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福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产业周跟踪:发改委发布政策加速车网融合,关注钠电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应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产业周跟踪:发改委发布政策加速车网融合,关注钠电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应用

电气设备2024-01-07邓伟、游宝来、陈栎熙、钟俊杰、李乐群、柴泽阳、文思奇华福证券A***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产业周跟踪:发改委发布政策加速车网融合,关注钠电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应用

1 Tabl e_First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Table_First|Table_ReportType 行业研究 行业定期研究 Tabl e_First|Tabl e_Summary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 产业周跟踪:发改委发布政策加速车网融合,关注钠电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应用 投资要点: ➢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核心观点:1月排产环比下降平稳过冬,关注钠电/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1)24年1月排产环比下滑,平稳过冬;2) 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同比预计+50%;3)新技术:比亚迪扩产钠电、QS固态电池通过测试。 ➢ 光伏板块核心观点:产业链价格短期继续承压,24年核心关注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受1月下游需求疲弱影响,产业链价格短期仍有下降压力,其中组件厂商亏损面逐步扩大,同时电池片部分小厂因无订单停产停工,行业供给侧出清正在路上;需求端24年核心关注海外市场增长,基于经济性提升+去库周期结束,美国、欧洲、印度及部分新兴市场光伏装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 风电板块核心观点:持续看好海风产业链,重视低位布局机会。本周海风板块有所回调,典型的海风标的如东方电缆、海力风电等都有10%+的跌幅,创近2个月以来的新低。梳理下来,除了市场整体偏悲观,资金流向高股息等防守板块的因素外,行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1)近期周边局势趋于紧张,市场担忧军事活动影响可能会影响海风需求在24年的兑现情况;2)行业近期缺乏新的催化,江苏和广东两地的关键性海风项目未有新的重大进展;3)红海冲突导致大宗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跟踪,近期海南、福建、山东和上海等省份的海风项目推进依旧相当活跃,说明暂时不存在新的限制性因素影响海风整体项目的进展。海上风电一年之中开工建设的窗口期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且集中在Q2和Q3,Q4和Q1的施工窗口期少,因此海风项目是在23Q4开工还是在24Q1底开工,对于最终投产的时间影响并不大。当前江苏和广东的海风项目都在正常推进之中,个别手续或略有延期但是并不会影响最终的投产节奏,24年是海风开工、招标和装机大年的逻辑并没有变化。至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系事件性影响,且上涨幅度有限,最终仍会回归到正常水平,对相关企业在24年的利润影响不大。因此我们建议在海风板块回调后,要重视低位布局的机会。 ➢ 储能板块核心观点:蒙东工商储投资经济性显现,虚拟电厂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1)蒙东/湖北先后调整工商业分时电价,蒙东工商储IRR由负转正;2)12月储能采招规模达21.3GWh,储能系统报价继续下降;3)成都要构建以虚拟电厂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2025年建成1GW新型储能。 ➢ 电力设备及工控板块核心观点:南网特高压混合柔直技术提名国家科技奖,关注柔直新趋势。1)南网特高压混合柔直技术提名国家科技奖,关注柔直新趋势;2)制造业供需持续承压,5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标准发布;3)总成厂扩大资本开支加注机器人赛道,开普勒即将亮相美国消费电子展。 ➢ 氢能板块核心观点:关注宁东基地绿氢补贴政策新导向,京津冀示范群获首批氢车推广奖励。1)宁东绿氢替代化工项目补贴5.6元/kg,化工企业激励针对性更强;2)京津冀城市群获中央3.5亿氢车推广奖励,兴安盟京能绿氢/绿甲醇项目签约。 ➢ 风险提示:电动车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风险等;光伏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电装机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形势风险,市场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进度不及预期;氢能技术路线、成本下降尚存不确定性等。 Tabl e_First|T abl e_R eportD at 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2024年1月7日 Tabl e_First|Tabl e_Rati ng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Tabl e_First|T abl e_C hart 一年内行业相对大盘走势 团队成员 Tabl e_First|Tabl e_Aut hor 分析师 邓伟 执业证书编号:S0210522050005 邮箱: dw3787@hfzq.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Cont act er 分析师 游宝来 执业证书编号: S0210523030002 邮箱: ybl3804@hfzq.