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2023吉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吉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2023-11-15-新世纪评级�***
2023吉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区域研究报告 1 吉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郭燕 经济实力:吉林省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全省人口持续净流出,同时支柱产业单一、内需不足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长期存在,全省面临较大的经济增长压力。2022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70.24亿元,位列各省级行政区域第26位,同比下降1.9%,当年受外部环境冲击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全省经济增速转负且低于全国水平4.9个百分点;同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53万元,低于全国水平3.04万元,差额较上年扩大0.44万元。整体看,吉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持续靠后,人均经济实力较弱,2022年全省经济发展落后全国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23年以来,随工业经济及消费市场恢复,全省经济较快回升,上半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47.11亿元,同比增长7.7%,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 从下辖州市看,吉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突出。近年来,省会长春市经济总量在省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在50%以上,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44.56亿元;吉林市经济规模次之,但较长春市有较大差距,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7.90亿元;其余州市经济总量均相对较小,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均低于900亿元。2010-2021年,除长春市人口为净流入外,其余州市人口均呈现净流出。近年来,全省各州市普遍面临较大产业转型升级压力,随重工业发展逐步落后,目前各州市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的依赖度较高。2022年,各州市经济增速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长春市和吉林市经济受外部环境冲击等因素影响较大,经济增速转负,分别为-4.5%和-1.9%,白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亦同比下降1.3%,主要受上述三地拖累,全省经济同比下降1.9%。2023年上半年度,主要随消费情况回升,各州市经济均恢复发展,半数州市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其中长春市经济增速以9.1%位列各州市首位。 财政实力:吉林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形成税收能力较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后,且财政自给率较低,全省财力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较高,近年来全省财政收支缺口较大,主要依靠债务收入弥补。2022年,随区域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大幅下降、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有力落实,吉林省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5.6%至851.0亿元,位列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第27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1.0%至365.7亿元,当年财政收入合计1同比下降10.2%至4120.2亿元;同年,全省财政支出规模总体 1 财政收入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下同。 区域研究报告 2 较上年基本持平,财政支出合计2同比略降0.3%至5277.7亿元,财政收支缺口较上年扩大452.9亿元至1157.5亿元,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显著上升,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及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均降至近十年的历史低值,分别为21.0%和29.6%。2023年以来,随经济恢复发展,1-8月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1.0%至691.9亿元,但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同比增长8.6%至2648.6亿元,亦呈扩张态势,同时前三季度全省土地交易热度仍较低,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仅略增1.3%至140.29亿元,全省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仍较大。 与各州市经济情况类似,吉林省下辖各州市财政实力亦呈现较大的不平衡,其中长春市财政实力在省内排名首位,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均超过50%,分别为459.69亿元和189.4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5.5%和73.7%;吉林市财政实力次之,但与长春市财力相比,差距仍较大,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83.40亿元和26.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2%和44.7%;其余州市财政实力较弱,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均低于50亿元和45亿元,合计收入规模均不超过90亿元,其中除通化市和白城市基金收入同比增长外,其余州市上述两项收入均同比下降且降幅多数较大。2022年,各州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均明显上升,除长春市外的其他州市面临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尤其大。2023年上半年度,随经济恢复发展,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较快回升,同比增速均超过10%;前三季度,长春市土地成交总价同比明显增长,但其余州市土地成交总价均同比大幅下降,后续仍需关注各州市财政收入恢复及收支平衡压力变化情况。 债务状况:近年来,吉林省和下辖各州市普遍面临较大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省政府持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较快扩张,2022年末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7167.63亿元,同比增长14.5%;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数相比,全省及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均超过上述两项收入合计的3.9倍,吉林省及下辖各州市政府债务负担均重。受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持续承压,多起发债主体信用负面事件发生,近年来吉林省城投企业再融资情况受阻,存续发债城投企业2022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同口径同比仅小幅增长3.7%至3265.29亿元,且增量基本集中于长春市;2022年以来,吉林省城投债总体净偿还,2023年9月末存续城投债余额同口径同比大幅下降10.9%至680.21亿元,除长春市和省本级城投债余额基本维持外,其余发债州市城投债余额明显下降;目前,全省存续城投债集中于长春市(2023年9月末为535.51亿元),省本级和其他州市存续城投债规模均较小,部分州市无存续城投债。与政府债务规模相比,吉林省存续发债城投企业2022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占政府债务规模的45%左右, 2 财政支出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下同。 区域研究报告 3 分布于长春市、吉林市、省本级、四平市、松原市和通化市,除通化市外,其余发债州市城投企业债务负担均较重,其中吉林市城投企业债务负担尤重;全省2023年9月末存续城投债占地方政府债券余额的比重为8.8%,不足700亿元,体量较小,各州市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可控。 一、吉林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吉林省经济实力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全省人口持续净流出,同时支柱产业单一、内需不足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长期存在,全省面临较大的经济增长压力。近年来,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持续靠后,人均经济实力较弱,经济增长总体较乏力。2022年,受外部环境冲击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吉林省经济增速转负,经济发展落后全国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23年以来,随工业经济及消费市场恢复,全省经济较快回升。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东部,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相连,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与窗口。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吉林省利用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推进体制机制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利用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此外,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推进图们江区域开发3,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增速受工业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总体放缓至较低水平,经过普查下修,全省经济规模排名下滑,目前经济规模位列全国较后,人均经济实力亦较弱。2020-2022年,吉林省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55.98亿元4、13235.52亿元和13070.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6.6%和-1.9%,除2020年经济增速略高于全国水平外,2021-2022年经济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2022年,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当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1%,位列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第26位,排名较上年持平;同年,全省经济增速转负,位列全国末位,低于全国增速4.9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2022年,吉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89.1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628.30亿元,同比下降5.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752.84亿元,同比下降1.2%,二三产业发展均呈下降态势;同年,全省三次 3 图们江区域开发战略规划的主要范围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即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同时辐射我国其他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并涉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4 2020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经济增速根据《吉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修订,系最终核实数据。 区域研究报告 4 产业结构比为12.9:35.4:51.7,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从人均表现看,2022年吉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53万元,位列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第27位,低于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4万元,差额较上年扩大0.44万元。2022年末,吉林省常驻人口为2347.69万人,较上年末减少27.6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97.59万人,12年间减少14.5%,年均减少1.3%。近年来,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出,于全省经济发展不利。从年龄构成看,2022年末吉林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592.93万人,占比25.3%,高于全国水平5.5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416.57万人,占比17.7%,高于全国水平2.8个百分点。整体看,吉林省老龄人口占比较高,社会保障支出等压力较大。 图表1. 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吉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2. 2022年吉林省与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 区域研究报告 5 图表3. 吉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吉林省统计局,新世纪评级整理 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吉林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大省。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4080.78万吨,较上年增产1.0%,产量占全国的5.9%。近年来,吉林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汽车、石油和化工、农产品加工业)之一,2022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42.27亿元,同比增长4.0%。现阶段,吉林省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业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农业转型的阶段,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农业物质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基础脆弱、体制机制约束等问题。 从产业发展看,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工业起步较早,但受计划经济时代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思想的影响,工业体系并不健全。目前,吉林省工业经济以汽车为主导,虽然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但长期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仍存在。2022年,全省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同年,全省全力推动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加快向精细化工和新材料转型,石化行业实现产值1435.5亿元,同比增长17.4%;但基本型乘用车、建筑材料及纺织产品产量均同比大幅下降,当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服务业方面,2022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为1000.41亿元,同比增长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576.21亿元,同比增长8.6%;