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2023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2023-12-15-新世纪评级静***
2023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区域研究报告 1 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邬羽佳 经济实力: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中下游,北接京津冀地区,南邻长三角经济圈,拥有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及制造业基础稳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大省。2022年,山东省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不过依然保持了全国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万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继续列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3.9%,增速高于全国同期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国第11位。全省经济结构仍以服务业为主导,消费和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省经济稳定恢复。2023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0.5万亿元、2.6万亿元和3.7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6.5%和6.0%。 从下辖各市经济情况看,山东省内各市经济仍呈现为沿海和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内陆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均衡的发展格局。2022年山东省各市经济均保持增长,但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收窄。从经济总量看,2022年,除威海市和东营市互换位次外,其余各地级市经济规模排序较上年保持一致。青岛市和济南市仍以较大优势领跑全省经济,2022年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和1.2万亿元;沿海城市烟台市和潍坊市紧随其后,当年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15.9亿元和7306.5亿元,经济实力依然强劲。经济总量排名末位的依然是枣庄市,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9.0亿元;其余各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均衡,经济总量处于2300亿元至5800亿元之间。从经济增速看,2022年山东省各市经济总量均保持增长,但增幅均较上年有所收窄;除威海市外,其余各市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其中经济增速排名全省前三位的为烟台市(5.1%)、淄博市(4.7%)和枣庄市(4.5%);另有济宁(4.4%)、德州(4.4%)、东营(4.3%)、泰安(4.3%)和聊城(4.3%)五市经济增速亦排名靠前;临沂和菏泽两市经济增速均为4.2%;青岛和滨州两市经济增速与全省平均水平(3.9%)持平;日照、潍坊、济南和威海四市的经济增速均未达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威海市经济增速比上年收窄6.0个百分点至1.5%,济增速位列全省末位。2023年前三季度,各市经济增速普遍回升,经济总量序列除东营市和德州市互换位次外,其余各市排序较2022年保持一致。 财政实力: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居全国前列,收入质量总体尚好。但主要受留抵退税政策大规模实施以及土地交易行情下行影响,2022年山东省 区域研究报告 2 税收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呈现一定下降。2022年,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104.1亿元,同比下降2.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为4795.5亿元,同比下降12.4%。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58.6%,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全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6080.9亿元,同比下降23.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5396.3亿元,同比下降24.4%。2023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税收收入出现回升,但土地市场交易行情依然走弱。 从各市情况来看,2022年受留抵退税政策大规模实施、多地房产土地交易类相关税收减收等因素影响,省内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为负增长或低速增长态势,自给水平和税收比率有所下滑。其中,青岛市和济南市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规模优势保持,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273.3亿元和1001.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9%和0.6%;枣庄市、临沂市和菏泽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表现相对较好,同比增幅分别为6.3%、2.6%和2.0%,增幅列于省内前三位。2023年前三季度,留抵退税影响减小,省内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提升。2022年主要受土地市场景气度下降影响,山东省内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财力的贡献度回落。当年烟台市和枣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小幅上升,分别同比增长2.3%和4.0%,其余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有一定下降,其中济南市下降最为显著,降幅为47.6%。2023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大部分地市土地成交额延续下跌态势,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压力预计仍呈现上升趋势。 债务状况:2022年末,山东省(不含青岛市,下同)政府债务余额20508.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7.6%,政府债务规模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位居全国第3位;但因其财政实力较强,财政收入对债务的覆盖程度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2022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5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升序排列第14位,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2022年,全省仍以新增专项债券为主要债务增量,且严格执行限额管理,加之具有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及财政实力,区域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山东省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区域,2022年末共有10个地级市政府债务余额超千亿元,其中青岛市以3079.6亿元的规模居于首位;省会城市济南则以2661.1亿元的规模居于第二位;聊城市、威海市、泰安市、东营市、枣庄市和日照市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在千亿元以下。从增速看,各地市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均较上年呈现增长态势,部分地级市增幅相对较为突出,其中济南、德州、东营和青岛四市增速超过20%;其他地市增速处于12%至20%之间。从债务负担看,济南和青岛由于较强的财政实力,政府债务压力在省内相对较小;其余地市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均超过2.8,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大。 区域研究报告 3 近年来,山东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呈较快扩张态势。省内下辖市中,目前青岛市、威海市和潍坊市的城投债务负担较突出,德州市、烟台市和日照市2022年的城投债务增速较快。