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Cont act er 分析师 陈栎熙 执业证书编号: S0210523030003 邮箱: clx3974@hfzq.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Cont act er 研究助理 钟俊杰 邮箱: zjj3909@hfzq.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Cont act er 研究助理 李乐群 邮箱: llq3911@hfzq.com.cn 研究助理 柴泽阳 邮箱: czy3900@hfzq.com.cn 研究助理 文思奇 邮箱: wsq30223@hfzq.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Rel at eRepor t 相关报告 1、《产业周跟踪:顺势而为,板块有望迎开门红》-2024.1.1 2、《产业周跟踪:工信部会议支持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发展,逆变器出口环比改善》-2023.12.24 3、《产业周跟踪:光伏年度大会上调光伏装机,Optimus Gen2新增手指和足部传感应用》-2023.12.17 诚信专业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丨公司名称 诚信专业 发现价值 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定期研究|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正文目录 1.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观点 .............................................. 3 2. 新能源发电板块观点 .................................................... 5 2.1 光伏板块观点 .......................................................... 5 2.2 风电板块观点 .......................................................... 7 3. 储能板块观点 ......................................................... 10 4. 电力设备与工控板块观点 ............................................... 12 5. 氢能板块观点 ......................................................... 14 6. 风险提示 ............................................................ 15 丨公司名称 诚信专业 发现价值 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定期研究|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1.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观点 电车电池周观点:1月排产环比下降平稳过冬,光储充换双向互动助力车网融合 24年1月排产环比下滑,平稳过冬 电芯:1月三元电池主要企业排产计划约15.6GWh,环比-2%,同比+35%;铁锂电池主要企业排产计划约33.3GWh,环比-19%,同比+8%;三元+铁锂正极主要企业排产计划约7.2万吨,环比-6%;负极主要企业排产计划约7.0万吨,环比-3%,同比+14%;隔膜主要企业排产计划约8.4亿平米,环比-6%,同比+8%;电解液主要企业排产计划约3.7万吨,环比-9%,同比+20%; 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同比预计+50% 乘联会综合预估12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3万辆,同比+50%,环比+18%;2023年累计批发888万辆,同比+38%。其中TOP10为比亚迪34万辆、上汽通用五菱11.8万辆、特斯拉中国9.4万辆、吉利汽车6万辆、长安汽车5.9万辆、理想5万辆、广汽埃安4.6万辆、上汽3.5万辆、赛力斯3.1万辆、长城3.0万辆。国产老牌车企开始发力,新势力出现分化,展望2024年,车型矩阵上顶下沉、有差异化竞争能力的车企将脱颖而出。 新技术:比亚迪扩产钠电、QS固态电池通过测试 钠电:1月4日,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钠离子电池电芯以及PACK等相关配套产品,计划年产能30GWh。中科海钠23年12月24日,向南方电网交付10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电芯;24年1月5日,其与江淮钇为联合推出的钠电版花仙子电动车在安徽安庆正式向用户批量交付。 固态电池:大众集团电池子公司PowerCo通过实验证实,QantumScape的无负极(anodeless)固态电池样本,能够做到充放电1000次,且在测试完成时电池“几乎没有老化”,仍保持95%的容量。 多部门发布车网融合实施意见,关注双向充放/光储充一体站建设 1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力争参与试点示范的城市2025年全年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通过试点示范得到初步验证。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重点任务包括:研制双向充放电设备,研发光储充一体化等电网友好型充换电场站关键技术。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居民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全面应用;鼓励双向充放电设施、储充/光储充一体站、换电站等通过资源聚合参与电力市场试 丨公司名称 诚信专业 发现价值 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定期研究|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点示范;力争2025年底前建成5个以上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