高景气增长。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2)光伏产业链价格调整将会使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同时刺激下游需求,有望引导整个产业链向好发展。在产业链调整的过程中,看好以下几个方向:靠近下游的电池组件、电站运营环节;非硅辅材、耗材环节;光伏设备等。建议关注:双良节能、奥特维等。◼锂电设备:从新技术带来新需求、扩产结构性加速度和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等角度出发筛选公司,2024年重点推荐以下方向:1、新技术:①复合集流体从0到1加速渗透,推荐关注相关设备商东威科技、骄成超声;②若大圆柱渗透率提升,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受益,推荐关注联赢激光;2、主业拓展:锂电设备是少有的能出现千亿级别大市值公司的领域,推荐关注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电力电子、激光加工技术具备延展性,需求增长持续性有望更强,推荐关注星云股份等;3、出口链:海外扩产有望出现结构加速,推荐关注杭可科技。◼储能: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均迎来重磅政策利好,推动储能全面发展。1)发电侧:2021年8月10日,《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出台,首次提出市场化并网,超过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按15%的挂钩比例(4小时以上)配建调峰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被认定为调峰资源,为发电侧储能打开。2)用户侧全面推行分时电价,峰谷价差达3到4倍,进一步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星云股份是国内领先的以锂电池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与锂电池、储能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并推广储充检一体化储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