债券是省内城投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山东省是城投债发行大省,但近期发行节奏有所调整。2022年全省城投债发行量在连续大幅增长后有所回落,其中德州市和滨州市的降幅较明显,烟台、泰安、日照、枣庄和临沂五市发行额仍实现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城投债发行量再现增长,其中青岛市、济南市、德州市、枣庄市和菏泽市的发行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 一、 山东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 山东省经济实力分析 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中下游,北接京津冀地区,南邻长三角经济圈,拥有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及制造业基础稳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大省。2022年在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全省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不过依然保持了全国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2023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出台落地,全省经济稳步回升。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渤海、黄海之间,北接京津冀地区,南邻长三角经济圈,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大省,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0162.79万人,总量依然居全国第2位。依托区位优势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山东省产业基础稳固,近年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维持在全国领先地位,但受新旧动能转换、去产能、环保趋严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波动。202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4万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依然位列全国第3位,占全国GDP的7.22%;同比增长3.9%,增速虽较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于全国同期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2022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7.2:40.0:52.8。2023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省经济稳定恢复。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88亿元、2.65万亿元和3.69万亿元,分别增长4.3%、6.5%和6.0%。 区域研究报告 4 图表 1. 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 2. 2022年山东省与全国其他各省市GDP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新世纪评级整理 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拥有我国第一大半岛,半岛三面环海,自然条件较优;全省海岸线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省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东省长期以来保持了农业大省的地位,地区主要产品粮食、蔬菜、水果、棉花、油料、水产品等产量及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领跑全国。2022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3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8%。全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108.8亿斤,比上年增加8.6亿斤,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2023年以来,全省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1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9%。同时畜牧业生产全面向好,渔业生产增速加快。前三季度生猪生产实现稳定增长,出栏3472.9万头,同比增长1.1%。牛羊生产平稳向好,牛出栏194.0万头,增长4.6%;羊出栏1696.9万 区域研究报告 5 头,增长4.1%。全省持续大力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设施渔业快速发展,带动水产品产量增速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水产品总产量576.6万吨,同比增长5.8%。 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黄金、石油、铁矿石、煤炭、菱镁矿等矿产资源基础储量丰富,全国排名前列。立足于资源优势,山东省工业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形成了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省内拥有齐鲁石化、山东电力、山东钢铁、山东海化、胜利油田、兖矿集团、中国铝业山东铝厂、南山集团、晨鸣纸业等重点工矿企业;同时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产地,轻工业中纺织服装和食品工业也相对较发达。依托较好的制造业基础,山东省工业体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但全省工业结构仍以重工业和传统行业为主,行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面临较大环境保护、技术升级转型等压力。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全省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化解钢铁、煤炭、电解铝、火电、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不断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行业为主的新动能。2022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预计将进一步加快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北方地区发展活力动力。现阶段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制造业支撑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增速整体提升较快。2022年山东省实现工业增加值2.87万亿元,增长4.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增速较上年收窄4.5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全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3个百分点。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新能源新材料相关行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6.9%、38.6%和60.7%。2023年以来,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运行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汽车、通用设备等行业带动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其中汽车行业受重汽部分车型市场销售火爆带动,叠加新能源汽车表现良好,实现增加值增长1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0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受益于下游市场回暖向好,实现增加值增长14.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2个百分点。 服务业方面,2022年山东省服务业恢复步伐持续加快,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结构进一步巩固。全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占生产总值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